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2022-02-18叶海潮

科学咨询 2022年3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意志力运动

叶海潮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江苏宿迁 223700)

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们相应的运动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精神品质培养。要看到意志品质对于学生而言,具有积极作用,强大的意志力能够使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能够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当学生们获得意志力的发展,可以将其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促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大成就。对此,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积极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并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制定引导方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帮助其获得意志力的发展与提升。

一、小学体育课程的运动现状

(一)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足

在应试教育模式和升学压力下,我国很多小学对引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重视度不足,很容易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当学校未能给予充分重视,教师在进行授课活动期间,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在课上,教师只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们学习基础运动技能上,对于实际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对于学生运动习惯和运动精神培养的重视度不足,长此以往,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运动兴趣也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学校的教育方向、教育理念会对体育活动的开展顺利度有很大影响,当体育活动在学校中不受重视,会极大阻碍学生们体育能力的发展。

(二)体育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体育活动应该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在指导学生获得运动技能和发展意志品质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保持创新理念,制定多样化教育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但是,纵观实际教学,可以发现,我国部分小学对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锻炼标准》过分看重,并促使教师以此为纲领,作为教育活动的方向标,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全部围绕《标准》,忽视了学生们的成长发展需要,使得课堂活动区域单一化、模式化,难以真正点燃学生们的运动兴趣。此外,小学体育课内容也较为单一,可供选择的项目很少,整体会呈现单一、固化的形式。此外,部分体育教师的授课理念、教育方式也相对落后,因而导致体育活动内容枯燥乏味[1]。

(三)体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体育活动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其中很多运动的技能及规范性动作是标准化、统一化的,但是由于部分小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会导致课堂活动难以顺利开展实施。纵观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师的实际水平,可以发现,并非所有教师都是体育专业出身,许多教师都没有系统地接受过体育专业训练,对于科学的体育教育方法及教学手段掌握不足,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动作的示范上,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学生们的学习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当基础技能训练活动都难以顺利推进时,教师对于学生意志品质及运用素养的培养目标也将难以顺利开展落实。

(四)体育教学器材较为匮乏

场地器材开展丰富体育活动的基础保障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小学体育活动的质量,但是由于部分学校的场地面积较小,运动设施较为落后,体育器材达标率较低,会很容易影响学生们的运动体验,在活动过程中,时常出现多个同学使用同一器材的情况,学生们的运动量及训练频次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久而久之,他们的运动能力会难以得到切实增强。此外,还有部分学校会出现多个班级同时授课的情况,由于运动场地较小,学生们的活动空间会受到束缚,从而影响体育锻炼的质量。

二、小学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参与运动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在小学体育活动中,促使教师不断增强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视度,能够使教师在思想意识的指引下,不断创新和完善授课方案。为了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发展,教师还需要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积极制定出与培养目标适配的活动方案,以此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动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们获得锻炼的机会将不断增加,其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也会在此过程中得以发展提升[2]。

(二)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助力自身成长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现在的学生处于更加宽松便捷的生活学习环境,与过去不同,在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下,学生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对他们也更加娇惯,由此导致学生们在面对生活问题时,很容易出现逃避退缩的情况,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培养高质量社会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社会中发展立足。为了改善现状,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培养他们坚定、勇敢、不甘落后的精神品质,作为体育教师,要灵活制定体育活动方案,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以积极进取的精神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不断提升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集体意识,不惧困难挫折

许多体育活动都是以集体形式开展进行的,需要学生们将自己融入集体,并与其他成员展开良好配合,才能够提升取得胜利的概率。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力培养,可以促使学生们在集体中获得来自他人的积极力量,不惧困难挫折,并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不断增强团队意识。比如在拔河比赛中,两队各为一个小集体,为了取得胜利,需要不同集体成员为彼此加油鼓劲,需要大家拧成一股绳,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在这样的活动引领下,学生们会逐渐消除自我意识,为了团队的胜利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切实帮助学生获得意志品质的发展。

(四)有助于增强体育活动质量,增长教师经验

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小学体育活动质量,不仅需要教师把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运动技能上,还要着眼于对学生精神品质和运动品格的培养,让课堂能够焕发新的活力与色彩。当教师意识到学生进行意志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积极采用多种措施,制定培养方案,体育课将被注入创新、趣味、高效等元素,学生所接受到的教育引导也会朝着更加正面的方向发展。此外,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育经验同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三、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方式

