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县伞头秧歌的文化变迁

2022-03-02付军帅

艺术评鉴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化变迁

付军帅

摘要:笔者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的伞头秧歌为研究对象,以伞头秧歌的当代变迁为研究主题,全文分为四大节:第一节对伞头秧歌的历史渊源进行介绍;第二节对伞头秧歌的仪式过程进行分析;第三节以伞头秧歌的形态、表演时空和功能等三方面为主,分析伞头秧歌的社会变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第三节的基础上,第四节从社会变革及经济转型等两方面对变迁的原因进行阐释。

关键词:文化变迁  伞头秧歌  原因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3-0011-03

一、临县伞头秧歌的历史渊源

临县伞头秧歌是一种大型民间歌舞,表演时因执“伞”扭唱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晋西呂梁山区临县及其周边地区。临县伞头秧歌历史悠久,当地伞头艺人多数认为伞头秧歌起源于祭祀活动,是临县先民祈神驱秽驱瘟的宗教活动,如今村中依然沿袭伞头秧歌的祭神拜神传统。也有艺人认为伞头秧歌源于田间插秧劳作时的闲暇歌舞娱乐,人们一边劳动一边相互对唱扭跳,用以缓解疲劳,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歌舞活动。而关于为何用“伞”,“据吕梁群众艺术馆前副馆长郭贵平讲述,追溯到伞头文化起源时期,其时并不存在伞头,而是在队伍里有一形状像伞的罗皂,其后跟着一人领头唱祭歌,这种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歌舞活动,唱祭歌的人也不再单单唱祭歌了,将形似伞的罗皂当成是一种工具,于是出现了伞头这一形式。伞头唱秧歌所使用的伞必须在伞的周围缝一圈绸缎布。”

二、伞头秧歌的仪式过程

据历代相传,临县伞头秧歌正是由古代中国民间祭祀文化活动演变而来。当时,只有祈求诸神除去瘟疫,保佑庄稼的歌舞活动,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和规则。仪式第一天伞头带领村民到村外祭祀“田神”“风神”“雨神”“河神”,并朝拜村子中的庙宇。伞头编唱祭歌,祈求众神保佑百姓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后上山祭祀瘟疫之神,这被称为“祭祀瘟疫”。一直至第三天,秧歌队才到百姓生活院里进行驱除活动,俗称“跑院”,也叫“禳瘟”,以求可以消灾免难。跑院时除了表演小戏外,还要唱爱情戏,当地人习惯称之为“闹小会则”,又称压凳(因为坐下来唱歌的形式而得名)。随后的三五天,秧歌还是在伞头带领下,上山或者到村外祭奠,这叫“送瘟疫”。“送瘟”之后秧歌队当即进行解散,回村时不再敲锣打鼓。

三、伞头秧歌的文化变迁体现

在历史进程下临县伞头秧歌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中,尤其社会功能、表演场合和表演形态相对以前有较大不同。

(一)伞头秧歌的形态变迁

1.人物形象

伞头秧歌主要角色有三种类型:伞头、丑角与文武身子。角色们通过化装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伞头的扮相庄重体面,“在50年代以前,伞头一般要头扎红色或黑色的头巾,身穿黑色或灰色长袍,中式长裤,黑色布鞋,扎红色腰带。近年来,部分伞头开始穿起西服、外套军大衣或呢子大衣。”当下伞头秧歌表演时伞头穿着已经日常化,不再局限于特定服饰要求。文武身子是秧歌队中的舞蹈主体,分别饰演男女角色,“文身子”又称“包头的”,脸上画戏曲青衣妆,留有长辫,配以小花装饰,穿大襟上衣,灯笼裤,红花鞋。传统秧歌中“包头的”都是男性,男扮女装,女人不允许参加表演。但在80年代以后,秧歌的表演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女性也开始参与到秧歌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女伞头,打破了原来男性伞头独大的局面,其中以薛青爱最为著名,被称为“伞头皇后”,女性角色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伞头的表演风格,呈现了刚柔并济的特色。

