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加工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探析

2022-02-14张悦佳

文教资料 2022年19期
关键词:信息加工理论课阶段

张悦佳 王 叶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认识水平各有不同,要想将道理讲透、讲活,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具有崇高精神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时代新人。学生形成一定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就是获取、编码、储存、提取和使用教育信息,最终内化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认知过程。因此,依据认知风格和认知特点开展因材施教,深入分析信息加工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因材施教的价值和路径,已经成为重要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

一、信息加工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

思想政治理论课致力于使学生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认识、政治认知和道德认知。将信息加工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发展性,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一)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性的客观需要

科学性的本质是合规律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设计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它的科学性就越高,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客观实际就越契合。信息加工理论反映了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能提高思政课理论基础的科学性。

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剖析学生认知规律,夯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依据。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是学生,研究学生心理和思想发展规律是不断发展的重要课题。加涅提出的信息加工理论清晰地把学习过程分为8个阶段,即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和反馈阶段。信息加工理论指出,在动机阶段,教育者将学生的期望与实际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了解阶段,学生会依据他的动机和预期对信息进行选择,并把注意放在那些和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关的刺激上;在获得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较好的编码策略,通过编码和储存,让学习内容进入短时记忆;在保持阶段,学习内容将进入长时记忆;回忆阶段是信息的检索阶段,教师需要提供一些有利于回忆的线索,教会学生检索;在概括阶段,学生把获得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作业阶段指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理论;反馈阶段中,教师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来判断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信息加工理论已经在教育实践中被广泛运用,展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它以简明的结构、清晰的阶段划分说明学生形成认知的规律,夯实了思政课剖析学生的理论基础。

(二)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分析学生认知过程和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和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只有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无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无法得到保证,甚至可能变成一场徒有其表、各种教育方法杂乱堆砌的闹剧。有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却没有相应的方法,没有合适的载体去承载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也将受到影响。[3]

在信息加工过程的获得阶段,学生以习惯的方式消化吸收新信息,再编码到自身原有的认知基础中。因此,教育内容应当适应学生认知基础,如果教育内容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学生没有一定的思想基础来理解和编码教育内容,则思政课的实效性无法得到保证。在信息加工理论的动机阶段和了解阶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将得到较大提高。

(三)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性的切实需求

信息加工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与外延式发展相对的概念,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是指立足于新时代,以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为核心,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地转化成为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培养起青年学生对党的领导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要义是拥有贯通式的课程体系、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和系统完备的教学体系。[4]

信息加工理论完整、系统地指明了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加工过程,可依据这一理论设计系统完备的思政课教学体系。低效的思政课教学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教学体系不完备,缺乏针对动机阶段、了解阶段和反馈阶段的教学设计,不重视吸引学生兴趣就直接开讲,忽视从学生反馈来判断教育效果。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教学体系,需要针对信息加工过程的每个阶段进行教学设计,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忽视,任何一个阶段都会影响整个教育过程的效果,尤其是实践中不够重视的动机阶段、了解阶段和反馈阶段。在动机阶段和了解阶段,即思政课教学的早期,需要着重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反馈阶段,需要设计相应的反馈制度,及时观察学生行为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入脑入心、发挥实效。

二、信息加工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

“因材施教”一词来源于宋代朱熹对《论语》的注解:“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即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升教育效果。现代教育大班化授课的特点使个体因材施教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但也使整体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在现代教育中,学生通过考试进入不同的学校和专业,“不同”的本质是在宏观学科上对学生进行了分类,大体具有相同“材质”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因而,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整体性研究,实现整体性的因材施教。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实现高校思政课整体性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是激发学习兴趣、适应认知基础和重视实践反馈。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认知过程的动机和了解阶段,学生被激发起学习兴趣,并将注意力集中于相应学习内容。学生的思想进步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兴趣正是学生成长内因的关键方面,兴趣给人带来的不是压力,而是无穷的幸福的动力,它牵引着人不知疲倦地学习、思考、探索。如果学生对思政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有强劲的学习动力,他就会主动求知、求索,进而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教育内容,在求知和求索中产生愉快的情绪。

大学教育以学科划分学生,同一学科的学生总体具有相似的思想特点,对于同一学科的学生,思政课教师采用同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激发其学习兴趣。托尼·比彻从认识论角度运用“硬/软”维度和“纯/应用”维度划分所有学科,将所有学科分为纯硬科学、纯软科学、应用硬科学和应用软科学这四类。一般来说,数学等自然科学往往属于纯硬科学,人文学科和纯社会科学往往属于纯软科学,机械自动化等技术学科是应用硬科学,教育学、法学等应用类社会科学是应用软科学。

研究发现,在批判思考能力方面,纯软科学和应用软科学学生明显强于纯硬科学和应用硬科学学生;在理解分析能力方面,纯硬科学和纯软科学的学生优于应用硬科学和应用软科学的学生;在课外投入程度方面,纯软科学学生表现最佳;在师生互动和同侪关系方面,纯软科学和应用软科学学生比硬科学学生表现更好。因此,要想有针对性地激发各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需要对软科学学生采取互动交流式的教学方法、设计思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要为硬科学学生设计逻辑性严密的教学内容,发挥其擅长理解分析的优势。

(二)适应认知基础

经过认知过程的获得阶段,学生将信息重新编码后存入原有的认知基础中。如果教育内容与认知基础相去甚远,学生很难编码全新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由认知结构和实践经验构成,认知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需要和情绪情感等,实践经验由教育经历、意识经验和社会交往构成。

