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报道发展方向思考

2022-02-17王龙龙

传媒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受众内容信息

王龙龙 姜 宁

当前,新媒体超越传统的平面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成为受众接受信息的主要平台。在新媒体发展的时代环境下,新闻报道受到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影响,改变了传统模式,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1]。具体而言,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让新闻报道产品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到传播发生深度变化。受众的阅读习惯也深受其影响,对于视频产品和交互性融媒产品阅读频次大幅提升。

对于大学生而言,开展社会实践时会制作大量的报道作品,在什么平台上刊发是重点考虑的事项。现实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比如传统媒体版面限制因素大,新媒体可无限量刊播内容,并且聚集最大的受众群体,等等。由此,新媒体平台系大学生选择的主要传播阵地。那么,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制作社会实践报道作品时,要尤其关注新媒体环境下的报道发展方向,要对作品的时效性、展现形式、报道内容、语言风格、传播渠道等进行深入分析,把握规律,精准制作,精准投放,实现社会实践报道作品传播效果最优化。

一、报道时效向实时性发展

时效性,是新闻作品是否具备新闻价值、是否具备新鲜性的一个重要标准。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报道的时效性被迅速提升,向着实时性和动态化方向发展。无论是专业的媒体记者,还是普通受众,都可以进行直播,实时报道最新的动态消息,这在社会实践报道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随着5G技术的逐渐广泛应用,视频直播已经呈现出极强的“常态化”表现——即平常、日常、经常三个方面的特征[2]。大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时,可以把握直播趋势,多运用直播形式去传播社会实践内容。

从直播的内容形态来看,包括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形式直播。在实践中,大学生利用微博、朋友圈、各类社交群等,实时发布社会实践的有关消息,这其实就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延时性直播。这种直播内容以文字、照片和小微视频为主,往往是碎片化的、简短的、相对随机性的,但它能以最简单、最易操作的方式,让最相关的受众群体以最快的时间了解到实践内容。对于实践团队而言,这种圈子化传播方式是必要的。

从直播的过程选择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全程式直播。即对社会实践的全过程直播,这种直播形式更能反映最真实的实践过程,但对团队提出较大挑战,包括实践内容的丰富性、技术平台的稳定性、实践过程的可控性等;二是重点式直播。即团队围绕重点实践环节,进行精心策划和设计,然后通过直播的形式展现给受众。比如选取实践中一堂准备充足的支教课堂进行直播,让受众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大量、最有意思的信息;三是突发式直播。即团队在开展实践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临时采用直播形式报道实践内容。比如实践过程中调研活动遇到村中举办庆典活动,有民俗表演,团队便可进行实时直播。

从直播的平台来看,抖音、快手、微博、微信朋友圈等,都是实践团队进行直播的重要平台。一般而言,实践团队在选择直播平台时,会重点考虑平台的开放性、易操作性、用户基数等因素,这决定着能否便捷地进行直播,以及直播的效果。

二、报道形式向立体化发展

技术的发展,让媒介形态变得更加丰富。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报道形式也随之发生巨大变革。纸媒上的静态文字、图片,广播和电视上的音频、视频,因为新媒体技术得以融合,并催生更多新颖的报道方式。由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报道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化,向着立体化方向发展。具体而言,有三个层面的表现:融媒化、动态化、交互化。

融媒化趋势下的报道作品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形态概念,它可以是其中任意形态的组合,亦有新的形态出现。比如动态图表、H5、动画、小游戏等,同时依托超链技术,它可以让报道作品在一个页面上以专题式进行集合归纳,让受众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适合自身的形式来阅览报道作品,这让报道更加丰富和立体化。在实践过程中,团队需要根据报道对象特点、报道选题传播力和自身技术能力等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报道形式。比如,在开展乡村旅游社会实践中,要给受众充分展现乡村的景色、旅社等内容,可以借助全景VR技术制作相应作品,配以文字、视频等,让用户进行体验式地接受信息;在走访非遗传承人的实践中,会采访到不同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如果把不同对象硬剪在一个视频中,会让作品主题不够聚焦。这时可以将不同项目、不同传承人的作品进行碎片化剪辑,用H5的形式进行融合,便于在朋友圈等传播,同时有关短视频还可以在视频平台上进行系列传播。

