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红外线治疗仪在肾功能衰竭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21曹利云

医疗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治疗仪

曹利云

九江市中医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血液透析常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能够维持和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命质量。研究显示,建立有效、通畅的血管通路是确保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效透析、长期生存的基本条件[1]。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易穿刺、不易感染、安全性高、血流量充分、可长期利用等特点,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受自身血管条件和体质的影响,其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易出现肢体肿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影响预后[2-3]。而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及时予以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避免因术后并发症造成的肾功能障碍,保证透析的安全性。既往研究指出,肾功能衰竭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及时使用远红外线治疗仪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鉴于此,本研究探讨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术后常规护理应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中的护理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23~72岁,平均(51.34±7.62)岁;原发疾病,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病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其他5例。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3~73岁,平均(51.42±7.68)岁;原发疾病,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其他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肾脏病学(第3版)》[5]中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符合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手术指征,且首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急性心脏功能衰竭;严重精神疾病;严重水肿。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宣教:术后采用集中宣教或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的方式,告知患者肾功能衰竭的相关知识、保持动静脉内瘘通畅的重要性、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2)心理干预: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勇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分析其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3)术后护理:从术后第1天开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抬高内瘘侧肢体,使其垂直于地面并停留8~10 s,3次/d;隔日更换敷料1次,于晚6:00~7:00换药,注意保持患者伤口的清洁干燥,期间若伤口出现渗液污染敷料,则需要立即更换,更换敷料时需用75%的乙醇消毒伤口; 术后3 d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避免出现感染;术后1~2周,若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其可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用术侧手捏握橡皮健身球,10 min/次,3~4次/d,在吻合口上方用止血带轻轻加压,15~20 min松开1次,3次/d,促进内瘘的成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远红外线治疗仪干预,持续干预至术后30 d:术前15 d开始,护理人员在患者拟行手术的一侧使用远红外线治疗仪[安徽航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证编号:渝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260074号,型号 HITH-4]对手臂血管进行照射,控制远红外线的灯罩距离手臂血管20 cm左右,每次照射时间为40 min,2次/d;术后30 d内,护理人员在患者内瘘切口处行远红外线照射,远红外线的灯罩距离内瘘切口处20 cm,并依据患者照射舒适程度,微调照射距离,每次照射时间为40 min,2次/d。

两组均连续干预30 d。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血液透析血流量,其中内瘘成熟的标准为血流量180~240 ml/min,血管直径>6 mm,皮下深度<6 mm,穿刺点周围无血肿,耐受每次穿刺2针,用手触及有弹性柔软血管,至少可完成1次血液透析。(2)统计两组术后肢体肿胀、内瘘闭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血液透析血流量比较

观察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液透析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血液透析血流量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案,而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安全的前提。自体动静脉内瘘是临床首选的血管通路,但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影响内瘘的成熟,进而影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长期生命质量[6-7]。因此,加强自体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保障手术安全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良好的功能状态至关重要。

研究显示,常规护理无法满足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全部需求,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效果也欠佳[8]。远红外线治疗仪通过利用电磁波照射时产生的温热效应扩张患者的局部血管,可提升患者局部皮肤温度及血流量,进而改善微循环,最终起到修复损伤血管内皮的作用;远红外线热量可直接作用于机体深部组织,可改善局部炎症反应,并纠正病灶局部的酸碱紊乱,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肢体肿胀的情况,促进内瘘的成熟;远红外线温热效应还可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并可缓解血管痉挛,减轻穿刺局部疼痛,以便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此外,远红外线治疗可有效扩张血管,使血流加快,进一步促进内瘘成熟,保证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通畅,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液透析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说明,在肾功能衰竭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中应用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可缩短内瘘成熟时间,增加血液透析血流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在肾功能衰竭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中应用红外线治疗仪进行干预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内瘘成熟,提高血液透析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治疗仪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