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健康产业背景下高职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22-02-18周宏宇税晓平

科学咨询 2022年3期
关键词:保健康复人才

周宏宇,税晓平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绵阳 621000)

现代医疗技术与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为大健康产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与传统的医疗服务行业相比,大健康产业服务范围广、产业链复杂、发展空间有待开发,无论是养老养生还是健康保健,大健康产业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当文化、教育、体育、健康数据、互联网医疗等元素开始与大健康产业形成对接,相关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适合大健康产业需要的人才,不仅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专业的发展。体育相关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人才在大健康产业中起重要作用。如何培养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人才,精准助推产业发展,将是本专业研究的热点。

一、大健康产业的定义、范围和内涵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与日俱增,传统的健康理念和产业并不能适应疾病谱的变化,大健康理念应运而生,由此催生了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人类对于健康的方向认同无异,但对于什么是大健康产业却并没有统一口径,本文通过前期文献和调研分析,较为认同大健康产业是与身心健康相关的产业体系,其范围不仅包括为病患提供治疗康复的传统健康产业,同时包括预防疾病的保健产品与服务和促进恢复的康复产品与服务。

二、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培养现状与目标

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公布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教学标准要求该专业是面向体育、卫生等健康相关行业培养相应的体育专业人员、健身和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健康咨询服务人员、保健服务人员、医疗辅助服务人员,主要从事运动康复、体能康复、运动保健、传统保健康复、健康指导与管理等工作。随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持续推进,国家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使越来越多的群众投入到健身活动中,本专业的毕业生在进行科学健身指导,推广中国传统运动项目,指导慢性病的防治等相关工作中起积极作用[1]。

目前,全国共有四十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但大多数院校都是近两三年新办起来的,多数学校没有毕业生,对于培养方案的实践完整度都不够,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大健康产业的需求,仍待进一步验证。且不同院校自身定位和背景不一致,其对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培养定位和课程设置并不一致。以四川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以上两所院校是四川地区目前仅有的招收该专业的学校,但两所学校的招生来源并不一致。前者以退役高水平运动员、体育高考生为主要招生对象,其突出特点是专业技能强,学校的运动训练氛围浓厚。而后者以普通高考生为主要招生对象,其突出特点是文化底子相对好,该校的中医学文化浓厚,医学底子强。因此两所院校的主要培养方式和培养定位是不同的。从对开设该专业的部分学校的调研中,可以看到各院校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如下共同认识:

(一)认同体医结合的专业属性

课程设置上突出医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在专业出口上也在不断地拓宽医疗领域的出路,在形式上已经有了体医结合的萌芽,使该专业与传统体育类专业相揖别。

(二)认同服务理念的专业特性

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是大健康行业的重要组成,而大健康行业本身就是第三产业,因此良好的服务理念是本专业的基本特性。

(三)认同实践至上的专业本性

在设置课程标准的时候,特别注重实践和理论比例的合理安排,在实习和专业见习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精心设计,力图让实践长度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在维度的计划上悉心部署,力图让实践宽度涉及行业范围的全部。

(四)认同需求增长的专业粘性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变更,传统健康理念正在快速地更迭,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并未能根本地减少患病的人次,降低医疗支出成本,提高人类的健康生活水平。反之,自动而便捷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使过往被认定为退行性疾病越来越年轻化,使很多疾患迁延不愈,人类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不断发展的医疗及经济水平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甚至出现一些过度医疗和错误医疗的情况,极大地损害了人类的身心健康,同时也造成极大的医疗经济资源浪费。当前相关研究的深入使人们的健康理念逐渐转型,疾病前的预防和疾病治疗后康复的重要性正在慢慢地被大众所认知,科学合理地运动在保持身心健康和促进疾患康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运动是康复之髓,社会认知和需求将会逐步增加。

三、大健康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分析

(一)复合型人才需求

复合型人才所指的是专业知识能力过硬、社会适应能力出色、跨行业综合素养优秀、具备终身学习良好意识的高级人才。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大健康产业对高职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技能的人才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岗位用人需求。强调道德意识、学习能力、从业精神、职业素养、法治意识等重要素质的培养,才能以更高的速度填补当前的用人缺口。有关人才的培养理念正在从产业发展需求向着企业雇佣需求、创业能力需求的方向过渡,新格局的构建势在必行。大健康产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健康产业覆盖面广,要求学生一专多能

大健康理念指导下的大健康产业,全面关注人类的健康问题,因而体现出产业边界模糊,涉及面广的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聚焦核心也要发散细节,培养“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的学生。

2.大健康产业产业链长,要求学生全面系统

大健康理念大大地拓展了对已病前亚健康的关注力度,同时不断地延伸了对已病后恢复的干预程度,产业链的巨大变化要求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着眼当下也要首尾兼顾,使学生掌握全程健康干预的理念和能力。

3.大健康产业个性化强,要求学生操作力强

大健康产业以关怀人类健康为己任,人类的健康涉及面不仅广而且时间跨度长,不同时期不同个体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要求专业人才系统掌握相关知识,辩证分析不同个体,需要培养操作性强、应变性快的特点。

