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良本土酿酒酵母的酿酒特性及产香能力初析

2022-02-25闫兴敏姜娇高辉白稳红王平来刘延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乙基乙酯酿酒

闫兴敏,姜娇,高辉,白稳红,王平来,刘延琳,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葡萄酒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试验示范站,宁夏 永宁,750104) 3(宁夏御马葡萄酒庄,宁夏 青铜峡,751600)4(宁夏新慧彬葡萄酒庄,宁夏 永宁,750100)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承受乙醇毒性、营养缺乏、高糖、渗透压等多种环境胁迫的影响[1]。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气候变暖引起葡萄的含糖量逐年上升[2]。使葡萄酒发酵产生的乙醇含量升高,酵母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因此筛选具有良好乙醇耐性的酿酒酵母能保证发酵完全,减少发酵停滞的风险[3]。此外,在复杂的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一些酵母合成的蛋白质或毒素有助于抑制其他不良微生物的生长[4]。筛选嗜杀酵母来防治腐败酵母,可以提高葡萄酒香气的纯净度,避免葡萄酒生产的经济损失[5]。在与葡萄酒香气有关的挥发性代谢产物中,含硫化合物的检测阈值非常低,会对葡萄酒的感官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挥发性的硫化氢浓度超过其感知阈值则具有强烈的还原味,给葡萄酒带来腐烂鸡蛋、大蒜、洋葱和白菜的粗劣香气。酿酒师可以选择低产硫化氢能力的菌株,来调节葡萄酒中硫化氢的产量。

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会产生多种香气活性物质[6],这些物质对于啤酒、葡萄酒和清酒等发酵饮料的复杂风味至关重要。酵母在酿造中和其他酵母的竞争、发酵、自溶等机制进一步决定葡萄酒的香气成分[7]。在葡萄酒中发现了几种类型的挥发性化合物,如醇类、脂肪族、苯衍生物、羰基、酯类、有机酸、含硫化合物、多元醇、甲氧基吡嗪、乙烯基和挥发性酚类等[8],源自发酵的挥发性化合物占葡萄酒总香气成分的百分比最大。其中乙基酯类物质赋予葡萄酒馥郁的水果香气[9],在葡萄酒中乙酯含量与葡萄酒评分呈正相关[10]。

葡萄酒酵母对葡萄酒质量有重要影响,筛选优良的酿酒酵母菌株也成为改善葡萄酒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用本土酿酒酵母资源,有助于适应产区环境、酿造具有香气独特性的葡萄酒[11]。在实验室前期工作基础上,获得13株不同来源的本土酿酒酵母菌株。本研究对其生理特性和发酵特性进行探究,进而对其产香能力进行分析,初步筛选得到具有良好香气特征的本土酿酒酵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前期研究获得不同来源的本土酿酒酵母菌株13株,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刘延琳教授实验室保藏。试验菌株为酿酒酵母XM1、XM2、XM3、XM4、XM5、XM6、XM7、XM8、XM9、XM10、XM11、XM12、XM13和1株商业对照菌株SY-CK。敏感菌株Saccharomycescerevisiae1296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馈赠。

47种色谱纯标准品(φ=98%),Sigma-Aldrich,如1-己醇、(E)-3-己烯-1-醇、(Z)-3-己烯-1-醇、橙花醇、苯乙醇、乙酸乙酯、辛酸等用于定量。

YPD培养基(g/L):葡萄糖20、蛋白胨20、酵母粉10,固体培养基中添加琼脂20。

MS300培养基:配方参考BELY等[12]的方法,将其含糖调整为250 g/L,其中葡萄糖与果糖的质量比为1∶1。

1.2 仪器与设备

高速冷冻离心机,Thermofisher;恒温摇床,上海福马实验设备有限公司;SW-CJ-1FD超净工作台,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ES-1000HA电子天平,长沙湘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压灭菌锅;ELX800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安捷伦GC7890B气相色谱仪、Agilent 5977B气质联用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酵母种子液的制备

将保存在-80 ℃的本土酿酒酵母菌株划线培养2~3 d。挑取单菌落分别接种于含有30 mL筛选培养基的锥形瓶,置于150 r/min,28 ℃摇床活化24 h。

1.3.2 本土酿酒酵母的酒精耐受性

在YPD中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进行酵母培养,测定细胞悬浮液吸光度(OD600):以10%(体积分数)的乙醇起始,3%递增,最大为16%(体积分数)的乙醇。

1.3.3 本土酿酒酵母的嗜杀性

酵母嗜杀性的测定参照DE ULLIVARRI等[13]的方法。

1.3.4 本土酿酒酵母的产硫化氢特性

将22 g BIGGY 琼脂培养基溶于500 mL无菌水中,煮沸约45~60 s灭菌。将活化后的菌液点样于BIGGY培养基,将接种后的BIGGY培养皿置于28 ℃的培养箱中培养4 d,观察菌落颜色。

