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理义结合,享辨字之乐
——小学低段形近字辨析教学策略探究

2022-03-02陈道丹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形旁形声字辨析

陈道丹

(南京市迈皋桥中心小学,江苏 南京)

在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中,形近字一直是孩子们书写、认读的难点,也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头痛不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究形近字辨析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材分析与研究背景

识字写字是小学第一学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中,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要求会写。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雪孩子》中,已经初步要求学生尝试采用默读的方式阅读文章,因此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对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使其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语文。

在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中,形近字一直是孩子们书写、认读的难点。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简单地说,某几个字看上去相似,但又不是同一个字的都称为形近字。

形近字因为字形相似,一直是低段学生书写、认读的“绊脚石”,也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头痛不已,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究形近字辨析的教学策略。

二、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之“形近字辨析”教学策略探究

(一)形近字的分类

要想分清形近字,首先要了解形近字的特点,然后进行分类。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在小学语文低段一类、二类字中出现的形近字,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笔画相同,位置不同,如“人、入、八”“己、已”。

第二类: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峰和锋”。

第三类:字形相近,读音不同,笔画不同,如“木和本”。

第四类:字形相近,读音相同或相似,如“幸、辛”。

(二)汉字“六书”,形近字辨析的前提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容易混淆的字主要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其中形声字占很大一部分。要想分辨这些字,需要知道分辨的字属于哪一种,再联系形近字的类型,有机结合字形、字理、字义,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辨析,那么孩子们在运用时的错误率就大大降低了。

(三)字形字义巧入手,先找不同再思考

1.汉字“放大镜”——我来找不同

针对形近字的区分,首先要让孩子发现形近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一环节的关键,一定是让孩子自己观察,自己表达。汉字“放大镜“环节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而设置的。分析形近字的不同点主要从字的笔画、笔画的位置和偏旁部首这三个部分入手。

如“睛”和“晴”这两个字,右半部分都是相同的,左半部分部首不同。“轻”和“怪”这两个字中的右半部分是孩子们容易出错的部分。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两个字的右偏旁看似相同实则上下都有不同的地方。“秤”和“杆”这两个字同时出现在二年级上册课文《曹冲称象》中,这两个字一眼看上去字形相似,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它们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随即,细心的孩子们又发现这两个字仅仅是看上去相似,其实左半部分的部首不同,右半部分的偏旁也不同。

这些都是孩子们通过仔细的观察自己找出来的不同。让孩子们自己找、自己说不仅加深了对汉字字形的印象,更为之后运用多种方式辨别形近字打下了基础。

2.汉字“小童谣”——动手动脑齐思考

当孩子们能够发现形近字字形方面的不同时,针对第一、第三类形近字我们就可以自行创编一些汉字小童谣,帮助孩子们记忆。例如:

人、入:人字左右要对称,入字左边背得沉。

已、己:张大嘴巴己己己,半开嘴巴已已已。

根据小学低段孩子的识记特点,还可以让孩子们加上动作或手势来记忆。

(四)字理字义不分家,形声辨析我介绍

在小学低段容易出现的形近字中,形声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帮助孩子们区分形声字中的形近字,我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

1.汉字“小博士”——奇妙的形声字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要不停地加深孩子们对形声字的认识。当一组形近字声旁相同时,我们要着重区分形旁的不同,区分形旁要从字理和字义入手。因此,我开展了汉字“小博士”的活动,让孩子们自己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形旁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例如,“青”这个声旁加上不同的部首可以组成不同的形声字:蜻、情、晴、睛、清等。想让孩子们区分这些字,就要从形旁的意思入手。孩子们通过平时的积累和查阅资料了解到,虫字旁的字多与昆虫和动物有关。竖心旁的字都与心情和心里的感受有关,日字旁的字多跟太阳有关,目字旁的字多跟眼睛有关,三点水和水有关,言字旁的字和语言有关。了解形旁和字义的关系,就为形近字的辨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汉字“出生证”——字源小故事

