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教育的内涵、本质特征及其实现路径

2022-03-02黄元虎陈萍李淑弘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4期
关键词:本质特征大思政实现路径

黄元虎 陈萍 李淑弘

[摘要] “大思政”教育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建构“大课程、大主体、大过程、大领域”的育人大体系。“大思政”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目标具有一致性和整体性,内容体现递进性与互补性,方法追求适切性与连续性,评价凸显指向性和多元性,其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学段融通、学科统整、生活浸润、组织引领、家校协同和社会参与。

[关键词] “大思政”教育;内涵;本质特征;实现路径

在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1]2019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教育,不但揭示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本质特征,而且契合青少年思政素养的发展特征,为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大思政”教育的内涵理解

谈到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常常联想到“德育”这一教育术语。一直以来,我们提倡“大德育”。所谓“大德育”,是指将学校德育作为主要渠道,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整体合力,打造全面德育的大系统。

作为教育理念,“大思政”教育和“大德育”既有一定的关联,又有一定区别。“大德育”的内涵,为我们理解“大思政”的内涵提供了借鉴。学界对“大思政”教育内涵阐释的主要观点: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统筹设计各学段思政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和途径,思政教育活动应体现关联性和差异性,有效衔接,循序漸进;构建课内教学、课外实践等育人途径的贯通体系[2];培育教师的思政素养,构建涵盖教学、管理、服务等环节的育人格局;打造由家庭、学校、社区、政府共同参与的“思政教育共同体”等。

综合看来,“大思政”教育的内涵理解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课程,以思政课程为主干,将思政教育渗透和落实到学科课程、文化课程、实践课程等各门课程,形成全课程育人的整体效应;二是大主体,集中父母、教师、公众人物、学生自身、学生同伴等全员育人的主体合力;三是大过程,观照人的成长阶段和历程,构建幼儿、小学、中学、大学等全过程育人的终身教育体系;四是大领域,构建覆盖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全领域的育人体系。

二、“大思政”教育的本质特征

(一)“大思政”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和整体性

思政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的范畴,是党和国家立足社会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同时满足广大青少年对思想、道德、情操的美好追求。思政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各门课程、各个主体、各个学段、各个领域的目标必须具有一致性,努力实现一脉相承和相互衔接。思政教育最根本目标在于培根铸魂,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有思政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都要围绕这个总目标展开。以不同学段思政教育为例,小学阶段具体目标在于思想道德的启蒙,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生活、爱家人等方面的热情,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阶段具体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把握基本道德知识和为人处世原则,从知识层面明白“是什么”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夯实思想基础,明确政治方向,培育政治素养;大学阶段具体目标旨在培养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理论层面搞清“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强化责任担当。[3]

(二)“大思政”教育内容体现递进性与互补性

教育内容要以教育目标为导向,并始终围绕教育目标来设置。从纵向来看,不同学段教育内容的安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实际理解能力,内在勾连,体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形成合理梯度。从横向来看,不同课程、不同主体、不同领域应发挥各自的优势,互为补充,互相协同。仍以不同学段教育内容为例,大中小学都要紧紧围绕思政教育这根主线,兼顾不同学段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以及深浅度:小学阶段可以侧重“思想+品德”,中学阶段可以侧重“思想+政治”,大学阶段可以侧重“思想+政治+理论”。由此可见,不同学段的思政教育内容应是相互贯通的,大学阶段是对中小学阶段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三)“大思政”教育方法追求适切性与连续性

教育方法是否适当与教育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选择适切的教育方法。即使是同一个成长阶段的学生,也应尊重具体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并关注教育方法之间的连续性。以小学阶段思政教育为例,低年级应以启蒙教育为主,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图片、视频等吸引学生,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活动中引导体情悟理,做到以情感人,让学生喜欢思政课,在潜移默化中乐于接受思政教育;中年级可以围绕思政教育主题,结合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得参与感,体验幸福感;高年级可以灵活运用社区实践、社会调查等方法,更多地组织学生走出家庭,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实现由课堂到社会的教育深度和广度的延伸。

(四)“大思政”教育评价凸显指向性与多元性

教育评价对教育行为起着导向作用。思政教育评价是指对学生个体思政表现、思政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大思政”教育评价应明确评价目的,明晰评价标准的指向性,如根据社会需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课程标准,积极贯彻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方针;遵循学生特征,关注个性差异,设计个性化、系统化的测评指标。思政教育的评价方法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如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现性评价法等。

三、“大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学段融通

长期以来,思政教育存在学段割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各学段教材内容不系统、不连续、不协同以及存在结构性重复;思政教育实施各自为战,成效不显著;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形式化严重,效果甚微;思政教育实践育人体系脱节现象严重;思政教育队伍体系配比不达标,专业素质不过硬;思政教育各学段整体上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因此,思政教育必须打开学段之间的绿色通道,形成大中小幼在教材、教学、评价、实践、师资队伍、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全方位融通。

以不同学段教学层面的融通为例。2021年,在扬州市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教学观摩活动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学、研究人员共同商讨确定“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主题,4个学段的教师同台展示了“大思政”教育的“扬州样本”。

