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歌剧唱段《海风阵阵愁煞人》的音乐风格及演唱处理

2022-02-18朱彤

科学咨询 2022年3期
关键词:引子唱段海风

朱彤

(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怀化 418000)

歌剧唱段《海风阵阵愁煞人》是《红珊瑚》中珊妹的亮相唱段,该作品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歌剧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民族歌剧作品。歌剧广泛运用了混声合唱、伴唱、对唱、重唱、帮腔等演唱形式,不仅丰富了歌剧的音乐性,还强化了歌剧的主题抒发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要想演唱好民族声乐作品,除了自身要具备较高的歌唱基本功之外,其中把握音乐风格和结合“声”与“情”是关键。表演者只有通过全面了解作品的剧情、创作背景、人物性格、音乐风格的分析等方面之后,才能很快进入人物角色,真正成为作品中的“主人公”。要想更准确、更完美地把歌曲的魅力展现给观众,只有做到把握意境、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演唱,才能具有极其强大的感染力量[1]。本文主要根据《红珊瑚》歌剧创作的戏剧特色、珊妹的人物形象塑造的表现手法以及对《海风阵阵愁煞人》演唱的艺术处理做一些探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歌剧唱段《海风阵阵愁煞人》的剧情及简介

歌剧唱段《海风阵阵愁煞人》是歌剧《红珊瑚》的经典唱段之一,歌剧红珊瑚的创作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许多歌剧创作者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创作了这棵红珊瑚,汇集了当时海军政治部文艺组以钟一冰为代表的优秀编剧和以胡世平为代表的优秀作曲家的集体智慧。当时,对民族歌剧基础理论的研究在音乐界已达成广泛共识,即歌剧创作以戏剧音乐为基础,借鉴西方歌剧,结合民间歌舞剧、少儿歌舞和新歌舞。其中,《小二黑结婚》《刘三姐》《江姐》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红珊瑚》故事发生在解放初期的珊瑚岛上,渔霸七奶奶为巴结国民党军官窦司令帮助她守岛,将渔家女珊妹租给窦司令为妾。珊妹为还债给重病的爹爹治病,被逼答应,唱下了这首《海风阵阵愁煞人》。在出岛途中珊妹跳海逃到一个岛上,遇到解放军王永刚和疑似恋人的阿青而得救。后来又掩护王永刚躲避敌人的搜捕,珊妹不顾身体受伤以及个人安危高举红灯为信号。经过一番激烈战斗,终于打败了国民党军队,迎来了珊瑚岛的解放。这一唱段主要特点就是在原有的音乐基础上,重新进行添加与修饰,从而营造出新的音乐氛围与体验。《海风阵阵愁煞人》的构思与灵感主要来自民间百姓的生活,因此其曲调与节奏都相对比较明确、利落,并且非常具有舞蹈感。

二、歌剧选段《海风阵阵愁煞人》的演唱处理

(一)引子的演唱处理

分析引子部分也就是第一节,歌手在唱歌时必须要调整自己的嗓音,尽量把空腔打开,使共鸣均匀,控制呼吸,并在唱歌之前先吸饱气。以开头的那一段来说,“海风”这个词的高音部分,演唱一定会要有冲击力。歌手必须使自己的嗓子的音色和状态保持平稳,以便使自己的呼吸更加专注。在随后的阵阵这两个字的时候,演唱时要保证吐字是字正腔圆的,要注意结尾的押韵,要沉着、有力、迅速地呼吸,要唱出“愁煞人”那种意境,歌手要找到喜剧腔中“喷口”的感觉,在“杀”这个字进行短暂的喘息,呼吸要断断续续,并且要按照慢慢地向上、逐渐增强的原则来保证在歌唱的时候有充足地喘息,同时张嘴,转向牵引腔,这时要注意的是装饰音和波音的灵活性。

(二)首部的演唱处理

首部部分对应的节数是2-18个小节,主要是用到了中板这一板式。第一、二和最后一句话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歌手必须保证自己的呼吸平稳,将第一、二句慢慢地唱出来,并且要留意“打”字的中音处理,要使用一种顿挫的运行方式,并且通过用叹气来表现主角的无奈。在这段插曲之后,大部分是叙事抒情为主,歌手在唱歌时必须卡开口腔,以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在处理拖腔时,要以哭声来表现角色的情感,而在“染重病”一词过后,则需要稍做停顿。同时,要注重语调的使用和对呼吸的掌握。在音乐中,歌手要更好地运用呼吸来强调主角的愤怒情绪。另外,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歌手也要重视装饰音的音调,在尾韵词中要注重“归韵”。在演出上,借鉴了“慢三眼”的戏曲技法。在进行拖腔演唱时,要与脸部表情(例如眼神和肢体动作)相结合,从而形成人物的性格,并表现人物的内在情感。肢体动作要符合歌词。比如焦急地等待,踮着脚尖看着远处。从理想到现实,需要逐渐修复视力,在悲愤情绪上升的时候,要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主角的呐喊。

