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绘本阅读在区域游戏中的延伸与运用探究

2022-02-18张珺妍

科学咨询 2022年3期
关键词:绘本区域内容

张珺妍

(常熟市东南幼儿园,江苏常熟 215500)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各方面发展的起始时期,处于大班阶段的幼儿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认知能力,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游戏,将游戏教学融入幼儿的学习中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可以辨别和认识简单的文字符号和标记,并且以绘画、书写等方式激发幼儿对于阅读和写字的兴趣。基于绘本开设阅读课程,将绘本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真正实现幼儿在大班时期全面、可持续化发展。

一、绘本阅读与区域游戏融合的重点

(一)阻止小学化,重视幼儿天性

在过去的幼儿教育体系中,受到不完善的国家相关规定以及传统思维的影响,许多幼儿园存在着幼儿教育的偏差和误解,许多幼儿园的教育体系中有向小学化发展的倾向,使得原本为带给幼儿欢乐与美好的场所变成了向幼儿施压的地方,对于幼儿阶段的身心发育有着阻碍作用。

幼儿阶段的学生相比较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很多家长都可以看到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是一种学习状态,而步入小学之后又是另一状态,而这种改变被叫作“孩子,长大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孩子的学习环境有了不一样的变化,幼儿阶段的孩子还有着孩童的稚气,因为幼儿园阶段是他们第一次正式踏进校园,成为一名学生,是一张白纸开启了绘画之旅,他们有着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感知,而这些都属于幼儿的天性。

大班阶段是幼儿成长发育与性格发展的重要年龄,忽略幼儿时期的年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只注重幼儿的知识理论学习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不符合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初心,有可能导致幼儿丧失学习信心和兴趣。

我们不应该将原始传统的教育理念再一次地强加在当代的幼儿园学生身上,教育部门一直在出各种教育改革措施,就是为了优化当下的教育理念,规避掉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秉承着“教育国之根本”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从小优良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绘本阅读是一项具备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教育内容,它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模式,生硬、强加、难以理解,绘本阅读是以幼儿的思维逻辑作为出发点,真正地靠近幼儿的思考模式,它能够用幼儿容易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其中富含着趣味性和哲理性,你能够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明白一些道理和掌握一些知识[3]。

如果依旧没有改善,仍采用“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会压抑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抑制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多维度的思考能力,不利于幼儿在大班时期的全面成长。在幼儿教育中加入区域游戏是解放幼儿天性的一项重要途径,教师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天性为出发点,明确认识到大班幼儿教育的侧重点和意义,以此为基础延伸绘本阅读与区域游戏的融合发展,真正做到幼儿教育的寓教于乐。

(二)全面认识和了解区域游戏与绘本阅读

无论是绘本阅读,还是区域游戏教育模式,或者其他的现代幼儿教育方法,在理论上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不同的幼儿园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本园幼儿的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案,这就对幼儿园管理人员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认识提出了要求,否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无法保障幼儿教育的绘本阅读和区域游戏融合的有效性。如果教师没有深刻理解幼儿教育体系,有可能产生在形式上套用教育模式的情况,无法真正给予幼儿快乐和哲理思考,无法达到预期中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绘本阅读与区域游戏两种模式的深入融合,做好充分的功课和准备,结合大班幼儿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学习惯,合理运用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保障两种教育模式融合发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促进绘本阅读与区域游戏的灵活互动

绘本阅读与区域游戏两种教育模式有着不同的发展重点,教师要灵活运用两者的发展特性,使其合理融合、达到理想的幼儿教学效果。在区域游戏的教学模式中,不同的区域具备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在阅读区域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绘本人物和编排绘本剧情,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梳理和探讨绘本内容,为创设游戏情节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可以将幼儿喜欢的积木搭建游戏融合在绘本教育模式中,以游戏化的方式再现绘本情节。幼儿可以利用玩偶和积木搭建舞台,编排手偶戏以展现绘本的故事情节以及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对绘本人物进行配音表演,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声音运用能力[4]。区域游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好表演区域这一重要内容,幼儿通过情境化表演再现绘本故事情境和内容,对幼儿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起到充足的锻炼作用,并且在幼儿的配合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增进彼此的友谊。

除了再现绘本剧情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大班幼儿开展绘本内容的创作和延伸,促使幼儿发散创意思维和想象力,创作自己的绘本故事情节,对他们的即兴表演能力和创意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具备端正的教育态度,以促进绘本阅读和区域游戏的融合发展。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总结教育经验和教学反思,将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结合起来,结合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和班级情况,真正实现绘本阅读和区域游戏的有效运用和创意延伸。

二、绘本阅读在区域游戏中的运用

(一)绘本阅读区域

幼儿在绘本与阅读区域主要进行的活动就是阅读一定量的绘本内容。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创建一个舒适温馨的绘本阅读区域,促进幼儿在进行绘本阅读时的有效性。首先在教室中选择光线合适的位置设置绘本阅读区域,在区域内可以布置一些卡通摆件,铺陈舒适的地毯,在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时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对于阅读的内容也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去准备针对性的绘本,极度地贴切幼儿的思维模式,根据大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及时更换阅读区内的绘本,将绘本阅读的作用放大化。

