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教育智能学习环境的应用和探索

2022-03-01吴雪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6期
关键词:智能化老年人智能

吴雪梅

[摘           要]  在如今这个新时代,社会不仅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对老年人的教育。加强对老年教育的探索,不仅可以让老年人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淘汰,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老年教育作为养老服务中的重要模块,在这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也应该要得到创新和发展。因此,在智能学习环境下,智能技术在老年教育中的渗透,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如今老年教育面临的问题,还能够利用智能学习环境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具有共享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模式,构建更加适合老年人身心特征的教育体系,帮助老年人学习更多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在现如今这个智能技术普遍存在的时代生存下去。基于此,通过对智能化老年教育的内容和概述进行分析,并分析现如今开展老年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进行老年教育的过程中智能学习环境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

[关    键   词]  老年教育;智能学习环境;智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7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6-0163-03

科学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也被人们重视。同时,现如今我国人口正面临着老龄化趋于严重的困境,我国针对这一现象也提出了有关“养老”服务的措施。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老年教育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老年人的需求,并且很多老年教育学校或社区在教育认知与教育方法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差,导致老年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始终不高。针对这一现状,我国提出的“养老”服务措施中,不仅明确了现如今参与老年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开发和挖掘更多老年教育的资源,还应该要采取更加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的方式实现师资共享,共同打造新时代老年教育新模式,使智能时代老年教育获得创新和发展。

一、智能化老年教育概述

在我国,要想打造一个学习型社会,不仅要重视青年人的教育,也要重视老年人的教育。重视老年教育,不仅体现了现如今社会提倡的“终身教育”的理念,还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渴望接受教育的需求。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遗憾,然而老年教育的出现就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些遗憾,实现老年人的自我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开展老年教育,既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效满足他们的需求,还能够从整体上促进社会的发展。然而,现如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智能社会,老年人由于身心发展等因素的局限,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现如今的电子产品又多种多样,每种产品的功能也很复杂,所以如果仅仅依靠他们自身,是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的。因此,这就需要社会中的教育工作者,以智能化社会为基础,通过多种社交软件或互联网技术,建设一种科学便捷的教学模式,让老年人能够更加轻松、愉悦地学习智能知识,促使老年教育获得创新和改革。

二、我国老年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年教育缺乏专业的教师

从老年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来看,我国在以前就已经开始实施了老年教育,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老年教育不重视,导致传统的老年教育通常都是在小型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地方开展,同时开展传统的老年教育也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也就没有建立有关老年教育的规章制度。这就导致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老年教育只是一个噱头,并没有实际的实施步骤和管理部门,从而也就造成很多地方出现老年教育管理不到位、教育效率低下的现象。另外,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如今很多主导老年教育的教师都是退休的高校教师或者是文化单位的离职人员,并没有专业性较强的教师。这些教师在开展老年教育活动的时候,也只是具备一部分与老年教育相关的知识,并没有针对老年教育做深刻的分析和探究,这也导致老年教育仅仅体现在形式上,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老年教育模式缺乏创新性

现如今,虽然我国老年教育在服务体系方面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建构策略,但是在开办学校或建立教育社区方面仍然还比较单一,其模式也缺乏创新性和科学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都采取了由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的方式,老年人在听课的时候都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这就会导致老年人在听课的时候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同时,还有一部分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会受到一部分来自家庭的压力,如果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就很难坚持下去,之后也会失去对学习的自信,最后还有可能会彻底放弃。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老年教学办学理念和教育形式已经逐渐产生了滞后性。如果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对老年教育服务的发展产生较大程度的阻碍作用,还不利于老年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提倡的是“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这一理念不仅在义务教育中适用,在老年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也同样适用。因此,在老年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要尊重老年人的主体地位,采取更加趣味、有效的教学方式,结合智能化背景制订教学计划,这样才能够让老年人从学習中获得乐趣和动力,在学习智能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魅力。

(三)老年教育内容缺乏多样性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源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育中能够对教育质量起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老年教育已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教育内容也没有得到该有的创新,因此这也就导致老年人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无法接收到更新的教育内容,所学习到的教育内容也缺乏实践性和实用性。另外,由于老年教育的教学体系发展尚未成熟,不同地区的办学机构在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比如说一门同样的课程在不同地区的老年教育机构中,其体现方式和表现内容都是不同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老年教育在内容方面还缺乏多样性,无法有效满足老年人汲取知识的需求,也无法满足老年人在智能时代生存下去的教育需求。

(四)老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通过对老年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现如今大多数老年教育机构都建立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中心城市,这是因为老年教育会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教育理念的影响。位于中心城市的老年人,由于经济压力相对来说会小一点,所以就有时间也有精力去老年教育机构学习。偏远地区的老年人,由于其可能会受到交通、经济、时间的影响,很少会参加老年教育。然而,我们又可以发现,实际上住在偏远地区的老年人才是老年群体中的大多数,因此即便我国老年教育始终坚持着普惠性和公益性,还是会造成老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老年教育内容和质量产生较大偏差、老年教育无法得到更广泛普及的现象。因此,在智能化环境下,我国的相关老年教育工作者应该要重视这个问题,要探究如何利用智能科技使老年人接受教育变得更加方便、实惠,以此扩大老年教育的普及度。