(三)中部的演唱处理

中间部分的演唱疗法是29-66小节,其中以快板和慢板为主要板式。歌唱时,除了要注重旋律的对比,更要注重声调与音量的掌握。从“听说是”到“救穷人”这一段,应当以明亮的音色为主并以此突出欢快之感,“乌云散”,末了要找到韵尾“”,把押韵工作做好。在“杀鱼霸”中,“杀”这个字要尽量让自己的呼吸平稳,沉淀自己的气息,突出前面的字,来表现主角的情绪。在唱“此话想必都是真”的开头四个词时,要小心柔和地唱歌,逐步提高你的气息和力度,最后“”要做归韵处理,当歌手唱到高音部的时候,要把注意力放到空腔上,慢慢地加大前面的力度,然后用平稳的呼吸来强调拖动。在唱“泪眼望穿千重浪”这个句子应当拉长,它需要一个比较好的控制呼吸的技巧[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但愿救星早降临”这一句显得更为鲜明,凸显了主角充满激情的期望。在演出时,对歌词的情绪基调进行分析,从哀伤到期望。角色的情感转变要与歌手的脸部及身体语言相一致。以表达作者对邪恶力量的憎恨,以及对救世主的感恩。

(四)尾部的演唱处理

尾部部分是67-87个小节,以行板和慢板为主。唱“擦净脸上泪,忍住心头恨”这一句时,歌手要有隐晦和坚决的态度,把焦点放在“擦”“忍”这两个动词上,通过添加前缀使力量更加集中,但是对于“眼泪”“恨”这两个名词,则要注意它的音色的滑行下滑。在演唱过程中,歌手不但要重视本身的咬字处理,而且要注重力度,创造舞台气氛,创造出强有力的人物形象。由于这个句子大多位于低音区,所以歌手需要更多的胸腔共鸣。当歌手唱“登豪门”时,要一字一顿地把声音说得很坚决。歌手一定要憋着气,一直等到最后。由于这一段是歌曲的情感升华。

三、《海风阵阵愁煞人》的旋律特征

《海风阵阵愁煞人》的音乐创作风格是以民歌体为主、新诗体为辅。全曲为三部并列曲式,是民族调式中的清乐D宫调,全曲以2/4、4/4等混合拍子为主。

(一)引子部分旋律特征

“海风阵阵愁煞人哪”为引子部分。引子开始由自由节拍进入,旋律精彩华丽,旋律多为大跳,显示情绪激动、高亢。节奏的重复,表明了珊妹此时心情的沉重。引子中伴奏音乐的导向,有预兆性作用,阐述人民对地主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只能做到叹息,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二)第一段旋律特征

“风声紧紧……渔家苦难几时尽”为第一段。由前面的自由节拍转入4/4拍,从4/4拍的进入,曲子正式开始。从引子的自由化处理到中速进行,这是主题进入的前兆。预示间奏旋律走向,前两小节以二度的级进与三度跳进为主。在后一小节出现一个向下的大六度跳进,表达了女主人公心情的无比沉痛,再次浮现出在封建势力压迫下的劳动人民艰苦生活的场景。

(三)第二段旋律特征

“听说是大陆上乌云散…但愿救星早降临”为第二段。这段旋律较为激动,与前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2/4拍。这段强拍与弱拍的对比尤为明显,旋律干净利落,以进行曲风格为主,以期待盼望为主要情绪,也含有对封建地主阶级的痛恨。第一段与第二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从速度、情绪、节奏等都可以完全体现出来。

(四)第三段旋律特征

“擦净脸上泪……姗妹赊药登豪门”为第三段。这段以大切分为典型节奏出现,与之前的段落形成对比。节奏上打乱了强弱拍的进行,情绪从激动到心灰意冷、从满怀希望到不再抱有希望、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歌词“擦净泪,为救爹爹,赊药登豪门”可以看出,尽管心情如此沉重也只能咬牙忍受。旋律中词曲结合得非常默契,与第二段一样的干脆果断。速度急速转变,过渡到突慢,在整体速度上形成了较大的对比。

