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文化特征的变迁
——以校园民谣的演变为视角

2022-02-26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谣大众文化校园

王 振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特征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胡乔木曾说:“现在这样的政治课,我是大学生的话,我也不爱听。政治教育脱离实际,不联系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现在的思想”。[1]26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积极改进和创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特征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有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这一代青年?我们在青年中做了一些调查,深感用一句话两句话概括这一代青年的面貌极难准确,且易产生绝对化的估计”。[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可以充分借鉴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遵循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等原则,对大学校园中青年学生的思想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总结。本文采用文本研究的具体方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大学校园中青年学生的思想文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在运用科学方法的同时,需要选取合适的切入点。校园民谣作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现象,是解读大学生思想文化特征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校园民谣原本是1994年由大地唱片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专辑名称,后来成为系列专辑,其中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部分大学生的原创歌曲合辑,在当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此后通常将与校园相关,或是由在校大学生创作的民谣歌曲,统称为校园民谣。校园民谣是否算一种音乐流派值得商榷,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校园民谣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反映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复杂关系的思考,体现着不同时代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特征。因此,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校园民谣相关专辑、单曲以及人物访谈等资料为基础,通过文本分析,探求改革开放以来在校大学生思想文化特征的变化轨迹。

一、自我认同与精英文化的展呈

1977年8月,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期,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思考、实践,生成了时代特有的校园民谣文化现象,了解其内在的生成逻辑,是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文化特征的起点。

(一)校园民谣文化现象的生成逻辑

文化与人密切相关,它源自人现实的劳动生产与生活实践。无论是精神的文化还是物质的文化,它们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主观抽象物,与人的物质生产密切相关,源于人的现实生活。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8一方面,物质生产促使文化得以发生。人在物质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历史发展”等问题的基本意识,构成了一定地域一定人群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心理,形成固定地域、固定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在这些基本意识的基础上,人不断完善自己对宗教、法律、道德、文艺、美等文化现象的理解,这些观念、观点从来没有脱离人的物质生产实践。马克思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的支配”。[4]121因此,文化的发生受自身生产能力的制约,它是文化发生的现实基础,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明:“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5]9另一方面,物质生产促使文化得以发展。物质生产不是一成不变的,与之相对应的各类文化现象也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人们的观点、观念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6]91对于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基本意识,在广泛的物质生产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使个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更加自信、有效、和谐,由此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生存方式使得文化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推动人类文化史向前发展,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7]420由此可见,无论是文化的发生还是文化的发展,都源于人类自身的物质生产。

校园民谣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校园民谣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前,国内音乐主要以革命样板戏、“红色歌曲”为主,大学生较少接触到流行音乐等形式。改革开放以后,香港、台湾等地一些优秀音乐作品相继传入,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尤其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台湾地区的民谣歌曲逐渐传入内地,在大学生中引起较大反响。大学生对这种结构短小精悍、旋律简洁朴实、歌词简单叙事的歌曲形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为内地校园民谣的发展打开了视域。

校园民谣的生成发展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校园民谣与大学生的学习实践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生的学习状态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渴望知识,学习热情十分强烈。面对高涨的学习热情,如何有效调节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减轻大学生自发的学习压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当时高校的重点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所改变,尤其是到了90年代后,在计划经济体制内,由于就业压力较小,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起来,这种学习状态逐渐反映到了校园民谣之中。《文科生的一个下午》歌词写到:“忘掉了作业太多的英语算数,走进了文学我的乐土,从荷马史诗到鲁讯全集呀,这个下午我好舒服”。热爱学习、追求科学和理想,这些都体现在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校园民谣当中。另一方面,校园民谣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校园民谣1》磁带的封面中写道:“每一首歌都来自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发生在你生活的四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对有限,但业余文化生活有声有色,在社交需求、精神需求等驱动下,大学生流行练习吉他,创作诗歌和歌曲,这使得校园民谣成为一种反映大学生真实生活的文化现象。总体来讲,校园民谣的产生是体现改革开放初期时代特征、中国国情、教育实际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的基本特点。

