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评价研究及障碍因子诊断

2022-02-04冉,王艳,2

关键词:安徽省障碍物流

赵 冉 冉,王 艳,2

(1.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淮南师范学院 科研处,安徽 淮南 232038)

旅游业随着经济的增长日益兴起,与旅游相关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旅游物流是由旅游业和物流业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新型产业,是指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产生的物质流动[1]。狭义的旅游物流是指旅游商品的流动和游客消耗的物质,广义的旅游物流应包括由旅游活动带来的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物质交流[2]。潘文军、王闻慧和胡珊珊(2008)认为旅游物流是需要物流这一产业作为支撑的,针对旅游过程中游客的各种多样化需求而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创造时间和空间两种不同的效益来提高顾客满意度[3]。赖斌、彭其渊、杨丽娟(2010)认为旅游物流主要是为了满足游客和进一步发展旅游业而产生的一种物流活动,并且包含了旅游商品供应、游客的中转流动和运用物流信息对人员和途中车辆的管理[4]。白平、陈红菊(2013)第一次在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西部十几个省份的旅游物流能力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5]。旅游物流的研究近年来也不断深入,尽管旅游物流能力在现有的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通过国内外多位学者对旅游物流的认识和探索[6‐10],可以通过“吃、住、行、游、购、娱”这六个要素对旅游物流能力进行界定,即为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产生的需求提供的一系列消费活动且对游客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的一种能力。

安徽省是全国十大旅游省份之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有着美不胜收的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同时具有徽派建筑等人文景观。近些年,安徽省政府和人民也意识到旅游业对本省经济的巨大推动力,大力发展安徽省旅游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和空中航道等水陆空综合旅游交通系统,同时在景点的周围构建了酒店、餐厅以及游乐园等一整套娱乐设施,既便捷了游客们的出行也提升了其游玩的身心体验感。但是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时间较短,基础薄弱,在重要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各景区易出现交通堵塞、运输不畅无法及时送达等不良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安徽省旅游业所应具备的配套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旅游物流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体现了旅游产业服务及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如何更高效地发展当地旅游产业需要进一步探讨,且目前针对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的研究相对有所欠缺。基于此,本文参考已有研究,选取安徽省作为研究区域,选用其2007—2019年的相关指标数据,构建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主成分分析法筛选主要成分,评价其旅游物流能力发展水平;结合回归分析法,厘清旅游效益与物流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运用熵权—障碍因子诊断模型,综合分析影响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主要成分的障碍因子,以便更准确、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水平,为安徽省推进高质量旅游物流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研究方法与指标构建

(一)方法

1.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线性变换把多项指标转化为少数综合指标,可以在旅游物流能力评价的多个指标中筛选出有意义的指标,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1)原始数据标准化,构建标准化矩阵Y:

(2)求相关系数矩阵B:

(3)求B的特征值、特征向量、贡献率,解特征方程得m个特征根:

λj,j=1,2,…c,由Bb= λjb,得出单位特征向量b0j

(4)确定主成分个数c,使信息的贡献值达到85%以上。

(5)将标准化后的指标变量转化为主成分

U1则为第一主成分,U2为第二主成分,Um称为第m主成分

(6)综合评价c个主成分。对c个主成分加权求和(权数即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最后得出评价值。

2.熵权法

指标数据具有特定的量纲,无法对其进行直接计算,所以对这些数据需要进行无量纲化预处理。而熵权法则是将多个指标量化最后进行综合决策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数据无量纲化:

上式中,设定评价对象由n个,评价指标为m个,xij表示第i个对象的第j项指标。

(2)计算第i个指标下第j个样本指标值所占比重Hij:

当Hij=0时,令Hij× lnHij=0

(3)确定熵值ei:

(4)计算第i个指标的熵值权重:

3.障碍度因子诊断

障碍度模型被应用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11]、水资源生态安全评价[12]、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13]等研究中。也可用于体现旅游发展中某个阶段的发展水平,本文引入障碍度模型,诊断旅游物流能力发展的阻碍因素,为安徽省的旅游物流能力健康发展提供对策,有效避免短板出现。为此,本文运用熵权法计算因子贡献度,结合障碍度因子诊断模型测算单指标对旅游物流能力的障碍指数。其中,因子贡献度是指单指标对旅游物流能力水平的权重;障碍度因子诊断,即因素层和指标层对旅游物流能力水平的影响大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Oi为指标对旅游物流能力的障碍程度,di=1-xij为指标偏度,即指标与最优值之间的差,ωj计算见式(9)。

(二)指标构建

1.指标体系

旅游物流能力评价指标要能用于评价旅游物流服务水平,能揭示旅游物流能力所表述的旅游物流发展的实际水平,寻找到影响旅游物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和对未来影响的原因。鉴于旅游物流的复杂性,旅游物流能力指标往往是动态的[2]。当今旅游物流能力的评价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构建旅游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按照旅游六要素进行划分;二是按照增值性、保障性这两种指标进行划分。基于现有研究,旅游物流能力始终贯穿于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因此本文选取旅游六要素,对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评价指标进行选取。物流能力既包括物流服务的需求能力也包括了供给能力,有鉴于此,本文认为安徽省的经济基础——表现了安徽省物流服务的需求能力;信息产业、旅游业和物流业——表现了安徽省物流服务的供给能力,这些方面对安徽省物流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通过以上的划分,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将以下指标作为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的评价因素。如表1所示:

