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倾听能力

2022-03-02马奔月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乐器课程标准音乐

马奔月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甘肃 定西)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的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学习中的倾听是需要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去理解、去感悟,进而通过音乐学习获得快乐,这实际上就落实了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即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融入其中,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学的中心任务,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审美体现、学习态度和文化认知等方面,其基础就是学生倾听能力的不断提升。所以在小学低年级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一、在课堂上营造音乐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是影响学生上课效果的潜在因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反之,上课效果会受到较大影响。就目前来看,小学阶段的音乐课是一周两节,音乐教师并不像班主任那样每天有机会接触同一班学生,让学生为之熟悉,因此默契度没有那么强,这更需要利用好上课的时间,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40分钟的课堂只有师生配合默契才能达到课堂的有效值,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但能调动教师的讲课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大增、注意力集中、积极发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感受音乐课程给他们带来的收获与快乐。

二、通过角色扮演来调动积极性

对于学生来说,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一般来说就是用学生去教学生,发挥优秀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转换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来当“小老师”,这样不仅会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还能使学生听得更用心、更认真,其竞争意识会被激发出来。

三、在常规的演唱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听与唱是密不可分的,进行歌曲演唱也是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经常进行的教学内容,而学生唱的基础首先是需要倾听,不仅要记歌词,还需要把握音乐的节奏和音准等,只有听的准确,才能准确、完整地唱出来,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如何把握这些内容,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在培养其听的技能。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适当地组织一些独唱、合唱的内容,给学生介绍单音、音程、和旋等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四、恰当地运用乐器配合辅助

乐器有它独特的音色,因为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所以他们往往会对各种乐器有好奇心、很感兴趣。如果在音乐活动中运用乐器来配乐,这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还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如钢琴、大鼓和手铃。可事先让学生仔细倾听乐器的不同声音,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演奏各种乐器,说出是哪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随着游戏的不断熟悉,可以减小乐器的声音和增加乐器的数量,让学生分辨。在有关乐器的游戏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游戏,教师将声音信号和一定的动作联系起来。如铃鼓表示跳,大鼓表示停止,钢琴表示坐下等。乐器的合奏可以使音乐有不同的音响效果,能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

五、让学生在激励中愿意倾听

“良言一句如春来,恶语一声如冬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他们的自尊心都比较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喜欢也渴望被教师肯定和表扬,所以教师激励的话语会成为学生学习强大的动力,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应用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用心倾听带来的收获,也帮助学生掌握倾听的方法。同时,教师的激励也会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在音乐课上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新时期的小学教育中,音乐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也是提升公民素质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小学音乐课程的特点意味着倾听在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时有着重要影响,小学音乐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入门阶段的奠基,从小学低年级学段开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标准为指导,采取多样化的举措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为发挥音乐学科的育人作用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乐器课程标准音乐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学乐器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乐器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音乐
音乐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