(二)感性世界中的自我认同

校园民谣反映了大学生较强的自我认同。认同原本为社会心理学概念,最初是指一种防卫机制,后来在社会学中演化为角色认同、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等概念,就其一般性而言,“认同最根本的涵义是对自我的界定,即自我认同,而自我又只能在社会关系当中完成自我界定”。[8]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言,自我认同就是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对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复杂关系的认识,不仅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自我在其他社会关系中重要作用的一种肯定。校园民谣所反映的大学生自我认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大学生身份的认同。1990年,“青铜器乐队”在一次演出中,乐队主唱老狼攥着话筒在开场白中下意识的介绍说“我、我、我们都是学生”,而不是介绍自己是“青铜器乐队”,此事虽然成为乐队成员日后的一个笑谈,但是其中深刻地反映出了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的自我身份认同。另一方面,看重大学校园内外的差异。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是被社会所关注、所期待的群体,他们在大学生的光环中成长,大学象牙塔使大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对大学生身份的认同。

(三)在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中生成精英文化

校园民谣反映着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解放、思维视域越发丰富。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在学习生活中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情怀,这在《校园民谣1》专辑的歌曲中有所呈现。《流浪歌手的情人》中,流浪歌手的生活是浪漫而又虚幻的,“我恨不能交给爱人的生命,我恨不能带来幸福的旋律,我只能给你一间小小的阁楼,一扇朝北的窗,让你望见星斗”。在当时大学生的眼中,对于未来和伴侣,能够提供的物质条件是简陋的,但是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一扇窗、无限的星斗充分展现了当时大学生的理想主义情怀。《校园歌谣2》专辑中收录的《年轻的颜色》中写道:“蓝色的天空它其实还很辽阔,山川和小河听我们的歌,落雨的日子在灿烂笑着,绿色的青春它永不凋落”。歌词中充满着青春的气息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展现着理想主义情怀。还有《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耳熟能详的校园民谣,都反映出了这一特征。

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也面对着现实的困惑。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毕业后工作由国家统一分配,在完成基本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着浪漫主义的遐想,自我认同感较高。但毕业走出大学校园,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工作实践,主观心态容易遭受到现实考验。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等都在发生变化,工作中的广大青年必然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难题,浪漫、理想与现实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激烈博弈。《上班族》歌词中写道:“出门做事不多想,乘车赶路不多想,你只是一直向前,因为一个人、一个家不能靠空想”。在面临客观的工作难题、家庭重担、社会责任等问题时,不得不让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开始冷静地思考这个客观的世界。

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中,大学生积极追求和呈现精英文化。理想与现实本是一对客观的矛盾,但是在矛盾的冲突与解决中,客观地推动人的思想认识不断发展,成为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这种思想认识中既有理想主义的情怀,又有现实主义的思考;既有对核心价值的认同,又有对多样文化的反思。实践的变化和认识的发展促使精英文化开始形成,并具有突出的特点。一是具有较高的自我认同,对自身的价值和定位有着较高的期待;二是具有开拓的视野,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思想视域得到不断拓展;三是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有着深厚的责任感;四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引领效用,引领整个社会青年人的思想风尚;五是具有较高的知识积淀、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较深的人文素养;六是具有突出的理想主义情怀,虽然物质生活条件艰苦,但是仍然没有泯灭理想情怀。

二、社会认同与大众文化的融合

2000年以后,我国社会环境尤其是高等教育环境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扩大招生规模、自主择业等新情况使大学生经历着时代变革,与之相对应,反映大学生所思所想的校园民谣也在发生着时代变迁。回顾这一期间校园民谣的变化历程和发展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努力寻求社会认同,并且开始越发关注校园外的现实世界,积极促进自身与大众文化的融合。

(一)社会变迁中的“后校园民谣时代”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但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国企改革、城市化发展等影响,我国社会环境也在客观变化,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环境,也在发生较大的改变。首先,高等学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开始实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中指出,到2000年,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入学率接近15%。[9]188此后,高等学校逐年扩招,招生人数不断上升。其次,高等学校开始实施自主择业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浪潮中,高等学校的就业制度发生转变,由国家统一分配逐渐过渡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从1996年的试点到1998年取消分配制度,高等学校就业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最后,高等学校开始实行学费制度改革。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这一战略任务,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文中指出,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标准,同时按不同情况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杂费收费标准,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可减免学杂费或提供贷学金。[10]从1997年开始,高等学校开始实行收取学费制度。

