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对过共晶A390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2022-01-14王雨旋石为喜罗心怡鄢嘉诚张继源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共晶扫描电镜细化

王雨旋,石为喜,杨 俊,刘 阳,罗心怡,鄢嘉诚,张继源

(辽宁科技学院 冶金工程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A390合金系典型的多元过共晶铝硅合金,该合金主要由铝、硅、铜和镁等构成,其化学成分为:Si 16%~18%,Cu 4.0%~5.0%,Mg 0.45%~0.65%,Mn﹤0.1%,Fe﹤0.5%,Zn<0.1%,Ti<0.2%,余量为Al。A390合金除了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以外,还有较低的线膨胀系数、较高的耐磨性及优良的耐腐蚀性能等,因而在汽车工业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尤其被用于制造发动机活塞等零部件〔1-2〕。采用常规铸造方法所制得的A390合金,其组织中初晶硅一般呈粗大的板片状或者多角块状,共晶硅一般以长针状形态存在,造成合金性能降低,切削加工性变差。在决定A390合金的性能方面,合金中的初晶硅相的形状、尺寸及分布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细化处理以提高合金的机械性能〔3-4〕。

磷是初晶硅的理想变质剂,P对初晶硅具有很好的细化效果。目前在对过共晶铝硅合金中初晶硅的变质处理研究中,常用的磷类变质剂有铝磷、铜磷、磷盐和赤磷等〔5-6〕,因此,文章以Cu-14%P合金为变质剂来细化处理过共晶A390合金,对变质前后合金的组织和硬度进行详细的研究。

1 试验方法

以过共晶A390合金为实验原材料,Cu-14%P合金为变质剂。在A390合金中分别加入0%、0.2%、0.4%、0.6%、0.8%、1.0%、1.5%和2.0%的P变质剂。

变质工艺过程:将称量好的A390合金放置于井式电阻炉内的石墨坩埚中,调节温控仪程序升温至780 ℃,保温一定时间,合金熔化后,搅拌熔体,除去表面浮渣,将变质剂Cu-14% P加入石墨坩埚中,保温全部熔化后,用C2Cl6对合金液进行除气精炼处理,保温10 min后除渣,浇注于铁质模具中,获得合金铸锭。

从铸锭相同位置利用线切割车床割成15 mm×20 mm的图形试样,按照金相制样程序制得样品,采用0.5 wt% HF酸对样品表面进行腐蚀。采用金相显微镜(OM,蔡司Axio Imager M2m型)、扫描电镜(SEM,蔡司EVO18型扫描电镜,装有牛津X-Max能谱仪)对变质前后的A390合金样品表面形貌、组织和成分进行观察和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布鲁克D8-ADVANCE型)分析变质前后的合金样品物相的变化。采用布氏硬度计(HB-3000)测量变质前后合金样品的硬度,压头直径选用5 mm,试验载荷力选用为250 kg,载荷保持时间选为30 s。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压痕直径,相互垂直方向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对照金属布氏硬度数值表读出试样的硬度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微观组织

利用金相显微镜对合金微观组织形貌进行观察,未加入变质剂的 A390合金及不同加入量的P变质剂变质处理后的A390合金的微观组织如图1(a)-(h)所示。

(a)未变质

从图1可以看到,P变质前后的A390合金的铸态组织中都存在着初晶硅、共晶硅和灰色的组织。初晶硅以多角形状或者不规则形状分布(黑色有棱角的块状),而共晶硅为长针状(黑色细条状),灰色组织为CuAl2相(在后来的XRD和SEM检测中,证明该组织的存在)分布于白色铝基体上。同时在P变质后的A390合金中还发现了细长针状的黑色组织(该相组织将在后续开展研究),如图1(f)、图1(g)和图1(h)所示。随着P加入量的增加,A390合金中的初晶硅的晶粒尺寸变小,其尖角形状钝化,灰色组织的CuAl2相明显增加。由此得出变质剂P的加入,可细化A390合金中的初晶硅相,同时对其形态也有影响,还可以看出,Cu-14%P的加入对A390合金中的共晶组织也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用Ruler电子尺软件测量加入P变质剂前后A390合金中初晶硅的晶粒尺寸,每个试样都选取了3张有代表性的金相图片,利用软件对图像中的初晶硅进行测量,计算求得晶粒尺寸平均数值,将其测量结果绘制成图2。

