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血清SP、5-HT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2-01-25张国龙胡新宇

空军航空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内热小针刀刀口

张 松,张国龙,胡新宇,张 昆

飞行人员脊椎长期受较大压力作用,易引起腰椎间盘外周力学结构失衡,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LDH髓核突出或脱出,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引起腰腿疼痛、单侧或/和双侧下肢麻木,以及下肢肌力减退等症状,给飞行人员的飞行工作及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2]。目前,内热针广泛应用于LDH治疗中,具有松解肌肉痉挛、改善循环、消除炎症反应、增加局部血供的作用,但整体疗效仍不尽理想[3-4]。近年来,中医治疗在腰椎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临床重视,如四维疗法、针灸等均为常用有效治疗方法,其中小针刀可有效松解病变椎体周围软组织粘连,消除疤痕和挛缩,从根本上缓解神经根受压,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目的[5-6]。基于此,本研究对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LDH的效果及对其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关节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索。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大连康复疗养中心治疗的74例飞行人员LDH患者,均为男性,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2组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基本情况

1.2 评价标准 纳入标准:①LDH的西医诊断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7];②LDH的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③腰椎间盘突出部分<5 mm;④患者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腰椎结核引起的腰腿疼痛患者;②近期采用其他系统疗法治疗者;③合并其他脊椎疾病者;④近3周内有感染性疾病史者;⑤近3年有脊柱或四肢外伤史者;⑥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内热针治疗,选用济宁佳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内热针与精密温控加热仪,患者取俯卧位,结合肌肉损伤的解剖部位,确定病变腰椎的棘突位置及针刺的位置,平棘突向两侧各布3排针,于距棘突2、3、4 cm处定进针点,皮肤常规消毒,采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采用1.1 mm×10 cm一次性内热针沿标记的进针点直刺进针,深度至骨膜,全部进针完毕后加热,温度设定为48 ℃,时间20 min,完成后拔针、压迫止血,常规消毒、敷料贴敷。研究组予以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首先行内热针治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内热针治疗2 d后行小针刀治疗:患者俯卧,患处皮肤常规消毒,选取病变椎间盘的棘间点和横突间压痛点及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之压痛点为治疗点,每次治疗一般选3~6个点,首先行棘上、棘间韧带松解,保持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经棘突顶点垂直进刀,深度至骨膜,纵疏横剥3刀,90°调转刀口线,经棘突上缘向棘间提插切割3~4刀,注意深度应<0.5 cm。随后松解L3-S1关节突、关节囊,保持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于棘间旁开2 cm进刀,小针刀达到关节囊、关节突后提插切割3刀。然后松解L3-5横突尖部,保持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于棘突上缘旁开4 cm进刀,深度至横突骨面,小针刀到达横突尖部后提插切割3刀,90°调转刀口线,经横突上下缘提插切割3~4刀,注意深度应<0.5 cm。随后松解竖脊肌起点,于骶正中嵴及向两侧水平旁开2 cm进刀,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深度至骨膜,纵疏横剥3刀。完成后松解髂嵴中后部,于髂嵴中后部压痛点垂直进刀,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深度至髂嵴边缘,90°调转刀口线,提插切割3刀。松解L4-5、L5-S1椎管内口,于棘间旁开1 cm进刀,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深度至椎板上缘,90°调转刀口线,切开部分黄韧带,至椎管内后调转刀口线与神经根走形一致,沿椎弓根骨面缓慢推进,至椎间隙平面,将神经根管口粘连、瘢痕松解。2组均治疗1周/次,1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治愈:LDH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70°,日常生活及工作恢复正常;显效:LDH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46°~70°,基本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有效:LDH临床症状减轻,日常生活及工作轻度受限,直腿抬高30°~45°;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9]。(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2 血清SP、5-HT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2组血清SP、5-HT水平。方法: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外周血3 ml,以3 500 r/min转速离心处理5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SP、5-HT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方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3 腰部活动度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2组患者腰部活动度,包括前屈、后伸、侧屈度。

1.4.4 关节功能 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2组患者关节功能。方法: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10]进行评估,包括临床体征(6分)、主观症状(9分)、日常活动受限度(14分)3个方面,分值范围0~29分,分值越高腰椎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2组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血清SP、5-HT水平 治疗前,2组血清SP、5-H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SP、5-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2组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P、5-HT水平比较

2.3 腰部活动度 治疗前,2组腰部前屈、后伸、侧屈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腰部前屈、后伸、侧屈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2组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腰部活动度比较(°)

2.4 JOA 治疗前,2组JO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JO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2组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JOA比较(分)

3 讨论

相关调查显示,军队飞行人员是颈腰椎病的高发群体,其中LDH总患病率高达10.82%,加强LDH的预防与治疗,对保障飞行安全、提升空军战斗力有着重要意义[11-12]。

本研究结果中,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LDH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97%,具有一定疗效。内热针是临床治疗LDH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在病变部位作多个贯穿骨骼肌的小孔进行加热,可有效减轻痉挛变性肌肉的张力和无菌性炎症,促使骨骼肌再生和再血管化,同时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局部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13]。但单一应用内热针治疗难以取得理想疗效。

近年来,小针刀疗法广泛应用于LDH治疗中,疗效良好。本研究将小针刀与内热针联合应用于飞行人员LDH患者,持续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89%,二者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小针刀是在中医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新型技术,是中医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14]。中医学认为,LDH属“腰痛”“痹证”等范畴,病位于腰脊,本在肾,由肝肾精气亏虚、筋骨失于濡养,劳力损伤,加之外感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或外伤筋骨致瘀血内阻,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病延日久,气血亏虚,瘀滞凝结而缠绵难愈[15]。小针刀通过对腰部的软组织粘连、瘢痕进行整体松解,可纠正腰椎受力曲线变化,缓解腰肌紧张性,消除椎间盘受到挤压、突出,从而解除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力,有效缓解腰腿疼痛症状[16-1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JOA,充分证实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能改善飞行人员LDH患者关节功能。国内有报道指出,小针刀松解术能刺激机体产生血管神经活性物质,促进神经机能的改善,同时能抑制致痛物质合成、分泌,缓解疼痛感[18]。本研究结果中,小针刀与内热针联合治疗能进一步抑制飞行人员LDH患者血清SP、5-HT表达,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相关研究表明,脊柱的长期稳定性是维持人体姿势,在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病和恶化中起重要作用[19]。目前LDH的治疗方法主要作用为暂时缓解腰腿疼痛,并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腰椎的稳定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小针刀联合内热针能显著提高患者脊柱的稳定性、活动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关节功能,改善患者预后,这与小针刀能有效改善腰椎肌群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采用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LDH患者,能进一步降低血清SP、5-HT水平,改善腰部活动度,显著提高患者关节功能,增强疗效,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选取量较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后续工作中需扩大样本选取量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内热小针刀刀口
外出踏青排内热
神奇的小针刀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让学生试刀的教授
黄芪当归汤益气又补脾
污泥内热式炭化技术探讨
污泥内热式炭化技术探讨
臭菘靠“内热” 融冰的花儿
没有“刀口”的神经内镜技术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