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人员行为观察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2022-01-21雷建华

2022年1期
关键词:工种观察者杜邦

雷建华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生产管理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0)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作为重要的生产生活能源,煤炭在发电、冶金、化工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工作环境危险、生产涉及环节较多,煤矿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仍十分严峻[1-2]。通过对煤矿事故致因的统计分析,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3]。不仅如此,矿山职工作为机械设备的操作者、维修者、管理者,其工作行为也会影响到物的状态,因此对煤矿人员行为的管理至关重要。

笔者将轨迹交叉论、杜邦STOP系统、行为安全管理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煤矿人员行为观察模型,对员工的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进行观察,采取沟通、交谈、鼓励、教育等柔性管理方法,逐步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培养其安全行为习惯;同时根据大量观察结果,采取大数据分析,结合煤矿生产实际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与安全文化,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1 行为安全管理理论基础

1.1 轨迹交叉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指出,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发生了碰撞,过多能量对人体造成伤害[4-5]。其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轨迹交叉物理模型

行为安全管理是基于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科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其通过采取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奖惩、行为纠正、安全心理疏导等一系列手段,避免不安全人与不安全物相接触、碰撞,进而预防事故发生。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

图2 行为安全管理作用模型

1.2 杜邦STOP系统

杜邦安全训练观察计划[6-8](Safety Training Observation Program, 简称为杜邦STOP系统)是一种对行为的训练观察系统,其以心理学与行为学为依据,通过观察作业场所人员的工作行为,发现并识别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通过交流、沟通、鼓励、纠正、指导等一系列措施,帮助作业人员持续展现安全行为,逐步纠正不安全行为,最终实现消除不安全行为、强化安全行为与安全意识,进而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2 模型构建

基于轨迹交叉理论、杜邦 STOP 系统及行为安全管理相关理论,结合煤矿生产安全实际,构建煤矿人员行为观察模型,模型图如图3所示[9-10]。

图3 煤矿人员行为观察模型

2.1 模型内涵诠释

1) 计划:煤矿首先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由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领导、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业务科室、队组一线职工代表组成。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依据煤矿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结合生产实际,对不同岗位工种制定与之对应的观察内容,构成观察卡。将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平均分至不同的观察点,并从该观察点工作的职工中选择两名一同进行观察,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共同构成安全观察小组。

2) 执行:安全观察小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前往工作现场对指定岗位工种进行观察,按照观察卡所制定的内容,观察作业人员操作步骤是否完整、每一步操作是否安全正确、是否出现不安全行为、人员身体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等内容,并将观察内容进行记录。

3) 检查:对作业人员开展不少于30 min的行为观察,若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作业行为安全正确,人员身心状态良好,则观察人员与作业人员沟通交流过程中,应鼓励肯定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形成正向激励,促使其更有动力持续展现安全行为。

若作业人员出现不安全行为,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违章操作、操作步骤执行不完全或身体状况不佳、心情烦躁等行为,则观察人员应上前制止其继续操作,并与操作人员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了解其安全培训、班前教育、知识水平、家庭环境等情况,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让其知道不安全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后果,教会其正确的操作方法,并现场监督其正确操作。因为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场纠正只是第一步,后期还要反复、多次、持续对这一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安全教育、安全观察,确保真正消除不安全行为,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最后,将本次行为观察记录及后期一系列观察、纠正记录进行汇总,形成观察报告。

4) 改进:将人员的安全行为,安全行为激励手段以及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纠正方法、纠正时间等内容分类录入系统,在搜集大量数据后,开展大数据分析。①分析安全行为出现的原因,吸取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安全监督、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加以强化运用;②分析不安全行为出现的原因,尤其是多位职工出现的同种不安全行为,检查审视是否在安全管理、设备使用、人机匹配等环节存在的短板漏洞;③分析对不安全行为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进一步明确哪些纠正方法更适用、更有效,为后期员工行为管理提供依据;④分析不安全行为纠正后再次出现同种不安全行为的原因;⑤其他需要分析的内容。

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结合煤矿生产、管理实际,不断完善、健全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文化,形成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正向循环。