2.伞头秧歌语言

唱词是伞头秧歌中的重要部分,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占有较大的比重。原有的唱词内容常是歌神、颂神和求神,还涉及伦理道德的话语与情景,宣讲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情爱、性爱,甚至乱伦的主题。“晋西事变”之后,临县伞头秧歌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从伞头秧歌的语言内容来看,它丢弃了封建愚昧的迷信内容,转而投入到赞颂人民伟大战争、歌颂党的伟大壮举中,用秧歌宣传抗日精神和人民民主。文革期间“百花凋零,样板戏一花独放”,伞头秧歌自然也受到政治限制,歌词内容开始出现革命赞颂等内容。近年来,随着伞头秧歌的进一步传播,早已不仅限于广场村头,其秧歌唱词的主题与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之前参与伞头秧歌的多是村民,当下随着参与到伞头秧歌的人员变多,各行各业的爱好者都可以根据自我需要和场景进行创作改编唱词,主题内容涉社会现象、道德意识、历史人文、婚丧嫁娶习俗、时代发展等领域,起到教化、言功、助兴、宣传等目的,为伞头秧歌的当代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伞头秧歌的表演时空

临县伞头秧歌作为黄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顺应时代,不断变化发展,尤其在近代,50年代和80年代发生了两次巨大的变革,于2008年成功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至今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伞头秧歌原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随着时代需求渐渐发展成当下具有祝福道乐的庆典活动,它所存在的时间、空间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伞头秧歌大多在元宵节前后进行表演,传统的临县伞头秧歌包括拜谒秧歌、道喜秧歌、出村秧歌、九曲秧歌,四者在不同场合的表演不同,在整个仪式过程中具有各自独特的意义。拜谒仪式一般在黄昏后,为祈求村落安宁,风调雨顺。道喜秧歌是在本村乡户家中院落进行表演,且须在太阳下山前,否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以前道喜秧歌的道喜的村户一般为新添人口或儿童开锁的人家,现在则是按照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等先行表演。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四之间一般为出村表演的时间,正月十五晚返回本村参加“转九曲”,在广场表演节目,完成九曲秧歌。

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伞头秧歌也不再仅仅是年岁时的民俗活动。1983年由临县县委书记,县长带领六支秧歌队伍赴离石表演,气氛极其热烈,这成为伞头秧歌从街头走向舞台的开端。伞头秧歌的表演时空也由最初的村落神庙和广场逐渐向专业舞台、民间舞台扩散,演出场合逐渐增多,且渐渐地成为一种有规模的商业娱乐活动,民众婚丧嫁娶、开业剪彩等活动都可以请秧歌队来演出。而到了21世纪,信息化的发展更是为这种民间表演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原本在村头广场的秧歌展演,穿过屏幕到全国各地,秧歌爱好者们通过网络相聚对唱秧歌,而以伞头秧歌为主题拍摄的影视文化剧更是走进千家万户,网络成了伞头秧歌生存的一片沃土。

(三)伞头秧歌的功能变迁

伞头秧歌原是民众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福祈神的祭祀活动,随着社会发展变迁,在原有的祭祀功能基础上逐渐衍生出了经济功能和教化功能等新功能。

1.经济功能

当下伞头秧歌已逐渐商业化,从神圣的祭祀空间转入日常的生活娱乐空间,从一种自娱祭祀的活动转换为娱人的活动,并成为商品进行艺术贩卖。在临县当地,商家开业、商镇集会、庆功婚丧等都要请伞头秧歌驻地展演,事后给予经济报酬。同时,伞头秧歌也成为临县当地旅游的人文资源,在娱人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可见,伞头秧歌的消费模式逐渐从审美性的精神消费转向实用性的经济消费。

2.教化功能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发达、精神文化越来越多元的今天,传统文化仍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来源。民俗文化对民众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长此以往地从生活中各个方面规范人们的道德与行为。伞头秧歌无疑对人们也有着教化作用,且随时代发展,教化之意不断丰富增多,主要表现在唱词语言。伞头秧歌的歌词内容既有中国人孝悌道德的歌颂,也有大赞祖国美好、传达精忠报国的赞颂,还有保持奋发乐观精神的勉励,以及对当下美好生活的赞美。可以看出,伞头秧歌对民众的教化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四、临县伞头秧歌文化变迁的原因

日月更替,岁月前行,所有的文化形式都在历史长河中“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群众的需求。伞头秧歌也在经历着岁月的改变,追求其变迁的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一)社会变革