另外,幼儿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不代表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放手幼儿的学习,其实不然,老师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去尽可能地引导幼儿的学习,所以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陪伴在幼儿身边,面对幼儿提出的一些问题,老师应该依据绘本阅读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答,有效地帮助幼儿更加深入地去理解绘本的内容,并且对幼儿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阅读指导,带领幼儿进行更加顺畅的绘本阅读活动。对于有一定绘本基础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这些幼儿带头领读绘本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绘本领读的活动中。教师要提升幼儿对绘本书籍的保护意识,带领幼儿共同制作保护绘本的提示牌,提倡幼儿互相监督、共同遵守规定。

教师在阅读区要重点满足幼儿的差异化阅读需要,培养和锻炼幼儿正确的阅读习惯,根据绘本中的难点和重点提出合理的问题,引导幼儿掌握绘本内容的思想重点。在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思考“母鸡去哪里散步?”“跟在母鸡后面的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等问题,帮助幼儿深入理解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对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展开联想和想象,创编新颖的绘本故事情节,加深对绘本结构的认识和了解。

(二)绘本美工区域

教师在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活动时,可以在绘本美工区域设置多样的美工工具,鼓励幼儿通过绘画、剪贴等手工方式画出自己阅读的绘本内容。美工区对于幼儿的审美意识培养、创造能力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帮助,幼儿通过不同材料和工具的选择,表达自己对于绘本内容的认识,在创造中享受游戏的乐趣、获得美的体验,促进幼儿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例如在三拍子节奏的绘本《我的连衣裙》内容中,大班幼儿在读完后会展开激烈地讨论哪只小兔子的连衣裙最好看,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幼儿的讨论中,并引导幼儿通过简单的美工展现绘本中的故事内容。大班幼儿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也要相应地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大班幼儿可以通过黏土、橡皮泥这些工具捏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幼儿也可以积极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各种绘本内容,幼儿也可以通过自制绘本情节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从选材到绘图,再加入文字性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制作能力和想象力。

(三)绘本建构区域

在大多数老师的认知中,幼儿绘本的建构区域主要内容是积木,在这个区域中幼儿根据各种材料进行堆砌活动,机械地重复堆砌、推倒等无聊的活动,使建构区域变成没有实际用处和价值的区域。幼儿在建构区域活动首先要明确建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开展游戏前进行示范和规则解说,对幼儿识别建构材料的性质和作用进行启发,并且在幼儿实际建造过程中进行实时、精确的指导。教师要选择大班幼儿感兴趣的绘本建造内容,为幼儿展示建构样本照片或视频,充分激发幼儿对建造活动的兴趣和爱好[5]。在《地铁开工了》这一绘本中,教师可以开展资料收集活动,组织家长和学生积极收集、归纳关于火车、地铁、高铁的相关资料,在资料收集中幼儿对于地铁这一交通工具产生了兴趣。在实际搭建中,幼儿通过对纸板、管道、罐子、火车等材料进行组装。从搭建短轨道到搭建长轨道,再加入拐弯轨道等,幼儿在搭建出纵横交织的轨道玩具,并且在两边搭建高楼大厦以及河流、树林等,大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搭建丰富多彩的建筑内容。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幼儿的建造活动中,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及时地鼓励和表扬,充分发掘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在游戏中与幼儿分享快乐和成果。

(四)拓展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对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再现和再创造,将自身的思考融入绘本阅读中。在美工区中,可以从表达、创作、欣赏等方面为切入点挖掘绘本中的表现方式,可以通过水墨、水彩、素描等,或者剪纸、泥塑等方式对绘本情节进行表现;在音乐区,可以从音乐、演唱、乐器等手段再现绘本中的故事情节,通过展现和体验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让幼儿感受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情操。在绘本《京剧猫之武松打虎》阅读教学中,绘本中的画面注重水墨感和线条的流畅性,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该绘本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绘本与多个区域游戏的表现方式,以多元化的手段展现绘本艺术的魅力。

(五)开展绘本艺术技巧学习活动

绘本中有丰富多元的绘画表现手法,在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授幼儿更加丰富的表现技法,例如水彩画、水笔画、水墨画、蜡笔画、油画、版画等等。不仅让幼儿学习绘本中的哲理意义,更要教授幼儿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充分激发幼儿对于学习表现技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体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绘本的乐趣。

三、结束语

本文首先探讨了大班幼儿阶段的绘本阅读以及区域游戏的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其次对于绘本阅读与区域游戏的融合重点以及具体应用提出了思考和见解。大班幼儿由于年龄比较小,对于很多东西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判断,但是又处在一个好奇心极其强烈的阶段,也是一个培养学习习惯和思维逻辑的黄金时期,更是处于兴趣养成和习惯培养的重要发展阶段,所以,需要老师们在这个阶段给予幼儿正确引导,给予幼儿学习上的帮助,帮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将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绘本阅读融合于满足幼儿游戏天性的区域游戏,深刻践行了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不但符合幼儿时期的身心发育特征,还能够满足当代幼儿的全面发展要求。但是在这两种模式的融合中,也需要结合幼儿园的具体情况,以及要结合幼儿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酌情调整,真正实现幼儿在欢乐游戏中全方位成长。

猜你喜欢

绘本区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分割区域
绘本
绘本
绘本
区域发展篇
主要内容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