校园民谣在社会变迁中走向“后校园民谣时代”。在高校环境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大学生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社会角色,使大学生更多地从校园围墙中转向鲜活的社会。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大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对人生、事业、爱情等问题有了新的思考。那些曾经活跃在北大草坪、清华教室、工大操场等地演唱的校园歌手已经纷纷从高校毕业,进入复杂的现实社会,一些人逐渐远离了这个反映时代青年心声的音乐品牌。有音乐人回忆:“1999年12月17日,‘后校园民谣时代’的清华歌手最后一次在清华演出。小卢、张璐、霍光、李健、缪杰、吴虹飞……”[11]87由于创作主体、听众、校园内外环境的变化,加之大众审美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校园民谣出现了新的特征,进入了“后校园民谣时代”。2001年,“水木年华”组合的出现挽救了疲软的校园民谣,《一生有你》唱遍祖国各大高校,让广大青年找回了校园民谣曾带给人们的感动。这些校园民谣作品是这个时期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文化产品,同时它们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大学生不同的思想文化特征。

(二)增进社会认同与固守初心

从凤毛麟角到千千万万,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调试着自我认知,在客观实际面前,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角色。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期阶段,广大青年需要逐渐适应新的教育制度,冷静地思考自己和社会,在现实世界中增进社会认同与自我实现。

在时代变迁中寻求和增进社会认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大众对于大学生的认知发生着变化。在此背景下,大学生面对实际,扎实奋斗,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增进社会对自身的认同,并在与社会的交流和互动中进一步提升对自身的认同。就像校园民谣在校园内外获得广泛认同一样,这种认同源于主体的能力、执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位音乐人曾深刻指出:“我们当时在大众中间获得最大的认同,是本能的认同,不是什么流派,绝不是‘校园民谣’四个字”。[11]103也就是说,对于校园民谣的认同,进而对大学生的认同,源于大学生的切实努力和深厚底蕴,而非表面的符号和包装。

固守青春理想与奋斗初心。虽然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大学生要面对客观复杂的世界,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理想与初心。正如《一生有你》中的歌词写道:“当所有一切都已看平淡,是否有一种坚持还留在心间”,大学生在社会化进程中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和初心,这是大学生最为鲜明的底色。《美丽人生》中的歌词写道:“我是飞象,我是海鱼。我是我想变成的东西”,现实的复杂并没有抹杀大学生的想象与追求。《中学时代》中的歌词写道:“谁能懂永远,谁能懂自己,把百合日记藏在书包,我纯真的你,我生命中的唯一”,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浪潮中,也没有抹去大学生的纯真与初心。作为唯美校园民谣的代表,《丁香花》作为一个载体,表达了对逝去人深深的怀念,也表达了对那段梦幻般年代深深的追忆。