1.3.5 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将-20 ℃保存的菌株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28 ℃、150 r/min条件下,活化24 h。取活化好的菌液按1×106cells/mL的接种量接种于50 mL YPD液体培养基中,28 ℃,150 r/min振荡培养,每隔2 h取样1 mL,使用酶标仪在600 nm处测定菌悬液的吸光度OD600,以无菌YPD为对照。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OD600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1.3.6 模拟发酵

取-20 ℃甘油保藏菌液划线于YPD固体培养基,于28 ℃培养2 d,挑取单菌落于装有50 mL模拟汁的锥形瓶中,28 ℃,150 r/min 振荡培养48 h。

模拟发酵:配制模拟葡萄汁,对模拟汁进行无菌处理。将酵母种子液以1×106cells/mL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300 mL模拟汁的锥形瓶中,25 ℃静置培养。发酵过程中通过检测还原糖监控发酵过程,连续3 d糖含量不变视为发酵结束。每组重复3次。发酵结束后,参照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测定残糖、总酸和挥发酸,用密度瓶法测定酒精度。

1.3.7 香气测定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与GC-MS结合用于鉴定和定量主要挥发物,参照LAN等[14]的方法。通过自动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葡萄酒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将5 mL葡萄酒样品和1 g NaCl放入20 mL样品瓶中。将样品瓶用PTFE-硅隔垫盖紧,在加热平台上以400 r/min的转速在40 ℃下平衡30 min。将50/30 μm DVB/CAR/PDMS在40 ℃,250 r/min转速下吸附30 min。随后将萃取头在GC进样器中解吸8 min,固相微萃取自动进样采用不分流模式。质谱接口温度为280 ℃,离子源温度为230 ℃,电离方式EI,离子能源70 eV,质量扫描范围为29~350 u,GC循环时间67 min。

1.3.8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检验法,每组实验3个重复。采用Graphpad Prism 7.0软件进行绘图,Origin 2021进行主成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酒精耐性

如图1所示,在14株酿酒酵母中,菌株XM1、XM10、XM5、XM12均在酒精体积分数为10%和13%时具有显著较高的OD600值,其中体积分数为13%时,XM10具有较高的酒精耐性,XM8具有较弱的酒精耐性(OD600值<0.5)。在体积分数为16%时酿酒酵母的OD600值均<0.25,酵母在培养基中微量生长或不生长[15],即14株酿酒酵母均无耐受16%体积分数酒度的能力。高浓度的酒精引起酵母细胞膜流动性的增加[16],减少酵母葡萄糖转运和抑制酵母生长[17]。在葡萄酒酿造中选择酒精耐性良好的酿酒酵母,有助于酵母对糖的完全利用和葡萄酒的发酵彻底。

图1 不同酒精度对酵母生长的影响Fig.1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on yeast growth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2.2 嗜杀性

如图2所示,在添加次甲基蓝的培养基中观察本土酵母对敏感菌株1296的嗜杀能力,蓝色抑菌圈直径越大则菌株的嗜杀能力越强。在14株酿酒酵母中,7株菌株具有嗜杀性。其中菌株XM12、XM11、XM10、XM1、XM8、XM3和XM5对于敏感菌株1296的嗜杀性较强,菌株XM8和XM3的嗜杀性较弱。一些具有嗜杀能力的酵母能分泌细胞外蛋白或糖蛋白,抑制其他敏感酵母和真菌的活性[18]。在酿酒工业中使用嗜杀酵母,可以减少腐败微生物对葡萄酒的负面影响[19],保证葡萄酒发酵风味的纯净。

图2 不同酿酒酵母对敏感菌株1296的嗜杀能力Fig.2 The killer activity of S.cerevisiae strains against a sensitive strain 1296

2.3 产H2S能力

BD BIGGY琼脂培养基可以测试酵母产H2S的能力,菌落颜色越深则H2S产量越高,菌落颜色为白色则不产H2S。如图3所示,SY-CK、XM12、XM2、XM13、XM5(浅棕色)是低产硫化氢菌株,XM4、XM8、XM7、XM6、XM9、XM3、XM11是高产硫化氢菌株(深棕色),XM10、XM1是不产硫化氢菌株(白色)。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酿酒酵母主要通过硫酸盐还原途径产生H2S,葡萄汁中元素硫的高水平残留、二氧化硫和有机硫化合物的存在都会影响H2S的产量[20]。葡萄酒中H2S含量的增加带来还原味和腐烂臭鸡蛋的味道,降低葡萄酒的感官质量[21]。

