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研究

2022-02-18陈国宏

科学咨询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件信息技术语文

陈国宏

(甘肃省康乐县徐家滩小学,甘肃临夏 73150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数据化时代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这既显示了时代的进步,也显示了世界的发展变化,更凸显了创新、发展的地位,因此小学教育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将小学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促进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另外,信息化教学也是对传统教学现状的一种改变,其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信息化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学习资源。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种图文并茂、声情并茂中学习知识、技能,培养自己的情感价值观。

一、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必要性

(一)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其可以和文字进行有利地结合,促使文字以形象化、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面,使语文课堂焕然一新,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结构,让学生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在语文课程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和PPT的方式,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激发自己的情感,深入领悟语文知识中的情愫和意境。另外,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对学生大脑产生刺激,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避免了学生发生困倦和走神的现象,从而帮助教师按时完成学习任务[1]。

(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变化

传统的语文课堂只是依靠教师个人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座位上被动接受,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且语文学科文字性较强,教材中多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各种阅读文章,教师采用单一、机械化的口头陈述,会导致兴趣下降,学习专注力转移,不仅不利于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三)信息技术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条件

传统的教学资源有限,教师能力有限,无法高效率、多形式地为学生整合学习资源,且单一地靠教学的口头陈述,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而课件教学和微课教学,可以将多种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有层次、有结构、动态性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联想中和深思中进行分析、理解,可以加深学生印象,也可以让学生在联系之中把握文章的真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对学生个人的作用

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可以利用视频为学生播放动画、视频、图片,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产生新奇感,避免学生出现视觉疲劳和厌烦感。且信息技术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渠道和途径,丰富学生知识面,也提高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筛选学习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拓宽自己的想象空间。另外,语文信息化教学也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我赏析中自觉探讨、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对学生自制力的一种考验[2]。

三、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措施

(一)整合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迅速、及时的特点,教师要善于选择网络上的优质学习资源进行下载,制作成课件和微课,为学生提供最新的阅读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也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因此,语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际教学时,要转变态度,善于从网络上搜索、分析、筛选各种网络教学资源,也可以为学生普及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知识,让学生丰富自己的见解,拓宽自己视野的同时,也可以形成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认知观念。

例如,教师语文课上讲解作者时,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关于作者的信息和视频,或者趣闻、事迹等,让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认识作者,也便于学生了解该作者的文章风格。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方法、有目的地阅读语文知识,促使学生保持专注力,自觉投入到阅读之中,先了解、再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且教师要注意在挖掘网络资源时,要运用辩证的观点去搜集,选择一些符合小学生性格特点、心理特点和此课教学内容、主题紧密相关的资源,并且进行科学地设计,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资源学习中逐渐建立自己的语文知识素材库。

(二)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创意新的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教学也是一种情境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直观化的观看中得到启发,激发学生的新想法、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其灵活多变的动态性教学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形成从形象到感官,到抽象、本质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将静态的文字知识变为动态性的图像。情境性的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学习特点,其因具有形象化和趣味、生活化的特点,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因此教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形式丰富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五年级《寓言故事》这一模块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语言动画,吸引学生好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注度,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学习语言知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让学生进行观看,在学生观看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情和状态,当学生看完后,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交换心得,引导学生自己综合这些语言故事背后的真理。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对该故事进行续编,学习动画中故事陈述的方式,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深入领悟到语言故事的起源和作用。信息化情境教学法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现象空间和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

(三)通过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教学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和语文阅读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下丰富阅读形式,拓宽阅读渠道,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多种感官的结合中,更加深入、系统、全面地理解语言知识、文章结构,促使自己阅读水平和阅读层次的提升。且信息化阅读教学也有利于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知识在自己的思想中、脑海中变为真实、生动的画面情境,激发学生更多的阅读感受。信息技术也有利于将课外资源和课堂资源进行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也可以和同学、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合作,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抒发自己的阅读情感。其次,网络资源也可以和现实环境进行优势互补、巧妙融合,为学生积极表现自我提供了条件,让学生可以从文字交流转变到视频交流,从多种体验中自我解答困惑和疑难点,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网络平台去搜集、寻找自己需要各种信息资源,也可以在网络上解决问题、解答疑惑,并学会在科学的网络平台上积极和同学、朋友交流、商讨,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彼此共同进步。最后,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随时跟进学生的阅读进度,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把握,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计划,提高信息技术阅读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在网络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制力,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奠定基础[3]。

(四)将信息技术教学贯穿到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制作,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导入情境,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导入,及时做好上课准备,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积极思考,明确学习思路、端正态度,养成正确预习的好习惯。当学生预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对于预习检测可以采取读书、发言、在网络上查找资源、做笔记的形式进行。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师要合理设计预习任务,可以让学生认识并熟读基本的字词,并对作者和文章背景进行了解,对于预习检测,教师也可以采用检测试题,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让学生在大屏幕上集体作答。对于学生没有完成的预习任务,教师可以进行正确地示范、讲解,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和书写姿势,且教师也可以在播放检测试题的途中和学生及时交流,启发学生。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学习内容,教师在播放课件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留足够的合作探讨时间,避免过度地为学生播放课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堂互动。对于学生合作讨论中预留的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其进行整理,标记在微课件中,在其他环节,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最后,在展示环节,教师可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和PPT的提示,学习后积极进行分享,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给予学生表达自我、在此练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且教师也要利用网络渠道,引导学生进行文字朗读、语言发音,让学生字正腔圆地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五)课后巩固,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检验

首先,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疑难点、疑惑点、余留的问题制作成课件,且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明确、探究、解决,让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尝试,教师及时给予提示和点拨。当学生解决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成果展示,并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让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也为学生学习服务。其次,在知识讲授结束后,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小结,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让学生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全局性地浏览所学的知识内容,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梳理,和学生一起完成总结性的课件制作。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件问题或者动画演绎进行课后小结,让学生得到放松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其次,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件进行随堂检测,对学生在整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掌握的技能方法进行检验,促使学生当堂反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当堂解决,从而提升检测质量和效率,提高针对性。最后,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拓展延伸,对于课堂上没有及时完成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练习,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电子平台进行字词练习、阅读资料搜集和整理,也提升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获取学习资料的能力[4]。

四、结束语

综上所示,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科学、紧密地结合,符合现代化教育趋势,也是对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一种践行,大大丰富教学内容,促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且信息化语文教学,也有利于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自己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其也有利于促使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课件信息技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