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认知结合心理疏导对手术患者恐惧性焦虑的影响

2022-02-21邓庆秋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3期
关键词:恐惧感手术室麻醉

邓庆秋,周 玲

(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重庆 404300)

外科手术作为个体生活时间中强烈的应激源,会对患者生理、心理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1],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2],同时会使机体皮质醇分泌增加、代谢率上升导致心率增快、血压上升、需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导致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3],这些心理、生理反应均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而且有研究表明,在手术等待期多数患者会出现因手术产生的恐惧感、焦虑感及紧张情绪,且手术恐惧与手术时间的接近呈正相关,随着手术时间的接近患者恐惧、焦虑心理逐渐增强直至术前达到高峰[4-5]。因此,在术前对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术前直接接触患者的重要一步[6-7]。探讨在术前访视中如何采取干预措施缓解手术患者的恐惧、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和手术效果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关于手术患者心理干预方法的研究结果,探讨了情境认知结合心理疏导对手术患者的手术恐惧感、焦虑感等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外科收治的拟行手术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21~43岁,平均(35.61±2.04)岁;胃部手术13例,肝胆手术11例,肠道手术18例;均为硬脊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19~45岁,平均(34.92±3.73)岁;胃部手术14例,肝胆手术9例,肠道手术18例;均为硬脊膜外麻醉。2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部位、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纳入标准 (1)年龄≥18岁;(2)认知、精神、沟通正常;(3)非精神科住院心理评定量表评价得分高于常模者;(4)以往无手术史;(5)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1.3排除标准 (1)有精神病史;(2)干预期间取消手术者;(3)合并有手术诊断以外的其他基础疾病。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1.2.1.1对照组 术前1 d对患者进行常规术前访视宣教,讲解麻醉方法、手术过程、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及术后康复相关知识,并发放文字资料。

1.2.1.2观察组 采取情境认知结合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具体方法:(1)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手术情境认知短片,短片共有5个手术情境认知模块,将手术场景直观、形象地呈现在患者面前。模块1的主题为手术室环境介绍:将手术室及手术间环境呈现,如手术等待室、手术间环境和手术设备,减少患者手术时的陌生感。模块2的主题为手术流程介绍:将患者进入手术室直至手术完毕出手术室期间内的所有过程及目的进行介绍,如怎样穿戴手术衣帽,增加患者对手术流程的掌握程度。模块3的主题为手术过程讲解:介绍手术过程,如术前肠道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准备、手术部位标识等内容并解释。模块4的主题为手术麻醉护理:介绍麻醉诱导方法及过程,讲解麻醉诱导情境及原理,减少患者对麻醉的恐惧。模块5的主题为术后护理:介绍复苏室环境、术后监护、手术伤口情况及出手术室的情境等。(2)将情境短片中涉及的物品,如手术腕带、伤口包扎敷料、手术模型等带到患者面前进行实物演示,使患者近距离接触这些物品,加强患者对手术方法及原理的直观认识,尽可能消除其恐惧感。(3)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随访时指导患者填写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对手术名称、部位、方式、流程、麻醉方式的掌握情况及心理困惑等,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及恐惧表现进行心理疏导,主要为对患者疑问和顾虑进行解答,给予语言安慰和鼓励;安排术前随访护士一对一对接患者进入手术室,在手术等候室采用情绪转移法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爱好等引导患者叙述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转移患者对手术的过度关注,并指导患者自然端坐,闭目均匀呼吸,尽量完全放松。

1.2.2观察指标

1.2.2.1焦虑情况 采用特质-状态焦虑量表(STAI)测量[8]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入手术室时焦虑情况,该量表包含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2个分量表,各量表包含20个条目。状态焦虑反映患者当前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特质焦虑反映患者平时的焦虑情况,各条目均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从完全没有至几乎总是计1~4分,20~<38分为无焦虑,38~<45分为适中焦虑,45~80分为高度焦虑。

1.2.2.2恐惧感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入手术室时恐惧感[9],总分为0~10分,由患者自评,得分越高表示恐惧感越重。

1.2.2.3睡眠质量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0]评价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干预前)、入手术室时(干预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等,该量表包含7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每项计0~3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2 结 果

2.1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入手术室时STAI评分比较 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STAI评分均为高度焦虑,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时STAI评分稍有上升而观察组患者STAI评分有所下降,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STAI评分与入手术室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ST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时ST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入手术室时STAI评分比较分)

2.2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入手术室时VAS得分比较 2组患者入手术室时VAS得分均明显低于术前访视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V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时V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入手术室时VAS得分比较分)

2.3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入手术室时PSQI得分比较 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PSQ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时PSQI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访视时比较,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时PSQI得分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时PSQI得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入手术室时PSQI得分比较分)

3 讨 论

3.1情境认知结合心理疏导能降低患者手术焦虑、恐惧情况 对患者而言,疾病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负性事件,尤其是手术患者,由于患者对疾病的未知和手术风险的担忧,手术创伤作为患者的强烈应激源更会加剧患者的担忧和恐惧等心理应激反应[11-12]。而患者的负性心理应激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应对方式及行为,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实施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恐惧及焦虑等问题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很有必要。有研究表明,认知不足和体验缺乏是影响患者术前焦虑、恐惧的重要原因[13],同时有研究发现,提前获得手术相关信息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恐惧心理[14]。近年来,国内也有学者对患者术前心理护理进行了干预研究[15],但主要围绕在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针对患者术前情境认知增加患者体验的研究较欠缺。本研究充分考虑患者的认知体验需求和手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合手术室工作特点,将手术相关知识、流程、麻醉过程及术后复苏等内容制作为视频短片并配以实物演示,对患者进行情境认知结合心理疏导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STAI评分、VA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术前访视工作中采用情境认知结合心理疏导的护理干预方法,将手术麻醉相关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患者,能充分使患者理解手术相关过程,缩短手术环境的陌生感,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及恐惧感。

3.2情境认知结合心理疏导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前访视时PSQI得分均较高,表示2组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时PSQI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情境认知结合心理疏导能改善患者睡眠,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通过干预患者能更好地掌握手术过程及相关流程知识,减少因手术产生的焦虑和恐惧感,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睡眠。

综上所述,情境认知理论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学习内容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真情实景的教学,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而本研究以情境认知理论为指导,结合心理疏导干预,设计形象直观的手术认知情境,帮助患者建立对手术及麻醉相关过程的认知,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感,提高患者的术前心理适应,对手术室护士探索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本研究仅在一家医院进行了研究,样本量较少,今后可考虑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恐惧感手术室麻醉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我的好奇心
学会与恐惧感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