2.4 生长曲线

测定酵母生长曲线可以掌握酵母生长繁殖的规律,为酵母的培养时间和发酵所需的接种数量提供依据。如图4所示,14株酿酒酵母在6 h进入指数生长期,在14 h进入生长稳定期。其中XM12在稳定期的OD600值高于其他菌株,SY-CK在稳定期的OD600值低于其他菌株。

图4 酿酒酵母生长曲线Fig.4 Growth curve of S.cerevisiae strains

2.5 发酵速率

对模拟发酵过程中的酵母生长量进行测定,如图5所示,菌株在第1天~第5天为指数生长期,在第7天进入生长稳定期。其中XM3在发酵前3 d OD600值增长较慢,在3 d后OD600值逐渐上升到3.4左右。14株菌株进入生长稳定期后,XM11的OD600相对较高为3.5左右;XM5、SY-CK、XM12的OD600值进入稳定期后相对较低在3.0以下。14株酵母发酵液的含糖量均在前7 d的发酵中快速下降。前7 d的发酵中,XM11发酵液的含糖量相对降低较快,XM3发酵液的含糖量相对降低较慢。XM3与XM11菌株消耗的糖含量与发酵过程中的菌株生物量变化相关联,最终在发酵完全所需的时间相同。其中,XM4菌株对含糖量发酵完全所需的时间最长,表现为发酵缓慢。

发酵液的基本理化指标见表1,XM12发酵产生的酒度最高为12.59%(体积分数),其他菌株发酵产生的酒度在11%~12.4%(体积分数)。14株菌株中,XM3产生的总酸含量显著较高,XM2、XM6和XM9产生的总酸含量较低。葡萄酒的挥发酸含量反应葡萄酒的健康程度,14株酵母产生的挥发酸含量都在0.60 g/L以下,符合葡萄酒生产的卫生标准。

a-OD值;b-含糖量图5 酵母发酵过程的OD值、含糖量变化Fig.5 Changes of OD value and sugar content during fermentation

表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Table 1 Basic phys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wine samples

2.6 香气测定

对挥发性物质进行SPME-GC-MS分析,检测出47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乙酸酯4种,乙酯类8种,其他酯类4种,脂肪酸5种,高级醇8种,C6醇4种,苯乙基2种等,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对葡萄酒香气具有主要贡献。主要是香气成分分析如图6所示。

a-乙酸酯;b-乙基酯;c-其他酯;d-C6醇;e-高级醇;f-脂肪酸图6 主要香气成分分析Fig.6 Analysis of main volatile compounds

乙酸酯由乙酸和醇基(乙醇或氨基酸代谢衍生的复合醇)组成,在发酵过程中由微生物产生的酯酶和脂肪酶催化而成[22],包括乙酸乙酯(菠萝)、乙酸异丁酯(溶剂)、乙酸异戊酯(香蕉)、乙酸己酯(柑橘)等。乙酸乙酯是葡萄酒中含量最丰富的酯,是影响葡萄酒香气的重要因素[23]。14株酵母产生的乙酸乙酯含量均低于80 mg/L,给模拟酒带来水果香气。XM1、XM12产生的乙酸酯含量最高,主要由于其产生的乙酸乙酯含量最高。在这些乙酸酯化合物中,14株酵母产生的乙酸异丁酯含量均小于感官阈值,不会带来负面的溶剂味道。乙酸异戊酯能明显提升白葡萄酒的香气质量[24],14株菌株乙酸异戊酯含量均超过阈值,给模拟酒带来香蕉香气。乙酸己酯是酵母发酵的产物,与红色浆果香气有关[25],酵母产生的乙酸己酯含量都没有超过感官阈值。SY-CK、XM13产生的乙酸酯含量相对较高,而XM8、XM4和XM6产生的乙酸酯含量最少。

乙基酯由醇基(乙醇)和酸基组成,包括己酸乙酯(水果)、辛酸乙酯(橙子)、癸酸乙酯(水果)和丁酸乙酯(水果)等。在葡萄酒中乙基酯与果香和花香有关[26],在评价体系中具有高酯的葡萄酒均获得高分[10]。尽管酯的含量很少,相对于高级醇而言,挥发性酯对葡萄酒香气的影响更大。XM1和XM4产生的乙基酯含量最高,XM1产生显著较高的丁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壬酸乙酯和癸酸乙酯,XM4则主要由月桂酸乙酯、乳酸乙酯和癸酸乙酯引起较高的乙基酯含量。XM8、XM10产生的乙基酯含量最低,其他菌株产生的乙基酯含量相近。大多数酵母产生的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超过其香气阈值,贡献树木果实的香气[27]。

