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蚓粪施用方式对不同品种番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2022-01-19夏乐斋

南方农机 2022年1期
关键词:土壤环境番茄作物

夏乐斋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在设施集约农业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通常追求获取更高水平果实收获数量,以及更高的经济收益,因此必然需要长期性且持续性地投入使用大剂量的化肥制剂,客观上不仅会导致产生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还会给土壤作物的总体质量以及各类种植作物的总体生长质量造成显著不良影响。伴随着现代畜禽养殖事业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数量众多的有机废弃物的持续化积累过程,以及非合理处置过程,可导致发生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从实质性层面展开阐释分析,对以畜禽粪便为代表的包含有机物质成分的废弃物质的科学恰当处理应用,不仅能够为各类种植作物的具体生长过程提供种类多样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还会诱导存在于地下土壤空间中的各类生物构成群落维持稳定持续变革进程,助推土壤环境系统营养支持功能持续改良[1-3]。经由蚯蚓生物推进的指向有机废弃物质成分的转化处理技术环节,具备深厚历史基础,且由于在最终获取的技术产物构成中,蚯蚓生物的粪便占据主要部分,客观上被称作“蚓粪”或者是“蚓堆肥”。从宏观层面研究可知,蚓粪物质具备鲜明的孔洞结构性特点、通气性特点,以及保水性特点,其质地均匀,表面积较大,其中包含能针对植物生长过程发挥促进作用的多种物质。现阶段,蚓粪是农业生产领域普遍运用的有机肥料类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番茄品种:1)金棚三号;2)艾瑞尔。

本次实验过程中选择的土壤样本,获取来源是江苏南京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温室大棚,且采样大棚既往长期应用普通类型的化肥施用方法,有种植番茄作物、黄瓜作物、小青菜作物的技术活动史,在本次采集获取土壤样本之前已经经历持续时间长达1年的闲置过程。

本次实验过程中选用的蚓粪样本,来源于南京市某蚯蚓养殖场。

1.2 试验设计

盆栽试验活动在2020年8—12月期间实施。择取基于2个番茄作物品种,以及4种肥料施用操作方式完全交互设计思路。其中番茄品种为金棚三号和艾瑞尔,肥料施用操作方式涉及单施化肥物质技术操作方式(CF)、蚓粪物质表施技术操作方式(VS)、蚓粪物质中施技术操作方式(VL)和蚓粪物质全土混施技术操作方式(VM),处理方案设置种类为8种,每种处理的重复次数均为10次。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020年10月和2020年12月,分别在番茄作物植株生长过程的盛花期和收获期,分别开展两次具备破坏性特点的采样技术操作环节,且注意针对每种处理模式设置5组重复;要注重把盆钵中盛装的全部土壤倾倒于洁净塑料袋上,通过彻底剔除番茄作物根系,对土壤均匀平铺,以四分法提取土样。

在具体采集获取番茄作物植株的茎叶结构组成部分过程中,要应用剪刀作为操作工具,紧贴土壤层表面位置针对番茄作物植株展开剪断操作,且将从各个盆中采集获取的番茄作物植株分别盛装在纸袋中。要注重在实验室环境中开展针对番茄作物植株根系结构组成部分的采集获取操作,要注意将植株根系彻底挑出,用水将其彻底冲洗,最后再应用吸水纸彻底擦干根系表面所分布的水分。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择取利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3.0展开统计数据处理环节,针对计数数据资料择取(n,%)形式加以表示,针对计量数据资料择取(±s)形式加以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蚓粪不同施用方式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番茄作物品种、蚓粪施用操作方式及采样时间因素对番茄生长影响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2.2 蚓粪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番茄作物品种、蚓粪施用操作方式及采样时间因素对土壤肥力影响的重复测量方差结果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重复测量方差结果分布

3 讨论

3.1 蚓粪施用方式对番茄作物实际生长过程的影响

对蚓粪物质的恰当使用,能助力番茄作物植株的生长过程有序稳定,增加番茄植株的生物量及总体性养分吸收数量[4-6]。研究显示,蚓粪包含的化学物质能促进番茄作物生长过程,以及针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物质的吸收过程。

1)从基本的组成结构角度展开阐释分析,蚓粪中包含有数量丰富的营养物质成分,且与传统堆肥物质相对比,蚓粪中包含的营养物质成分将以更高水平的数量测算构成比例、以能够被植物机体加以吸收利用的物质形式持续存在和广泛分布。其中,具体包含硝酸盐类化学物质,可供实施交换技术过程的磷元素物质,具备可溶性的钾元素物质、钙元素物质以及镁元素物质等。上述物质形态能够直接被各类植物加以吸收,并转化利用,且能够具体发挥针对植物生长发育活动过程的促进作用,且植物在品种层面上的差异性,也将展示出针对蚓粪物质响应状态的差异性[7]。

