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1+X”证书制度下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2022-01-14金鑫鑫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证书电子商务电商

金鑫鑫,郑 淼

(1.亳州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安徽 亳州23680;2.亳州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亳州 23680)

新冠肺炎疫情前,电子商务是购物的辅助工具和渠道。新冠疫情对线上、线下经济冲击极大,但由于线上无接触物流、人力需求较少等优势,让前置仓、社区配送、团购、外卖等新业态迎来巨大考验与普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叠加影响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长,是同期GDP名义增速的3.2倍多,成为我国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1〕。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电子商务成为了生活刚需。电商业态持续攀升,面对“新基建”激发的电商新业态,大数据技术的加持给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领域。精准匹配用户个性化需求,挖掘用户行为实现轨迹分析,用户画像分析,数据运营等。基于数据分析技术的精准营销和个性化产品研发成为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分析岗位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从数据分析岗位需求量来看,商业分析型人才需求量大于数据挖掘人才需求量〔2〕。企业的迫切需要,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地方高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 1+X证书制度的概念及背景

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书”可具体、全面地反映高校培养的学生,在全面发展与职业匹配专业能力所受教育的整体质量;“证”可针对、先进、指引性的反应大学生、社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层次的高低。

2019 年 1 月,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开展并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3〕。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技能等级入围《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4〕。地方院校落实1+X制度,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承担为地方输送应用人才的重要职责,对提升高校育人职责和电商人才职业能力意义重大。

2 构建电子商务“1+X证书制度”数据分析能力创新培养模式的缘起

构建大学生“1+X证书制度”数据分析能力创新培养模式需梳理和规避传统电商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以下现实问题:

2.1 数据分析技术迅速更新与课程资源匮乏的矛盾

商务数据分析是技术推动行业发展衍生的新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数据思维”,数据分析的目的洞悉数据背后的经济规律。但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滞后于飞速发展的电商实际。如:全新的理念、方法尚未融入教材,企业的项目分析数据支撑不及时、实践参考缺乏。目前学校采用的商务数据分析教材理论层面缺乏、欠严谨,系统性有待提高。

2.2 标准化课堂教学与缺乏完整实践环节之间的矛盾

当前数据分析课程的教学停留在理论讲解上,如介绍数据指标含义及数据指标结果呈现的运营问题与不足。标准化课堂中师生无法获得店铺及时、真实的数据。研发的实践课程各模块无法匹配企业的岗位工作,实训中学生也仅仅熟悉店铺运营的操作流程及各数据指标的意义,而无从熟悉、消化数据背后的意义,更无法洞悉行业发展规律。

2.3 教师的“示范”瓶颈与针对性匮乏之间的矛盾

现阶段“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课程由电子商务专业或计算机专业教师承担任课任务。相关数据分析领域的知识多来源于短时期培训或企业讲座,任课教师缺乏企业从业或实践经历。一方面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现象频繁,教学案例也依照书本数据为支撑,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的企业从业人员,由于时间、精力多方面因素,也无法对教学效果产生质的提升。当前教师的专业认知和能力,无法培养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数据思维的形成。

2.4 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现状之间的矛盾

企业迫切需要熟悉业务和数据流程,熟练掌握分析工具Excel、Python、SPSS,可针对相应业务预判选择匹配的数据分析手段,并对电商运营预估及决策。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企业入职后,由于在校期间未经历程序化、系统化、完善化的培养过程,企业开展入职培训活动也很难产生实际贡献,还需要企业对新员工进行系统培训。

3 “后疫情”时期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基于1+X书证融通的“数据分析”技能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

本模式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依据,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亳州学院立足于为地方产业输出适用于长期发展的高层次人才这一根本任务,结合学校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人才培养的困境和岗位需求,构建基于“1+X课证融合”+“校企融合”+“赛训融合”为目标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以三个维度为中心构成螺旋上升的数据分析能力训练平台。各平台构成分支,学科知识点转化为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融合,实现后疫情时期电商新基建人才培养的多维融合。

3.1 课证融合——细化职业标准

电商数据分析类课程实践性突出,须以行业标准和实践流程为指引。对接各等级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证书,梳理知识点、技能模块、素养构成的异同。采用增加及深化的方式,以岗位能力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将“1+X”证书所需的行业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各环节,将岗位所需的电商证书吸纳入课程设置,课程中融入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要点,将“证”的岗位职责与“书”的课程单元知识点深度融合。专业基础课程与X证书技能要点重合时,需整合课程内容,融入X证书技能要点,授课过程中注明并强调该课程的重、难点。运用虚拟仿真软件获取行业数据、网络营销数据至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消化课内各数据指标的具体含义,促进数据思维的形成。充分运用线上各平台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如I博导网站发布的1+X证书课程资源。实现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延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接触并运用新技术以及形成终身学习理念〔5〕。

3.2 校企融合——就业为导向

3.2.1 强化校企共建,瞄准地方企业所需

“1+X证书” 制度下大数据对于企业的意义不在于持有海量数据信息,而是洞悉数据背后的经济密码对企业财富的赋值。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据的分析和筛选技能的加持,也是后疫情时代电子商务发展的显著特征。

地方高校应秉承服务地方的重要原则。为此,我院积极引入电商企业、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将现行的人才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的需求动态同步,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实践技能为根基,力求课程设计与岗位对接。

