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BL教学法的共享经济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2022-03-01王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模式经济

王令

[摘           要]  從PBL教学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出发,将PBL教学模式与共享经济课程有效结合,结合高校共享经济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观念、教学过程、学习评价效果三个方面论述了共享经济课程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合理性,并从课程定位、问题设定、建立小组、组织讨论、汇报计划、小组互评等几个方面构建基于PBL教学法的共享经济课程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PBL教学法;共享经济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6-0037-0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21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人才主力军作用,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新型教学方式PBL教学法受到了各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课程理论与生活实际情景、经济环境相结合,提倡师生互动完成学习目标,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共享经济强调以人为本,实现闲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供需双方的快速匹配,是一种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在疫情冲击下,我国的共享经济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逐年增加,在此背景下,一些高校开设了共享经济相关课程,以期学生了解目前共享经济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然而,共享经济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评价学习效果单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共享经济课程的需求。因此,本文拟基于PBL教学法构建共享经济课程教学模式。

一、PBL教学法的内涵、理论基础

(一)内涵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了PBL学习法,该方法在20世纪的西方临床医学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创设真实情景问题,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PBL教学法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此外,PBL教学法旨在鼓励学生将问题融入真实生活情境、具体经济环境,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积极主动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在学习效果评价方面,PBL教学法注重过程性考核,以一种多元化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观察力、学习创新能力等,而并非仅仅依靠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学习效果。

(二)理论基础

PBL教学法融合了建构主义、多元智力理论等先进教育理念。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应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应该主动去“做”,主动去思考、学习,自主构建知识学习框架,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智力优势。学生运用个体智力优势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时,就意味着学生要主动去思考问题,运用发散性思维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PBL教学法需要教师参与到课堂的整个过程中,有效对课堂进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课堂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开发智力。PBL教学法注重学习与生活实际场景的融合,让学生的学习融入真实生活中,在这种教学法下,学生和教师都需要打破思维惯性,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基于PBL教学法的共享经济课程教学模式的提出

(一)传统教学法下共享经济课程教学的弊端

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住宿等行业的兴起,一些高校开始重视共享经济的发展,并根据学生情况针对性地开设共享经济课程。目前共享经济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观念方面,由于教学观念的区域差异及个体差异,各高校部分教师对共享经济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局限于教材,教学设计千篇一律,未形成完整的共享经济教学设计系统,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能力的锻炼及未来的发展缺乏全面考虑。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将理论联系实际。目前很多共享经济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不能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当下共享经济形式联系起来,这就导致学生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兴趣不足。一些学生认为共享经济课程应归属于自学课程,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不需要教师讲解就能理解共享经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上课时不愿意跟教师互动,课堂教学毫无生气。

最后,在学习评价效果方面,传统以期末考试为中心的考核方式仅注重理论知识考核,忽视了大学生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无法了解学生能否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也忽视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此外,由于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低,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也不能得到客观评价。

(二)PBL教学模式与共享经济课程的有效结合

共享经济教学模式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特别要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结合经济实际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PBL教学法能从教学观念、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效果三个方面满足共享经济课程的教学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在教学观念方面,PBL教学法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将问题融入真实情境,将共享经济课程目标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共享经济课程教学设计系统,教师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课堂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要考虑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PBL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分组,倡导组内成员合作解决问题,将PBL教学模式运用到共享经济课程教学中,在教师的统筹管理下,鼓励小组成员积极解决问题,将教材理论知识与共享经济实际环境相结合,创设真实共享经济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成为课堂参与者。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构建学习框架的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交流等能力。此外,教师将课本知识与当下共享经济形势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学生思维惯性,开阔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最后,在学习评价效果方面,将PBL教学法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运用到共享经济课程中,传统以考试为中心的评价方式无法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因此,加大课程中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将课堂中学生的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有利于对共享经济课程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

三、基于PBL教学法的共享经济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教师对共享经济课程的定位

共享经济课程属于本科经管专业的特色课程,本课程以共享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共享经济的本质、共享经济的模式、共享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学生需要探讨共享经济形成的原因,了解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共享经济的优缺点,梳理成功的共享经济企业的经验,对濒临破产的共享经济企业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以达到拓宽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的目的,进一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同时也为未来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学生的创造性。

