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与辽宁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比分析**

2022-01-19张疏淮程寒露

南方农机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辽宁省机械化

戎 畅 ,张疏淮 ,刘 爽 ,程寒露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乡村现代化的推进实施符合当前时代潮流,有助于加快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直接影响着粮食产量的提高,间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农民的劳动环境。在乡村现代化背景下,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传统型耕种劳动力大量剩余现象急需解决,通过创新农业产业领域,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发展空间,这不仅能够促进农民致富,也能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进入到农业研发领域。

1 江苏省农业概况

1.1 江苏省农业总产值纵向分析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从最初的传统农耕逐步发展成了新时代的智慧农业。国家对智慧农业给予高度重视,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江苏省农业生产持续增强,发展较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农业总产值在波动中稳步增长,农业行业增加值自2015年起不断加速增长,与此同时,农业耕地总面积因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呈下降趋势,2015年后耕地面积逐渐保持稳定,截至2020年江苏省农业总产值高达4 100亿元,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966.5万公顷。

1.2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程度

江苏省现代农业快速发展。2020年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 193.9万千瓦,农业有效灌溉面积、新增设施农业面积都在不断增长。机械化程度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国与美国农业的重要差距所在。江苏省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也会对农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工业等其他领域对农业耕地的占用乱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住房的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成为了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的一大阻碍[1]。

1.3 江苏省农业人口数量变化

从整体来看,江苏省从事农业的总人口不断减少,且呈平缓减少趋势,农业就业人口比例也随之不断下降,乡村户数保持平稳,乡村劳动力稍有减少,农村人口数量减少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从细节来看,江苏省对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加快,全省示范农村、示范社数量不断增加。2020年返乡“双创”人员超过40万人,培育高素质农民20万人。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向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弥补了我国农业高素质农民缺少的短板。体力型农民向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让更多的耕地实现机械化,最终实现机械化的耕地完全自动化,中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追赶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1.4 江苏省农业新兴产业与新型职业

随着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业领域不断创新发展,涌现出许许多多新的农业领域,实现新产业、新业态转型升级。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重点发展“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以多元化创新创意增添农业发展活力[2],突出城乡融合、三产融合,旅游农业带来的年综合收入巨大。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做大,为农民提供了许多劳动岗位,也为农民致富提供了机会,乡村旅游业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受到广大都市人群的喜爱,且受地理因素影响较小,该产业可以在全国范围进行复制并推广,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农民投身其中,推动实现城乡融合。

在高端农业研发、创新领域也在不断衍生出新的职业和职位,江苏省作为农业强省、养猪大省,种猪性能鉴定师、螃蟹品鉴师、鸡管家等富农新职业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3],目前这些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虽少,但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这些新职业不仅对农业产品起到把关作用,也为更多的大学生就业、现有农民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方向选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产品实现了网络销售,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销售平台不断创新发展,让更多农产品得到有效推广,对助力农民增收影响重大,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4]。

1.5 江苏省农业前景分析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总产值、创新程度等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农业在创新中稳步增长,智慧农场的建设和有关项目的实施迈上新的台阶。江苏省农业前景良好,随着智能农机具的研发与应用,智慧农场最终将实现智能化、无人化,加快了农业劳动力向新兴农业领域转移的进程,实现农业良性循环发展。

2 辽宁省农业概况

2.1 辽宁省农业总产值分析

辽宁省农业发展水平相较于其他农业发达的省份仍有很大欠缺,在耕种机器使用方面,仍多为简单的农业辅助机械,在农业发展的大环境下辽宁省暂时没有做出较大的改变。伴随着数字农业的推广与广泛应用,辽宁省在农业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辽宁省农业总产值在2016年经历小幅度下降后呈现平缓上升的趋势,也仅在2016年同比下降5%,其他年份均呈现同比上升趋势,其中抚顺、本溪、营口、盘锦的农业生产总值相比于其他市较低,所统计年份的农业生产总值绝对数均在80亿元以下。

2.2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程度

自2004年国家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辽宁省农业生产机械总动力持续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截至2019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 353.8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持有量1.7万台,小型拖拉机持有量4.0万台,还有相关配套农具12.3万部;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灌溉类机械等多种农业机械持有量都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5]。目前,辽宁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上升。但是,辽宁省机收水平和收获类机械数量均严重不足,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还需要鼓励农民加大对相关机械的使用量和购买量,同时也要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扶持政策的推广与实施力度,进而破除辽宁省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2.3 辽宁省农业人口数量变化

辽宁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农村有良好的人力基础,15~64岁的农村适龄劳动力占59.52%,辽宁省人力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空间,若是进行深入开发,可加速促进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同时对新农村的建设与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6]。