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动” 的感觉越来越被受众追捧。动态的报道作品,让信息更直观、更立体、更丰富,让受众更有存在感、愉悦感、变化感,当下短视频平台的火爆程度和发展势头足以证明这一点。网络技术驱动下,信息是海量的,受众更多的是快餐式接受信息,而动态的作品更能满足受众这些需求。这种“动”的层面有两个:一是让作品动,即用户通过动态的镜头和画面获取信息,比如常规的短视频、动画等;二是让用户也动,即让用户通过参与式行为获取信息,比如互动性的H5、线上场景体验馆等。团队在开展实践时,要充分用好镜头语言,用动态化的报道作品,让受众接受动态性信息或动态性接受信息。比如,用全景式镜头记录团队走访纪念馆的实践,让受众在作品中跟随团队的步伐,线上体验式地进行参观学习;用H5的形式,将纪念馆中的文物进行主题式整合,让受众在一个H5中便可了解团队的实践项目和实践对象。

“交互”是新媒体环境下最常见的热词之一。传统的“媒介→受众”式单向传播,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新媒体拥有独特的网络技术支撑,交互性极强,使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走向平等。受众能够通过与媒体及其他受众的互动发出更大的声音,以此来影响信息的传播者[3]。这种交互化报道的直接体现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受众参与内容生产;二是传播者在作品再创作中采用受众的内容;三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实时沟通。对于媒介平台而言,大学生属于用户、受众群体,采写制作报道作品本身属于用户供给内容。对于大学生而言,实践对象、网友则属于其受众,他们同样会提供丰富的内容,以供实践团队制作报道作品,比如留守儿童撰写的感谢信,网友在观看实践活动直播中的留言等等,都可以为团队所用。对于媒介平台而言,这是“受众+受众”双重式内容供给方式,会让报道作品更加原生态、更加接近受众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报道形式会不断地融合与创新,虚拟技术下的受众体验式报道、无人机运用下的光影动态式报道、软件技术下的游戏互动式报道等等,都会逐渐成为受众常见的报道形式,同时还可以看到另外一种趋向,即内容创新。报道形式的创新,受众的主动参与,创作者和媒介平台的用心策划、深度运营,都会让内容变得更具时代性,更符合受众的需求,更加立体、丰富、深入和全面。对于社会实践报道而言,就不单单是撰写一篇报道、拍摄一组照片、剪辑一段视频即完成工作,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受众的体验与反馈,都是需要深入考虑分析的。

三、报道语言向网络化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让媒体报道语言发生巨大变化,次元化、个性化、简洁性、直白性、混搭性等,都是网络语言的特点。而这些网络语言很多被运用到新闻报道作品之中,促使报道语言一改传统端正风格,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相比传统媒体的版面新闻报道而言,网络新闻语言对网络新词新语以及新的表达手段的使用非常及时,既促进了网络新词新语的传播,也使其自身的语言表达带上网络潮文化的特征[4]。事实上,对网络语言的合理运用的确能让作品在第一时间拉近与网友的距离,进而收获受众粉丝群体,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这些网络语言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是来自网友,比如YYDS、破防、内卷、柠檬精等,这些词首先诞生在游戏、淘宝、微博、抖音等各个平台,而后被广泛运用成为最热的词汇,被媒体广泛使用;二是来自名人,比如洪荒之力、凡尔赛、吓死宝宝了、也是蛮拼的等;三是来自媒体,比如刚刚、上新等,是由媒体率先或者较早地使用,而后逐渐在网络上流行起来;四是来自方言,比如雷人、伐开心、夺损、干饭等;五是来自文学影视作品,比如杜甫很忙、甄嬛体、鲁迅体、咆哮体、元芳体等,网友通过对文学、影视等作品的挖掘,进行模仿或再创造,形成新的网络语言。