表1 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相关数据获取

为了研究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查阅了《安徽统计年鉴》以及《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中选取了2007—2019年安徽省的相关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得到表2:

表2 安徽省相关原始数据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1.分析过程

本文利用SPSS23.0对上表的原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由于X4和X8与其他的变量相关性为负数,所以将这两个变量剔除再分析。得出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如下(表3):

表3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由表3可知,KMO值为0.834>0.8,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是217.986,自由度为21,概率p为0.000<0.01,说明拒绝了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互相独立的原假设。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都比较高,说明各变量存在相关性并且呈现较强的线性关系,适合对原始变量进行降维的因子分析。因此得出了总方差解释,如下(表4):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由表4可知,成分1的方差贡献为6.462>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315%>70%,所以提取一个主成分是合适的,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92.315%。经过提取公因子,得下表所示(表5):

表5 成分矩阵

因此,设Z(C)是物流能力的得分,Xi为原始变量,再根据以上的主成分分析和因子载荷矩阵(表5)可以得到主成分与其他7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表达式为:

再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代入此表达式,最后得出了2007—2019年安徽省的旅游物流能力综合得分,如下表所示(表6):

表6 2007—2019年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得分

由表6可以看出,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得分在2013年之前都是负分,直到2013年才开始逐渐正向提升,并且在2014年之后旅游物流能力提升的较快,说明随着安徽省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产业逐渐得到了重视,其中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对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的提高起了作用。

2.旅游物流能力横向比较分析

安徽省位于长三角地区,为了进一步评价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通过查阅长三角地区另外的两省一市的统计年鉴(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得到原始数据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它们2019年旅游物流能力得分,如下表所示(表7):

表7 长三角地区2019年旅游物流能力得分比较

通过上表7可见,即便安徽省的物流能力最近几年不断得到提升,但旅游物流能力仍然处于长三角地区的最后一名,与江苏、上海等发达省市之间有所距离。这与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有关,也与安徽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现代化不高、地理位置不如这些地区优越等有关。所以,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越为必要。

(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1.物流能力和旅游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研究物流能力和旅游总收益之间的变化规律,分析旅游总收益受旅游物流能力变化影响的程度,通过建立回归方程的形式来反映,并为预测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依据。首先确定物流能力为解释变量,记为X;旅游总收益为被解释变量,记为Y。再采用SPSS23.0软件对安徽省2007到2019年的物流能力得分和旅游总收益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系数是0.977,适合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显著性水平a为0.05。最终得出下列结果(表8、9、10、11):

公立医院作为一个经营管理的医疗企业,对于经营的月度目标、年度目标以及相应的效益指标,整个的系统管理需要进行全面的管理编制,并进行预算支出,从而进行资金管理,实现成本的有效管控。对于预算管理项目的运作,其中财务部门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一种系统的判断并结合实际情况的需求进行考虑,从而形成医院总预算,在这个阶段,预算管理工作是对项目进行分解,并综合形成管理,实现对公立医院的整合运行管理特点,在这个过程中适当通过患者满意度以及相关的投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来控制管理绩效评估,从而在员工的动员上起到一定的参照。

表8 物流能力、旅游总收益相关性

2.影响分析

由表8可得知,相关系数为0.977,显著性(单侧)为0.000,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安徽省物流能力和旅游总收益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由表9可看出,调整后的判定系数R2=0.950,这说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通过表10方差分析可以看出旅游总收益总离差平方和为80 988 638.25,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27.223,Sig.值为0.000,因为显著性水平a为0.05,说明旅游收益Y与物流能力X的线性关系显著,可建立线性模型。由表11可知,回归方程为Y=3 487.846+1 081.48X,可以看出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对旅游总收益呈现正向影响,回归系数t检验观测值为15.074且Sig.值为0.000,与表8以及表10的Sig.值相同,模型所得结果有效。结合上述研究,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可通过提升旅游物流能力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表9 模型摘要b

表10 АNOVАa

表11 系数a

(三)障碍度分析

1.测算结果

本文结合熵权—障碍度模型,测算安徽省2007—2019年旅游物流能力系统的主成分指标的权重及障碍度,具体结果见表12。同时依据所得结果,通过Minitab制作趋势图,分析各因子的障碍变化态势(图1)。

图1 障碍度变化趋势图

表12 障碍因子诊断结果

2.结果分析

由图1可知,2007—2012年系统各变量对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阻碍程度的差异随着时间推移而呈现扩大趋势,2013年后则呈现波动变化。由上表可知,2007—2009年七个有效变量的障碍度测算值相对均衡,在14%上下波动。2010年后,旅游总收入(X2)与住宿餐饮业零售额(X3)的障碍度分别为16.244%与15.158%,障碍度逐渐扩大,逐渐成为当年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旅游社组织数量(X5)及移动电话用户(X9)的障碍度减小,表示在该年旅游消费经济不够景气。

