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练技术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2-02-18仇晓夏

科学咨询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练高血压疾病

仇晓夏

(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南通 226000)

健康教练技术是一种针对患者疾病实施干预引导的重要手段,其可以发挥持续性的促进作用,引导患者通过健康的行为逐步恢复身体能力,从而强化患者抵抗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中报道,心血管类疾病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疾病难题,而单纯以药物进行控制,其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本文将重点阐述健康教练技术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价值以及实际应用的途径与方式。

一、健康教练技术对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

(一)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其日常生活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规范维持血压状态,并通过健康训练与饮食等途径,逐渐恢复身体机能,缓解高血压症状,比如需要定期监测血压、按照医嘱服药、坚持适量运动、坚持低盐饮食、保持心情愉悦放松等,通过这些自我管理行为的方式,可以实现对高血压等疾病的有效控制与逐步治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多数高血压患者为老年人,其对于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程度低,甚至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导致无法实现科学的自我管理,更无法坚持规律化的生活行为。但是健康教练技术却可以有效改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行为习惯,通过专业的健康教练或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病患亲属的行为干预,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打好自我效能基础,比如可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的自信心,促进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科学了解,维持患者舒适放松的情绪,强化其自我管理行为的规范性与自觉性等,由此通过知识、技巧、情感等各个方面的辅助与干预,从而可以提高患者在面对疾病时的自我管理水平[1]。

(二)改善患者临床结果

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是指其日常行为与心理等方面的评估结果,而临床结果则指的是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数值、体重、体脂含量等直接测量的数据结果,是与患者高血压疾病直接相关的影响因子。在高血压的正常医治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肾以及血管等相关并发症与死亡的发生危险,具体来说,舒张压每降低5mmHg,或者收缩压降低105mmHg,就可以使得脑卒中病发率有效降低40%,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病发率降低14%。而健康教练技术通过对患者日常行为与饮食的规范引导,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体重等问题,比如可以避免过度肥胖、减少抽烟影响、避免血脂异常等,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可以保证患者的临床结果不断向标准化发展,既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概率,又真正降低了死亡的风险。

二、健康教练技术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一)健康教练技术的干预途径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随着现代科技与网络的发展,健康教练技术的干预途径也在不断拓展,但通过总结分类,基本可以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种途径。首先从线下途径来说,一般包括面对面交流指导、纸质学习资料辅导等,尤其针对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线下的开展方式更符合其生活习惯与行为特征,既可以实现现实生活中的陪伴,又可以真正对患者进行现场监督与保护,保障患者在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锻炼与其他行为[2]。其次,从线上途径来说,则又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形式。第一,以传统通信方式为途径的电话与短信干预途径,通过电话可以向患者传达相应的知识与行为规范,利用短信则可以定时提醒,避免遗忘,实现一定的跨时空干预效果。第二,以现代网络为基础的QQ、微信等社交软件途径,通过网络不仅可以进行语音通话,还可以完成视频电话,以类似于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干预引导,相比较电话与短信来说,干预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监督患者的行为,是当前兼具高效率与高质量的干预方式。此外,具体的干预对象、场所、时间等,目前并未建立合理的体系规范,但一般由健康教练技术的干预实施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单独定制。对于干预对象来说,既可以实施个体干预,又可以实施团体干预,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对于干预场所来说,可以选择医院、社区或者家庭等不同的环境;对于干预的时间频率与周期来说,时间在5分钟到2.5小时之间不定,干预频率可以选择一周一次,干预周期则根据患者病情缓解的进度,设置3周到2年不等,但要想保证干预效果达到一定的作用,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的干预引导。

(二)健康教练技术的干预措施

当前健康教练技术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

1.接触

对于健康教练人员来说,其在实施干预引导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地了解与评估,因此在初次接触时,需要针对患者目前的血压情况、稳定性、情绪状态、个性特征、面对高血压疾病的态度以及面对干预的态度等进行调查,进而根据相应的数据与信息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制定干预管理的目标与计划。比如针对相对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就可以设置每月一次面对面访谈活动,每周开展一次电话或微信视频辅导,以固定频率的干预方式监督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表现,同时记录其管理实施状况与自身病情信息,通过数据与信息分析,及时针对患者的问题与情况进行调整干预行为[3]。

2.观察

健康教练人员在干预过程中,则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地观察,并搜集统计其关键信息。比如在与患者或其家属的面对面访谈、电话访问或其他干预过程中,健康教练人员应针对病人的病情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并以此建立日常生活与行为的规范指导。例如要对患者的血压、体重、血脂等进行日常监测记录,同时对患者的饮食、运动、药物服用等方面提出更科学化的建议,并且将相应的数据信息录入管理档案,作为进一步分析病情发展与后续干预设计的基本参考信息,提升患者的健康管理计划执行力度。

3.强化

在充分了解患者的状况之后,健康教练人员还需要针对病人的个性化问题,结合患者的自主意愿与需求,设计相应的健康管理目标与计划,由此形成一种独特的协同合作关系,既要让病人具备自我识别与认知的能力,可以判断自身病情的发展,又要鼓励患者具备自我监督的意识,保证完成计划中的任务,以此强化患者自我管理的角色属性,实现自我管理的效果。

