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验科“三大常规”知多少

2022-02-26胡俊泽

健康之家 2022年19期
关键词:尿常规血常规消化道

胡俊泽

每当我们到医院检查或者进行健康体检时,接触最多的莫过于“三大常规”。“三大常规”指的是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是对检测者的血液、小便、大便进行基本检验,从而大致判断检测者有无相关疾病的一种临床检验手段。

血常规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血常规检验是由机器检测完成的。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判断贫血的指标就是血红蛋白。一般来说,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是:成年男性120~160 g/L,成年女性110~150 g/L。当血红蛋白低于相应下限时,则可以判定为贫血。贫血的原因很多,包括营养不良、急慢性失血、血液系统疾病等。轻度贫血可以通过饮食、药物来提高血红蛋白指标。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白细胞的正常范圍是:成人(4.0~10.0)×109个/L。当白细胞计数大于此范围时,大多提示身体存在急性感染。

此外,就是“淋巴细胞”了。大部分患者可能觉得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二者没有什么关系。例如新冠肺炎,主要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一般来说,淋巴百分比增高提示病毒感染。所以,在许多新冠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单上,都有淋巴百分比增高的字样。细菌感染,则提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如扁桃体炎、急性膀胱炎等。

那二者如何区分呢?

如果是细菌感染,则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则很大程度只能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病毒进行清除。

尿常规

尿常规是指医生收集患者的尿液,通过检验科对尿液的分离检查,测定尿液各种成分的量是否超标。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症。其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尿比重及尿糖。尿液反映了机体的代谢状况,尿常规异常多数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征兆。接下来,讲述尿常规的尿血、尿蛋白、尿白细胞这三个比较常见的指标。

尿血

尿血顾名思义,就是尿里面有血。从医学上来讲,是小便里有红细胞,主要见于急性肾炎、泌尿系统结石、外伤等。特别要注意的是,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凭借肉眼就能观察到尿液里存在血液,而镜下血尿是指尿液里的红细胞太少,通过肉眼无法察觉到尿液里的微量红细胞,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发现异常。所以,定期检查尿常规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很重要。

尿蛋白

即在尿液中出现蛋白。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但正常人在运动或紧张后指标也会偶尔升高。

尿白细胞

白细胞由于某种原因进入到人体尿液的一种病理现象,与血液白细胞升高相似,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

便常规

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便常规化验包括检验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以及查虫卵等。便常规检查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必要检查项目。

从性状、颜色等外观来看,健康成年人的大便为黄褐色成形软便。如果大便呈柏油样便,甚至颜色偏黑,在排除了饮食相关因素(比如吃了动物血)后,一般考虑消化道出血,如胃出血、消化道肿瘤等。如果大便不成形或呈食糜样,一般考虑急性消化道感染,如急性肠炎等。

从生化指标来看,与尿常规相似,白细胞指标升高时,考虑急性消化道感染。值得一提的是,便常规涉及的潜血试验(OB)一项,对于提示消化道肿瘤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

注意事项

“三大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生化检查项目,对于指导后续治疗、发现潜在疾病及鉴别诊断很有帮助。但要注意的是,一份检查并不能精确地判断疾病,也不能程序化地指导下一步治疗,往往需要结合专科医师的判断才能下结论。以下是“三大常规”在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检查血常规注意事项

检查前:(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因为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2)体检前一天晚上8点后,应开始禁食12 h,以免影响检测结果。(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收缩,增加采血困难。

检查后:(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 min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2)按压时间应充分。个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一定要按压时间长些。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3)抽血后若出现晕针症状,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4)若局部出现淤血,24 h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淤血吸收。

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检查前一天晚上九点后不要进食,可喝水,检查当天早上起床后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便于检查准确。

检查时:(1)留尿液标本时,使用清洗干净的广口容器或医院提供的尿杯。(2)最好将早上第一次尿标本送检,留取中段尿。(3)女性患者在经期不建议做尿常规检查。

粪便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1)检查前三天不要吃辛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动物肝脏、血制品及含铁丰富的食物。(2)如果有服用药物,建议咨询医生是否要调整或停用。(3)收集标本时,尽量不要混入尿液。(4)若大便外观无异常,在粪便表面及内部不同部位多取几次;若外观异常,尽量取沾有黏液或血液的粪便。

猜你喜欢

尿常规血常规消化道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