四、《海风阵阵愁煞人》的演唱处理

(一)咬字、吐字与气息相结合

在声乐演唱中,一般把歌唱的字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个部分。所谓咬字就是指字头部分声母的发音,一般要求字头咬准要有劲。字清是首要的要求,咬字清晰、正确对于音乐演唱而言,是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咬字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气息的结合,气息是歌唱的原动力,在咬字头时,发音器官和声带同时阻气,配合歌唱的气息对抗,支持与控制,使得整个过程都在歌唱的状态下完成。尤其是在一些情绪需要特别强调、节奏性很强烈的句子时,对字头的强调是十分必要的,这就是传统戏曲唱腔中的“喷口”。

例如:第一句“海风阵阵愁煞人”的 “愁煞人”这三个字要一气呵成,后面“海”和“风”两个字,音区直接跨越了8度,所以在开口唱之前就要先想好要如何给气、如何咬字唱好这两个字。“人”字前面有一个十六分休止符,这个休止符不仅做了一个停顿,还是为后面的“人”字做准备。换气、然后爆发出这个“人”字,要求达到一个情感的顶峰推出一个小高潮。所以这个“人”字特别重要,一定要注意咬字清楚,气走在声音的前面。

(二)演唱情感与表现手段

歌唱艺术是“声”与“情”两相结合的产物,它将歌唱提升到了一个完美的艺术高度,它使声音和情感达到完美和谐,创造出歌唱艺术的形式美。动人的歌声应该是能够打动人心的歌声,情感的真实自然和细致丰富,是获得动人的歌声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真实自然的情感是需要歌者对歌曲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感受并把握住歌曲情感激发既符合歌曲又犹如“天然存在”于心的真实情感[3]。在演唱这一唱段时,我们应努力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促情,这样的演唱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相统一结合。

例如:最后一段“擦净脸上泪……珊妹赊药登豪门”,这段为快板,讲述珊妹为救爹爹,只好面对现实,强忍着心头之恨,登豪门的事情。在演唱“擦净脸上泪,忍着心头恨”时要带着一股心中有恨但是要强忍、坚定的感情去演唱。“为了爹爹……登豪门”这一句在演唱时要带着诀别心情去演唱。

(三)舞台表演融入演唱

歌剧唱段《海风阵阵愁煞人》是具有民族韵味题材的歌剧唱段,是具有舞台表现力的,蕴含了丰富的内在情感,并且能够从演唱者的演唱中传递出来。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要善于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根据音乐作品的情感线方向来进行演唱。要想旋律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尤其要把握好乐曲的衬字衬词的使用。歌剧唱段的第一段,优美精致,流畅动听。表演者要想表演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必须充分地了解作者内心的深处的真实情感。在表演的过程中,要求表演者身段优美潇洒,对眼、手、身、步亦不疏忽,要做到雅而不俗,给人以美的感受。第二段唱段中,继续透露出一股痛苦、无奈之情。爹爹卧病在床,又不能出海捕鱼,渔霸逼债。在这一段的表演中应带着痛苦又无奈的心情去演。恨渔霸、恨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第三段唱段,伴奏明显有了很大的变化[4]。我们可以从歌词中看到和感受到这是一段是带着希望的、悲愤的、欢快的情绪。我们在处理各段的表演时都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出来。情感激烈时,表演节奏就需要快速、积极、高昂,而情感低落时,表演节奏则需要柔和、缓慢,这样才能更为充分、全面地表达出《海风阵阵愁煞人》中所蕴含的情感。

五、结束语

民族声乐的发展在中国音乐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海风阵阵愁煞人》中,蕴含着浓烈的民族风格,并且充分地贴合国民生活,这也许就是民族声乐的音乐魅力所在,所以在其演唱技法上,吸收了传统的演唱技法与国外音乐风格,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在《海风阵阵愁煞人》的创作世界里,民族元素深深地流淌在他的血液中,民族情感的抒发是《海风阵阵愁煞人》的特色之一,在演唱过程中,情感的拿捏需要特别的注意。运用气息来控制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演唱技法,并且也是《海风阵阵愁煞人》呈现的质量体现。

猜你喜欢

引子唱段海风
趁着海风放纸鸢
绵绵古道连天上
由《歌剧魅影》中唱段分析看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
一弯新月挂半天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微微的海风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