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培育探析
——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

2022-02-14

文教资料 2022年19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培育辅导员

孟 雪

(北京语言大学 语言学系,北京 10008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1]立足现在,开创未来,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离不开最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青年一代的接续奋斗。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继续前进更需要作为未来社会重要参与者的青年砥砺前行,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培育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的。很多专家和学者对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培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如侯军英从学生主体和外部环境等方面讨论了当代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淡薄或缺失的原因,指出应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且形成政府、社会及学校教育合力的氛围,以促进当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培育。[3]宋晓炜从自我革新、家教家风、教育影响、风气营造等方面探讨了对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培育的有效途径。[4]这些研究从宏观上探讨了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培育,不论是对该理论的研究还是对实际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从微观视角,即特定教育主体——高校辅导员来探究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培育的有效形式和方法。这是因为辅导员开展这项工作具有优势,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高校辅导员能够深入青年大学生群体,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及成长需求,从而在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培育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讨高校辅导员这一特定教育主体对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培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内涵

明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内涵是开展培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内涵主要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懈的奋斗精神等方面。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灵魂。青年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5]青年大学生只有志存高远,才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才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当然,青年大学生会有不同的人生规划,不同的成长轨迹,但只要能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小我同祖国和人民的大我紧紧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而如果离开了祖国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就难以开辟出自己的小天地,也难以实现人生价值。因此,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二)深厚的爱国情怀

深厚的爱国情怀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核心。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热爱伟大祖国。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来说,热爱祖国是本分、是职责,也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更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始终怀揣一颗赤子之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青春的力量,以赤诚之心展现青年人的爱国精神,以实际行动体现青年人的顽强品格,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

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关键。青年大学生即使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爱国之心,如果没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根基,也无法完成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伟大使命。“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因此,青年大学生要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不负韶华,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练就过硬本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开阔思维视野、增强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和站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四)高尚的道德品质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根本。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要止于至善,这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6]青年大学生要致力于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加强道德养成,并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只有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面对日益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明辨是与非、不盲目从众;面对外部诱惑,要坚守赤诚的初心,增强内心的力量,严守规矩,以踏实诚恳的态度和刚正不阿的品格,自觉抵制诱惑;面对美好生活,也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因此,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吸收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反思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着力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五)不懈的奋斗精神

不懈的奋斗精神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底色。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不管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大我和人民的大我,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使命,还是实现人生理想,实现自身的持续进步和全面发展,都离不开刻苦努力和艰苦奋斗。也正是在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中,才有了现如今的美好生活,也才能够使人们始终怀揣着对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美好向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青年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斗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应当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实际行动中不断发扬奋斗的精神,发挥奋斗的力量,体现奋斗的品质。“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7]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不断创新和实践,在日益发展的新时代中,不断奋斗前进,勇于开拓进取,克服艰难险阻,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青春的力量,创造属于青年人的靓丽风景!

二、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培育路径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努力,多措并举推进。为此,作为高校辅导员,要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班团学风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注重日常生活关切这四个方面着手。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树立使命担当意识

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培育使命担当意识必须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条主线。除思政课教师之外,高校辅导员也是对其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活跃在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线,往往能够更加及时和准确地感知到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显性和隐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建构对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有机结合的认知,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使命担当意识。“高校辅导员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的思想传播、政策落实往往是要通过广大辅导员传播给大学生。”[8]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显性理想信念教育,如讲好思政课、组织实地走访活动等。除此之外,身处学生一线,高校辅导员也应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树立发挥积极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应致力于不断完善自身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将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相统一,将职责视为使命与担当,在与青年大学生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以心理认同和情感基础对其产生正向影响,切实起到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

(二)以班团学风建设为抓手,增强使命担当认知

“随着交往领域的扩大、活动范围的增加,他们(青年大学生)更多地受同辈团体及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有极大的社会性。”[9]因此,班团学风的建设是增强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认知的重要抓手,抓好班团学风建设同样也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通过开展多样的班团学风建设活动,尤其是以身边人为榜样的示范教育,高校辅导员以生动鲜明,直观具体的形式为青年大学生树立使命担当榜样,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言传身教,以激发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情感,产生思想共鸣和情感认同,从而增强使命担当认知。在班团建设中,青年大学生通过承担其中的角色,体验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以及对他人、对班团的意义,充分激发使命担当意识,建立个人责任同集体建设之间的有机统一,从而明确履行使命担当的重要性。而在此过程中,辅导员要做好班团建设的引导工作,给予客观评价,推进良性班团建设。此外,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应致力于构筑良好的学风,鼓励青年大学生将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服务人民、献身祖国的本领,牢固树立其对自身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同国家与民族进步紧密相连的认知,如弘扬科学家精神等。

(三)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引导使命担当体验

“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具有教育与导向功能,在校园中传递健康向上的正能量有利于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10]高校辅导员是校园文化活动组织的主力军,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物质文化活动、制度文化活动以及精神文化活动来实现对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培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院系文化墙的建设,应充分凸显新时代青年发展同国家与民族发展密切相关的宣传内容,如优秀青年大学生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先进事例等,鼓励青年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高校辅导员作为校园制度的规范者和监督者,应在日常中着力维护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从而督促大学生的文明举止以及责任担当习惯,促进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制度文化中明确自身的责任担当。高校辅导员也应致力于开展丰富多彩和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以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明确自身作为时代新人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引导其在多元文化场域中找到平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点。除文化场景的建设外,高校辅导员还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青年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如社团活动、支教活动、团学活动等。针对青年大学生多样化的个人需求,创设或选择有针对性的情景,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现实情况,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使其在实践中体验到自身的使命担当,发挥自身的专业和能力优势,从而不断增强其使命担当意识。

(四)以日常生活关切为支点,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高校辅导员应同学生间建立起紧密联系,加强沟通,关注、关爱和关怀青年大学生发展,从而切实服务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要用青年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话语,关注青年学习生活,了解青年成长烦恼,鼓励青年发展进步,以知心朋友、贴心伙伴的姿态,助力青年大学生树立使命担当意识,肩负时代新人的使命与担当。[11]高校辅导员应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谈心谈话、深度辅导,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间的紧密关系,同青年大学生共奋斗共前行,做好青年大学生的“引路人”和“知心人”,使其能够积极投身于履行自身使命担当的实践中。

三、结语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的培育尤为重要,对于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在这一进程中,高校辅导员发挥着独特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因为高校辅导员身处学生一线,最了解学生,能够把握学生所思所想所盼。只要高校辅导员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以班团学风建设为抓手、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日常生活关切为支点,就能够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使命担当意识、增强使命担当认知、引导使命担当体验,进而服务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当然,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培育路径的思考仍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继续探索以不断丰富,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反馈信息的搜集整理并深入研究,以了解培育方法的有效性和接受度,这些将是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培育辅导员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