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则案例辅导谈抑郁症学生的辅导与跟进策略

2022-02-28潘施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个案辅导认知行为疗法抑郁症

潘施杏

摘要: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患上了抑郁症,抑郁症学生的数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相应地,越来越多的学校面临青少年抑郁的处理与跟进问题。以一个重度抑郁和轻度双相情感障碍个案的辅导与跟进为例,分析并总结了辅导和跟进抑郁症学生时可使用的一些技巧和策略:(1)陪伴和倾听;(2)持续储备有关抑郁症的知识;(3)建立联系,做一个支持者,持续关注;(4)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疗法是应对抑郁症有效的心理技术;(5)建立和心理医生的良好沟通渠道,一起帮助学生。此外,还有两点注意事项:(1)要避免二次伤害;(2)有些话绝对不能对抑郁症学生说。

关键词:抑郁症;个案辅导;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6-0038-04

自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后,各高中学校、高等院校都更注重开展学生的“心理体检”,尤其重视抑郁症筛查。面对抑郁症,许多人如临大敌。抑郁症也被称为“心灵的感冒”,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绪疾病。近几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病年龄在降低,青少年群体日渐突出,很多成年抑郁症者首次抑郁发生于青少年时期。我国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4.6%的青少年有抑郁问题,重度患者占7.4%[1]。由此,学校面临的青少年抑郁问题的处理与跟进压力增大,对心理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抑郁症学生的辅导与跟进工作非常重要,如果心理教师的应对积极有效,对于学生的预后和转归会起到促进作用。下面从一个重度抑郁和轻度双相情感障碍个案的辅导与跟进为例,谈谈应对抑郁症学生的一些策略和技巧及一些注意事项。

一、個案概况

赵柔(化名),中职二年级女生,小时候父母管教严厉且粗暴,致使她严重自卑,认为自己不值得、不配得到别人的爱和关心。初中时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和轻度双相情感障碍,曾服药自杀,医生曾建议她中考后住院治疗,但她拒绝了,认为住院治疗是一件可怕且难以接受的事情。进入中职学校后,她仍在就医服药,自杀念头时不时冒出来。长期情绪低落,认为自己给家庭带来了负担。高一时入院治疗,后复学,一直服药至今。目前就诊间隔时间较长,药量较减少,状态在稳定改善中。学校心理教师对她的辅导和跟进从入学延续至今。

二、评估

赵柔高一第一学期危机评估结果为高危。当时她已被确诊为重度抑郁和轻度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时间长,且有自杀史,入学后症状明显,状态不佳,但拒绝住院治疗,心理医生的进校评估结果为高危。

高一第二学期危机评估结果为一级一类。当时她住院治疗效果良好,复学后坚持就医服药,状态稳定,因此将其归为一级一类危机学生。

高二第一学期危机评估结果为一级一类。目前仍在就医服药,但状态稳定,生活有序、充实,因此将其归为一级一类危机学生。

三、辅导策略与技巧

(一)陪伴和倾听

“老师,我累了。”那是2020年9月中旬第一次见到赵柔时,她对我(心理教师)说出的第一句话。当时她有气无力、低头弯腰缩坐在椅子上,那一刻我明显感受到了她的虚弱、疲惫、压抑和无助。我轻轻摸了摸她的手,只回应了一句:“好的,我知道了,那我们先休息一下。”然后陪她静静地坐着。

在一段安静的陪伴后,赵柔开始慢慢诉说自己的家庭,父母曾经的粗暴管教,自己的不值得被爱,长期难以自控的低落、压抑和痛苦,就医服药的无效和对住院治疗的抗拒,内心的负罪感……

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使用的是心理辅导中常用的技巧,其中陪伴和倾听在抑郁症学生的前期辅导中使用较多,有时甚至只有陪伴贯穿始终,这在对另外几位重度抑郁症学生的辅导中得到验证。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位学生的就医都是不理想的,他们有断断续续就医的,也有拒绝就医的,他们来辅导室时都处在极度低落和压抑的状态里,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的是药物治疗,心理教师能做的是陪伴和支持,是就医转介,是确保学生安全。对于拒绝就医的学生,心理教师反复给予就医建议是必要而有意义的。

因此,不是什么时候都适合对抑郁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当学生处在极度痛苦或崩溃等严重状态时,应先进行药物治疗。当学生在接受医院的治疗后,处于稳定期时,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可以辅以学校心理辅导。

(二)持续储备有关抑郁症的知识

赵柔刚进入高一时虽然仍坚持就医服药,但药物的副作用在她身上较为明显,她感觉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了影响,且病情仍未得到改善,反而被建议住院治疗,这让她感到泄气和绝望。她流着泪说:“我已经吃药这么长时间了,还是这样不开心,我是不是治不好了?”