(三)社会互动交往中的大众文化融合

理论界对于大众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争议,在西方文化研究中,“Mass Culture”和“Popular Culture”两种大众文化的表述反映着否定和肯定两种态度。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是伴随人类社会生存方式向前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在发达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伴随文化产业化而产生的新型文化形态,它以现代大众传媒技术为传播媒介,按商品市场规律运作,旨在使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且融入大众生活,成为大众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12]29在社会变迁中,大学生不再执着于象牙塔内的景象,与改革开放之初有所不同,大学生在积极关注校园围栏外的世界,积极寻求与社会的交流和互动,感悟校园之外的发展与变迁。《启程》中讲到:“向过去的悲伤说再见吧,还是好好珍惜现在吧,你寻求的幸福,其实不在远处,它就是你现在,一直走的路”,其中反映着广大青年告别学生时代,迎接社会新生活的勇气和期望;《生命的意义》中讲到:“黑夜来临是否感到孤单,独自一人是否你会彷徨,这世界有多少这样的你我,就让我们彼此关爱”,反映出广大青年期望融入社会、得到关爱的心声;《耶路撒冷的星空》中讲到:“慢慢落下的夜空有多美,星光点点落在沉睡的街,闪烁灯火是梦的眼睛,看着星空的我就失散哲理,一天爸爸妈妈不知去了哪里,炮声过后我失去了所有,再没有人来关心我,看着星空的我流泪默默”,表现出广大青年对于世界和平的关注;《夜风》中讲到:“风悄悄吹起了夜的灯火,人的心随微风起起落落,你说去那条酒吧街坐坐,听说那里一样寂寞的人很多”,反映出广大青年积极融合大众文化。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这些经典的校园民谣具有强烈的大众文化融合特征。“大众文化作为人们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需求的文化表达,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和伦理价值,有着积极的道德功能。善与恶、争议与非争议、公正与偏私、诚实与欺骗,这些道德问题贯穿文化发展始终,大众文化也不例外”。[12]29进入2000年后的大学生,在与社会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与大众文化的积极融合。但是,这种与大众文化的融合并没有完全抹去大学生的精英文化底色,在关注世界、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过程中,充满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人文主义情怀。这种融合一方面使广大青年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效统一;另一方面保留的精英文化底色也在客观地引领着大众文化的发展,使大众文化在历史洪流中坚守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推动大众文化朝着更高的水平不断发展。

三、自由超越与卓越文化的追求

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氛围和校园环境出现新的特征,校园民谣也在发生变化,在历经繁盛后逐渐走向转变。校园民谣的转变一方面反映了多样文化繁荣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反映出新时代大学生在多样文化的滋养中,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与发展实际,追求自由超越与卓越文化。

(一)多样文化中校园民谣的转变

校园民谣在开放多样的文化氛围中逐渐淡去。一位曾经的校园民谣创作人深刻指出,现在的大学里没有校园民谣,大学变成了社会,大学里面的音乐是各种各样的。[11]136当1994年《校园民谣1》专辑中的词曲及演唱者纷纷步入中年,当“后校园民谣时代”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校园民谣已经逐渐淡出了大学生的视野,或成为了一种情怀和时代记忆,或转变成为了其他音乐形式。随着视野的开阔和多样文化的交流,新时代大学校园中流行的音乐类型越发多元化,摇滚、爵士、说唱、蓝调等风格的音乐在满足大学生多样的音乐需求,虽然也有民谣,但是这种民谣有更多的社会元素融入,已同之前的校园民谣有所不同。当然,新时代校园中仍然存在一些校园民谣,但从一定意义上讲已经成为一个小众的文化现象,成为一小部分具有校园音乐情怀的大学生的文化坚持。

校园民谣的散场与转变具有多种原因。就客观性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校园内外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高等教育改革后,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学习、生活、就业等客观压力影响了大学生的文艺创作时间和空间;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音乐市场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卡带、CD逐渐被MP3和网络音乐所取代,传统收益方式发生变化,校园原创音乐的开发和支持力度有所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多样文化汇聚于大学校园之中,更多的文艺形态和音乐形式满足了时代青年多样需求,欧美、英伦、日韩流行音乐逐渐成为热门音乐。大学生在时代发展中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婚恋、事业、家庭等问题的主观认知也在发生变化,变化发展的学习生活实践以及主观认知心态,使得作为文化结果的校园民谣在时代发展中经历着演变的历程,比如有音乐人回忆:“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好比的,不像现在比换了什么手机、买了什么新车,当年有个BP机就是有钱人了。我们就是比有没有新歌,一唱出来能不能镇住所有的人”。[11]56

校园民谣在时代发展中消散与演变。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变迁,学生在发展。虽然校园民谣在音乐形式上面临消散,但其精神在延续,其存在方式在发展。新时代的大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中,用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创作着新时代的民谣,虽然它已成为一种小众的音乐形式,但它也在坚持抒发着自己对卓越的执着、坚守和追求。新时代青年学子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着校园民谣,虽然传播方式、听众群体、词曲内容均有了新时代的特点,但是校园民谣中反应的大学精神并没有消退,在新时代的校园民谣中反映强烈的卓越文化。