(二)技术服务型人才需求

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群众对于身体健康开始投入更多的重视,体育活动方面的开支正在不断增长。现有数据表明,大健康产业中的体育健身产业、健康管理产业、养老服务产业三大重点板块的产值正在急速增长,大健康正在迎来新的春天。但由于落后的人才供给矛盾问题并没有解决,产业的发展与人才的服务之间正在表现出新的矛盾问题。由此,技术服务型人才的输送刻不容缓。大健康产业对技术服务型人才提出了如下发展需求:

1.大健康产业需要从业者具有精湛的技术水平

任何产业的进步都离不开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推动,大健康产业因其涉及面广、产业链长的特点,更需要从业者掌握精湛的技术,如体育健身训练技术、营养膳食干预技术、保健按摩手法等。

2.大健康产业需要从业者拥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当前,社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命门行业,在未来,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良莠将直接决定着个人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大健康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从业人员需要和客户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运用各种康复运动技术,处理健康相关问题,达到保持健康促进恢复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使用专业技能,还需要和客户交流,以获得良好的配合,因而要求从业者拥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具备优良的“听说读写”能力,深厚的人文底蕴。

(三)实践创新型人才需求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当下,大数据的应用渗透到大健康产业中,大数据服务与个性化、社会化、人文关怀等健康实体服务的完美结合,是当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面对大健康产业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创新机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成为大健康产业中的每一个企业需要具备的基础核心内涵。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了大健康产业中,需要高校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培养人才,除了要培养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培养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如何在大健康产业背景下落实保健与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产业、企业、学校协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在学校内部应成立专业建设团队,整合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建设。特别是康复、中医保健、中医学和体育学相关专业教师都应进入到本团队中,通过对市场调研,了解大健康产业的具体内涵和对人的具体要求,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可尝试导入开放式教学,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依靠社会力量的支持尽早完成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在已经达成校企合作的情况下,有关学校必须做好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对教材、教师的管理工作投入更多重视,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新的教育探索格局,落实育人活动的专业化、制度化。高职院校必须给出多元化的合作交流与教学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学校、教师和企业参与到人才质量评价的整个过程当中,扫清评价盲点。实现各个单位之间的有效合作,才能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服务功能。

(二)围绕大健康产业人才需求落实人才培养工作

当前大健康产业开始对内部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关系进行调整,有关人才的征调、使用及培养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依照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行业互动、体医融合的基本原则,空泛式、放养式的人才管理服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大健康产业的用人需求,努力实现精准育人的基本原则,强调相关人才的服务价值与服务效力,才能在根源上提高人才的培养速度。从现阶段的人才培养需求来看,精准育人目标的实现可从以下角度开展:第一,必须遵循人才为大健康产业服务的基本原则,产教结合,精准教育;第二,必须实现职业岗位与人才培养工作的精准对接,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训练有关人才的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第三,有关学校必须积极落实职业标准,以职业分类大典为参考,构建保健、康复、运动等多产业的职业标准,构建科学化的课程教育体系;第四,必须精准对接工作过程,实现课程内容与工作要求双向互动,借助岗位需求完成实践教学模块的设计,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训水平;第五,可尝试融入1+X的证书考评体系,对体能师、运动防护师、保健按摩师等岗位进行考评,做好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教育指导工作;第六,有关学校必须构建精确化的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方案,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人才成长需求确定考评内容,拓宽人才的培养渠道,提高学生的持续发展力与行业竞争力。

(三)大健康产业与教学平台互相融合

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教育指导活动正在受到新的重视,要加大人才的输出力度,必须根据服务的现实要求和服务流程构建相应的教学指导体系,完成技术技能训练、实训实习训练等工作,构建全面育人、协同育人的教育指导平台。可对平台的指导功能进行划分,将其区分为竞技体育训练康复、居民日常健身指导、术后康复调理、慢性病康复指导等多个板块,并重新带回到教学环境当中,训练学生的相关技能。可借助平台开展对外的社会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与实践能力,做好人才的培养及教育指导工作,实现教育指导与人才输送的同步发展。

(四)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中,应在国家相应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定位和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和创新。以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专业已经联合康复治疗、中医保健和针灸推拿学等相关专业,共同拟定新的教学内容,例如产后康复、儿童体适能、老年人群体适能、儿童推拿等。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主要从体育的角度去关注健康和康复问题,体育本身就是一门极具直观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只有身体力行地加入到相关岗位和事务的操作处理中,方能不断地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实践能力,专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推波助澜。同时,该专业又是体医结合的新兴专业,无数的实践已经证明,健身锻炼必须要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作为稳固的理论支撑,这样的体育才是科学的,这样的康复才是高效的。教师团队建设上既要突出形式上的体育和医学结合,更要充分利用多平台提供教师入行业、上岗位的培养内容,夯实专业培养的人才之基。

五、结束语

在大健康产业所提出的硬性要求下,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育人工作正面临着全新的调整,强调技术服务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加大社会需求调研与论证,不断地完善培养体系和内容,加大双师型队伍的快速建设,用岗位和行业标准来构建专业发展的实训基地建设,最终构建以“产、教、研、训”为核心的教学指导及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矛盾,提高人才输送质量。

猜你喜欢

保健康复人才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人才云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