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

2022-02-26毛锦凰

高等理科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跨学科双一流一流

毛锦凰

(兰州大学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一、引言

“双一流”是继我国高等教育领域“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为适应世界发展新格局和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提出的又一重大国家战略,旨在提升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育人育才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 年12 月17 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时强调,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育人,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1]。 跨学科人才培养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和特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R.S.Woodworth 于1926 年提出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一词,其含义是跨越两门及以上学科联合进行的实践活动[2]1。 2005 年,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对跨学科含义进行了界定,规定为由个人或者团体整合两个或多个学科(专业知识领域)的概念、信息、内容、方法、视角和(或)理论,对超越单一学科界限或实践范围问题进行基础性的研究模式,从1901—2000 年的100 年时间里,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例从29.73%上升到49.07%,由此可见,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新出现的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的良好孵化温床[3]。 2018 年 8 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双一流”高校应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在前沿和跨学科领域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如何打破学科之间壁垒,进而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就成为“双一流”建设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二、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跨学科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背景与内涵研究,主要以新工科、新文科、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等为重点,探讨了基于新工科背景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4],提出了跨学科培养理念,形成实验—实践—科研的递进式培养模式[5],并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构建基层学科组织,完善学科协同创新机制,深化文科人才培养改革,实现大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6]。 二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主要是研究高校通过跨学科课程体系设置,创新不同学科之间交叉教学组织模式,打破各学科传统意义上的壁垒,发挥优势学科带动作用,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7],并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实现产教融合、校院融合、赛教融合等人才培养的交叉融合新模式[8],“双一流”建设中加强以交叉性科研项目为抓手,形成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2]1-3。 三是高校在跨学科人才培养创新方面,多采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从运行机制、师资队伍、培养平台等方面提出本科阶段高校学科交叉培养路径[9],并将跨学科作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10],“双一流”建设专业应该以交叉学科为重点,以“四新”学科融合建设发展为契机,探究学科交叉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11]。

综合目前关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文献来看,学者们对于开展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以此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已达成共识,并且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更多地停留在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高校如何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与办法,但聚焦于研究型大学尤其是“双一流”大学的比较少,对“双一流”大学以研究型大学为主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探索不够,因为大多数“双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都有较长的建校历史,由于历史原因和专业设置等很多体制机制改革难度较大,对于如何克服目前阻碍跨学科发展的举措不够透彻,多集中于问题、概念、对策等分析,对现状和对策路径缺乏系统性研究,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和课程设置上,缺乏结合“双一流”学科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从跨学科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性出发,全面深入分析了阻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因素,提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为我国加强“双一流”建设进而构建“基础创新—应用创新—协同创新”立体式育人新格局提供实践参考。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途径

如何打破传统学科之间壁垒,推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增长点,更好地为国家战略贡献力量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环境、人口、能源、生态、健康等重大问题,以及国家发展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决策,产业政策实施和行业发展规划的落实,都需要综合性知识,仅依靠单一学科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学科交叉融合就成为培养掌握综合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人才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外大学都通过设立跨学科科研平台和科研机构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成立了跨学科专家委员会,斯坦福大学跨越医学院、文理学院和工程学院的“跨学科生物学”研究计划,麻省理工学院目前有超过60 个跨学科研究机构和实验室。 国内高校也通过成立研究院、研究所等形式,以项目合作为契机开展联合攻关,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提供新路径[12]。

(二)有利于攻克重大科学技术难题

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解决制约人类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给高等教育和学科发展带来颠覆性影响,新理论、新技术、新发明的产生,更多地发生在学科之间的边缘线或者交叉点上,自然界本质现象复杂深奥,仅从单一的视角难以对其本质加以解释,随着人类了解和解释世界能力的提升,人们的知识体系也更加庞杂,一方面知识分门别类更加细化、深入,另一方面知识应用更加综合全面,导致社会分工和合作更加频繁,单一学科、单一视角将难以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及研究的需要。 2020 年7 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决定,将交叉学科列为我国第十四个学科门类,学科交叉融合将促使科学技术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三)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强大合力

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有利于高校将分散而有限的教学、科研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实现高校师资、科研平台、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践基地等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 由于清晰的学科界限和学院教学单位设置,在教学科研投入建设过程中,学科之间难免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如果能够对临近学科和交叉学科进行资源整合,求同存异满足不同学科需求,整体谋划共同建设,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使各学科资源聚合产生强大合力,发挥群体效应,催生出新的学科增长点[13]。

