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舰艇电力推进实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究

2022-03-01凌晨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6期
关键词:工学海警舰艇

凌晨

[摘           要]  工学类专业课程必须注重强化培训对象的工程伦理教育,培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这是新时期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要求。针对典型工学学科的专业课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索了舰艇电力推进实作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论述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学科的任职岗位需求、未来发展趋势和实践工作特点,激发爱国主义精神、鼓励科学探索精神、培树大国工匠精神的措施。在完成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坚持立德树人,使实作课程的教学内涵更加深刻,注重为培训对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实向未来任职岗位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关    键   词]  舰艇电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6-0118-03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下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推进课程思政的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各高校在授课过程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导,旨在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课程思政实质上是课程知识承载思政,进而实现思政寓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的有序融合,实现传授学业与育人德行的同向而行。

二、工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

目前,部分的工学专业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仍旧认为传授专业知识是课程教学的第一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工学专业教员的主要职责或是核心任务。这种片面的理解,阻碍了工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没有认清思政教育的实质,没有把课程思政转化为一种课堂的认知方法,没有聚焦人的素质培养。专业技能提升的是外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质上专业技能都是由人来掌握、来实施、来拓展。

工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具体实施课程思政的前提条件。工学专业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地融合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潜移默化地在课程中弘扬“正能量”,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培训对象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绝非生硬地强加理论观点或是跳过课程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说,课程思政应立足于课程本身,针对培训对象、课程内容、授课形式的特点,挖掘出结合紧密的思政元素,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

三、舰艇电力推进实作课程介绍

舰艇电力推进属于典型的工学专业课程,相关的技术已在海警舰艇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本校基于较为成熟的舰艇电力推进实验室,拓展了大量与实装密切相关的训练项目,可参与培训的舰艇专业类别和受训层次较多。因此,在舰艇电力推进实作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找准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必然能够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效,有利于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才。本文结合海警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使命任务,探索在典型工学专业课程舰艇电力推进的实作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

舰艇电力推进实作课程主要基于模拟海警舰艇已应用电力推进技术的实验平台,涉及舰艇电力推进设备中的发电系统、配电系统、变频调速系统、用电系统等与实装密切相关的内容。

通过完成相关实作项目,培训对象可以掌握舰艇电力推进系统的基本网络和控制方法。了解舰艇电力推进系统的调速方法、能量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干式负载的调节方法以及电机基本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等内容。掌握舰艇电力推进系统的操作使用、调试、检测、一般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技能,辅助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为今后岗位任职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将思政内容引入舰艇电力推进实作课程教学中,最终实现以下教学目标:立足任职岗位需求,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课程前沿特色,鼓励探索创新精神;充分锻炼动手能力,培树大国工匠精神,有效融合内在人的品质培养与外在专业技能的形成。

四、舰艇电力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实施必须要紧密结合课程的专业背景。舰艇电力推进实作课程的培训对象任职岗位专业性强、学科内容前瞻性突出、实践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相应的着力点,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职业自信,打通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内在通道。

(一)立足任职岗位需求,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授课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切实提升培训对象的认识,使其充分认清自身的责任和担当,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通过广泛、细致的课前调查,在学情分析中發现,培训对象普遍对舰艇电力推进技术不熟悉,对该学科在未来海上冲突中发挥的作用和发展趋势不甚了解。因此,可以结合海警舰艇的特色,从海警舰艇遂行海上任务的重要性和装备需求入手,讲述海警部队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任务中承担的职责。详细介绍包括舰艇在内的海上装备对保障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性,激励培训对象的报国强军梦,增强其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实作课程开篇,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介绍采用电力推进模式的海警舰艇目前承担的主要任务、在海上行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获得的成绩和荣誉。将每一项实作内容都与海警舰艇的现实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培训对象充分认清自身使命职责,树立高度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感受先进技术在经略海洋、维护海权中发挥的作用,充分认清掌握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岗位任职的实际需求,充分认清“学好专业知识就是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行动”的道理。

舰艇电力推进技术打破了传统舰艇的动力模式,在机动性、可靠性、运行效率和推进功率上,有着传统动力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由此,在实作过程中,要求培训对象完成电力推进系统与传统轴系传动系统的对比实验。通过对系统的稳态调速率、瞬态调速率、响应时间、推进特性曲线等实验数据记录分析,使培训对象认识到应用了电力推进技术的海警舰艇在完成海上任务时的巨大优势。同时,介绍海军马伟明院士团队在舰艇全电力推进领域的研究突破,成功地将传统舰艇相互独立的动力和电力系统合二为一,为高能武器上舰提供平台,使中国的相关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技术优点及名人效应,增强培训对象学习舰艇电力推进技术的兴趣,坚定其矢志国防事业的决心,培养其民族自信及爱国精神。

