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2022-01-14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财务分析成果思政

邸 砧

(辽宁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0)

引言

学校会计学专业通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对行业、企业及职业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会计、管理等知识,具备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纳税申报、财务决策、内部控制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财务分析”课程正是针对培养学生财务决策能力而开设的,是实现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新时代人才培养不仅体现在技术、知识、能力等方面,还体现在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价值规范等方面,新时代中国大学要把立德树人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具体体现。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形成课程内容教学和思政教育同向而行的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1〕。

该课程改革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其全面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有机结合。引入爱国教育、奉献教育,自律教育、责任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使学生胸怀祖国,奉献社会,诚实守信,历练品质,具有较强的政治素养;将作风严谨、认真仔细、时间规划、沟通表达、团队协作、科学探究等职业素养落实、落细于教学全过程,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个人发展。

1 制定成果导向课程大纲,明确素养目标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引入OBE教育理念,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成果是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要达到的最终能力,能力不仅限于知识层面,而要学生内化到心灵深处形成实际应用能力、素养和价值观。成果导向教育要求列出具体能力,要求所有教育环节都围绕学生能力来进行。成果导向教育首先要定义成果,即学生要达到的能力和水平,然后围绕成果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方式。成果既是起点,也是终点,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成果的评价都必须为成果负责和服务。课程大纲是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和落实教学计划最基本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价和人才培养评估的重要依据。本次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成果导向课程大纲。

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修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在大纲中明确课程成果目标,即具体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养目标。具体成果目标如下:

知识成果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具体分析技能,能够深入分析财务报表。

能力成果目标: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财务数据分析能力、商业决策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素养成果目标:胸怀祖国,奉献社会,诚实守信,担当意识等政治素养;作风严谨、认真仔细、时间规划、团队协作、开拓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

在课程大纲中细化了成果目标培养和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保证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业评价方式均围绕学生成果来进行。

2 重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2.1 设计“项目+模块”教学内容

为了适应成果导向课程大纲要求,重整教学内容。传统的“财务分析”教学内容侧重知识的全面性、广泛性和系统性,学生学习结束后只了解各种分析方法,而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应用,不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针对此问题,通过对知识点进行分解重组,形成课程模块,并确定与之相关的项目任务。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五大模块,即“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综合分析、财务报告撰写”,针对五大模块布置五个项目任务,项目团队各个成员分工协作,完成阶段性分析工作。

2.2 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为了实现学生职业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对专业知识进行挖掘,由专业知识引入思政元素,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使学生胸怀祖国,奉献社会,诚实守信,具有担当意识;在学生活动中引入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转化为学生职业发展中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作风严谨、认真仔细、时间规划、团队协作、开拓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3〕。具体思政元素引入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思政融入点

3 引入“线上+线下”“项目驱动+团队协作”教学模式,落实思政教育

课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价值引领和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引入“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教学实施过程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学习又称之为平台学习,线下学习称之为课堂学习。

线上教学不但增加了学生投入时间,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热情,而且很好地完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线上教学环节

线下学习主要围绕课堂导学、课堂案例讲解环节进行设计。课堂导学教师总结知识点,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案例讲解部分,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形式,重在培养专业分析能力。在线下课堂中,适时引入思政案例与思政话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探讨。

同时,引入“项目驱动+团队协作”教学模式。“项目驱动”就是教师在授课时,按照设计好的教学内容以项目为依托进行指导和评价。“团队协作”就是学生在学习时分好项目小组,选好组长,成员分工,团队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在“项目驱动+团队协作”教学模式下,教师由灌输式向引导式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提升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线上+线下”“项目驱动+团队协作”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样例如表3所示:

表3 教学样例

4 采用“多层次延伸性”实践方式,强化思政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强化素养培养,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本课程改革中构建逐步递进的三个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

第一层次是课内实验。采用团队协作方式由项目组学生共同完成。项目组自行选取感兴趣的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每个同学在项目组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如投资人、债权人、管理者、政府监管部门等,分别根据团队共同分析的报告进行决策,并提供决策依据,在实验结束时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作业的提交,本实践强化了学生时间观念、团队意识、集体奉献精神。

第二层次是仿真实训。让学生在会计仿真综合实验中心,使用各类信息资源全程进行从财务会计到财务分析的综合实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充分融合。本实践让学生了解财务数据真实性的重要,使其明确在未来岗位中的责任担当。

第三层次是现地实训。推荐学生到校企融合项目合作单位如本溪振华会计师事务所、本溪市鸿鹄资产评估事务所、北京正保集团,新道科技有限公司零距离接触财务分析业务,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本实践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5 设计科学全面的成果达成学业评价方式,有效测评思政成效

课程考核评价要充分突出能力成果以及职业素养和政治素养测评,基于此,设计“多维度”的学业评价体系,评价客体多维度,评价主体多维度。评价客体多维度指不仅评价期末成绩,还把学生参与过程纳入考核范围,将项目小组的成果作为重要部分,将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纳入考核范围。评价主体多维度是指教师、小组之间、小组本身均是评价成员。具体做法是采用“N+2”方式:期末闭卷笔试(50%),课程笔记(10%),过程考核(40%)。过程考核包括:小组成果(50%),个人作业(10%),思政讨论(10%),思政文章(10%),单元测试(10%),自我学习(10%)。该评价体系目的在于全方位测评学生成果达成情况,既能评价学生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测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的投入度,又能够评价学生团队合作成果、职业素养与政治素养,测评价值引领和意识形态教育成效。

猜你喜欢

财务分析成果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验收成果
思政课“需求侧”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统计相对数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