(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一种能够打破常规、具有创造性和原创能力的专业人才,另外一种是具有创新意识懂经营善管理的综合人才。 这两类人才都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但无论是创造性思维还是创新性意识培养都需要通过多元化知识传授来实现。 以“一流”学科为核心,特色学科为支撑,其他多元学科为依托,构建以学科群为基本教学科研单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利于挖掘学科边缘和学科交叉领域的创新人才,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学科方向,提升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能力。

四、阻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发展至今,国内重点大学几乎都开展了跨学科人才培养,在平台建设、培养规模、学科交叉数量等方面均已赶超欧美国家,如北京大学的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清华大学的交叉信息研究院,武汉大学的中部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院、工业科学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等,西安交通大学的新媒体学院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同时地方教育部门和地方高校也在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以院校所具有的优势强势学科和特色重点专业为依托,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但由于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限制了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学科专业设置界限清晰,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都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单一学院建制,学科越分越细,学院越来越多,学院内根据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设置相应的系所和教研室,相同专业教师被分到一个教学科研系所,这种传统的教学科研模式虽然有利于集中和统筹资源,重点建设专长领域和学科,但由于专业方向划分过细,教师封闭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割裂了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临近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之间即使有教学和学术上的交流也是局限于本专业,很难突破学科壁垒讨论研习其他学科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长此以往这种人为学科分割成为了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无形壁垒,进而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只能是单一的学科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设置细化,不能满足多元化知识需求

由于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学校—学院—系所”3 个层级的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导致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都是以学院为单位,根据每个学科和专业设置课程,专业细化与分化日趋严重,一级学科下的不同专业课程内容也有很大差异性,虽然在大一、大二阶段大多开设了通识课程,但基本上以公共课和思政课为主,交叉学科课程较少,即使有也是常识性的知识传授,学生很少能够获得其他学科专业性、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知识,进入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基本上就以本专业课程和导师研究方向为主,很难实现跨学科学习,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大背景下,长期以来这种专门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时代要求。

(三)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实践教学主要以实验、实践、实训、实习等为主,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在学习完理论课程之后开展实验、实践,加深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掌握,实训、实习则主要是在即将完成大学课程学习基础上,进入专业实训环节或者相关行业进行实习,增强理论课程学习的应用性,为实现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但目前来看,理论课程内容是实验实践类教学开展的核心,学生们对实验、实践前后的课程学习不够,比如理工科实验、实验设备和文科实践软件,因未掌握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学生往往对实践实验的软件设备原理一知半解,停留在设备和软件的使用环节,对于实验、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和解释理由,而这些新问题可能恰恰就是创新的来源[14]。 进入工作岗位之前的实训、实习环节,由于实训基地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水平,实训往往是脱离实际的多年以前的陈旧知识,与现实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差距较大,加之由于实习单位基于成本考虑而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即使愿意接纳也是相对简单的岗位,实习效果欠佳。

(四)培养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利于全过程交叉融合培养

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贯彻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由于目前过于强调学科分类,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阶段,专业更加细化,尤其是博士阶段只聚焦于某一个领域或方向,知识范围进一步窄化,甚至在同一个一级学科下也有十几个二级学科和若干个研究方向,本科课程受教师专业所限,讲授的课程内容无法实现跨学科融会贯通,研究生阶段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学生一般会跟随导师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很少涉猎其他学科领域,长此以往不同专业不同方向之间的壁垒进一步加深,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即“四新”)建设,从“四新”建设内容和目标来看,需要突破学科屏障,推动学科融合和专业融合,并且将交叉融合贯彻本、硕、博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五、“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跨学科人才培养必须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度不高原因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新特点,从专业融合、课程融合、实践融合和全过程融合4 个方面,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专业融合强化学科纵横向联系

“双一流”和“四新”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打破以往界限清晰的院系设置和专业分类,探索建立跨学科教学科研组织结构,尤其是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建设中,打破原有教学科研组织模式,结合“四新”建设内容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建立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目的的学部制教学科研组织,成立跨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创新组织管理,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由学部制定培养方案,跨越学科边界,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学科群,成立学科交叉科研团队,整合优化学科资源,打通学部内学分互认,引导教师跨学科指导,重点加强跨学科专业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等方面的教育教学,强化学科纵横向联系,培养学生在交叉学科领域中的探索创新能力。 如新工科与新文科相融合打破原来工科和文科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出现了工程伦理、工程管理、工程心理等新学科,通过交叉融合我们不但能够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所需要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而且还能够培养具备扎实的哲学社会科学功底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知识储备的新型科技人才,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三者交叉融合,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新文化融入技术创新中,在新工科中彰显中国文化魅力,在新文科中凸显中国科技力量,培育适应未来人才需求的新的学科增长点。