(二)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矛盾运动中的自由超越

在时代发展进程中,大学生经历了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从最初“天之骄子”的强烈身份认同,到后来的增进社会认同——“我仅仅是一个大学生而已”,在这种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矛盾运动中,青年学生结合国家发展大势和自身客观实际,追求个性自由与超越。歌曲《如也》中写道:“旁人不请自来审视我,当事者闭上眼宣判了。美丽的将我无声抚摸,我不说任由时间涂抹。旁人不请自来太偏颇,当事者闭上眼不看了,美丽的给我温暖沉默,我不说任由世界涂抹”。歌曲《蒲公英》歌词中写道:“为了生存,谁也摆脱不了那些虚伪的笑。人们的争吵,可是我要把这些,一切的不美好,城市的喧闹,全部都扔掉”。这些民谣歌曲反映了大学生对于个性自由的追求,对于世俗评价的超越。

更加关注品质与成长发展需求。步入新时代,面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大势,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发展需求。与以往有所不同,新时代大学生对于自身的成长发展需求具有不同特征。对于学习、生活、工作等,大学生更追求品质。《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的歌词中写道:“王小姐三十一岁了,朋友们见到了她,都要问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打算嫁呀?可是嫁人这一个问题,又不是她一个人可以决定的”。对于婚恋,大学生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绝不为了结婚而结婚,而是追求高品质的爱情与婚姻。同时,校园民谣从繁盛到退场的过程,本身也反映出大学生从精神世界的客观需求,走向更加务实的成长发展需求,更加关切自己的职业发展与未来,其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回归,又有对原有基本需求的超越。

(三)时代新人与卓越文化

从校园民谣的兴起到校园民谣的退场与演变,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大学生更加冷静地看待自己的社会角色与现实世界。首先,对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深化认知。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深化对“大学生”这一文化符号的认识,对于这个认识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是一个优秀的青年群体,是被给予厚望的群体,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也是一个成长发展的群体,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仍未成熟,对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认识仍需要加深。在这种认识中,青年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平和地看待自己的社会角色。其次,对个人与社会的深化认知。改革开放初期,广大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期待引领社会发展;2000年以后,广大青年学生有着鲜明的寻求社会认同的特征,期望在个人与社会的活动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以来,广大青年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认识更加客观,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在与社会的有序互动中,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协同发展。再次,对个人与历史发展的深化认知。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知识的深化和视野的开阔,广大青年学生对时代发展以及历史进程的认识更加深刻,能够在历史发展的纵向视野中准确把握自身的定位和认知。最后,对自己与文化传承创新的认知。新时代以来,青年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增强,同时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加深以及多样文化的影响,青年学生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结合自身的特征以及变化发展的实际,积极创造着新时代中的卓越文化。

在平和中创造不平凡,在超越中实现卓越。广大青年学生在客观地看待自身社会角色和社会发展之后,开始更加平和地学习、实践与生活。但是,这种平和并不代表平庸,潜在的自我认同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使青年学生在平和的心态中积极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不平凡。《脱缰》的歌词写道:“永不恶言相向,永不暗自考量。永不放任乖张,永不停止成长。为你追风逐浪,为你再次疯狂。为你永存想像,为你逃过死亡”。大学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在潜在的自我认同中创造着不平凡的生活,在自我超越中不断造就卓越文化。这种卓越文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创新探索。青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积极寻求自身的提升与发展,在自我深化与自我提升中生成着关于自身成长发展的卓越文化。二是对群体生存方式的创新探索。青年学生在潜在的自我认同影响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感的激励下,积极推动现代生活方式的创新发展,在个人与社会生活的互动中,积极生成着群体的卓越文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校园民谣经历了生成、兴盛与演变的发展轨迹,其背后是大学生生存方式的改变。大学生的生存方式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13]这里面既包含着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及主观心态的变化,也包含着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结果的变化。当前,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需要正视教育对象的思想文化特征,把握教育对象追求卓越的生活方式,理解青年学生自我肯定、自我否定与自我超越的矛盾心理,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青年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思想特点,更好地引领青年学生创新发展卓越文化。与此同时,需要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蕴涵,坚持以文化人,使青年学生在熟知的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引导,更好地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

猜你喜欢

民谣大众文化校园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十唱共产党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 这个大地,我过来了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城市民谣(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