尽管网络语言能够让报道作品更活泼、更接地气,但实践团队在制作报道作品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适合性。不少网络热词比较低俗或粗俗,不适宜于报道作品中使用。同时由于媒介形态不一样,对于报道语言的风格要求也不一致,而不同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尺度亦有差别,团队要注意对媒体进行分析;二是时效性。网络热词更新迭代快,很难有长久的生命力,这也就决定了报道作品如果运用网络词汇,尽量用眼下大家常用和喜爱的词汇,而不是翻出多年前的热词,再来使用。快餐式的网络文化背景下,网友在不断追求新颖,被抛弃的词汇也便失去了它的生命;三是准确性。有些网络热词是情绪化的宣泄,对于新闻报道作品来说,主观性和情绪化太强的热词,会让作品失去客观、准确和真实。实践团队在使用中需特别注意。

四、报道内容向个体化发展

在新媒体平台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报道内容向着更加深入而个体化的方向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两个因素最为关键:一是受众的需求。从新闻网站到客户端,从首屏或要闻推荐到弹窗推荐,新闻的时效性在新媒体时代不断向即刻性方向发展。已经适应了新媒体环境的受众,对信息的要求变得更快、更新、更深入;二是媒介平台的大数据运算推送。受众在各类网站上搜索、浏览信息的习惯被媒介平台所记录并进行分析,媒介平台会根据受众的习惯和喜好推送相应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相对常规的弹窗突发新闻而言,更具深入性和个体化特征,更加适应用户的需求。

鉴于受众的实际需求和媒介平台的重点推荐方向等层面的影响,传播者在制作报道作品时,向着两个方向不断发展:一是浅。新媒体平台针对一些重大或突发新闻事件,会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语言报道最直接、最核心的信息,被许多网友称作“字数越少事情越大”。遇到这种情况,受众的手机往往会被各类新闻客户端瞬间刷屏;二是深。在信息泛滥的新媒体时代,受众并没有抛弃深入阅读的习惯,反而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期待更深入、更真实、更有用的信息。这也是为何许多做深度报道的媒体平台和作者能够拥有更多忠实受众的原因。

对于社会实践报道而言,遭遇突发新闻的概率相对较低,实践团队要做的报道多数情况是向着深度去挖掘,向着个体故事方向去努力。那么,围绕实践地、实践对象、实践内容、团队成员等方面,实践团队可以通过个体的故事挖掘,进行深入的采访,制作极具故事性、深度性和传播力的报道作品。

五、报道传播精准化与破圈化

传播力是报道作品是否具备生命力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媒介平台的迅速发展,报道作品的传播向着两个方向发展:精准化和破圈化。

“精准投放”或说“精准推送”已经成为新媒体平台实现传播转化率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新媒体平台掌握用户的基本信息和阅读习惯,对此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推送精准的信息;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会根据受众的区域,进行本地化推送,进而实现信息传播效果最佳。大学生社会实践报道作品,属于细分领域内容,与受众的年龄段、所在区域、知识层次、专业类别、阶段性搜索习惯等都息息相关,平台对此进行分析,会让内容传播更具受众导向性。

要实现报道作品传播范围最大化,还需要注重报道作品的破圈性,即实现受众群体、地域范围等层次的破圈。推动报道作品能实现破圈,有三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新媒体平台突破地区、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的差别,受众群体极为广泛,这便让社会实践报道作品能够有破圈的机会;二是社交媒体平台的群组性。每一名大学生背后都有诸多圈子,表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即“群”。为实现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评论量等传播数据的突破,报道作品要关注大学生群体之外的其他受众群;三是自媒体平台的开放性。诸多自媒体平台是面向大学生开放的,大学生可以自主注册账号,能发布图文、视频等类型的作品,也能进行直播,进一步实现社会实践报道作品的破圈化。

猜你喜欢

受众内容信息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订阅信息
主要内容
展会信息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