心理教师:“我明白你的担心。我专门去了解了抗抑郁药物的原理和一些临床用药情况,现在和你分享一下。每个人的状况不同,药物对于个体的副作用也不一样,这是正常的反应。副作用的出现也是药效在发挥作用的表现。”

赵柔:“医生也说过有副作用是正常的。”

心理教师:“是的。不过在复诊时你可以详细和医生说明服药后的感觉和症状,这有助于医生了解药效,进行用药评估。药物对大脑生物效应的影响有一个累积的过程,所以要坚持服药。在服药的几个月内,药效可能会出现起伏,有时甚至连续一段时间感觉效果变弱,这都是正常的。请相信医生的专业性,听从医生的建议。”

赵柔:“是这样的吗?我还以为是药对我没作用呢。”

心理教师:“抗抑郁药物不是快乐药,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和稳定我们的情绪。”

赵柔:“可是我有时候还是会情绪很低落。”

心理教师:“根据诊断,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更适合你,所以医生才会建议你住院治疗。你是因为什么不想住院?你了解过住院的详细情况吗?”

赵柔:“没有了解过……就是觉得会很无聊,也很可怕。”

心理教师:“能具体说说是什么让你觉得可怕吗?”

赵柔:“我有一个朋友也是抑郁症,她现在好了很多,但是我就不行,我没办法看开。如果住院也治不好怎么办?”

心理教师:“你朋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而你觉得住院也治不好自己。”

赵柔:“是的,我这样已经很久了。”

心理教师:“抑郁症能痊愈吗?”

赵柔:“应该可以吧,有人治好了。”

心理教师:“是的,抑郁症是能治愈的,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据我了解,你现在就诊的这家医院是心理方面的权威医院,你的治疗医生也是一位名声很好的医生,医院里也有很好的心理治疗师。你觉得你住院也治不好的可能性有多大?”

赵柔:“你知道那位医生?”

心理教师:“是的。我听过他的讲座,我在广州的同学也推荐过他,认为他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成效不错。”

赵柔:“原来他这么出名呀……我就是担心治疗了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心理教师:“权威的机构、优秀的医生团队和适合的治疗方案,如果再加上你的积极配合,你觉得治疗效果会怎样?”

赵柔:“好像可以试试。”

后来,赵柔申请休假,去了广州住院治疗,三个月后,她在医生提供的复学证明下返回学校。

作为心理教师,要对抑郁症相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这些知识包括心理层面的、医学层面的,例如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核心症状及其背后的心理根源、常见治疗方法及其利弊、药物影响的原理和常识等。此外,因为不少抑郁症早期与学习和人际有关,严重的学习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会导致明显的焦虑、抑郁、强迫性思维方式和行为,甚至躯体化症状等,所以,心理教师还要提升应对学习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的能力。同时,还要深入了解目前适合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技术。这种日常知识的储备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当我们有了科学的知识储备和见解后,在进行抑郁症学生在校辅导时采取的处理方法会更加有针对性,后续和相关的各方沟通时才能给出合理的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知识是不适宜和学生提的,尤其是病因和预后方面的一些知识,例如抑郁症遗传度高、预后不良、三次或三次以上复发的话需要终身服药等,避免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三)建立联系,做一个支持者,持续关注

抑郁症学生容易受负面情绪、负性思维如灾难化思维的袭击,为此,心理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联系,做一个支持者,告诉学生当情绪非常糟糕、又开始灾难化思维等时,可以直接过来找心理教师。我们要安抚他们的情绪,引导他们加强自我觉察,不陷入或者发现和尝试走出灾难化思维。从上文的一段辅导记录中可以看到,赵柔曾陷在“如果住院也治不好怎么办”的灾难性思维中,当时我采取了“质疑三部曲”:(1)识别扭曲思维;(2)质疑扭曲观点的正确性;(3)用更符合现实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观点。

不是所有的抑郁症学生都会定期约谈心理教师,让他们确信我们的支持,向他们传达“只要需要,我们都会在,任何一位心理教师都可以”的观念非常重要,这会使他们在陷入痛苦时多了一方可靠的求助资源。

抑郁症学生经常和自己的消极情绪斗争,不知何时会被它们吞噬,那种痛苦不是常人可以感同身受的。任何人的任何安慰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他们经常需要汲取身边人的力量。如果他们能够感受到持续地被关心着,对于他们走出来是莫大的帮助。但帮助者应注意关注要适度,关注的形式也应因人而异,选择让对方舒服的方式进行。

(四)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疗法是应对抑郁症有效的心理技术

赵柔住院治疗返校后的状态稳定,她在回校后的当周就主动来访,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陆续预约辅导。她一直坚持复诊服药,在辅导期间,她明显有了力量,为此,我开始在辅导中加入一些其他心理技术,我比较常用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疗法。