XM3产生的丁二酸二乙酯(具有花香、果香和薰衣草香气)含量高于其他菌株含量的5倍以上,使其他酯的含量显著升高;XM2和XM11产生的其他酯含量最低。C6醇具有植物、草本类的香气,包括正己醇(花香)、Z-3-己烯-1-醇(青草)、E-3-己烯-1-醇(青草)、E-2-已烯-1-醇(花香)等。XM4的C6醇含量最高,主要由于产生较高的E-2-已烯-1-醇含量,XM1、XM3、SY-CK、XM13的C6醇含量最低。14株菌株产生的E-2-已烯-1-醇均高于其感官阈值,给模拟酒带来花香香气。

高级醇包括脂肪醇和芳香醇,主要包括异丁醇、苯乙醇和异戊醇等。在白葡萄酒中高级醇的总质量浓度在0.2~1.2 g/L,在红葡萄酒中总质量浓度为0.4~1.4 g/L[28],低于0.3 g/L会增加葡萄酒的果香和花香,而高于0.4 g/L的高级醇则会给葡萄酒带来不良风味[29]。在14株酵母都能产生少于0.3 g/L的高级醇,给葡萄酒香气带来正面影响。XM3产生的高级醇含量最多,主要由比其他菌株高2倍以上的异丁醇含量和显著较高的丙醇含量产生,XM5、XM12、SY-CK、XM10产生的高级醇含量最少。少量的脂肪酸对香气有积极作用,过多的脂肪酸含量产生令人不愉快的脂肪、奶酪香气[30]。XM5产生的总脂肪酸含量最高,主要由于其异丁酸产量较高,XM8、XM9、XM10、XM11、XM13产生的脂肪酸含量最少。

挥发性化合物的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是每种化合物的含量与其检测阈值浓度的比率,对47种物质中OAV值>1的挥发性化合物计算平均值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解释了前2个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s,PC)的总方差为69.3%,PC1的比例为52.6%,PC2的比例为16.7%。由图7可知,XM2位于第一象限,成分包括异戊醇、乙酸乙酯、E-2-已烯-1-醇、β-紫罗兰酮、苯乙醇、辛酸乙酯等,对葡萄酒香气质量有积极作用。XM3、XM6、XM7、XM13和SY-CK位于第二象限,与异丁醇有关。XM1、XM4、XM5和XM12位于第四象限,与己酸乙酯、异丁酸、己酸、辛酸有关。XM9和XM10在则在PC1负半轴得分较高。

a-菌株;b-香气成分图7 香气成分主成分分析Fig.7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main volatile compounds

3 结论与讨论

使用本土来源的酿酒酵母有助于获得良好的酿造学结果,以13株本土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进行酵母的生理特性和发酵特性探究。获得XM10在乙醇的体积分数为13%时具有显著性酒精耐受性,以及具有嗜杀性和不产H2S特性。可以筛选用于高酒度葡萄酒的酿造,促进葡萄酒生产中酵母对糖的完全利用,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使葡萄含糖量升高带来的挑战。XM12具有良好的酒精耐受性、嗜杀性和低产H2S特性,有助于葡萄酒发酵完全和减少低劣风味。发酵过程中XM4发酵完全所需的时间最长,不利于葡萄酒生产。XM11在发酵前期含糖量降低最快,在发酵进入稳定期后OD值最高。XM3在发酵前期含糖量降低最慢,OD值相对较低,发酵后期含糖量降低变快并最终能在13 d发酵完全,可以根据其不同发酵阶段的酿造学表现选择合适的酿造工艺。

发酵液共检测出47种香气成分,其中XM1和XM4的乙基酯产量最高。XM4的乙基酯和C6醇含量相对较高,C6醇赋予葡萄酒草本香气。主成分分析表明XM1位于第四象限,与己酸乙酯、异丁酸、己酸、辛酸等化合物有关。乙酯类会增加葡萄酒的水果香气,脂肪酸的产量和酯类含量的互作有待进一步探究。XM3位于第二象限,与异丁醇有关。初步筛选XM1为酯类物质产量较高的产酯酵母,XM3产生的其他酯和高级醇含量较高,其分子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究。XM12具有良好的生理特性和产酯能力,有助于促进葡萄酒的风味纯净和提高葡萄酒品质。

猜你喜欢

乙基乙酯酿酒
豉香型白酒中三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在蒸馏及原酒贮存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上半年酿酒产业产、销、利均增长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更 正
酿酒忘米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螺虫乙酯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对大鼠睾丸和卵巢组织激素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双[2-(5-硝基-2H-四唑基)-2,2-二硝乙基]硝胺的合成与量子化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