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恣意于书海

2022-01-19徐煜乔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风书海书店

徐煜乔

小时候读书之地,共两处:其一是家中书房,其二是街道尽头闾巷深处的小书店。

因开蒙较早,四五岁(按虚岁算)识许多字,母亲购书亦毫不心疼,常一摞摞往家买书,父母“佛系”管教,故而我看书随缘,不啻于拆盲盒的惊喜,填补了因性格问题所留的大片空白。几人买书全凭心情,看的书颇杂,三教九流挨挨挤挤了一面墙。居此世界中,我便如同那选秀之古帝,于茫茫间觅一心上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我看书通常先看书名与简介,寻常书籍的封底会附上一二评语或是简介。若有兴致,便抽将下来,或是窝在木地板的角落,任书香萦绕,或是端坐于书桌前,灯光明亮,细细品读,皆别有一番滋味。小时候看书全凭印象,及长经老师提示,方知要做摘记。因不愿破坏一气呵成的流畅感,所以拿一支铅笔将“叩心门、涤心灵”的句子画下,无须什么尺子本子,随心地画下或是打个括号,就可以继续读了。虽不似林海音先生窃读那般看似意趣活泼,实则读来辛酸的童年经历,但小小书店仍成为我精神栖息的伊甸园。老板心善,任我窝在小小角落如饥似渴地看书,读罢一本又一本。书店的书不似家中可随意圈画、尽情浏览,须得小心护着,只得旁备一本备忘录。记上页码与句子开头,以便后来再回头摘抄好词句,不论是何种读书方式,尽是达到“手到眼到心到”的目的。而看完书后活动活动微酸颈部,却是通体轻盈,好似饮罢甘泉,同亲历了故事一般。本人共情能力较强,一书读罢通常四五天缓不过来,书中情节、细节尽数钻出来,此时最好是趁热打铁,先择摘出画好的句子,细读一番,再“唰唰”把胸臆情感尽数付诸笔尖,以文字开出一朵别有意趣的花儿来。

戏言道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既生于思维开放碰撞的时代,何不立于巨人肩膀之上?若有作者笔墨独到,发人深省,令读者拍案叫绝,那我们亦可拣选生活一二小事,抑或随处细节模仿一二。久之,便会拥有自己的风格——用专业词语来讲,便是“文风”。

“文风”表面上是语言特色。同平时试题中的“赏析”“分析”是一样的,然更深层是其深邃思想与缜密逻辑的外在体现。要透过文风、文字去看作者及其所处时代之特点。这便考验读书者见识的广度与深度。

先谈“深”。欲了解一位作者,徒读其一两本书为证是不够的,因为读者或会为作者精神的主观情感带偏,以偏概全。作者视角不同,作品的语言魅力亦是不同的,只有将作品读透,串成一条线,才知他早年、晚年的风格相差几何。例如,杜甫早年英气勃发,晚年沉郁顿挫;铁凝早期辛辣有力,而后期更注重于人性的真善美,沉淀得更有風味。

再谈“广”。“广”与“杂”相近而不同,了解一部作品,作者与其所处时代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又相辅相成。时代成就作者,作者书写时代。因此,阅读同一时代不同作者的著作,能拓宽视野,更贴合、深切地理解主题与写作目的,阅读体验也会随之提升。

胡适先生所说“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便是如此。

身为一位学问者,孜孜不倦探求为精为妙;而身为一名普通人、有情有血的人,则更多是一种体验、一种思维碰撞。

读书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提出疑问,在不同世界观、价值观间进行比较,然后拓宽视野,求同存异,在共鸣中获得精神抚慰的“满足感”,在对世界的逐渐探秘中,我们的人格也逐渐完善,价值观亦在逐渐塑造。黑塞认为读书能获得真正的教养,是精神与心灵完善的追求,其本质就是在读书后有所得、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思,阅读是为了完善“获得”的过程,拒绝功利,超越世俗,享受悦读的过程,而不应当成为束缚个人的精神枷锁,或为不读书、厌烦读书的理由。

其实读书本是放松心灵的一场旅行,为学者、为生者保有不同的态度,所以,何不择一种自己喜爱的方式,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书,并尝试热爱呢?

作者写出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与读书观,恣意于书海,自在,享受。阅读,收获着意外的惊喜。

猜你喜欢

文风书海书店
书海畅游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不良文风要害在“假”
关于通过改进文风促进作风转变的探究
刘奇葆:改文风永远在路上
最美书店
Taboos and English Learning
在书店
改进文风贵在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