(二)课程融合提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设置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课程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具体包括培养目标、教学理念、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结合各学科特点,以某学科为核心,采取“学科+”模式,引入多学科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建设突出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结合,提升学生知识结构多元化。 课程设置增加学生自由选择范围,打破固有专业限制,不限制学科门类,开设跨学科通识课,组建交叉学科讲授团队,让学生在更大范围接受不同学科知识,并通过课题参与、项目合作、翻转课堂、多样化考核等形式,促进多学科学生之间的交叉融合,让文科生在学习历史文化与人文科学的同时,也能够了解科学技术前沿,理工科学生在学习数理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历史文化和人文科学的风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三)实践融合实现产教协同育人

不同学科实践环节具有很大差异性,但总体来看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操、实践和实习,传统的实践课程多以理论课程为指导,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增强理论课程的应用性,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当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大学课程设置和课堂学习往往滞后于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知识教学之外,与时俱进,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不至于将来进入社会之后所学知识被淘汰[15]。 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持续创新方式方法,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接触学科前沿和行业前端的条件,无论是理工农医还是人文社科,都可以围绕“五进”强化学生实践环节交叉融合培养。 一是进课题,高校可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等项目中,鼓励跨学科团队申报,组建交叉学科课题团队,并吸收不同学历阶段学生进入课题组,通过跨学科团队融合碰撞,激发学生创新活力。 二是进项目,对于一些工科专业项目,也可以鼓励吸纳人文社科学生参与,为理工农医学科发展注入人文元素,提升项目的人文价值。 三是进实验室,现在很多人文社会科学也通过实验室方式开展研究,像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心理实验室、仿真实验室等,就是利用理工科实验室研究方法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因此,通过参与理工科实验项目,将科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引入人文社科中来,提高人文社科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四是进企业,企业是人才最大的需求方,现代企业需要的是懂技术、懂生产、懂管理、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了走进企业的平台,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五是进政府,离开学校除了进入企业,还有部分学生会进入政府部门,这就需要在离开学校之前了解政府运行模式和工作方式,因此加强校政合作有利于为学生搭建适应政府工作的桥梁,政府也需要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尤其是跨专业复合型人才,以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

(四)全过程融合探索协同育人新机制

除了专业融合、课程融合和实践融合,“双一流”建设还需要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纵向贯通,进行全过程跨学科人才培养,切实提升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思维以及创新创造力,这就需要从本科阶段为学生创造跨学科培养平台,在知识讲授方面,打破原有的单一授课模式,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并由不同专业老师组团分阶段授课,也可以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听课,并在高年级阶段将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贯通,引导本科生提前参与研究生科研,同时学校为交叉学科和交叉学历开设专门的课题研究,由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组成科研课题指导团队,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研究生阶段打破现有的单一导师制度,探索建立跨学科导师团制度,实行跨学科双聘制,每个研究生配备两个以上不同专业的老师组成联合导师团,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研究,并联合学校科研机构尤其是实体性科研机构申报交叉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通过交叉学科学位教育,提高跨学科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六、结语

新技术的出现并与新产业相融合,进而形成新业态,推动社会向前快速发展,但也给许多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大挑战,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跨学科人才培养不仅是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抓手,高校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人才需求新特征,针对这些新变化对人才培养模式作出调整和改变,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人才培养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现阶段新业态背景下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打破学科设置界限,打通学科课程体系,贯通实践与教学环节,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将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培养模式,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开展校企、校政、校地等多方合作,发挥全社会协同办学力量,构建新时期人才培养新发展格局,努力培育新时代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重点分析了跨学科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性,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不仅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实现创新驱动的需要,为此针对目前阻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实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并就高校未来在专业设置、学生实践、课程建设和全过程育人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但要打破过去和现在过细的专业设置和过专的课程设置,还需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深化改革,尤其是如何协调高校各学院之间的关系,真正发挥学部制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统筹协调学科之间的教学科研模式,在跨学科和大学科背景下设置课程,通过跨学科课程体系推动学科交叉,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储备和实践应用知识能力,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将加快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乃至跨国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都将是今后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跨学科双一流一流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