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在线课程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基于印第安纳大学在线课程质量量表

2022-01-14刘文静谭璐璐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量表成果

李 欣,刘文静,谭璐璐

(东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超过114个国家受到影响〔1〕。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教育部于2020年2月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倡议全国各高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在线教学,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2〕。线上教学和居家学习代替了以往线下教学的传统方式,师生之间教学关系所处的时空格局也被打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线下授课又重新成为主要教学方式,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双线融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教育的基本形态〔3〕。面对在线教学的大规模应用和不断推广,如何保证在线教学质量,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文章以大学英语在线课程为例,分析线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在线课程质量量表的理念和框架,探讨提升大学英语在线课程质量的路径。

1 我国大学英语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国高校中受众广、基数大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每年涉及近1 600万学生。可以说,大学英语在线教学是新冠肺炎疫情下教学模式变革的主战场。虽然在线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具有线下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易于统计学生的出勤率、师生的互动率等。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在线课程教学处于起步阶段,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高校和大学英语教师尚未做好迎接“全在线”教学的准备,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4〕。

1.1 师生互动效果不佳

在线教学中,虽然各种在线教学平台(例如,雨课堂、钉钉、腾讯会议等)具有发送弹幕、点赞、匿名投稿等互动功能,互动有效性和深度仍相对欠缺,达不到预期效果〔5〕。究其原因,大学英语线上教学难以创造师生沉浸式的互动环境。在线教学看似将师生放进同一个虚拟有序的教学空间中,但由于师生之间存在社会、情感和心理距离〔6〕,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仍存在一定的错位,双方均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及时反馈。

1.2 教学设计偏离成果导向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应该基于学生学习成果,因为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然重视从“教”的角度来评价大学英语课程质量,认为“教师水平与教学质量成正比”,而忽视考察学生“学”的真实成果〔7〕。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往往达不到教师的期望值,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在于:教师本身没有在网络教学中翻转“教”与“学”的角色,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资料选择、课堂互动、作业布置等)没能紧扣学生学习成果这一导向。

1.3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尚未更新

教学质量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够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通过科学、系统、严谨的评价体系,教师能够获得客观、全面、准确的教学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基于线下教学模式开发,侧重考察课堂“整体”教学效果。在线教学面临新环境、新技术,个体化差异被放大,教学评价理念应适时更新,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成果。此外,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中“无障碍”教学理念比较淡薄,没有专门的“无障碍”法律法规,致使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中,鲜少将教师语言、课程设计的无障碍作为评价指标〔8〕。“无障碍”意味着课程设计、网络课程资源、交互环境等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如基础能力、特殊情况等),教师要使用包容性的语言和教学方法,对特殊学生提供及时帮助,避免特殊群体在线上教学中被边缘化〔9〕。

2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在线课程质量量表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作为全美国家授权互换协议理事会(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State Authorization Reciprocity Agreements 简称NC-SARA)隶属成员高校,其在线教育必须符合NC-SARA要求的质量标准。新冠肺炎疫情下,随着在线课程数量的急剧增加,印第安纳大学在线课程质量量表(Indiana University Online Course Quality Checklist,以下简称为“IU量表”)迅速成为该校的一种机制,用以确保教师在线课程设计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

2.1 IU量表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IU量表由四大部分组成(如表1):课程介绍与要求、教学组织与进度、课程设计与学习成果匹配、无障碍学习设计与教学互动〔10〕。

表1 印第安纳大学在线课程质量量表框架(IU量表)

课程介绍与要求:为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教师在开课前公布教学安排、呈现课程要素、提供课程大纲。教学大纲具体要求多达16条,如学分、学时、评分标准、答疑时间、资源链接、在线课程学习设备配置等。

教学组织和进度:教学进程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稳步推进,教师不可随意更改,便于学生合理安排和管理课程材料阅读时间,为在线学习做好准备。

课程设计与学习成果匹配:首先设计具体、可测量的学习成果,将学习成果导向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例如课堂活动、教学资料、评分标准、作业布置及技术支持等。做到所有教学内容与学习成果相匹配,最终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无障碍学习设计与教学互动:无障碍课程设计以包容性为原则,要求教师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工具,创造无障碍的学习环境,消除在线课堂的潜在门槛,确保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均可无障碍参与在线学习。此外,IU量表关注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和多维度,要求教师把握好互动频率和时机,既要做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要实现学生和学习内容的有效互动。

