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救治中的应用

2022-01-24

循证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分值病情急性

李 娟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2255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程的加快,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发病急促,且致死率较高。因此,给予针对性抢救措施,为病人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集束化护理逐渐步入临床。集束化护理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病人为中心,强调多学科辅助,主张家属、护士、医师相互协同合作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有研究表明,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出血病人预后效果,为后期治疗奠定重要基础[1]。目前,护士主要是依靠监测生命体征和根据临床经验等主观意识来判断急性脑卒中病人的病情,缺乏量化的科学预警。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2]是用于病人病情评估、预测危险分层的方法,由于其简单易行,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认可,国内也在临床各领域探索使用。本研究将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临床表现及体征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要点,经急诊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确诊[3];②研究对象基础信息完整,参与整个研究过程;③病人均自愿参加本研究,且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①存在神经疾病、精神障碍及其他严重性疾病者;②认知功能存在异常者;③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者。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集束化护理,具体方式如下,①建立集束化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护理小组,负责制定护理计划,评估护理效果。从病人进抢救室到完成初始评分10 min内急诊护士建立静脉通道,测指尖血糖,15 min内脑卒中小组到达并对病人进行初步评估,25 min内完成头部CT,45 min内拿到CT报告,30 min内检验科接受标本并给出报告。②建立完善的评估、预检、影像检查机制,确定每一个环节的急救过程。③建立时间表,病人一旦确诊急性脑梗死,立即应用时间表对整个治疗进行记录,并建立电子档案。④建立相应的护理流程图:通过建立护理流程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实现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的针对性护理,争取每一分每一秒的抢救时间。在溶栓治疗的过程中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每间隔15 min记录1次,观察病人是否出现意识转差、头痛、双侧瞳孔放大等情况。⑤溶栓后护理:在溶栓治疗后及时安抚病人及家属,告知病人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原因、诱导因素以及病情的发生、发展情况,通过积极、主动地宣讲改善病人及家属不良情绪。干预时间为2周。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警系统,病人入院后测量记录心率、血压、体温、呼吸、意识等生命体征,按照MEW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按照所得分数值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制定个案护理计划。对评分为0~4分的病人,在病人信息卡上标记为蓝色并注明评分,隔30 min进行MEWS评分,分值<5分或单项分值<3分,给予一般生命监测以及常规护理措施。对于评分5~8分或单项分值≥3分的病人,病人信息卡上标记为黄色,注明评分。予以加强各项生命体征监测,缩短监测时间,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隔15 min进行MEWS评分,分值出现变化随时通知医生,在病人转运途中需护士陪同,若病人出现病情变化对其做出快速响应。对于评分≥9分的病人,病人信息卡上标记为红色,注明评分并且醒目标注。提示高危险性,床旁备齐抢救用物,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护理级别上升为特级护理,待病人病情允许,病情稳定后尽快转入监护病房。动态的MEWS评分比单独1次评分更有信息价值,动态的MEWS表明了病人病情的演变过程。对急诊脑卒中病人进行动态的MEWS评分的方法,根据评分变化,便于医生对急性脑卒中病人早期进行干预,及时调整护理计划,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干预时间为2周。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4]、Barthel指数[5]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对两组病人实施评估。GCS评分分别从睁眼反应、语言反应以及运动反应方面实施评估,得分为15分则代表正常,<8分则代表出现严重的脑损伤。Barthel指数分别从上下楼梯、平地行走、大便控制、穿衣等方面实施评估,总分越低则代表病人自理能力越差。NIHSS量表分别从忽视、语言、肢体共济失调、意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得分越低则表示病人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轻。②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痊愈: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NIHSS评分下降91%~100%;显效: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NIHSS评分下降46%~90%;有效: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NIHSS评分下降18%~45%;无效: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没有变化,NIHSS评分下降<18%。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GCS得分、Barthel指数以及NIHSS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GCS得分、Barthel指数以及NIHSS得分比较 单位:分

2.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临床危重型疾病之一,且病情进展较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病死率,不仅对病人生命质量造成较大威胁,也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及时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对改善病人预后效果极为重要。集束化护理是指一组护理干预措施,每一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提高病人结局,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病人结局[7]。但单纯应用集束化护理无法准确评估病人状态,可能因病情变化难以及时发现,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或加重,使病人预后无法达到临床预期水平。MEWS评分应用在急诊脑卒中病人中,方法简单,信息采集快捷,不增加额外费用,不受硬件条件限制,根据不同的分值采取不同级别的医疗护理措施[8]。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试验组GCS得分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01),NIHS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MEWS是一种新型的评分系统,旨在评估危重症病人情况,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的特点。MEWS系统简便易行,主要对病人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5项基本生命指标进行评分,将病情分值化,对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尽快对病人做出快速响应。当MEWS评分的分值发生变化时能及时判断出病情变化。急诊脑卒中病人的MEWS评分分值越高表明病情越重,相应死亡率越高。当MEWS≥5分时,病人被认为进入高危状态,此时需立即给予病人全程的特别护理,为其制定合理、有效的监测时间,并及时发现、处理问题。当病情缓解后,再将病人送入ICU进行后续治疗,通过对病人的动态观察,更容易发现潜在的危重病人,一旦发现其评分有所变化,即会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便于及时处置。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卒中救治中应用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后,可明显提升护理效果,促进预后。

猜你喜欢

分值病情急性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第15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五人操成套难度动作分析
THE FAREWELL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听诊器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