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勤人员血脂代谢异常情况调查分析

2022-01-25王军民周泽权郭骁勇周晓明李晓梅

空军航空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空腹胆固醇

王军民,周泽权,杨 敏,郭骁勇,周晓明,黄 峰,林 琳,李晓梅

近年来,随着战备训练任务的加强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空勤人员血脂异常患病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1],已成为空勤人员大小体检中最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2]。血脂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往往共同出现,互相促进,更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3-4]。积极有效的干预血脂异常,对预防空勤人员的代谢异常及心血管疾病、延长飞行寿命和保障战斗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5]。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空勤人员血脂异常的现状和特点,本研究以地方普通体检人群为对照,全面比较分析了空勤人员血脂异常的特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4年1月—2019年4月于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保健疗养的4 377名男性空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各兵种各机型飞行员3 120人,平均年龄32.5岁。另选择2015—2017年在本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地方人员7 195人作为对比。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述人员的人体测量学和生化指标。血脂指标主要有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Non-HDL-C的计算公式为TC减去HDL-C。血脂异常的分层标准参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6],TC升高定义为TC≥5.2 mmol/L;TG升高定义为TG≥1.7 mmol/L;LDL-C升高定义为LDLC≥3.4mmol/L;HDL-C降低定义为HDL-C≤1.0 mmol/L;Non-HDL-C升高定义为 Non-HDL-C≥4.1 mmol/L。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空勤人员血脂异常各组分与体质量指数(BMI)升高、高血压前期、高尿酸血症、空腹血糖受损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联性。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的比较 空勤组的平均收缩压、尿酸和空腹血糖均显著低于普通组(P<0.01)。空勤组舒张压、TC、LDL-C和Non-HDL-C则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表1)。

表1 空勤人员和地方普通人员一般资料和血脂指标的比较

2.2 血脂异常比例的比较 空勤组TC升高、LDL-C升高、HDL-C降低和Non-HDL-C升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表2)。

表2 空勤人员和地方普通人员血脂代谢异常比例的比较(%)

2.3 空勤人员血脂异常与其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 除高LDL-C与高血压前期以及低HDL-C与空腹血糖受损无显著相关外,血脂异常各亚组均与BMI升高、高血压前期、高尿酸血症、空腹血糖受损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显著相关(OR=1.253~3.418,P<0.05)(表3)。

表3 空勤人员血脂代谢异常相关因素分析[OR(95%CI)]

3 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空勤人员血脂异常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高TC、低HDL-C以及高Non-HDL-C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同年龄段地方普通人群。血脂异常的病因包括基因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饮食和生活方式等,也可继发于肥胖、脂肪肝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7]。空勤人员之所以血脂异常的问题突出,和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有关。为了应对当前训练架次多、训练时间长、训练难度大、演习和战斗起飞次数多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消耗,空勤人员往往以高热量饮食为主[8]。高脂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是导致空勤人员的血脂异常的重要因素。空勤灶不可单纯以伙食标准安排空勤人员膳食,而应在营养师的指导下科学优化空勤人员的日常膳食。

除饮食因素以外,肥胖等代谢异常也直接影响脂质代谢[9]。本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空勤人员的血脂异常与肥胖、高血压前期、高尿酸血症、空腹血糖受损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异常均显著相关。上述代谢异常与血脂异常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最终共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10]。研究证明,虽然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血压超过115/75 mmHg时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便已随着血压的升高而成倍增加[11]。同样,当空腹血糖超过5.6 mmol/L时(美国ADA关于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切点),心脑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均显著增加[12]。因此,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并不是血脂异常和其他危险因素的简单叠加,而是2个或多个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的共同结果。所以对空勤人员的血脂异常管理应树立“整体观”,全面评估每位空勤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综合防治策略。

LDL-C是最为重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TC水平一般与LDL-C平行,但TC水平也容易受HDL-C的影响。Non-HDL-C的引入不仅可以避免上述影响,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反映除LDL-C以外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水平[13],故我国2016版血脂异常指南已将Non-HDL-C列为调脂治疗的次要目标[6]。国际上有些指南则将Non-HDL-C列为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首要目标[14]。本研究中,空勤人员Non-HDL-C边缘升高(17.2%)和升高(6.5%)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对空勤人员的Non-HDL-C升高应提高认识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血脂异常的干预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但不管是否启动药物治疗,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变均是治疗的基础[15]。空勤人员在满足必须营养素和热量的前提下,应该用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以薯类和全谷物替代精制米面,减少添加蔗糖和果糖的摄入;应该积极控制体质量、戒烟限酒,优化有氧运动和阻抗运动的强度和比例,掌握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

综上所述,空勤人员血脂异常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Non-HDL-C升高。除必要时启动药物治疗外,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各级卫生机构需要提高对空勤人员血脂异常危害的认识,摸索制定科学、合理、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最大可能的保障空勤人员的健康和战斗力。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空腹胆固醇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心脑血管12个问答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