2.4 辽宁省农业新兴产业与新型职业

辽宁省的农业产业一体化的水平不断提高,涌现了许多农业新成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的凌源花卉、桓仁野山参,农业产业强镇有辽中区肖寨门镇、大石桥市高坎镇、朝阳县胜利镇等9个乡镇。休闲农业和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也不断提高品质。粮油、调味品、生鲜等农产品和加工品在网络销售方面也不断显现佳绩,证实了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的可行性。

2.5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前景分析

辽宁省农村农业劳动力丰富,但受农业从业人群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该部分人群对农业机械等数字化产品的使用与接受能力较差,缺少对农业高新机械的了解,不愿在更新农业机械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大部分人群仍使用且只会使用简单低端农业机械进行耕种[7]。辽宁省2021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较2020年有所减少,使用比例从95.10%下降到71.59%,2021年辽宁省总体补贴资金使用、结算进度都较为迟缓。

采用高新农业机械代替低端农业生产工具,以此带动农业经济增长充满困难。只有通过解决农业从业者受教育程度低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机械化落后问题,通过对青壮年农业从业者进行机械使用等培训,引导有兴趣的青壮年留在农村发展,同时引进高新农业机械。在引进初期,对于高新农业机械补贴额度要稍高,价格应在农民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并且短期内对原有机械不进行更替,高端与低端多种机械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对人才的培训培育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辽宁省机械化程度会平缓增长,人才培育真正落实后,会存在一个较大的机械化程度快速提高时期,进而改变辽宁省农业落后现状[8]。

3 江苏省、辽宁省2016—2019年有关农业数据对比分析

江苏和辽宁两省2016—2019年有关农业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详细分析如下。

表1 江苏和辽宁两省2016—2019年有关农业数据对比

3.1 两省农业总产值对比分析

通过对江苏省、辽宁省农业总产值进行差值计算分析可知,江苏省与辽宁省的总产值差值从2 070亿元缩小到1 918亿元,差距逐渐缩小,但速度缓慢。江苏省对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农业新兴领域的支持使农业得到快速进步,而辽宁省整体农业发展平缓,创新不足,老旧的耕种方式使农业难以快速发展,因此农业总产值未能有效提升,辽宁省只有改变固有的生产方式,才能逐步追赶上江苏省农业发展水平。

3.2 两省农业从业人口对比分析

通过对江苏省与辽宁省农业从业人口进行差额分析,江苏省和辽宁省农业从业人口相差数量保持稳定,基本上维持在1 370万~1 380万人的范围内,但差距先缓慢缩小再较大幅度拉大,符合近两年数字农业发展趋势。江苏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开展试点,逐步培训相关农业技术人员,加大力度应用数字农业,而辽宁省仍普遍停留在简单农业机械的应用中,辽宁省应加强农业扶持力度,以缩小与江苏省的差距[9]。

3.3 两省农业机械单位动力对比分析

由江苏省与辽宁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和耕地总面积的比值的差值分析可知,其差值相对稳定地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结合农业总产值对比分析和农业从业人口对比分析,基本上可以排除江苏省浪费更多机械动力,即效用低下的情况。故可推测在农业用地的利用率上,江苏省一直高于辽宁省,且差距在不断拉大,进而可预估江苏省在农业机械智慧应用等方面有更为建设性的方案与政策,能够在单位面积更高效地利用数字农业技术,合理使用更多机械动力。

3.4 两省创新农业领域对比

江苏省对农业各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全新农业生产主体,极大地助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迅速,2020年综合收入突破800亿元,提高了农业收入水平。辽宁省农业领域创新不足,江苏省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同样适合在辽宁省进行推广,辽宁省应学习借鉴江苏省的发展经验,积极应用到现有农业中,助力农民增收。

4 有关两省农业发展的建议

4.1 政策方面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资源的投入,针对公益事业选择首要发展农业相关工作,严格把握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与指标,发扬农业地域性品牌项目的优势,分别引导农业技术企业、农民专业相关组织研究高质量的农产品。同时给予专项资金的扶持,动态监控全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

4.2 技术推广

加快技术推广,完善技术服务,通过推广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对农业生产者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推动并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参与标准化生产。开展农业标准化实施的一体化服务,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产销衔接。

4.3 法律法规

加快立法进程与质量监管,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以辅助施行。对农产品质量进行安全风险监测,制定相关评估制度,强化动态风险应急调整速度。以实施定点监测为重点,加强认证产品的保护与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与此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以保证补贴政策的落实,加强对补贴政策过程的监管。

5 结论

乡村现代化使乡村体力型人口减少,符合时代发展潮流[10],对新型高素质农民的培育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更有助于改变人们对农业的偏见,让更多青壮年正视农业领域发展。希望政府可以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让农民了解机械化可对自身收入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充分调动农民的学习热情,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辽宁省机械化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对策
2021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