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运用

2022-02-18于丽媛

科学咨询 2022年3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个性化美术

于丽媛

(甘肃省兰州十九中教育集团,甘肃兰州 730030)

在初中的美术学习过程当中,教师也要用多种多样的美术教学方法,开展个性化教学,在初中的众多学科中,美术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个性化教学也是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应用最多的教学理念,个性化的教学能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鉴赏力。本文就针对初中美术教学当中的个性化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出来几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参考作用。

一、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个性化教育是指为学生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调查和分析,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制定教学策略,教师要开发有效的学习资源并进行整合归纳,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借助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因此,个性化教育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方式,保障了社会人才的培养。

个性化教育作为当下教学的重要目标,可以有效地推动初中美术教学,通过针对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进行教学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作为教学第一步。其次,个性化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统一授课,这样很容易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我们采取个性化教育可以更加尊重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应用策略

(一)在美术作品创作中应当体现个性化

在初中美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模式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效率低,甚至会丧失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导致美术的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地开展,学习效果也没有办法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美术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让美术教师逐渐地意识到,活动的开展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年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创造出更多个性化的美术作品。由此在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的时候体现个性化,就要给学生提供多样的美术作品创作材料,颠覆传统意义下的彩笔、彩纸等单调的材料。学生可以利用树叶、羽毛进行美术创作,这样能逐步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增强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力和创作力,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创作的个性化,有助于培养学生不一样的美术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1]。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课《有创意的字》这一部分的时候。我让学生根据,我给出的一些美术材料,把自己的名字进行艺术化,把名字进行装饰和美化。有的同学利用我给出的硬纸板,把自己的名字剪了下来,并且经过一些填充,做成了立体的。还有一些同学利用我给出的柔韧性较强的铁丝,把名字通过铁丝拧了出来。还有的同学把自己的名字是做成了其他的有趣形象。通过选择不一样的美术材料,学生在美术作品的创作当中体现了他们的个性化。

(二)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美术作为初中的一个艺术学科,其灵魂就是创造,创造是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在美术创作当中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敢于想象,在初中美术学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发挥学生的思维水平,只有将其发挥出实际性的特征,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美术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去,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进行美术学科的学习中能够通过独立感知,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思维能力。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想象的过程中,它的方向和思维都是不一样的,当然美术教师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教材中,要灵活地采用教学模式,只要有利于学生开发自己的独特思维,教师就要勇于尝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教师也可以从交流作品中去发现不同学生的优缺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这也能让学生从别人的作品当中开发、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2]。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美丽的校园》的时候,我让学生创作一幅和我们的校园相关的美术作品。学生都发挥了想象力,我知道这样的主题比较大,所以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这样的作品也会多姿多彩的。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脑海当中的校园形象积极地描绘。有的学生描绘操场,运用绿色、红色的鲜艳颜色,表现了操场上生机勃勃的形象。有的学生描绘了校园当中的食堂,并且还加入了一些想象:食堂的鱼是从海洋中运出来的,所以添加了海洋的元素。这样的作品都有每位学生特殊的构思和意义,学生的作品充分地展现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每位学生都对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校园部分进行了描写,这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多观察。这是美术的教材中没有办法学到的知识,作者的作品都是有灵魂的,学生在创作的时候,都是用心去感受了校园所画出来的。

(三)合理评价,尊重个性

美术作品、美术创作没有统一的答案,美术教师应该用多元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不同作品。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首先应当包括作者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作品的艺术性和作者情感表达的方式。只有具备这些要求美术的作品,才是一个有灵魂的作品,成为真正的美术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的评价主体,还应该多元化,传统的评价中老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这会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学生会认为教师喜欢谁就给谁高分,不喜欢谁谁就是低分,这样学生的创造性就不会提高,美术学习的氛围也会冷冷清清。所以美术教师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公平公正,鼓励每位学生进行创作,认真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在欣赏作品的过程当中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说,畅所欲言,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还能够让学生知道,教师是在认真地给学生提出建议,是在帮助学生进步。从评价的方法来看,教师学习创作的前期应该以鼓励为主,一开始学生容易暴露出自己的诸多缺点,如果这个时候教师严肃地指责学生,批评学生的缺点,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后续美术课程的开展。