与针对蚓粪物质运用的全土混施操作技术相对比,表施操作技术和中施操作技术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能够更加充分地支持促进番茄作物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对各类营养物质成分的吸收利用过程。

2)从生物学基础理论角度展开阐释分析,植物根系结构在持续生长过程中具备表现程度鲜明的趋肥性,在针对蚓粪肥料物质展开中施技术操作条件下,肥料物质在土壤环境内部的分布状态较为集中,而全土混施技术操作模式的运用,能够显著扩增肥料物质与土壤环境之间的相互接触面积[8],支持植物根系结构在空间分布状态层面展示出更加充分的广泛性,由此也导致蚓粪物质中施技术操作模式运用背景下,植物根冠结构的体积相对较小。

在表施操作技术或者是中施操作技术应用背景之下,番茄作物植株对含有氮元素的养分物质的吸收数量处在较高水平,证明对蚓粪物质中包含的氮元素具备较高水平的利用率。

在番茄作物植株生长过程前期,其根系结构组成部分大多分布在土层结构的上部。此时如果运用针对蚓粪物质的表施操作技术或者是中施操作技术,通常会导致其中包含的各类营养物质成分呈现出集中分布状态,且还能够显著控制缩短根系结构组成部分在吸收养分物质过程中的总体距离,方便番茄作物植株实现对各类营养物质成分的充分利用,助力番茄作物植株长期维持优质且良好的生长状态。

在选择不同品种作物、运用不同种类肥料施用技术方法开展氮元素吸收利用率研究分析工作过程中,结果显示,深施技术操作方法相较混施技术操作方法更能支持氮元素向作物植株内部发生转移过程,且对含氮元素肥料的利用比率处在较高水平[9]。

3.2 蚓粪施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作用

与单纯施用化肥的技术操作方式相对比,对蚓粪物质的施用过程,能够对土壤环境的pH值水平和有机碳物质含量的提升发挥显著作用[10]。本研究中,蚓粪化学物质与土壤环境表层组成结构及全部土壤环境混施技术操作流程更能明显提高土壤技术环境所具备的pH值数据结果测量水平,可能是植物因素-微生物因素相互参与的复杂化技术诱导结果。

从宏观视角展开阐释分析,尽管对蚓粪物质的施用能够显著增加土壤环境内部的有效营养成分分布数量,但是与单纯开展化肥施用技术环节对比,在番茄作物植株生长过程的盛花期持续过程中,源于不同品种番茄作物植株对磷元素提出的需求数量显著不同,客观上也会导致不同品种番茄作物植株对土壤环境有效磷含量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不同。

除此之外,在添加适当数量的蚓粪物质条件下,土壤环境中的速效钾物质含量以及矿质氮物质含量,相较单纯施用化肥物质的技术操作模式,都会发生程度显著的下降变化。

在蚓粪物质中,绝大多数营养性物质成分都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的,其主要借助于生物矿化处理过程逐渐得到释放,客观上导致速效营养成分的含量相对处在较低水平[11]。由于蚓粪物质中含有数量较多的激素类物质、类激素类物质以及腐殖酸类物质,客观上能够显著促进植物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对营养性物质成分的吸收利用过程,客观上显著强化了针对土壤速效养分的限制作用强度。

4 结论

通过对本次研究过程中获取的相关结果展开分析,不难发现,肥料的施用方式会影响有机肥料的分解和养分释放过程,且不同作物品种在养分需求方面

也各有差异。蚓粪是一种能够改善土壤和促进植物生长的新型替代肥料。在番茄作物种植生产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针对蚓粪开展的集中施用操作环节,如表施操作环节和中施操作环节,能有效改善增加番茄作物茎叶结构组成部分总体生物量,增加番茄作物生长过程对氮、磷、钾物质成分的吸收利用数量。与单纯施用化肥物质相对比,蚓粪施用技术操作方式,能够对土壤环境的pH值水平和有机碳元素含量造成深刻影响。在施加相同数量蚓粪物质条件下,运用指向蚓粪物质形态的集中施用操作技术,有助于提升土壤环境内部的营养物质浓度水平,促进番茄生长及养分吸收,并且在不同品种之间效应一致。

猜你喜欢

土壤环境番茄作物
“优标”水稻体系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流翔高钙作物叶片管理技术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HOME家系列
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