4.澄清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不足,并存在较多的认知误区,对此就需要健康教练人员及时帮助患者解答对高血压的认知问题。一方面,健康教练人员要鼓励患者及时提出问题,让患者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提出所谓的“传言、听说”等具有误导性的内容,并进行科学解答;另一方面,在日常交谈与干预的过程中,健康教练人员也要及时向患者解答实施自我管理计划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升患者自我管理的效率与品质。比如部分患者认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所以拒绝按规律服药,这时就需要健康教练人员为病人解释药物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与发生概率,并进一步说明按规律服药的重要意义,进而让患者改变错误观念。

5.帮助

健康教练人员在监督患者实施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发现并识别病人的需求,进而给予合理的帮助。比如病人在饮食方面存在疑惑,无法判断对血压有影响的食物内容,健康教练人员就可以结合营养师的建议,为病人提供一些有利于降低血压的食谱。又比如患者缺乏一些必要物质支持时,健康教练人员还可以进一步为其获取社会资源的支持与补助,共同为病人的健康管理提供帮助。

6.鼓励

健康教练人员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等多元化途径向患者提供服务与鼓励,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科学知识未必可以有效提升其自我管理意识,但如果可以通过微信群或其他平台向患者们分享其他以自我管理获得病情缓解的成员的故事,甚至可以组织沙龙活动,邀请相关人员现身说法,可以进一步鼓励患者坚持自我管理的信心。

7.教育

为进一步强化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还可以通过微信小讲堂、微课、短视频教学等途径,向患者传播和普及相关知识,尤其要推动《中国高血压病人教育指南》的宣传力度,让患者可以做到知己知彼。

8.引导

此外,高血压作为一种长期性的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也有较大障碍,因此健康教练人员还需要借助机动性访谈等环节,通过表扬、赞美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指导,从而引导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长期坚持自我管理。

(三)健康教练技术的干预流程

1.预指导课程

预指导课程一般在患者入院三天后开启,地点选择为科室示教室,通过健康教练与患者之间的合作尝试,为后续的课程与指导做好沟通基础。首先,健康教练应自我检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集中注意力。其次,引导患者做好准备,并进行自我介绍,讲解健康教练的职责与工作内容,并说明课程的开展方式、时间选择与频率,并简单讲解部分高血压自我管理的基础知识。

2.首次指导课程

三天后,开展第一节正式指导课程,选择相对安静的空间,通过教练与患者交流,巩固合作关系,获取患者信任,并共同制定健康计划。健康教练可以采取开放式访谈进行提问与指导。首先,应确定指导方法。健康教练应通过询问的方式,了解患者接受的指导风格,记录患者想要学习的核心内容,比如控制血压的基本方法、按时服药的行为约束以及减轻体重等。同时健康教练也要与患者达成一致,能依据患者的关注内容、思维模式以及习惯展开指导方案设计。其次,应评估患者对行为习惯改变的态度与准备。健康教练应依据跨理论模型展开评估,针对患者所表现出的意图、动机与行为改变阶段进行评估,进而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励患者做出改变行为的信心。比如赞美认可其特质、提升其自我效能、设置详细目标等。其三,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一方面,应依据患者实际需求、调查表以及临床治疗方案制订计划内容,并保证计划内容符合患者认知。比如患者与家庭联系紧密,治疗方案中就可以设置规律运动活动,通过与家人的共同运动以锻炼患者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应依从患者的核心目标设计专项训练活动,健康教练应在了解患者具体目标后,将其细化为微小步骤与分步措施,进而逐步引导患者克服障碍。最后,还应指导患者建立自我检测进度机制,能够运用记录工具对患者自身的行为进行记录,并通过自我奖励机制引导患者行为。

3.后续的指导课程

后续指导课程可以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完成,一般在患者出院两周后正式开始,每月完成两次课程。在复查时,患者可以与健康教练约定面谈时间,并通过面对面访问,让健康教练跟踪患者的自我康复行为,并帮助其克服困难与障碍。首先,应通过访问了解患者在该阶段的行动计划与任务完成结果,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态度,采取动机性访谈方式进行激励引导。其次,应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认知等多层面引导患者了解自我管理中面对的问题与障碍,并通过科学的解决方案帮助患者克服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同时让患者了解疾病防控知识,让患者感受到支持与鼓励。最后,在此基础上,健康教练还应对下一阶段的行为计划进行优化调整,以符合患者的真实需求。

(四)健康教练技术的效果评价

健康教练技术在促进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成效。晋雅丽、王金玄等专家针对130例患者展开实际调研,通过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在实验组针对患者的药品管理、饮食问题、病情监测、运动状况、休息管理、情绪掌控等方面提出33个干预条例,并构建相应的评级体系,在完成实验后分别进行抽样评价,并由此发现实验组的成员在自我管理水平以及临床结果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由此充分证实了健康教练技术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高血压所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威胁在不断提升,单纯通过医疗手段无法有效达成治疗目的,因此需要通过健康教练技术的干预和引导,辅助患者以自我管理的方式优化生活习惯与行为,进而通过科学的饮食、运动、情绪调节等方式,实现对高血压疾病的调控与缓解。

猜你喜欢

教练高血压疾病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全国高血压日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