2.2 模型特点

1) 观察对象。观察活动的实施者可以是企业内的所有人员,观察对象仅仅是工作人员,不含生产设备与生产环境。

2) 观察内容。观察内容包括两方面:①被观察者的各种操作行为,包括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②被观察者的状态,包括身体状态、情绪状态、精神状态以及其他可以观察到的人身状态。

3) 观察方式。观察人员按照事先制定的观察卡内容来观察操作人员。在观察时,不能让操作人员知道其正在被观察,要确保观察到操作人员的真实行为。

4) 分析方式。将被观察者的行为记录下来,录入行为系统,以大量行为数据为依据,采用大数据分析方式,挖掘数据背后蕴含的现象、规律,可以有效消除不安全行为出现的偶然原因,确保得出的结论更具有科学性,促使整改对策更有针对性、有效性。

5) 管理方式。在观察期间或观察完成后,观察者会与被观察者进行沟通交流,鼓励肯定被观察者的安全行为,指导纠正被观察者的不安全行为,培养其安全行为习惯,这种安全管理方法是一种主动的、交谈教育式的“柔性”的管理方法。

3 应用实例

将构建的煤矿人员行为观察模型应用于某大型煤矿企业,选取煤矿的5类工种(爆破工、掘进工、支护工、运料工、检修工),每类工种20人进行为期70 d的行为观察与纠正,即7 d为1个周期,持续10个周期。在70 d的观察过程中,被观察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见表1。

表1 不同工种不安全行为类型

5类工种人员表现出的不安全行为中,多数是违反操作规程的不安全行为,极大可能造成伤害事故,如未按规定设置警戒区域、喷浆机没有停电闭锁、高处支护人员未佩戴安全带;少数是风险行为,可能引发违章操作行为,如工作过程中聊天。通过与被观察人员沟通交流,发现其出现违反操作规程行为的原因主要是:不会正确操作、看同事们都这样操作,知道正确操作方法但为了省事,一直错误操作但未发生过事故,偶然操作失误等。根据行为安全“2-4”模型深入分析,5类工种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安全知识不足、安全习惯不良是不安全行为出现的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该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短板漏洞,其根源是该煤矿安全文化缺失[11-12]。因此,需要从行为纠正、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监管、安全制度、安全文化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改进完善。

在第一次观察发现这5类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后,逐步采取多种整改方法,持续对这5类工种100人进行行为观察,经过10个周期行为观察干涉后,不安全行为人数的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

图4 5类工种不安全行为人数变化趋势

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第1个观察周期,5类工种人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安全行为,随后通过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不安全行为出现的原因后,采取安全教育、安全奖惩等一系列手段,对不安全行为进行了纠正;在第2个观察周期,可以发现5类工种的不安全行为数量有所减少;在第3个观察周期,5类工种的不安全行为数量又有所反弹,说明员工仍未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还是存在不安全行为;在第4~7个周期,5类工种不安全行为数量相较前3个周期,总体数量是降低了,但是仍偶尔出现不安全行为,说明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一蹴而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第8~10个周期,5类工种的不安全行为基本为0,说明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基本养成,观察期间的一系列行为观察、干预与纠正措施发挥了功效。

4 结 语

1) 基于轨迹交叉论及行为安全管理理论,通过减少、消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而阻止不安全人、物轨迹交叉,避免事故发生。

2) 煤矿人员安全行为观察模型以杜邦STOP系统为基础,从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四个方面来开展观察工作,将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合煤矿实际,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与成效。

3) 在某煤矿运用安全行为观察模型,对5类工种采取10个周期70 d的行为观察与行为纠正措施,发现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数量逐渐减少至0,说明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基本养成,进一步说明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工种观察者杜邦
5G通信技术在特殊工种工作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杜邦分析的某快递盈利能力提升研究
用追击相遇的模型解释多普勒效应
机器人让人们更具同情心
“你看不见我”
安静
我能按照从事有毒有害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吗
基于Android的智慧竞赛APP设计与开发
教师在幼儿游戏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制度,应该取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