抗战时期到50年代初,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也影响着伞头秧歌自身的变革。人民摆脱了封建压迫,解除了剥削,翻身成为国家主人,这种喜悦便借助秧歌的扭唱形式表达,唱词创作中多是描写当时社会新貌的内容。伴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她们也积极参入到以前只能是男人参与的伞头秧歌中,致使伞头秧歌的形式和表演风格增添了色彩。而后的文化大革命是动荡的十年,种种社会活动被烙上政治的印记。伞头秧歌作为民俗活动,尤其带有祭祀性的意味,更成了“除四旧”运动追求打击的活动,传统的伞头秧歌形式被打压到几乎到无的地步,取而代之的是“文艺为政治服务”等国家话语主体控制下的红色革命文艺表演,伞头秧歌中也出现了“革命曲”“革命词”之风,导致了伞头秧歌的政治化,对伞头秧歌本身的艺术性和世俗性打击较大。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伴随改革开放之风,国家对政治、文艺方面的控制开始放松,开放自由的思想下被压制的伞头秧歌又开始兴起。这个时期伞头秧歌变迁主要表现在表演的活动范围较广、表演形式的出新以及伞头人员和性别构成的变化。这一时期国家重心的转变使得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温饱满足后再加上轻松的政治环境,精神娱乐需求便随之增长。从盛行地域空间看,临县伞头秧歌以前主要是临县村落表演,而临县县城以前并没有伞头秧歌活动,即使正月十五元宵活动也是各乡村组织秧歌队来县表演。而后不仅原来的村民大张旗鼓,就连县级领导也加入到秧歌队伍中。县里的机关单位每年正月闹元宵前都会组织自己的伞头秧歌队伍,城市里秧歌队伍的人数规模、所用装备和道具方面远超农村的秧歌队伍。更多人对这一活动的重视使得临县伞头秧歌飞速发展,就连多年不闹伞头秧歌的地方又重新开始组建自己的秧歌队,且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临县文化宣传部门开始组织各种比赛活动,“比如秧歌会演、伞头比赛、外出表演、召开座谈会、举行研讨会。每年正月上表演的秧歌队都会经过层层选拔,优秀的秧歌队会去县城、市里展演,甚至会登上省城演出的大舞台,乃至参加全国性的表演活动。”社会的变革让伞头秧歌的表演时空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村间地头走向了街头,又搬上舞台,从以前固定的年前表演到随时可唱可舞,它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演的内容和形态自然也随之变化。

(二)经济转型

传统伞头秧歌的表演时间和地点是固定的,一年中只演于正月,且有严格的表演仪式要求,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伞头秧歌渐渐成了一种文化资源,开始走向舞台,且不断商业化。信息时代的特殊经济方式使得伞头秧歌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商品,融入到临县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县里的婚丧嫁娶、升学庆祝、庙会剪彩以及店铺开业等活动都有表演伞头秧歌,在不同的场合语境下,伞头秧歌表演的内容也大不相同。请伞头一是因为伞头秧歌强大的世俗性能够吸引观众,特别是商铺开业,可以起到“广告”功能,宣传店铺产品和店面;二是为了助兴寓好,如小孩升学的庆功,伞头通过歌词言好,赞颂美好未来,达到寓意功能,也在结婚时增添了喜庆气氛;三是表孝歌功,主要表现在丧事活动上,伞头通过唱词讲述死者的一生,使在场民众了解其生前功过,同时也赞颂子孙生者如何厚葬逝者,赞美孝道。由此可见临县伞头秧歌逐渐成为当地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已经不简单是临县当地正月所进行的民俗活动。伞头秧歌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随着场合的增多,其也不断变换着自己的功能、表演形式以及内容。而原有复杂神圣的仪式逐渐减少,祈神颂神的内容已经被言吉祥、寓功德以及助兴的意义所取代。

五、结语

伞头秧歌作为一种动态文化,伴随着乡民的生活由古至今,不断传承,依然在当下发挥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被临县群众所热爱,依然是临县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下国家、政府以及民众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保护传承着这一文化,在与现代社会种种因素碰撞的过程中,这位历史的老人并没有退缩销声匿迹,而是在不断的调试以符合民众的需求,继续发挥自己强劲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靖宇.近十年来(2005-2015)晋西临县伞头秧歌的发展变化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2]任建华.临县伞头秧歌的仪式与文化展演[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8年.

[3]张建伟.中国民间舞身份、话语之“变”与“思”——以临县伞头秧歌为例[J].北方音乐,2017(03).

[4]武小卜.浅析临县伞头秧歌兴衰[J].北方音乐,2015(18).

[5]王志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文化变迁
从“悲情公益”和“快乐公益”看当代中国公益文化的变迁*
浅析民间文化变迁的传媒推动力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传统与重构:一个水族村寨端节文化传承与变迁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浅析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的特征
传承与变迁:影视作品中的社火文化
基于文化变迁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浅析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继承与创新
论中国反腐文化的变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中的主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