(二)问题的设定

共享经济领域包括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住宿、共享教育、共享金融、共享物流、共享医疗等。本课程由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研究项目,通过网络搜索总结各共享经济领域的现状,梳理所需要的参考资料,通过相关资料阅读发现并提出问题,并对共享经济领域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教师在课程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中应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并帮助学生完成问题的探究过程。

(三)建立小组

每位学生首先选定自己感兴趣的共享经济领域,根据个人兴趣确定研究主题,例如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住宿、共享教育等。其次将选定相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平均每组6~8人。每组选定小组组长,小组组长统筹管理小组各项学习任务,负责组织本小组相关研讨活动。

(四)组织小组讨论

首先,根据各小组选定的研究主题,小组组长组织各小组成员制订研究计划,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积极讨论。例如,小组选定的研究主题为共享单车,但这个主题研究范围过于宽泛,组长要对小组成员进行资料阅读分工,分工时可按照相关资料的研究时间段划分,或者将主题细分为不同的领域,按照细分领域梳理研究文献;每位小组成员对所阅读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梳理共享单车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的研究经验,发现空白研究领域。其次,组长带领小组成员积极讨论,确定本组细分研究领域,确定研究方法,进一步划分小组成员责任,初步制订研究计划并共同研讨计划的可行性,最终形成完整的研究方案。另外,教师要融入学生中,实时了解小组讨论进展,对于各小组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纠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引导解决,积极推动小组讨论的进展。

(五)展示研究计划

各小组制作PPT汇报并由小组成员展示研究计划。由于每组所选的研究主题不同,各个小组的汇报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对共享经济研究领域的整体把控。教师应指引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汇报,例如共享经济领域所处的背景、前期知识储备、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计划实施的步骤、预计研究结论等。在研究计划汇报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相关研究,贴近实际生活。教师要指引学生认真聆听各小组汇报,以便于各小组取长补短,拓宽本组的研究思路,进一步改进本组的研究计划。同时实施激励措施,建立小组互评机制,研究计划汇报完毕,小组间互相评分,最后计算每组平均分,并将每组平均分展示在黑板上,以达到激励的效果。

(六)各小组相互点评

教师要根据共享经济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定位组织各小组点评,每位学生均可对其余各小组研究计划提出不同的意见或建议,可阐明研究计划的优缺点,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把控,对于学生提出的研究计划异议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者,实施小组加分奖励。最后,教师需要对各小组的研究计划进行点评,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通过各小组之间相互提出问题,有利于改进各小组的研究计划,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多角度考虑问题、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研究計划的实施

各小组可按照各自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方案,各小组组长对组员进行明确分工,商讨研究计划实施细节。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教师要对研究过程进行合理控制,必要时要求各小组汇报研究进程及阶段性研究成果。

(八)汇报研究成果

各小组研究计划执行完成后,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包括所研究的共享经济领域出现的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及相关的改进措施等。各小组将研究形成书面文字,撰写研究报告,并制作PPT进行研究汇报。不同小组间进行小组互评并打分,各小组均可提出其他小组研究成果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对于提出合理改进建议的小组,教师可实施加分奖励。

(九)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通过对共享经济研究计划的实施,针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将研究成果统一汇总,共同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及教训,以便于下次研究计划实施时能够更有效地完成任务。在学习效果评价方面,教师可以设置成绩评价标准,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最后,教师将每个小组分数进行汇总,此项分数作为过程性考核分数,与期末考试分数设置不同比例的配比,并且要加大过程性考核分数的比重,最终形成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PBL教学模式和共享经济课程相结合的分析,分析了PBL教学模式融合共享经济课程的可行性。PBL教学法打破传统课堂的思维惯性,由教师讲授转变为学生去做,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本文基于教学观念、教学过程、学习评价效果三个方面论述了共享经济课程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合理性,根据PBL教学模式特点,从课程定位、问题设定、建立小组、组织讨论、汇报计划、小组互评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基于PBL教学法的共享经济课程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PBL教学法下共享经济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更具体的分析和构建。

参考文献:

[1]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N].人民日报,2021-09-29(001).

[2]Barrows H S,Tamblyn R M. Problem-based learning: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M].New York:Springer,1980.

[3]贾建锋,葛羿京,孙新波.基于PBL的高职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设计[J].职教论坛,2021,37(2):67-72.

[4]宋小飞,刘惟飞,谭锦才,等.问题导向学习法在环境分析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7):222-224.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模式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