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下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协同育人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2022-03-01刘学茹唐艺军赵书颖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6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思政育人

刘学茹 唐艺军 赵书颖

[摘           要]  针对“三全育人”下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的育人主体在协同育人上缺乏配合,思政教育的内容缺乏联动和衔接以及育人的渠道和载体缺乏联动和配合等问题,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对思政教育的认识;构建‘大思政’育人主体合力;整合思政教育内容协同育人;优化思政教育的渠道载体,提升育人实效”等措施。研究结果对提高育人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思政教育资源;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6-0061-03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可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育人的理念贯穿于学生日常教学、管理以及服务等工作中,形成所有人合力育人、教育全过程持续有效衔接,需要我们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既要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我们要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充分认识思政教育资源协同育人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更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三全育人”下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协同育人存在的不足

(一)育人主体在协同育人上缺乏配合

在我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受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也越来越强。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措施和政策,各高校利用国家的政策大力引进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越来越强大。我们有党员领导干部、专门的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导师、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就业指导教师,还有我们各个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教辅工作人员以及学校后勤相关服务人员等。育人并不是某个人、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支队伍的事情,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育人主体之间协作育人的意识淡薄,个别专业课教师存在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于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弱化,还有极少数的教师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系统辅导员的事情,而他们只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授即可。所以有的专业课教师不重视挖掘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很少利用学科知识背后的育人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主体也包括教辅和后勤管理以及服务人员等,这部分人员的协同育人意识有待提升,素质需要提高。此外,我们常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父母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家长怎样看待教育尤其是怎样对待学生与教师直接关系着教育界的氛围,甚至影响教育质量。但现实情况是孩子考上大学之前,有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教育,等學生考上大学之后生活在学校,就认为孩子上大学后教育是老师的事情,自己保证孩子的物质丰富即可,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自身的个人素质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时代知识更新快,信息非常发达,每一个学生了解的知识也会非常多,但是学生的阅历和经验并不丰富,分析问题和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需要提升,价值观需要引导,需要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等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政教育的内容缺乏联动和衔接

时代在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不断丰富,但仍然存在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般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教学中大多讲的是理论而缺少实践环节,教学形式相对单一,难以引起学生广泛的关注,教育的效果打折,不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各学科教学内容更加侧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没有深入梳理、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没有在课程思政中融入学校校训等特色内容。时代在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教师只是通过知识的扩张延伸讲授时代精神相关内容,没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生喜闻乐见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绝大部分都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是有的活动内容却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的设计,活动教育效果不明显。

(三)育人渠道和载体缺乏联动和配合

除了课堂的育人主渠道外,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渠道还有实践育人。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未能有效配合,存在脱节现象。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降低,被动地应付考试,教育效果欠佳。而在实践活动中,校内的实践教学活动相对好些,但是如果学生去企业实践,企业接待学生进行实践的积极性并不高,存在简单参观等走形式现象,教育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除了第一课堂以外,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对育人也非常重要,校园文化环境和学生的社团活动是重要的立德树人平台,但是高校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到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有影响,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不足也影响了育人成效[1]。网络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之一,它的传播速度、信息更新的速度快,再加上人们喜欢的元素,使人们能更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但是网络媒体的有些信息并不权威,内容不严谨、不深刻,有的不真实信息会影响广大青年的身心,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高校对新媒体的传播技巧认识不足、教育的内容存在重复等现象,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二、“三全育人”下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协同育人的措施

(一)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对思政教育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放在首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要制定和完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学校党委开展顶层设计、统筹资源,抓住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问题,在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措施,工作落实、落细,引进和培养政治强、业务精、师德高的教师队伍,要积极组织所有教师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等相关文件,提高教师对育人工作重要性的認识。我们要通过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升育人水平,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的考核和培训,坚守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阵地,讲好思政课,使学生学好思政课。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水平,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提升非教学人员的管理和服务素质,共同做好育人工作。我们还要调动家庭成员参与立德树人工作,把育人合力聚集到一起,共同致力于高校学生立德树人工作。

(二)构建“大思政”育人主体合力

高校所有的教职员工都是教育者,需要群体力量的集合,育人是每个人的本职工作,要有育人的意识和自觉性,这样才能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将育人的理念贯穿到学校的各个方面,育人主体之间需要同向同行、沟通协调,将育人资源最优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负有全面领导责任,而且党委的领导同志还要带头上讲台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课堂听课。积极推进党团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主心骨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2]。通过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帮助,引导学生发挥自我教育功能。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分析问题、学会靠自己做决定,强化育人效果。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要全员培养这支队伍。这支队伍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传递给学生正能量。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也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各学科教师也要与思政理论课教师同行,共同肩负育人的责任。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价值引领以外,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做好学生思想的疏导和引领工作。教辅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也要明确育人工作人人有责,要通过自我提升或者集中学习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用我们日常工作中的耐心、细心,周到的管理和服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真正发挥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效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家庭教育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日常工作中要与家长加强联系、加强沟通,家庭的教育力量与学校的教育配合,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合作,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三)整合思政教育内容协同育人

我们要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学院领导干部带头上讲台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带头听取教师上课情况,重点考查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否将思政教育元素纳入专业课教材讲义内容作为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点,保证课程思政目标的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第一课堂,要发挥第一课堂课程载体的主体作用。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保留传统教学的优势,还要不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其次,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程相结合,即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同时还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虽然专业知识领域不同,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的,这样教师间团结协作,才能实现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从而使思政课程和其他各类课程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3]。此外,注重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推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和持续化发展,塑造向上、向善的校园新风。通过“四史”教育等强大的感召力提升育人效果,使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学生更加爱党、爱国。通过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打造精品活动,可以与第一课堂融合,既可突出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品读经典,又可以宣扬时代精神,引领青年学生做校园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四)优化思政教育的渠道载体,提升育人实效

思政课程至关重要,课程思政同样不容忽视,二者要做到有机结合。思政课程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把正确的观念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坚定理想信念。课程思政同样要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各学科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本学科本专业知识、技能以外,还要深入细致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教育,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此外,利用第二课堂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衔接,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设计不同专业的竞赛活动等。另外,在大家熟知的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受教育程度加深。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类的活动,学生会从实践活动中受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第三课堂的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要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新媒体结合,拓展立德树人的新方法,在日常教育中融入新媒体元素,构建网络平台,加强阵地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充分利用学院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活动,同时持续不断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让学生学会合理使用网络,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强化育人效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语

新时代及新形势下,国家对教育也有新的要求。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坚持强化责任落实,各部门分工负责,构建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加强督导考核,切实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驾护航。我们也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育人为主线,适应新时代下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使高校育人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手段,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要同向育人、协同联动、同向同行、互联互通,提高育人实效,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苟建强.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路径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20.

[2]董宇.“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

[3]包昱辉.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建设路径研究[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2020.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