(一)培养运动兴趣,奠定学生成长基础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是培养其意识品质的首要因素,只有使学生们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并使其获得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才能够让他们在不同活动中对困难、挫折有明确的感受,并产生积极与之对抗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为增强其意志力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学习兴趣,并以趣味教学的形式,奠定学生成长基础,以培养学生运动学习兴趣的形式,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意志品质,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学习积极性,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水平,制定趣味化活动,以此点燃其参与热情,并使学生能够多进行自主训练,减少教师的“填鸭式”授课方法,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体验感。比如在进行乒乓球训练过程中,如果只是引导学生单一地进行接发球练习,很容易使其感到枯燥乏味,一些意志力较弱的学生可能还会产生退出训练的想法。对此,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教学法,比如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托球跑”接力比赛,在对抗性质的活动中,点燃学生的求胜热情,促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不断产生克服困难的力量,并增长运动技能。

(二)提升教师素养,营造积极运动氛围

体育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带头人,教师具备怎样的教育思想,便会产生怎样的教育行为。当教师能够增强对学生开展意志品质的培养重视度,并创新授课方案,构建灵活的教育思路,才能够使学生们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熏陶,并增强自身意志力。教师素养的高低对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包括教师体育素养、体育学习能力以体育创新教学能力等,以再学习和再培训等方式,促使教师吸收先进体育教学思想,积极创新课堂教学内容,重视师生互动,进而营造积极的运动氛围。

对此,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完善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比如使教师积极开展《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学习,吸收其中的有益内涵,并将其作用于课堂活动中。还要加强教师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视度,促使教师能够创新体育活动方案,引导体育基础教育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迈进。此外,学校还要注重为学生们构建一个健康宽松的运动场所,并提供多样化运动器材,促使学生能够置身良好的运动环境下,不断增强自身运动能力。当体育教师团队素养得以提升,学生的运动环境得以优化,学生们的运动热情也会随之得到增长,意志品质也会在此期间获得发展[3]。

(三)结合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坚定意志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为了促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发展,教师还要从基础训练活动出发,在活动中明确对学生意志力培养的方向,引导学生热情参与,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对困难、挫折的感受,并对学生展开正向引导,使学生能够在面对问题时,不气馁,不妥协,并习惯用坚定的意志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身意志力[4]。在体育运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重视学生体育意志力和体育素养的有效培养,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以语言、眼神或手势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油打气,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坚定意志,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比如在400米-600米耐久跑活动中,由于运动水平不同,部分学生可能会在跑步过程中出现各种不适状况,如心跳加速、呼吸短促、口干腹痛等,系列状况会让学生们产生不愉快的体验,从而出现运动中的“极点”现象,部分意志力较差的学生会停滞不前,丧失继续完成运动活动的动力。“极点”现象的出现,是锻炼学生们意志力的好机会,教师要抓住教育时机,对学生展开正向引导,比如用口头鼓励、加油打气的方式,让学生们继续完成训练活动,此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积极力量,并意识到在挫折面前不应轻言放弃,只有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才有可能克服问题。

(四)注重竞技教学,选择合适体育项目

竞技比赛是体育教学中的必备项目,通过开展竞赛活动,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训练机会,能够使学生点燃斗志和激情,热情地投入到赛前训练活动中。还能够促使学生明确运动目标,并使其坚定地朝着目标方向前进。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感受到各种问题,比如训练中产生的疲惫、对抗比赛中产生的挫败、对相关运动技能无法熟练掌握、小组合作中的分歧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磨炼的机会。对此,需要教师能够着眼于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们开展对抗比赛,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比赛和赛前训练,获得意志力的发展[5]。

比如在进行篮球比赛活动中,教师将组织同年级不同班学生展开对抗赛,并分别引导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赛前训练,在训练活动中,要使学生们掌握基础运动技能,比如:胯下运球、后侧步、交叉运球、变向运球、交叉步、抛投、跑投、跳投、勾手、拉杆、灌篮、上篮等等,要想取得比赛胜利,需要对相关基础技能进行反复训练,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是对学生们意志力进行考验的重要时机,在此期间,教师要做好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促使学生能够在运动中增强基础技能,并切实增强意志品质。当学生遇到学习瓶颈问题或学习困难时,如跑投、跳投不够成功,学生很难掌握基础投球技巧时,教师积极引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学生一起讨论,克服竞技体育难题,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一个积极学习的心态,完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促使班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通过小学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训练,对学生而言具有积极意义,教师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灵活制定授课方案,为学生营造良好运动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各方面能力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意志力运动
Willpower 意志力
意志力也要用在“刀刃”上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你的意志力比你想象的要强
不正经运动范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研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