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有的形旁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引申意义,跟原始的意义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形声字的辨析时,字源演变也是帮助孩子们区分形近字的好帮手。

我让孩子们和父母一起进行亲子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制作汉字幻灯片和汉字“出生证”,学习一个汉字的字源演变过程,了解汉字的字义变化。最后通过课前三分钟让孩子向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展示字源演变过程,讲述汉字小故事。字源演变可以直观地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字从诞生之初到现在中间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方法多适用于现在的字形跟这个字诞生之初的字形或意义差别较大的情况。如食字旁,它繁体字当中的写法,仍然是一个完整的食,但是在汉字简化的过程当中食字旁的笔画有了改变。

3.汉字“拍手歌”——乐学游戏

通过编儿歌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区分不同的形声字也是不错的方法。小学低段孩子们的记忆以机械识记为主,开始向意义识记过渡。虽然意义识记的效果更好,但光靠意义识记还是不够的。因此结合一些朗朗上口的小儿歌等形式帮助孩子们巩固意义识记,才能使识记的效果最大化,让孩子们达到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这些字的目的。在辨别由声旁“青”组成的形声字时,我联系统编版二上语文教材课本里的《拍手歌》,带领孩子们一同创作了《“青”字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蜻蜓点水在嬉戏。

你拍二,我拍二,情谊深厚是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天气晴朗好河山。

你拍四,我拍四,眼睛观察再写字。

你拍五,我拍五,请字礼貌有用处。

你拍六,我拍六,溪水清清山间流。

你拍七,我拍七,“青”字儿歌要牢记!

课堂上,孩子们参与儿歌的创作使得他们热情高涨,不仅积极读背儿歌,还加上动作,一边拍手一边背,乐此不疲,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真正享受了“辨字”之乐。

(五)“形”“理”“义”相结合,自编口诀小妙招

1.“形近字”我来找——小组合作齐总结

日常的课堂上,老师要有一定的敏感度,把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归纳起来,穿插在日常教学中。当学期快结束进行复习时,可以利用书后的写字表和识字表,让孩子们联系自己平时容易写错的字进行归纳,开展形近字辨析课。学生分小组合作,每个小组三至四人,一起去探索发现,还可以联系之前学习过的字进行整合,加深印象,提高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2.“形近字”我来教——争做汉字小导师

老师帮助孩子们将发现的形近字进行整合后,可以将所有整合出来的形近字分配给每个小组,再次作为小组性的合作任务。一人负责研究形近字中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一人负责搜集形近字字源演变的资料以及跟字源相关的小故事,最后由一位同学将群组的材料进行简单的整理,在班级进行总体汇报的过程中,可以请爸爸妈妈和老师帮忙。

让孩子们自己做小老师,其他的孩子们会更有兴趣听。孩子们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提高班级凝聚力,一举多得,真正做到让辨析形近字不再成为孩子们学习中的难点,而成为一种乐趣。

三、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在形近字辨析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识字和写字是密不可分的。有的字在低段的语文课本中是二类字,只要求认读,不要求会写,有的字是一类字,要求孩子们会认会读会写。但在进行形近字辨析时,不必过分关注字是不是一定要求会写,因为要求会认的字对于孩子的书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在指导“形近字辨析”时应注重教材内容的连续性

孩子们之所以容易混淆形近字,是因为他们学习的新旧知识产生了联系与冲突。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在认知心理学上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即旧知识干扰新知识。倒摄抑制,指后来学习内容对先前学习内容的干扰。这也就是说,在进行形近字辨析时不能只关注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甚至一本语文书、一个学段,更要联系到所有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教材,更要有全局观,利用好教材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学段之间的联系,帮助孩子们做到以前学的不忘记,以后学的能记住,乐学汉字,乐享辨字!

猜你喜欢

形旁形声字辨析
你知道形声字吗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形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优势作用*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略论古文字义近形旁的通转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