P的加入量(wt/s)

从图2可看出,初晶硅晶粒尺寸在P变质剂加入后细化效果比较明显。初晶硅晶粒尺寸随着P的加入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P变质剂的加入量为0.8%时,初晶硅的晶粒尺寸达到最小值,约为15 μm。这表明在过共晶A390合金中,P变质剂的加入量有一个区间范围,大约0.8%。

2.2 XRD分析

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P变质前后A390合金相的变化进行测试和分析,其图谱如图3所示。

(a)未加变质剂,(b)0.8%P变质后

由图3可知,P变质前后的试样中的主峰值与Al、Si和CuAl2的衍射峰都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与未添加P的试样相比较,在加入Cu-14%P的试样中检测到了AlP的衍射峰。Si的晶格常数(aSi)为5.45Å,而AlP的晶格常数(aAlP)为5.42Å,两者从其数值来看相差无几。从图中可看出AlP化合物在图谱上显示出了五条不同角度的衍射峰,相比于Si相的衍射峰,AlP的峰值与Si相比较吻合,这说明A390合金中加入P变质剂后,P可能与Al生成大量的AlP相,AlP的熔点大约为1 000℃,可为初晶硅提供大量的形核核心,使初晶硅得到细化,其变质机理符合异质形核理论。

2.3 SEM分析

采用扫描电镜对变质后的合金进行分析,P的加入量为0.8%的扫描电镜图片如图4(a)所示。对图4(a)中的浅灰色组织进行能谱分析,如图4(b)所示。

(a)浅灰色组织

经扫描电镜能谱成分分析,浅灰色组织其元素成分比例如表1所示,其中Si的原子百分比含量只有0.78%,Al和Cu原子百分比含量分别为38.39%和16.74%,Al和Cu的原子比大约为2∶1,因此可判断该组织为CuAl2相。

表1 浅灰色组织EDS成分

2.4 硬度试验

过共晶A390合金组织中存在着初晶硅相、共晶硅相、CuAl2相和Al基体组织,其硬度不同且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适宜采用布氏硬度实验测量合金材料硬度。P加入量对A390合金硬度的影响如图5所示。

图5 P加入量对A390合金硬度的影响

由图5知,A390合金的硬度随P变质剂加入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当P为0.8%时,合金的硬度最佳,即168 HB,而继续增加P的加入量,合金的硬度呈下降趋势。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对其硬度值有着重要的影响,A390合金的硬度反比于初晶硅的晶粒尺寸,初晶硅晶粒尺寸越小,合金的硬度越大。

3 结论

(1)P变质剂对A390铝硅合金中的初晶硅细化效果良好,初晶硅的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其尖角钝化,其变质机理符合异质形核理论。

(2)当P的加入量为0.8%时,A390合金中的初晶硅晶粒尺寸最小,大约为15 μm,继续增加P的加入量,初晶硅的晶粒尺寸开始粗化。

(3)A390合金的硬度达到最大时约168 HB,此时对应P的加入量为0.8%,效果最为明显,继续增加P的加入量,合金硬度值随之降低。

猜你喜欢

共晶扫描电镜细化
屈服强度231MPa、伸长率4.3%的新型高压压铸铝合金
雌三醇的共晶研究*
含能共晶的分子间作用力、性质规律及设计方法
在融入乡村振兴中细化文明实践
专利名称:一种双重细化锌合金中初生相的方法
AlxFeCoNi2.05近共晶高熵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