2.2 IU量表的优势与特点

IU量表主要有以下三大优势和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帮助教师持续改进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规模庞大的在线学习者中不乏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学习群体,他们的学习需求应该体现在课程设计中,学习体验应该得到极大地满足与丰富。IU量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程设计的无障碍性,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营造出人文关怀的氛围。此外,IU量表对教师提出具体的教学互动要求,例如何时互动、怎样互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获得感。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IU量表设计基于“逆向设计”(Backward Design)教学理论〔11〕,与OBE教学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不谋而合。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帮助学生认清学习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明晰学习目标和学习所获;另一方面帮助教师确立阶段性学习目标,设计具体可测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并根据学生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与手段,最终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帮助教师持续改进教学设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考核,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获得学习反馈,发现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同时IU量表还可作为一种动态且持续的在线课程质量检测工具,用于反思教学设计,总结教学问题,寻求改进方法,持续优化教学环节和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在线课程质量。IU量表还要求教师进行定期研讨,从而帮助教师之间互通信息、扬长避短、团队协作、形成合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 提升我国大学英语在线课程质量的路径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在线课程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IU量表在美国高校的成功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基于IU 量表,打造适合我国大学英语在线课程质量量表,突出学生学习成果导向、融入无障碍教学设计、注重多维有效互动、构建科学完善的在线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3.1 开发大学英语在线课程质量量表

目前,我国在线课程质量量表的标准与指标亟需开发。借鉴IU量表,结合我国大学英语在线教学现状,可以设计一套实用性强、可操作的本土化量表,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指南以及在线课程质量动态检测手段,并围绕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方利益诉求,做到质量优先、持续更新。

在研制量表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有理可论,有据可证。有理可论就是要始终坚持教育循证的教学理念,结合先进和优秀教学方法论,解读在线课程教学实践相关数据,用以支撑教学与评估标准的持续调整,使量表各项标准与指标科学合理,更具针对性;有据可证就是要凸显和弘扬实践思维,以实践、发展和整体的眼光面向大学英语在线课程的动态教学实际。研制的量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介绍与要求、课程安排与进度、技术服务与支持、师生互动与交流、教材选择与适用、学习成果与考核、持续改进与完善、在线访问无障碍。

3.2 突出学生学习成果导向

基于OBE教学理念,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在线课程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与学习成果相匹配,学习成果具体、可衡量、可观察。例如,根据《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将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的学习成果由低到高设定为:

初级:能讲述简单熟悉的小故事,编演小对话,叙述自己经历的事情。

中级:能较为完整地介绍事件发生的过程;能转述他人所说的信息、复述短文大意。

高级:能就日常话题进行流利对话;能就社会热点问题发表个人意见;经过准备能就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话题做简短发言。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获得阶段性学习成果,不断积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3 融入无障碍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教师要厘清无障碍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降低教学资源访问和获取门槛,拓展在线课程包容性〔12〕。包容性体现在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师角色的发展中。教学环境的包容性要求在线学习环境全覆盖,并不断将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加强教育公平;教育内容的包容性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丰富在线课程资源形态,并将学生特殊情况纳入考虑范畴,保证使用的文字符号、多媒体元素(如图片、视频)等容易获取;教师角色的包容性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语言使用和教学过程中,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及时帮助遇到困难的特殊学生,顾及学生心理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和温暖,避免出现部分学生被边缘化的情况。

3.4 注重多维有效互动

多维有效互动要求大学英语教师重新审视并调整自身定位,翻转“教”与“学”的角色,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合作者。提升虚拟环境中的互动参与度,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借鉴IU量表,大学英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问题导向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抒发己见,并就学生观点进行点评,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做到活学活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进行头脑风暴和思维碰撞,协同学习,共同进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主动与学习内容深入“对话”,拓展知识范围,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巧妙利用新媒体工具,创设生动的、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以在线论坛等方式及时反馈,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

3.5 构建在线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立足本校实际,构建并不断完善在线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具体说来,可以从教学评价指标更新、教学平台使用和督导队伍建立三方面着力:细化在线课程质量评价指标,增加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成果评价的意涵,将教师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纳入评价范畴;高校应搭建便捷、统一的在线教学平台,减轻师生平台使用的技术压力,监控线上教学流程和效果;选取优秀的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组建教学督导队伍,及时反馈教学,保障教学质量,指导和助力线上教学。

4 结语

IU量表作为动态持续的课程质量检测工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聚焦教学设计的成果导向,为提高大学英语在线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路径。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的不只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教育理念和方式也在发生变革。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改革的催化剂。在此背景下,如何解决师生互动效果不佳、教学设计偏离成果导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尚未更新等现存问题,如何保障大学英语在线课程质量,如何实现“课堂教学—反馈评估—持续改进”的智慧教学闭环,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和值得探究的新课题。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量表成果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验收成果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