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急诊抢救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

2022-02-26马伟新

健康之家 2022年19期
关键词:抢救室急诊风险管理

马伟新

摘要:目的 研究在急诊抢救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急诊抢救室2022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患者14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的7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后入院的7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施以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诊疗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数据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提升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管理质量,可缩短诊疗时间,促使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

关键词:急诊;抢救室;护理;风险管理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法律意识在持续增强,在就医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医院服务质量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2]。急诊抢救室所收治的患者具有病种繁杂、病情紧急危重等特点,护理工作量大,同时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抢救工作准备时间短,易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3~4]。因此需要加强对急诊抢救室的护理管理,以达到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本研究以我院急诊抢救室2022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急诊抢救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急诊抢救室2022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患者14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的7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后入院的7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7.66±4.80)岁。观察组男42例,女28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7.73±4.86)岁。组间性别、年龄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期间急诊抢救室共有护理人员30名,其中男性3名,女性27名。年龄为25~49岁,平均年龄为(32.±3.18)岁。主管护师及以上7名,护师12名,护士11名。文化程度:中专1名,大专2名,本科及以上27名。护理人员在研究期间未出现岗位变动、长期请假(请假时间超过15 d)、离职等情况。

纳入标准:(1)与《实用急危重症疾病的诊治》中关于急危重症疾病的诊断标准相符合者;(2)临床资料无缺项者。

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者;(2)家属不愿意患者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管理

急诊护士按照相关流程接诊,做好应急抢救准备、手术准备。治疗期间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急救。治疗后积极预防并发症。

1.2.2 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

(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包括科主任、护士长与护士,完善急诊抢救室的管理体系,完成风险管理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明确护理流程。纳入急诊抢救室全体护士,征集护士关于管理方面的建议,对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改进,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制定相应的防范制度以及应急预案。

(2)强化培训。急诊抢救室全体护理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以及考核,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风险防范教育,每月针对专科的重点环节进行模拟应急演练。

(3)排班制度。根据急诊抢救室实际情况调整排班制度,实施弹性排班制度,确保有足够的护理人员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4)加强医患沟通。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在患者家属沟通中了解患者相关情况,在解答家属疑问的同时安抚家属的情绪,快速简洁地告知家属相关配合事项。

(5)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应用急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管理质控记录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诊治过程与护理记录等。利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分别评估压疮发生风险、转运风险,针对高危患者及时预警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6)强化细节管理。每日及时对抢救室地表、物表进行清洁消毒。安排专人负责急诊抢救室内急救仪器和药品的检查工作,每日做好急诊抢救室内抢救仪器的清点、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仪器性能完好;及时更换抢救车内不合格、过期的药品,补充缺少的物品。仔细核对患者信息与配药单信息后进行配药,优化用药、取药流程。加强静脉输液期间的管理,确保合理用药。在用药前将可能出现的不良情況告知患者或家属,以防后续出现纠纷情况。急诊抢救室患者一般需要用到管道,如引流管、胃管、呼吸导管等,因此在操作中应注意妥善固定各类管道,避免出现打折、堵塞、脱落等情况。转运期间严格落实风险控制,应用约束带对患者进行交叉固定;针对存在意识障碍者,将其头部向一侧偏转,并将此操作的目的告知患者。转运期间注意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护,关注患者呼吸频率的变化。将患者送入病房后做好交接工作。建立健全安全查房制度,护士长在每日例行查房时重点检查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问题,清查薄弱环节,指导护理人员及时消除潜在的护理隐患。

(7)完善报告与处理制度。针对急诊抢救室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明确发生原因,统计责任人、损失等信息,及时上报调查结果,快速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再次出现此类风险事件。

1.3 观察指标

(1)由科室护士长和主管护师制定护理质量考核问卷,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共有4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得分均为25分,总分为100分,以分值高为优势。

(2)对两组管理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抢救室管理、急救药品与仪器管理、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与交接等方面,每项分值区间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管理质量越好。

(3)记录两组诊疗时间,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4)出院前,两组患者均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抢救室管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能水平、护理管理质量。百分制,分为满意(≥95分)、基本满意(80~94分)、不满意(0~79分),满意百分比+基本满意百分比即为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5.0软件展开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管理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诊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诊疗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急诊抢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量大、护理操作多且复杂,抢救和管理工作比较繁重,护理工作的压力高于其他科室,也是比较容易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科室之一[5]。风险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预见性护理措施有效控制护理风险,将风险造成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的管理模式。同常规护理管理进行比较,风险管理具有岗位设置、排班制度更加合理的特点,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优化流程,能够较好地消除安全隐患,从而能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通过分析此次研究可以得知,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考核评分与管理质量评分数值更高,缩短了诊疗时间且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期间少,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充分表明了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显著。究其原因,通过强化培训能够促进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安全管理意识、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并可提升其工作治疗和工作效率;优化排班制度可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满足急诊抢救室的工作需求;通过加强风险评估能够有效预防压疮、转运风险的发生;强化细节管理不仅可提高急诊抢救室环境管理质量,而且可有效消除急诊各个环节的潜在隐患,因此能够减少护理差错、风险事件的发生。完善报告与处理制度有利于急诊抢救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在急诊抢救室实施风险管理所获得的效果确切,护理管理质量与工作效率均得到了提升,效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 陆霞娟,程娟娟,张婧婧.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管理模式在急诊留观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報,2020,26(16):2362-2365.

[2] 袁明军,顾玉慧,崔秋霞,等.品管圈在缩短急诊抢救室患者滞留时间中的实践效果评价[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1(1):50-54.

[3] 李雨凤,校爱芳.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z1):117-118,127.

[4] 常玉霞,芦良花,张建阁,等.14435例急诊抢救室病人的特点分析与医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全科护理,2018,16(19):2378-2381.

[5] 林玉琴,顾莉萍,张宁,等.一站式密集型急诊管理在创伤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4):136-138.

猜你喜欢

抢救室急诊风险管理
这样运动直接进了抢救室,还要切肠子,必须警惕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急诊抢救室创伤患者疼痛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构建
急诊输液护理中的风险成因与护理对策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