三、老年教育智能学习环境的应用

(一)智能化“陪护型”老年教育模式

要想将智能型教育应用到老年教育中,就应该要充分发挥智能型教育的优势,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智能教育包含了很多数据和资源,不论是针对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还是帮助老年人学习的过程,这些数据和资源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将智能化“陪护型”老年教育模式運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语音、语言、视觉等方面的技术,把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分析之后帮助教师制订教学方案,并且还能够将老年人的学习情况和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及时地反馈给专业教师,充分发挥老年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基于这些数据和资源,诞生了“陪护型”老年教育这样一种模式。在智能学习环境下采取“陪护型”老年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还能够使对老年人的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深刻性,能够帮助教师从身心两个方面对老年人进行了解,最终设计出更加全面的教育服务体系。采取智能化“陪护型”老年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耐心,要明确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同时,通过智能化“陪护型”老年教育这样的形式,还有利于在老年人和专业教师之间构造一个平等、和谐的交流空间,从而达到关怀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目的,更好地实现“智慧养老”新模式。

(二)智能化“共享型”老年教育模式

在智能学习环境下,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可以利用智能网络搭建一个学习平台,再基于这个智能化平台构建一个互动机制,打造一个“共享型”的老年教育模式。采取智能化“共享型”老年教育模式,不仅可以让教师将资源进行共享,还有利于教师通过分析大数据总结出更加适合老年人的教育形式,再根据这些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智能化“共享型”老年教育模式,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和多样性,前者主要体现为所有的老年学员可以通过智能化、平等化的平台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或空间的限制,后者主要体现在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可以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出教育资源的作用。另外,运用该模式,还可以让老年教育变得更加综合化和专业化,帮助教师整合教学内容,从而让老年教育事业朝着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三)“个性化”老年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一直以来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并且教育的最主要的核心之一就是课程体系,其作用也体现在从头到尾的老年教育过程中。在智能学习环境中,把智能化教育与老年教育相结合,就可以在设计课程体系的时候添加更多具有个性化的内容。比如说,不同地区的老年教育机构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根据地域特色或老年人的年龄特征设计课程,毕竟老年人在学习的时候也更加关注并且有兴趣学习与自己相关性较强的知识。由于网络上现如今存在的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多元的,所以要想实现个性化发展,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课程资源进行分类和选择,打造更加具有针对性、目标性和差异性的精品课程,以此更好地满足不同老年人的教学需求,进而增强老年人的学习能力,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具体来讲,要想建立一个更加完善、有效的“个性化”老年教育课程体系,首先就要对现如今的老年群体进行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具体需求;其次应该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课后指导、评价体系等,不能只是单纯地开展教学就草草了事;最后在设计“个性化”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的时候,设计课程风格的技术人员应该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模式的工作者应该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学习水平和接受程度,设计教学内容的工作者应该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和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在教学之前、教学之中、教学之后都应该要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才能够使建立出来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具有个性和针对性,还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一位老年人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智能化老年教育的作用。

(四)线上和线下智能化融合的体验式教学

从老年学员的身心特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采取智能教育与老年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更加贴合他们的心理需求。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一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智能化教育运用到老年教育中,那就是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打造更加多方位、多渠道的教学服务机制。对线下教学来说,如今开展老年教育的机构主要有开放性老年教育大学、社区大学;对于线上教学来说,如今开展老年教育的方式有网络直播课程教学以及智能化教育的个性化课程教学。采取线下教学模式,主要的优势是能够让教师和老年学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便于教师及时解决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线上教学模式,主要的优势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员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还能够让学员反复记忆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帮助他们巩固和记忆。因此,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在智能化学习背景下,现如今的教育行业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教学工具,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利用这些工具将线上教学的优势与线下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线下的实体资源和便利线上资源的整合,共同服务于老年教育事业。

四、结语

利用智能学习环境开展智能化老年教育活动,不仅涉及多个层面、多个领域,还会涉及多个行业,是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层次性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智能化被普及和应用到了更多的行业,老年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为了践行我国有关“养老”服务的措施,也为了践行我国提倡的“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与老年教育有关的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该要认识到智能化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出智能化学习环境的价值,构建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模式,从而促使老年教育变得更加科学、创新,以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明卫红.新媒体时代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7(3).

[2]陈坤.老年人遇见新媒体:积极老龄化视野下的媒介生活:基于合肥新媒体课堂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7.

[3]戴建安.开放大学老年课堂教学策略初探:以安卓智能手机的使用课程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

[4]朱亚勤.信息化背景下老年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究: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智能化老年人智能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智能烹饪机
超智能插秧机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