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人才文化自信现状及培育路径

2022-02-18贾婕婷

科学咨询 2022年3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培育语言

贾婕婷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天津 300384)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重地,要根据党中央政策方针指引,以文化自信为导向,促进新时代人才的文化自信的培育。而对于英语人才的培养,英语专业的课程教育中渗透文化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结合英语语言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提升学生英语专业能力的同时,重视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提供契机[1]。因此,调查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培育路径,既是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育革新的需要,也是传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一、国内外外语教学中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本世纪各国教育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在外语教学方面显现出向跨文化教育的转向,如欧盟委员会多轮文件规定外语教育要重视跨文化能力的培育[1-2]。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在政府文件中强调了语言教学中密不可分的文化要素[3-4]。国外学者对于文化自信的研究主要从文化认同方面进行了相关性探讨。此外,为了传播发扬本国传统文化,各国均开展文化自信教育。

近年来,中国教育视野也经历了从重语言到重文化的转向,有的语言教育家认为除了语言知识,语言课程应该更加积极地培育语言和文化批判意识和能力,引领学习者学会透视语言表层意义,对语言及其文化予以批判性地分析,从而不但获得语言知识与技能等“语言结果”,还因文化批判触发文化自觉、文化多元主义等“非语言结果”[5]。国内关于文化自信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自信基本内涵的研究,以及对习近平文化自信理论内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和研究。其次,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对文化自信培育的作用。高校课程思政在专业领域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再次,外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魏宏君指出,“我国外语界和文化界应携手研究有关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使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与基础英语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呈同步增长之势。”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已经改变过去只开设英美国家概况等文化课程的情况,开始开设用英语教授的中国文化课程。

二、文化自信的基本概念

广义视域下,所谓文化自信,指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国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在今天,中国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内涵。文化自信特指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三种文化构成了文化自信的主要内核。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高度,以整体的辩证性思维看待三种文化的作用及内在逻辑联系。

三、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状况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20年11月5日至2020年11月13日

调查对象: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外国语言学文学系英语专业大一至大四的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星

https://www.wjx.cn/m/95706672.aspx

收回问卷数: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12份

(二)问卷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在笔者所在学院外语系展开,调查对象为英语专业大一至大四学生,共收回312份有效问卷。调查问卷共计25题,从六个方面分别分析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情况、专业学习中国文化涉入情况、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必要性认识情况、调查对象文化自信认识情况及新时代新冠疫情之下文化自信情况。

(三)调查结论

1.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强烈愿望与文化失语症现象并存的问题

失语症(Aphasia)最初源自医学术语,指“由受伤或是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维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后来,失语症赋予了更多的引申含义,如今多用来描述语言和理论中的缺失现象[6]。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其名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调查对象有强烈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愿望,但是很少向西方人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或当向西方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时,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导致无法体现文化大国青年应具有的文化素养,无法达到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也无助于文化自信的培育。因此,英语专业学生表达中国文化的强烈愿望与失语症形成矛盾,成为文化自信培育最突出的问题。

2.英语教学及教材中有中国文化涉及但是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

从问卷调查中不难看出,我们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或是在教材中有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情况还是比较乐观。但是,涉及中国文化知识的比重还值得我们思考。同时,英语教师因其文化素养、自身专业、兴趣爱好等导致的教学个性化差异,也成为学生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差异的原因之一[7]。因此,目前看来,虽然教育中有中国文化的涉及,但是不能满足英语人才对以英语形式表达中国文化的需求。

3.文化自信的提升与文化自信何以实现的问题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增强文化自信的意义还是有着较全面的认识,有良好的对增强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实现增强文化自信的效果较为容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人民正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独立自主地探索实践,创造了抗疫史上的奇迹,极大地提升了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但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吸取文化精华,剔除文化糟粕。要具备西方文化素养与母语文化素养。要具备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用国际语言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完成新时代英语人才的历史使命,这所有的一切将如何实现呢?他们的文化自信将通过何种形式实现呢?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与探索

(一)课程与教材层面

1.开设中国文化英文课程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改变过去只开设英美国家概况、西方社会与文化等课程的情况,开始开设用英语教授的中国文化课程,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外语教育界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和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深刻领悟。

笔者所在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2020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选修课中加入用英语教授的中国文化概况课程。这个课程将为学生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及瑰宝,以及现代文化的发展和成就。此外汉译英课程中也可不局限于文学、政治、经济、商务素材的翻译,增加文化素材的翻译。《视听说课程》中加入新闻听力,既包括西方国家的新闻素材,也包括中国新闻时事素材。这些课程的设置符合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强烈愿望,着力培养学生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消除“文化失语症”,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从而提升文化自信。

2.编写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及教辅材料

中国文化英文课程使用的教材可选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文化类拓展课程认可度较高的教材。同时,在使用“原汁原味”阅读材料的时,如果涉及跨文化主题,可增加中国文化的内容,将中西两种文化对比分析。这就要求教授该课程的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收集相关资料,或者汇编成教材或教辅材料,作为课程主教材的补充。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传达出的价值观念,同时有助于学生比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异同,在辩证中获得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8]。

(二)学生层面

1.科学定位文化自信培育需求

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暴露于多元化文化的大背景下,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接触文化、学习文化。这充分体现出大学生在文化自信培育方面的主体性,却也提高了文化自信培育的要求和难度。因此,为了确保英语人才文化自信培育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就需要重点把握他们文化自信培育方面的实际需求。

从调查中得知,英语专业学生有着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强烈愿望,对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有着实际需求,在接受英语语言和西方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保持西方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平衡。要汲取文化精华,摒弃文化糟粕,切忌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2.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不同学生对西方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往往存在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为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了现实性的条件。因此,要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以此为前提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人才文化自信培育方面的功能。在开展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时,要给予学生科学和正确的引导和支持,确保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科学地培育中国文化自信,避免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

3.教师层面

新时代赋予了英语教师教育教学中传播本国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大学英语教师因其职业特点,有过硬的语言功底以及较强的教学能力,比较熟悉英语语言承载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且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是,正是因为如此,英语教师往往忽视母语文化素养的培育,甚至存在“文化失语症”,无法很好地履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因此,英语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母语文化素养。作为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引导者,英语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英语表达,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教学中才有可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逐步建立对自己母语文化的自信心。大学英语教师要认清自己使命与责任,努力为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优秀英语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9-10]。

4.学校层面

高校外语学院或外语系可组织社团活动,打造中国文化或中西文化对比的相关节目或者活动,鼓励、吸引更多的英语专业学生和老师参与。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才有文化自信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给英语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本土文化的途径与机会,提高教师的母语文化素养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课堂上传递更多的跨文化信息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熟悉本国文化从而进一步建立文化自信。

五、结论

通过调查英语人才文化自信的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多层面的路径培育英语人才思想上的中西语言和文化的平等观念,消除文化失语症的影响,建立文化自信,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培育语言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语言是刀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我有我语言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