以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适时调整以数据驱动为特色的精准营销人才,以“技术驱动+网络营销”为基础,稳步推进“数据驱动+精准营销+校企合作”的培养特色,课程设置衔接行业标准、岗位职责,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科学布局。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后,重构课程体系,突出结合“技术驱动”课程,提升实践课程学分占比。专业课程设计呈现:工作职位——电子商务岗位技能——必修课程的培养模式,力争培养懂商务、会营销、善分析、能运营、强管理的交叉型、复合型电子商务精准营销人才,我校开设了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基础与实务、电子商务组织与运营、运筹学、网络金融、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安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新媒体技术及应用、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英语等商务和营销范畴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兼顾行业发展需求,设置商务智能、大数据技术原理、Python与数据分析、Java语言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挖掘与分析、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课程,课程设计力求与岗位对接,为大数据背景下精准营销人才储备技术素养。

3.2.2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数据分析实践技能

将实践课程纳入必修课,并逐步增加实践课程占比。对标“1+X证书” 制度下《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并进行实践项目分解。如: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应用实验课程,我校以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案制定——电商数据分析——项目运营数据分析——数据监控与挖掘——风险评估及营销策略五个层面实施项目构建。实践过程中注重工具使用能力的培养,如分析工具的选择及运用和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思维导图的应用等。形成全方位、全周期、多模块、多元化的“阶梯式”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帮助提高学生的数据敏锐度,促进学生结构化分析能力、数据可视化能力和数据化思维方式的形成,形成后疫情时代“新基建”多学科融合精准营销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

图1 精准营销人才培养体系

3.2.3 教学实施——岗位场景教学、细化创新

“1+X证书” 制度在《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指引下全周期动态实践教学。我校积极促进校企合作,以校企合作为平台,践行工学结合、细化创新。一是将校外企业专家、项目“请进来”与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深度融合,以工作为导向以岗位场景为依据制定项目教学,请企业专家进行指导,启用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教学实践中,企业专家下达项目任务,组织学生分组围绕项目开展研究,如电子市场、玩具市场、护肤市场等进行选品分析。学生分组进行任务分解,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案制定,行业背景分析,热销店铺及商品分析,营销推广,风险分析等工作流程,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完成知识点的内化。二是“送出去”深化校企合作层次,践行专业共建。“送出去”即送高年级学生去企业实践,获取专业、实时数据,内化数据分析的意义。提升专业能力。如学生通过岗前培训,参与到网络营销、客服等顶岗实践,通过真实的工作体验了解行业平台细则、行业规范、选品分析、交易数据分析、运营数据分析、运维数据分析、营销数据监控与挖掘、店铺活动造势等全过程体验,对专业技能的提升效果显著;“送出去”送任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锻造“内驱成长+外联促进”的师资实力提升模式,实现校内外协作育人。

3.3 赛训融合——以赛促训、竞赛合一

后疫情时期是电子商务专业新“基建”数据分析人才精准培养的特殊阶段,应夯实计算机类、经济类、管理类、商务技能、营销类、产品研发类、数据分析类、国贸类、财务类、金融类、物流及供应链管控类、法学类、语言学类、数学统计类等多学科跨界融合能力的培养。技能训练对提升所学知识内化,提高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竞赛作为夯实学科技能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多学科融合和成效验证的重要策略。

3.3.1 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实践能力为目标,侧重专业竞技

专业竞技包括以数据分析综合能力为竞技主题的跨境电商数据运维分析赛;侧重营销综合能力类的国际贸易新产品发布会和跨境电商直播专项竞赛;激发电商专业学生创业实战为主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以专业技能特训为主的计算机设计大赛、以软件特训为主的软件设计大赛、机器人等等。另外,为鼓励更多的学生参赛训练,还设立了诸如电商运营、网络营销、平面设计、网页制作之类的普及应用竞赛。

教师利用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合地方产业、立足专业所长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创新实践。以服务地方产业为宗旨,以应用研究为基础,帮助学生自主融入科研项目,培养应用意识主动探究,积极跟踪专业发展趋势,获取学习动力和灵感,形成高阶思维,发挥创新能力。通过多形式、全覆盖的赛项特训,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使学生们在竞赛驱动下得到基于内驱的个人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多学科融合能力。参赛作品的呈现不仅汇聚了极具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电商特质,还体现了学校学子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3.3.2 竞赛层次全覆盖,侧重导向具体

从组内赛、班级赛、系级赛、省赛、国赛层层选拔,力争优中选优。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布置任务,组织全体学生组内评比,该评比分为组员展示及自评;组间互评构成班级赛;优胜组可代表班级参加系部选拔,系部推优至校赛。校赛更注重学生跨学科融合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逐层至省赛、国赛进行历练,以赛促教,并请获奖选手参加讲座分享经验,树立榜样的力量,在学生中激发力争上游的进取心,提升电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主动学习意识,促进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

3.3.3 竞技特训应用于常态化教学策略

竞赛作为检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竞赛获奖不是终极目标,目的在于将赛训作为常态化教学策略应用于常规教学。寓赛于训,以赛促教,赛训一体,有效提升学生数据化精准营销综合能力。

4 结语

“数据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商数据采购、视觉营销、店铺销售、网络营销、客户维护、物流等方面,已成为电商企业全供应链的核心技能。新技术新应用加持教学全过程助力核心素养的提升,应用型高校立足学校实际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亳州学院从地方区域经济需求实际出发构建基于“1+X课证融合”+“校企融合”+“赛训融合”多维融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明显,实现后疫情时代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能力的精准培养。

猜你喜欢

证书电子商务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收录证书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