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教”

2022-03-02王春燕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壁虎文本课文

王春燕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五爱小学,甘肃 临洮)

“以读促教”是指将小学语文中的阅读变为悦读,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氛围中,学到更多、更全、更实用的学科知识技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育人的作用价值。语文教学的成效,在于阅读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应注重“以读促教”策略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渴望,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一、寓教于乐

学生在朗读中,能初步记住课本内容,而朗读预期的调控,能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情感的共鸣,提高学生深入学习教学内容的积极性。传统的朗读教学以同桌之间的朗读方式为主,忽视了学生朗读情感的针对性指导。可以在课上引入电子白板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提供在全班朗读的机会,电子白板会给学生的朗读表现打分,并纠正学生朗读语气的轻重与语调的高低及语速的快慢等。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通过铿锵有力与婉转缠绵的情感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作为学生情感的宣泄口,将无声、静态的文本语言转变为有声、动态的具体情景,将读者与听者和作者的情感交融,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阅读中深入掌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主题内涵等。

二、入情入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从课题入手,抓住重点词句读课文,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与语言训练中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如在《棉花姑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两幅图,思考棉花姑娘的表情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与好奇心进行阅读。围绕“阅读中有哪些困难”“文中重点的句子是否会读”等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整体把握文本与朗读指导融于一体,引导学生读通读顺,大致明白课文讲述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让学生想象出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七星瓢虫的模样和形象,在朗读中展开联想与想象,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呈现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最终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阅读学习效果。

三、品赏共用

通过让学生精读并品味课文,让学生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语言魅力。如《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文章用了拟人、比喻、想象等描写方法。文章在描写过程中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通过小壁虎向燕子、老牛、小鱼借尾巴的故事,讲述了这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到遇到困难不要老想着找别人帮忙,只有经历磨难与克服困难才能逐渐成长。文章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很形象地将燕子的尾巴比喻成剪刀。除此之外,文章运用了留白的写法,简略了描写小壁虎与妈妈间的对话,学生在阅读中练习上下文扩充出小壁虎与妈妈间的对话内容,能深入掌握留白写作方法的应用奥妙。文章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反复的句子,并用横线标记出来,与教学目标对应,引导学生提取出有反复的句子,充分掌握反复修辞手法的应用意义,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铺垫。

四、体会手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从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手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细嚼慢咽”,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掌握一些组句成段的基本规律,在课文中认识一些常见的段式写作结构。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通过生动的仿写使学生具有写作的基本技巧。例如,有的课文全文是按照总分总式的写作结构进行创作的,有的课文自然段之间是因果式的写作方法,有的自然段之间是并列式的写作方法,还有的文章是分总式的写作结构。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时,要指导学生按照课文中相关的写作结构开展仿写,这种训练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能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具体的写作手法,并使学生掌握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要想达到以读促教的目的,要求教师在阅读中注重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情感美和意境美,向学生传授更多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使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主调整阅读学习策略,实现阅读学习质量的持续提升。

猜你喜欢

壁虎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BB壁虎和他的BB朋友们
壁虎
壁虎的尾巴
背课文的小偷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