进入学习的中期,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能够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好的创作习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客观地评价学生。评价这个行为的要求就是要客观公正,只有这样的评价结果才能够让学生信服,让学生听进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已经不是单向教学的关系了,而是双向循环的交流关系,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尊重,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美术的美在每个人的眼中都不同,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孙悟空。每个人对艺术的感受和鉴赏的角度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人物形象,这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所以在初中的美术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一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学生们都根据自己的审美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且对作品进行讨论和分析,这样也能提高学生自己的鉴赏能力。艺术的鉴赏需要交流,学生的思维碰撞也是产生灵感的第1步,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时候进行引导,帮学生完善自己的审美个性,学生互评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能让学生享受到美术这门艺术带来的魅力,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3]。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生活增添情趣》,这一单元的时候,由于“插花”“摆件”“手工灯饰”“装饰画”一般都是根据人们不同喜爱进行安排的,有很强的个性化表现力,于是我首先带领学生进行创作。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一种进行制作,由于插花对于学生来说,不太好制作,于是我选择了插花,我从家里带了一些花和插花的瓶子,和学生同时进行创作。最后十几分钟让学生来评价,有的学生说我的作品中色彩鲜亮,可以放在家里的客厅里,这样富有生机。当然学生的作品也很出色,有的学生听了这位同学的评价,本来高高举着的手却放下了,我还是把她叫了起来,询问原因,原来是自己的装饰画颜色过于单一,想要根据我的插花色彩搭配进行更改补充。大家对小月的作品非常感兴趣,都想认识一下他的作品。于是小月介绍了他的作品:一个暖色的足球形式的手工灯饰,他说“这个灯是暖色的不会照眼,我想把她放在我弟弟的卧室,这样能好好保护弟弟的眼睛。而且,弟弟喜欢足球,所以我制作了一个足球的形状”,大家也都非常同意“暖色灯饰进卧室”的说法,对小月的想法都很赞成。通过互相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不同差异、不同想法,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大家也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

(四)提高学生学习创作灵活性

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还要让学生大胆地创作和创新,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死板的教学,这样会遏制住初中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只会简单地画图涂色,画不出实物的灵活生动,那么,这说明美术的教学是失败的。个性化的教学,就是要鼓励学生去创新和创作,努力把实物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当然,它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邪恶的,甚至是野蛮的,不同的表现方式,能展现学生本身不同的性格特点,长此以往,学生的创作个性,也能够更加鲜明。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当中,要逐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及创作的方式,通过结合美术鉴赏能力和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的美术观察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生活中的各类元素,这样能让学生提高自己的个性化思维,对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更加灵活生动有很大帮助。教师在初中的美术实践活动当中,也要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探究和分析,这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领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创作的灵活性。但是,也要逐步引导学生对美术知识有自己的认知,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这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且也能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当中的投入意识。教师要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尝试和思考,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多观察生活当中的食物,通过他们的神态和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创作更加生动的美术形象[4]。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笔墨丹青》这1单元内容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去欣赏,古今中外的梅兰竹菊作品。通过欣赏的方式,让学生给这些传统的景物描写方式和抒发的感情进行了解,提高了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鉴赏素养。学生在这样的欣赏过程当中,学会了观察和分析,从而能让学生在今后描绘景物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在欣赏完之后,我让学生课下自己在这4个景物描写当中,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进行绘画创作。之后我特意组织了一节美术课进行赏析,小明同学在表现竹的时候,还特意自己创作了一个熊猫吃竹子的情景,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熊猫栩栩如生的形象也为这幅作品加了不少分。小福同学选择了梅花进行绘画,他描绘的梅花在一座山顶上,整幅作品层次感很强,还有一个行者在上山的路上,仿佛是要去山顶赏梅。通过让学生借助自己的感悟,来创作梅兰竹菊的美术作品,提高了学生在创作过程当中的思维灵活性,学生通过丰富层次,丰富内容,展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思维能力,学生的个性也伴随着创作有所展现,提升了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5]。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审美能力也成为初中生培养自身素质的一个部分,个性化也是初中美术最重要的特点,所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一定要积极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美术的个性化教学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努力,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首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差异,不断创新和突破,助力个性化美术教学。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个性化美术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术作品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美术作品
同桌宝贝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