设计教育内容应当考虑学生认知基础,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科学衔接。在认知结构方面,自然科学类学生的文科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关于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积累较少,教育这类学生时要重视基础概念、基础理论的学习和辨析,而针对社会科学类学生,教师则要将重点放在更多拓展性的教育内容上。[5]在认知能力方面,纯硬科学和纯软科学学生的喜欢思辨、善于理解分析,他们青睐于思想性强、有理论深度的课程内容。在实践经验上,应用科学学生的实践经验远多于纯科学学生,他们偏好包含实践经验的教学内容。

(三)重视实践反馈

在认知过程的作业阶段和反馈阶段,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理论,教师依据学生实践情况来评判教学效果。学生在前几个阶段形成的认知,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当理论在实践检验中取得成功时,他的认识才会又一次产生飞跃,加深对理论的认识,积累更多的意象。如果学生的认知过程仅仅停留在前几个阶段,很可能把理论变成教条,无法学懂、学透理论,由于缺乏作业和反馈,久而久之,理论无法得到提取和强化,也就无法成为学生稳定的认知。

重视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的是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大纲,为了配合课堂理论教学,学生参与教师设计的实践活动以深化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对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三大基本形式实施:一是课堂实践,如主题演讲、红色影视作品赏析、课堂情景设置和案例讨论等;二是课外实践,如开展社会调研、勤工助学、参加“青马工程”的研学,投身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三是虚拟实践,参与以网络为平台的实践教学活动,如远程学习、在线课堂等。

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具体实施的内容设计、课时安排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方式灵活、实践性强,能有效弥补实践教学中的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当与日常教育活动联动,把实践教学和日常教育中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结合起来,形成最大合力,促进学生成长。

三、信息加工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的优化策略

信息加工理论视域下,不同学生认知上的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获得阶段认知风格的差异,二是贯穿整个信息加工过程的认知特点的差异。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要充分认识学生认知风格的复杂性,积极契合学生认知特点,主动适应学生认知规律。

(一)认识学生认知风格的复杂性

心理学研究中,认知风格指的是个体一贯偏好的组织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具体来说是在注意、知觉、记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体偏好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特点和态度。比如有的人偏向于通过独立思考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往往习惯于借鉴、听取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学生认知风格影响着到其接受新信息的效果,能否准确把握学生认知风格,并依此设计合适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关涉教育成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充分认识学生认知风格的复杂性,首先应当走近学生,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着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况、家庭情况等影响性格塑造和思想形成的关键方面;其次,要细致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学生深层的认知风格、认知方式;再次,需要重视调查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反馈,依此分析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加工的方式。

(二)积极契合学生认知特点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不同年龄段下个体的认知能力各有特点,整体表现出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规律。要以准确剖析和把握学生认知阶段性特征为前提,选择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并考虑到各类教学方式的渐进性和发展性。

本科生处于“认知丰满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相对高中生来说,以更复杂的图式和更丰富的知识来填充认知框架,他们洞察自我、自然和社会的能力愈发完善,注意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进一步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已由高中时的经验型抽象思维过渡到理论型抽象思维,开始致力于系统掌握现象背后蕴含的本质和规律。这一阶段的学生热衷思考问题,对人生和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初步开始培养起辩证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创新思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用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辩证思维具有穿透现象直达本质的解释力,要运用辩证思维讲深社会运行发展的哲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理和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的情理。历史思维具有穿越时空直达现实的解释力,要善用历史思维讲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道理。创新思维具有突破常规思维解决问题的创造力,要善用鲜活案例讲道理。

研究生进入“认知成熟期”。研究生对自我与他人、自然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认知趋于成熟、稳定、深入,富有研究探索精神,有高水平的洞察能力和思辨能力,在专业上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研究的能力,习惯运用科学理论系统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阶段开展思政课教学,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开展专题学习和问题探究,以问题切入为重点、课题探讨为主体、专题讲述为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学生围绕一些重点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自主式的研究性学习,并在专题讲述中汇报研究成果、相互启发,推动研究生在对大量关键问题的探究中形成深刻的思想体系。

(三)主动适应学生认知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过程中蕴含着共通的规律,即认知发展进程中各个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理解和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依规律办事,设计教学策略方法,对促进高校思政课因材施教非常重要。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包括需要驱动律、阶段发展律、社会互动律等,它们阐明了认知主体和认知结果之间的客观逻辑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适应学生认知规律,应当深入挖掘学生精神需要,引领学生思想认知和政治认知发展,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互动。

第一,深入挖掘学生精神需要,特别是对理想信念的需要,使教学设计与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合理精神需要,并在满足需要和渗透理论的双向作用中,切实巩固深入、持久、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第二,适应并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发展。随着年级的升高和面临主要矛盾的变化,学生对世界的认知逐渐趋向成熟、现实,思政课教学要在适应各个阶段学生认知特点的同时,及时引导其认知特点向正确的方向转型发展;第三,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与现实社会的互动,依据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认知在个体和社会的交互中形成,意义在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中建构。增加学生之间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互动,增加学生和社会现实的互动,有助于在一定的情境中稳固认知。[6]

猜你喜欢

信息加工理论课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的协同影响
面向煤化工产业的专利信息加工与应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试论科学课程教材编写的基本条件——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视角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