例如,在辅导中,我发现赵柔非常喜欢舞蹈,但受父母的“舞蹈无法维持将来生计”的观点影响,她时常在坚持和放弃中摇摆。我和她一起分析了坚持和放弃的利弊,引导她认识到舞蹈和她将来的生计并不冲突,因为热爱而努力去行动会带来极大的意义感,会给她带来力量。走出“舞蹈与生计”的纠结后,她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入舞蹈中,加入了舞蹈社,参加舞蹈表演和舞蹈比赛,这份热爱让她慢慢有了笑容。

当然,这个过程也并非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她也曾因情感和学习问题出现过烦恼,情绪受到一定影响,她自述在安静下来时这些烦恼就会纷至沓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和她分享了正念冥想。正念冥想有两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聚焦和正念[2]。聚焦是手段,正念是目的。正念冥想可以不限时间、地点、时长。当人们开始聚焦呼吸时,有了这个聚焦物作为参照,如果有其他思维闯入,就会更容易被识别出来。走神是很正常的,当走神时,我们可以用正念告诉自己,“走神了,走神了,我想到了……呼吸在哪里,啊,在这里。吸……”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人们会慢慢在这样的练习中接纳自己、看到自己,找到内心最深处的一些答案。

赵柔在后来的辅导中提到,当她开始正念冥想后,心态平静了很多。后期她的来访次数越来越少,但辅导结束,不代表跟进结束,我仍会不定期和班主任跟进她的最新动态。在写这篇文章的前两天,我接到班主任的反馈:“赵柔仍在持续就医,复诊间隔时间长了,药量也减少了。她活动较多,参加活动和复习准备高职高考让她的生活充实起来了,状态也好多了。”

(五)建立和心理医生的良好沟通渠道,共同帮助学生

建立与心理医生的良好沟通渠道包括:

一是学校和一些权威的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接受治疗搭建“绿色通道”,如果没有合作的医疗机构,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與医疗机构的预约工作人员说明学生的情况,一般对方也会提供“绿色通行证”,如心理医生会为紧急学生加班或“见缝插针”增加预约等。

二是和抑郁症学生的治疗医生取得直接联系,在许可的范围内沟通信息,有利于医生动态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状况,心理教师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四、辅导效果及反思

(一)效果

赵柔初入校时的状态非常糟糕,并且对治疗没有信心,抵触住院治疗,在心理教师的反复建议下,愿意接受住院治疗且治疗效果良好,复学后坚持服药。她初期与心理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复学后主动连续接受心理辅导,逐渐转变了一些观点和看法,积极投入校园学习和生活,至今仍坚持服药,状态稳定。总之,在校期间的心理辅导基本实现了协助治疗的效果。

(二)反思

这个案例的辅导和跟进与其他跟进的案例有类似之处,我作为心理教师,在辅导过程中一直在努力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时进展会比较顺利,有时也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甚至有些抑郁症学生完全无法建立联系。在辅导过程中,我坚持总结与反思,不断改善工作方法。除了上述方法,我还总结了在辅导和跟进抑郁症学生时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避免二次伤害

辅导和跟进抑郁症学生,很多时候会涉及与班主任、家长等的沟通,部分班主任和家长对抑郁症缺乏理性认知,甚至带有歧视,倾向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试图隐瞒诊断结果。对此,心理教师要积极普及抑郁症的科学知识,引导各方明白,对于真的有精神或心理问题的孩子,早识别、早发现、早干预是最理想的选择。此外,为避免在沟通学生情况和在就医过程中出现二次伤害,心理教师要根据情况提出处理建议。

2.有些话不能对抑郁症学生说

抑郁症的特点决定我们在与这类学生打交道时要非常注意语言的运用,下面这些话绝对不能和抑郁症学生说。

1.“有人比你更不幸。”别人的不幸不会让抑郁症学生感到幸福,有的甚至會因此感到更绝望。

2.“你应该尽情地玩。”狂欢不能治愈抑郁症,很多抑郁症学生在“让自己快乐”面前无能为力。

3.“很多人都在积极面对生活,为什么你不能?”大家都不想选择“不快乐”,抑郁症学生不是在“作”和“矫情”,抑郁也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疾病。

4.“坚强点儿,你会没事的。”是否处在抑郁状态中,是否感到情绪低落、虚弱无助,不是抑郁症学生能自己控制的,这些空洞的安慰和鼓励不能带给他们帮助,反而有可能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无助和无用感。

避开这些不恰当的语言,我们需要做的是陪伴、倾听、理解。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你患上了抑郁症,我感到很难过,但是我会尽力帮助你渡过这个难关。”

参考文献

[1]傅小兰,张侃,陈雪峰.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2]黄明明,王立君.正念认知疗法及其预防抑郁症复发的研究述评[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10):9-12.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个案辅导认知行为疗法抑郁症
请你们关心我
我真的不适合在这里读书吗?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女性主义视角下留守女童问题的个案辅导介入 模式初探
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中的应用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验研究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