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次法根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2-21温世博

医疗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切牙牙髓牙体

温世博

厦门市仙岳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9)

牙体牙髓病是一种由牙髓组织炎症引发的口腔疾病。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案有拔牙、牙洞填充等,但治疗周期较长,且继发感染率较高。近年来,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较多,可清除坏死的牙髓及牙体组织,消除根管感染的途径,封闭牙根管系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

其中,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创伤性较大,患者的预后不佳。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一次性根管手术在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2]。该疗法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周期,减少就诊次数,减轻治疗压力,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比较多次法根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6例)。试验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25~70岁,平均(46.3±2.8)岁。对照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23~69岁,平均(49.2±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入院后经口腔全面检查确诊为牙体牙髓病;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正常,且表现出高度的依从性;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口腔肿瘤;合并精神疾病;中途退出本研究。

1.2 方法

术前,两组均接受根管治疗准备,即对患者行X线检查,确定病灶位置、牙根管走向、粗细程度、牙周病变等情况;对于存在牙周炎症的患者,给予对症性消炎治疗;对于存在龋齿的患者,修复其牙冠组织。

试验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采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安徽省康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173154018,规格 5 ml),将2~4 ml 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160,规格 5 ml︰0.1 g]注入患牙唇侧根尖区黏膜下进行局部麻醉,然后打开患牙牙髓室,用刮匙器(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证编号:沪械注准20212040362,型号 FG9001)清除残余的冠髓,并彻底清除根管内的腐质组织,在此过程中要保证器械可进入患牙根管,避免对患牙牙体产生损伤;随后用过氧化氢及0.9%氯化钠注射液对牙根系统进行充分冲洗,直至其完全清洁,无任何渗出物;冲洗完毕后,采用根管锉(常州益锐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注册证编号:苏械注准20192170311,型号 M3-Pro)对根管进行疏通,并用根管长度测量仪[森田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证编号:沪械注准20212170014,型号 SM-DP-RCM]准确测定根管长度,然后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过氧化氢对根管进行反复冲洗,再用次氯酸钠清洁根管,并做好干燥处理;待根管干燥后,使用根管糊剂及牙胶对牙根管和窝洞进行填充,然后采用侧压法固定,并调整牙齿咬合情况,最后通过X线片观察根管填充情况。

对照组行多次法根管治疗:患者局部麻醉、牙髓清洁、根管疏通及测量方法同试验组;根管长度测量完毕后,使用甲醛甲酚棉对根管进行暂时封口处理,叮嘱患者每周到院复诊1次,查看是否满足根管填充条件;当被封口的根管无大量液体渗出后,采用根管糊剂与牙胶对根管及窝洞进行填充,后续操作同试验组。

两组术后均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临床评价

(1)临床疗效:于术后6个月进行评估,优,术后患者未出现疼痛症状,炎症指标、咀嚼功能均恢复正常,X线检查提示患者根尖周无异常;良,术后患者偶发疼痛,炎症症状基本恢复正常,X线检查提示根尖周无异常,咀嚼功能正常;差,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加重;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2)治疗质量:术前及术后6个月,通过X线检查测量患者上中切牙缘至NA连线[鼻根点(nasion,N)与上齿槽座点(subspinale,A)连线]的垂直距离、上中切牙夹角评估两组治疗质量。(3)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牙龈肿胀、疼痛、咬合不佳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6个月,试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质量比较

术前,试验组上中切牙缘至NA连线的垂直距离、上中切牙夹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上中切牙缘至NA连线的垂直距离短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夹角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质量比较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牙体牙髓病属于口腔科常见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牙变色、牙痛、龋洞等,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牙龈出血,甚至出现牙齿溃烂等症状,不仅影响正常饮食,还影响口齿美观[3]。通过拔牙治疗可抑制病情进展,保护牙髓组织,改善口腔咀嚼功能,但该疗法易对牙齿周边组织造成损伤,引发肿胀、出血、疼痛等并发症,同时可引起体温、脉搏、血压波动,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采用牙洞填充治疗可促进牙髓组织自我修复,维持牙齿功能,但若填充不密,易导致病变扩散,引发牙髓炎。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方案非常必要。

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根管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该技术将机械方法与化学方法相结合,通过清除患者牙髓腔内的刺激物,尽可能去除根管中的感染源,再通过严密封闭根管,促进牙根尖部位病变消退,防止发生再感染,最终达到预防和修复根尖周病变的目的[4-5]。根管治疗方法可分为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两种,但究竟哪种治疗方式的效果更好仍需进一步研究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试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上中切牙缘至NA连线的垂直距离短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夹角大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多次法根管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患者需要多次进行消毒、填充、封管等操作,对牙周组织产生的刺激较大,且治疗周期较长,易增加牙根尖损伤程度及牙组织感染风险,继而引发牙龈肿胀、疼痛等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6];而一次性根管治疗可减少消毒、拔髓、封药等治疗步骤,一次性完成各项治疗步骤,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并可减少患者清髓、封药、复诊等操作次数,从而减少上述操作对牙周组织产生的刺激,降低感染、牙龈肿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效果[7-8]。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根管技术对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治疗失败或操作失误均可导致根管再次感染,增加患者疼痛。因此,治疗时需严格控制好根管长度,避免器械、冲洗液和切割后的组织碎屑堆积在根尖狭窄区内对患者根尖周组织造成刺激,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反应,降低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相比,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治疗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切牙牙髓牙体
《激光牙体修复学临床指南》出版发行
牙髓可以再生吗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