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治疗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术中胸膜外血肿1例

2022-02-25刘增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导丝锁骨胸膜

肖 飞,刘增品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患者男,64岁,体检超声发现右颈内动脉闭塞、左颈内动脉狭窄收入院;3年前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规律口服抗凝及抗血小板药;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入院后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颈动脉CT血管造影:右颈内动脉闭塞,左颈内动脉狭窄(70%~90%),前交通动脉开放。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右颈内动脉闭塞,左颈内动脉狭窄约90%,前交通动脉开放,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左椎动脉盗血。拟于DSA引导下经股动脉入路顺向开通左锁骨下动脉,术中造影见图1A;导丝进入假腔时患者诉胸闷,透视发现左侧胸膜外出现边缘清晰的高密度影,考虑为锁骨下动脉破裂出血;乃经左侧桡动脉入路快速逆向开通左锁骨下动脉,导丝通过闭塞段后,以4 mm球囊进行扩张,而后经股动脉顺行植入球囊扩张式支架(9 mm×30 mm),复查造影未见对比剂外漏,左椎动脉内正向血流。术毕保留股动脉动脉鞘。

术后3 h患者喘憋、烦躁,血压78/37 mmHg,予多巴胺升压并补充血容量后血压升至103/52 mmHg;急查血常规示红细胞3.24×1012/L,血红蛋白102 g/L;透视见血肿较前增大;复查造影见左锁骨下动脉内支架通畅,未见对比剂外漏。急查胸部CT(图1B),见左侧胸膜外巨大血肿约17.3 cm×9.2 cm×13.6 cm,CT值约72 HU,邻近肺组织受压膨胀不全,双肺背侧呈坠积性改变。即行胸膜外血肿内闭式引流术,引出血性液体400 ml;停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输注红细胞4 U、冰冻血浆400 ml。术后28 h血压97/56 mmHg,乃停用升压药物;复查胸部CT(图1C)见左侧胸膜外血肿较前缩小,CT值约78 HU,密度略减低,游离气体稍多;引流瓶内液体减少;经引流管予50 000 U尿激酶+100 ml氯化钠溶液,持续5天。术后9天引流管已无液体流出,予以拔除;再于超声引导下在左侧肩胛骨内下方穿刺并留置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如前,经间断引流后拔除引流管。术后15天复查胸部CT(图1D),见血肿部分吸收、病情平稳,患者出院;随访4个月,血肿完全吸收。

讨论腔内开通治疗左锁骨下动脉闭塞远期疗效较好,但亦存在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并发症,而胸膜外血肿相对罕见。本例介入开通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术中出现左胸膜外血肿,考虑为导丝误入假腔导致左锁骨下动脉壁穿通所致,遂快速逆向开通闭塞段并植入支架,以减少破口处压力,同时通过支架贴壁压迫止血,并适时停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术后及时对胸膜外血肿行闭式引流,保持引流管通畅,根据引流量适当调整其位置,并于血肿凝固时注入尿激酶,以溶解血肿、加快引流,而后于超声引导下适时再行穿刺,以调整引流位置、保证引流效果,获得较好效果。

猜你喜欢

导丝锁骨胸膜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超声内镜引导下近端胰管穿刺反向引导支架植入成功1例
用Guidezilla 延长导管与后扩张球囊联合取出冠状动脉嵌顿导丝1 例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床旁超声判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拔管时机的参考价值
绕行钙化斑块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开通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 例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锁骨
呵护锁骨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