(二)结合课程前沿特色,鼓励探索创新精神

随着电力电子、电机、储能和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力推进已成为世界舰船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舰艇电力推进系统主要依据动力系统的结构分为独立电力推进、混合电力推进和综合电力推进。而其中综合电力推进作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与其他两种电力推进模式相比,能够更好地实现舰艇所有能源统一配电的管理,不仅取消了齿轮箱和传动机械轴,而且将动力输出电能与其他装备电能组网,大大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和舰船的操纵性。

在实作过程中,培训对象利用实验设备按照“独立电力推进—混合电力推进—综合电力推进”的顺序进行操作,结合实验设备便捷的操作方式,智能化的控制管理,全面详尽的实时监测,感受到前沿科技的便捷。尤其是在模拟舰艇综合电力系统能量管理的实作过程中,培训对象将整个系统设置工作于自动工况。通过调节动力电机的输出和干式负载有功和无功功率,分别模拟舰艇推进过程和用电负载的变化,调用监测系统中的趋势分析,观察记录电网功率分配过程和发电机自动并车或解列过程,完成模拟舰艇综合电力的能量管理。

将实验记录数据与传统手动调节过程进行对比,培训对象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前沿科技带来的好处。舰艇综合电力系统只需要操作人员简单地设置为自动工作模式,就能够自适应地应对外界发生的变化。即使动力输出和用电设备同时发生改变,甚至短时间超出电网负荷,实验设备模拟的综合电力系统都能较快作出反应,准确地进行调节,适应外部工作环境。该项前沿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步提升了操作的精准度。

这种便捷智能的运行模式体现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探索创新精神,并能够实际地提高舰艇工作效率。通过对前沿技术的模拟操作和分析总结,可以促使培训对象敢于探索创新,勇于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不断在实作过程找出更科学的工作方式。例如,在操作手动监测设备完成对电机的旋转振动、内部温度、金属伤痕等情况进行监测时,找出科学高效的检测方法,寻求合理快捷的团队合作模式,编辑交互顺畅的数据处理流程,提高开展相关实作项目的效率。通过将前沿技术和实训内容相结合,鼓励培训对象探索创新,并将探索创新的精神延续到未来岗位工作中。

(三)充分锻炼动手能力,培树大国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大国工匠精神正是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拓展出对职业工作的更高追求。舰艇电力推进实作课程与海警舰艇实装结合紧密,项目内容丰富,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直观性特点,是教育培训对象的最佳工具。针对海警舰艇的职能任务,可采用实案化的训练方式,依托实验室设备,设计与未来岗位任职相关的训练背景,充分发挥培训对象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其动手能力,塑造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培树大国工匠精神。

例如,通过模拟故障,开展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排故训练,培训对象在教员的指导下,利用完工图纸和常用监测仪表,分析系统的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并按实际要求进行故障修复。按照“教员指导下排故—培训对象自主排故—培训对象相互指导排故”的思路。在故障诊断过程中,不断优化排故思路;在故障修复过程中,不断提高工艺水平。同时,介绍电力系统领域的大国工匠——特高压电网检修工王进,在参与执行抗冰抢险、奥运保电等重大任务中,带电检修300余次实现“零失误”,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经济价值,切实将未来岗位所需严谨、细致、负责的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

限定实际的舰艇工作背景,要求培训对象履行舰艇航行值更人员的职责,自主设计设备运转过程中的在线和离线监测流程。完成从测点选定、采样数据积累、信息融合处理、状态测定到交接值班情况的全过程,教员对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估。在整个实案化训练中,培训对象全流程地自主动手完成各项任务,“忙”于操作、“专”于观测、“精”于學习。

结合教员的评估,使培训对象认识到不仅仅是履行舰艇航行值更人员职责,职掌任何舰艇装备不仅需要深厚的基础知识,更需要严谨、细致、负责的工匠精神。在未来的任职岗位上,对待岗位要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对待操纵装备每个步骤都集中注意力,对待维修装备要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品质。通过实案化教学将大国工匠精神的种子埋入培训对象心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提高对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忠于职守的理解。

五、结语

工学专业的培训对象,院系学习期间,80%以上的学习时间都用于专业学习,专业课程教是课程思政重要的依托。本文以典型的工学专业课程舰艇电力推进技术的实作课程中为例,以价值塑造为导向,立足岗位能力需求,紧盯专业培养目标,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实作课程各相关知识点教学中,整合课程资源,提炼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开发出典型的思政案例,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陈棣湘,唐莺,等.“电工与电路基础”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究[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8):49-52.

[2]周素华,魏英,王一群.电类基础课课程思政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探索[J].北京:中国大学教育,2019(10):41-45.

[3]戚静.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4]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1):5-9.

[5]张丙楠,杜博超,赵天旭,等.舰船电力推进电机研究现状与发展综述[J/OL].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2107.tm.20211020.123 0.004.html.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工学海警舰艇
美海军舰艇科尔(中)为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提供补给
2021年新增本科专业中工学农学占比最高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论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工学交替实践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