中小学分别采用了“活动—体验”型思政教学中的不同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小学从道德与法治教材《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出发,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问题为切入口,以“亲历体验—激情感悟”为主要方式,课前组织学生前往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参观访问,去同学家中采访,去老红军家中采访。课堂分享活动体验,家中有革命前辈的学生拿出珍藏的老照片、纪念章,介绍在家中如何传承,将久远的革命精神与身边同学的家风、日常优秀行为相结合,使革命精神可感、可知、可学、可行。初中从教材《凝聚价值追求》中民族精神内容出发,以热映电影《长津湖》导入,以讲述杨根思连队的英雄事迹为明线,以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精神分享为暗线,“成果展示—经验分享”,实现学生认知提升、情感共鸣和行动落实。高中围绕教材“弘扬民族精神”这一内容,聚焦“赓续红色血脉  坚定文化自信”主题,组织全班同学阅读小说《红岩》,以“阅读思辨—移情矫行”为主要方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力行,从行为中学习烈士精神,传承、践行民族精神,实现知行统一。

大学教师以“弘扬建党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从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传承与发展、时代弘扬开展教学,将党史中的英雄事迹以及当代青年的战“疫”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使课堂更富吸引力、信服力、感召力,让青年学子感同身受,引发情感共鸣,增强责任担当。

(二)学科统整

学科跨界互联,实现教学内容、人力资源、教育技术等多方统整,有利于提升“大思政”教育的整体效益。教师的课程角色行为在学科统整中不断改进,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思政”。

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是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决定着它应承载重要的思政教育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对学生的引领和熏陶作用。如下表所示,笔者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文作了梳理。

(三)生活浸润

思政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中浸润思政教育,有利于学生以生活的眼光、生活的视野、生活的方式,体验、澄清、认同、内化核心价值观,引领自觉践行,从而增强思政教育效果。

如某区域开展“道德体验日记”评优活动,汇成《道德体验心语集》。在《家庭篇》,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扇家庭生活之窗。同样为亲人洗脚,城市孩子写道:“我柔顺的小手抚摩着妈妈那布满硬茧的脚板。我和妈妈都没有说话,没有谁愿意打破这种宁静。我感觉到爱正在我和母亲之间流淌,原来感受人间真爱是那样的美妙。”农村孩子写道:“这时我才发现妈妈的脚那么粗糙,上面生了很多老茧。我心里非常难受:媽妈呀,你农忙时插秧割稻,农闲时在外上班,舍不得休息,脚磨成这样都是为了我呀!”

(四)组织引领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组织建设,在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建立了中国少年先锋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组织这三级组织。这样的设置,体现了思政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三级组织在思政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思政教育中,发挥组织的引领作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试举三种方式:一是榜样带动,充分发挥思政模范的作用,组织优秀事迹宣讲;辐射思政教育专家的影响,提升思政教师的教育素养。二是团队促动,举行不同学校、不同学段基层组织之间的互助互促活动,促进联动发展,助推思政教育。三是竞赛拉动,举行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引导青少年在思想政治层面“比、学、赶、帮”。

(五)家校协同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有优势,又各有难以企及之处。家庭是孩子们的真情爱意之田,也是他们接受思政教育最早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思政教育的目的更明确,实施更系统,行动更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家长的需求,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促进家校共育。在思政教育中,家庭与学校应互为补充,互相协同,才能形成合力,从而提升育人效果。

比如,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切实推进思政教育中的家校协同工作,成效可谓显著:一是编写并发行《新家庭教育指导手册》,该手册获得一致赞誉,被广大家长称为新时代“家教宝典”,让家长的困惑迎刃而解;二是实施“幸福家庭日”十大行动——共读一本好书、交换一个秘密、坚持一项运动、组织一次家庭旅行、共做一道菜肴、制定一个家规、多看望长辈、做个全年规划、参加一项公益行动、召开一次家庭会议;三是构筑“三圈文化”——师生幸福“成长圈”、家庭教育“朋友圈”、家校共育“生态圈”,促进家庭和谐。

(六)社会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思政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的事情,应该让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出学校,走出家庭,投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感悟、体验社会,形成思政综合素养。

比如,一所学校组织学生举行小公民社会实践活动时,按照这样的程序,效果显著:活动前,教师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公共政策”问题的范围,带领学生深入家庭、社区调查访问,带着问题回到班级演说,通过投票选出“最严重、最紧迫、最普遍”的问题共同研究,再将全班学生分为问题调查组、解释政策组、最佳方案组、行动计划组四个任务小组;四个小组分别查找资料,寻访专业人士,分析、论证问题;召开听证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解决问题的专家、律师、相关人士探讨论证方案;分组沟通、宣传,以期解决问题。[4]

“大思政”教育,指引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方向与路径。“大思政”应成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理念,引领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行为。我们坚信,秉持并落实“大思政”教育理念,必将迎来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项目“价值立德的‘活动—体验’型小学‘大思政’教学33年探索”主要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白雪,胡菊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区域教学协作模式构想——以黑龙江省与广东省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21(01).

[2]高国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1(05).

[3]刘欣.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1(05).

[4]陈萍.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体验型”德育[J].人民教育,2010(12).

猜你喜欢

本质特征大思政实现路径
抓住本质特征 促进深入理解
任务驱动学习、项目学习的本质特征及其运用——以化学教学为例
任务驱动学习、项目学习的本质特征及其运用——以化学教学为例
改编题目可以这样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