2011—2014年,旅游总收入(X2)的障碍度持续增加至18.290%,批发零售业企业销售这意味着安徽省在这几年旅游效益相对较低。

到2015年,障碍度发生较大变化,X5的障碍度缩小将近为0,GDP(X1)及旅游总收入(X2)成为旅游物流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从原始数据可得知,当年旅游社组织数量提升至1465家,提升幅度较大,说明安徽省旅游受到重视。但旅游社组织数量集聚,运营效率上升,但区域经济增长趋势相对平稳(即GDP),游客意愿受到经济因素驱使,旅游总收入增长不明显,相对障碍度上升。

2016年受到2015年的旅游总收入影响,集聚的旅游社虽然增加了旅游运营效率,但总运营成本上升,利润分布面过大,市场竞争加剧,依据社会经济的“马太效应”,部分旅游社退出市场竞争,变量障碍度增长至17.032%,成为该年的首要障碍因子。同时物流能力层面的变量障碍度相对减弱,主要在于经过多年交通仓储投资,区域沟通能力提升,有效反馈于经济层面。

2017年旅游组织数量(X5)成为当年主要障碍因子,其障碍度上升至22.205%,其余变量障碍度呈现波动。2018开始,旅游组织数量(X5)障碍度持续上升,到2019年达53.081%,成为该年主要障碍因子,其余变量障碍度都呈现下降趋势,意味着旅游社数量不足以支撑安徽省旅游规模的增长,后续旅游物流能力的提升,需要着重关注旅游基础设施的增设,政府可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吸引旅游社入驻安徽,提高旅客容纳量。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安徽省2007—2019年经济、旅游、物流、信息层面构建旅游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筛选出主要成分,评价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其旅游物流能力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再与2019年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的旅游物流能力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显示安徽的旅游物流能力水平处于末位,主要是由于安徽省经济基础原因,其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发展水平存在不足,同时安徽省虽然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有黄山、天柱山等自然奇景,但对外宣传不足,无法有效吸引旅客注意,旅游物流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同时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探究物流能力与旅游效益之间的互动规律,结合熵权法及障碍因子诊断法测算各主要成分对旅游物流能力的阻碍程度大小,发现旅游组织数量的障碍度由小到大,成为2019年的主要障碍因子。依据上述结果,本文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建设基础设施。加大对旅游景区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以及附近所辐射到的商业街。完善附近的医疗、通讯,建立大型的游乐场所,提升接待服务质量,改善旅游中的咨询驿站、观景平台、停车场所,并让旅游过程中的宾馆、景点、饭店、车站、购物、机场相互协调合作形成一条龙服务,使安徽省景区的基础设施适应现今的发展速度,来提高游客的体验感以延长游客在安徽旅游的逗留时间,让游客能够尽情玩乐,流连忘返。

(二)完善物流运输系统。安徽省的交通网络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对省内各个城市之间的道路进行拓宽以便捷游客在省内的通行,保证著名旅游景点地区之间的交通足够的通畅,减少旅游高峰期出现的堵在半路上的情况发生;合理分配和使用运输工具,提高公共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科学的控制和引导景点的人流量;发展旅游景点对周边的干线公路,对沿线的风景优化,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同时挖掘省内的潜在游客,也为路上经过的美丽乡镇带来旅游热潮中的发展机会,进一步促进安徽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健全配套宣传信息系统。对旅游景点加大宣传既需要安徽政府科学的引导也需要市场对其进行推广,可以进一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一些知名网站等平台,通过这些渠道曝光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给网友制造深刻的印象来吸引更多的省内省外游客到此游玩;开通并健全旅游景点的网站和反馈窗口,及时发布信息,为游客的出行决策提供便捷,也利于及时解决旅游途中所遇到的问题;发布完善的电子地图、景区分布图为游客的游玩提供相应的信息,增强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

(四)提高旅游产品服务质量。在人流量较多的景区周围建立大型的旅游购物商场,满足游客旅游过程中购物的消费心理,通过销售本地特色产品来吸引消费,以树立品牌形象,同时提高旅游产品的物流化程度,将顾客购买的产品运输到家,通过外包将运输和配送等环节交给第三方物流,既解决游客购物后不方便带走的问题,也有利于商场专注于销售自己的核心产品;由于工作人员往往体现一个景区乃至地区的形象,应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及时解决游客遇到的问题。

旅游物流能力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结合以上对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评价的研究,可以看出安徽省旅游物流能力虽然这几年都在提升,但是仍然处于发展的阶段。安徽省物流能力每提升一个单位(即能力评价指数的数值提升1),旅游总收益将会提高23.7%,可见物流能力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有必要对旅游物流能力进行评价研究,不断发展旅游物流能力。提升旅游物流能力需要妥善引入旅游组织,同时后续可以通过各主要成分的障碍度动态变化,进一步明晰安徽省在推进旅游及物流能力发展各阶段的管理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健全宣传信息系统等措施都有利于旅游物流能力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对推动安徽省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安徽省障碍物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跟踪导练(四)2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跨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