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分析

2022-01-24鲜于云艳

循证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维度护士

马 蕙,刘 炜,李 玮,赵 婕,肖 娟,鲜于云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430000

重症监护室(ICU)护士是危重病人的主要照护者,经常面对病人痛苦的治疗过程、病人的离世等。这些死亡刺激会给护士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质量与安全。死亡应对能力即指容忍与管理病人和家属临终、死亡、丧亲等问题的专业技能,是护士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1]。虽然死亡是被认为最受伤害的创伤事件之一,但是对死亡的思考,正确认识死亡,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意义[2]。创伤后成长是个体经历负性应激事件后所产生的正性心理变化,表现为经历应激事件的个体愿意与他人分享快乐和痛苦,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更加欣赏生命价值等多个方面[3-4]。有研究显示,护士死亡应对能力可以正向预测同情心、自我效能等,影响着护士照顾临终病人的行为,也影响着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5]。本研究探索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旨在为促进ICU护士心理健康和护理质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2019年8月23日—2019年10月23日在武汉2所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144名ICU护士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注册护士;②在监护病房工作≥1年;③既往无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④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轮转、实习护士;②休病假、产假的护士。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及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等内容。

1.2.2 死亡应对能力量表(Coping with Death Scale,CDS)

CDS是Bugen设计,由曾焕棠[6]翻译成中文。包括8个维度、30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1~7分依次对应“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总分30~210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死亡应对能力越高,维度得分越高越趋向各维度应对方式。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

1.2.3 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

该量表由Tedeschi和Calhoun于1996年编制[7],常应用于测量创伤后心理正性改变的程度。本研究采用汪际等[8]结合我国本土文化修订的PTGI。量表包括5个维度、20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从“创伤后完全没有体验到这种改变”到“创伤后这种改变非常多”依次计0~5分,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4。条目得分为3分则认为测试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为中等水平。

1.3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前取得医院护理部及调查科室的同意及支持。采用不记名方式,由研究者于2019年9月—2019年10月向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ICU护士发放调查问卷,研究者向调查对象解释研究目的和意义,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填写要求。问卷当场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回收率7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ICU护士PTGI得分情况

本研究中护理人员PTGI得分为(54.20±8.88)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ICU护士PTGI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ICU护士PTGI得分(n=144)

2.1 不同特征ICU护士PTGI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ICU护士PTGI得分比较 (n=144) 单位:分

2.3 ICU护士CDS得分情况(见表3)

表3 ICU护士CDS得分情况(n=144)

2.4 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分析(见表4)

表4 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分析(r值)

2.5 ICU护士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CDS各维度得分作为自变量,将ICU护士PTGI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ICU护士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处于偏低水平

本研究中CDS得分为(89.64±11.30)分,低于Sansó等[5]的研究,死亡接受能力条目得分最低,生命省察能力得分最高。由于疾病复杂化、家庭小型化、疼痛控制问题、平均寿命延长等原因,人们的死亡已经从家庭向医院转移,临床护士将不可避免地接触更多的死亡病例。护理人员在面对病人死亡时,往往会承受一系列的心理压力。不恰当的应对方式既影响护士对死亡的态度,也影响随后的护理行为[5]。韩舒等[9]的研究显示虽然大多数护士自然接受死亡的态度属于正向的、坦然的,但是为了减轻死亡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与恐惧,保护自己情感不受伤害,护士中也存在对死亡漠视的态度。实际工作中,护士面对的病人临终、死亡的情况是复杂多样的,护士死亡应对能力不足不仅危害护士自身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其为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高质量的安宁疗护。因此,正确认识死亡本质,树立科学的死亡和生命价值观,掌握处理和调适死亡相关事件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在临终护理中为病人和家属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2 ICU护士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本研究中,ICU护士PTGI得分为(54.20±8.88)分,低于Kang 等[10]对120急救人员的研究。ICU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强度大,挑战性高,护理人员参与病人的生活护理,与病人广泛接触,目睹病人与疾病或死亡做斗争。护士同理心和对病人情感的参与,更容易使ICU护士产生精疲力竭和创伤感。护理人员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为20%~30%,高于其他高危人群[11]。然而在遭遇创伤事件后,积极的情感变化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同时发生[12]。本研究中ICU护士人生感悟、新的可能维度得分较高,可能是由于ICU的护理工作经历使得护理人员更加充分地认识生命和健康的价值,在面对病人病痛、死亡经历带来的心理冲击和精神压力时,反思生命,进而促进创伤后成长。ICU护士自我转变维度得分较低,可能是由于护理人员在调整自身心态,处理失落或感伤的情绪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创造医护人员支持性的工作环境,重视培养护士心理弹性,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护士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13]。

3.3 死亡应对能力是创伤后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与创伤后成长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进一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死亡思考表达能力、生命省察能力、处理失落能力、谈论自己死亡的能力是ICU护士创伤后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ICU是危重症病人治疗的主要场所,突发事件多,护士经常要面对严重创伤、死亡、抢救等事件,专科急救技能要求高,工作强度大。因此,相比其他科室,ICU护士更易产生创伤后应激反应。以往研究显示护士普遍认为自己没有对临终关怀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在与濒死病人和家属沟通技能方面亟待提升,导致护士在面对病人死亡时会存在忌讳与恐惧心理[14]。另外,由于死亡对人经常构成一种对未知的恐惧,所以人们总想回避死亡的事实、回避死亡探讨[15]。面对病人的绝望无助、痛苦低吟、临终弥留以及尸体料理等情景,ICU护士不能避免产生情感创伤,比如失落、想要逃避、恐惧等[16]。有研究让学生通过观看死亡相关的电影或心理剧,跟随影片中人物一起体验死亡,思考死亡,有利于死亡恐惧的释放和排解,降低对死亡的焦虑水平,进而引发对自身的认识,对生命哲学的思考,人生观的感悟和价值观的提升等一系列积极的体验,提高生命意义感[17]。通过死亡教育课程的开展,引导人们理性地直面死亡,通过教育理解生命的意义,理解死亡是生命历程的一个必然和重要阶段,进而提高死亡应对能力[18-19]。目前,我国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死亡教育总体还处于理论水平,大多数护理院校未单独开设死亡教育课程[20]。本研究中仅有15.97%的ICU护士接受过临终关怀培训,也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临终关怀教育,构建院内临终关怀培训体系,帮助护理人员正确认识死亡,促进心理健康。

4 小结

本研究中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创伤后成长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死亡应对能力与ICU护士创伤后成长存在显著相关性,提高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有助于促进护士创伤后成长。ICU护士与死亡病例接触是常态,护理人员普遍存在较高的死亡恐惧和负性情绪。因此,需加强护理人员死亡相关的继续教育,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念,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管理自身的精神状态,提高病人去世前后的护理水平。本研究仅选取武汉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一般资料中尚未加入护士个人创伤经历的调查,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应纳入此因素,对护士创伤后成长进行更全面的研究,为管理者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维度护士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厉害了,我的护士
寻找护士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