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书证融通课程体系架构

2022-01-14吴海勇叶海平王凯君蔡聪艺张明建沈延文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书证融通数控技术

吴海勇,叶海平,王凯君,蔡聪艺,张明建,沈延文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是我国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架构的重要举措,旨在为促进新时代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与服务区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技术技能评价体系,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和提质增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1〕。

迄今为止,1+X证书制度共开展了4批次,发布时间分别是2019年3月、2019年8月、2020年1月、2020年12月,证书数量分别达到了6种、10种、76种和355种,共计有447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数控技术专业所涵盖的数控车铣加工、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多轴数控加工等核心职业技能均被列入了已公布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中。数控技术专业如何主动对标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构与优化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促进“1”与“X”之间技能的无缝衔接,深化“1”与“X”证书的书证融通,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1 “1”与“X”的关系

(1)“1”与“X”的主辅关系。学历证书(“1”)是学生完成学校既定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的一项重要主体表征,体现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领域具备了相应的素质能力,综合反映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理论基础和技术技能的掌握,是学生在求学历程中的一种重要证明,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则是对学历证书的一种重要补充、强化和拓展,是体现学生掌握某项职业技术技能的重要证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引导性和自愿性等特征属性。高职院校学生在夯实学业技能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适应职业岗位其他技术技能,有利于拓展就业创业的新局面。

(2)“1”与“X”的融通关系。数控技术X证书等级标准是指导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考核评价的重要指南,体现了数控产业对核心职业岗位群技术技能的最新诉求。数控技术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学历课程教育教学标准在技能的习得属性、成长属性和考评属性方面存在着良好的融通性。X证书的考评标准与学历教育教学标准是相辅相成的;X证书的培训内容与学历证书教学体系中的课程教学内容是可以相互渗透融合的;X证书的考评过程与学历证书课程的考核评价过程是可以相互统筹与实施的;X证书的考核成绩和学历证书课程的考核成绩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 数控技术1+X证书下的书证标准对接

2.1 人才培养标准对接

数控技术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目前涵盖了数控车铣加工、多轴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等三个技能岗位群,这些岗位群职业技能均有相应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数控技术X证书等级标准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武汉华中数控、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技术技能大师、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等行业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共同组成,以职业标准、企业产品和实际岗位流程为依据进行开发,体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最新需求。在实行1+X证书制度时,须做好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标准,从顶层设计角度梳理清晰的人才培养方案。

数控技术1+X证书的实行须在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下,根据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数控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数控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等所规定的人才培养标准,充分对接数控技术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数控技术1+X证书制度下的三个职业技能岗位群,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标准、学分体系、顶岗实习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度融通优化,以数控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岗位群核心技术技能的最新诉求为导向,将技能点、知识点进行综合梳理和优化,将X证书标准深度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构架以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形成融通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方案。

2.2 核心职业课程体系架构

2.2.1 核心职业课程体系架构原则

数控技术核心职业课程架构是人才高质量培养和实现书证融通的关键。核心职业课程的架构应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对标X证书标准体系,按照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培养规律,扎实推进核心课程体系的架构与实践〔3〕。

一是数控技术核心职业课程体系架构应严格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出发点,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路方针,坚持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思政品德、人文素养等核心素养共育,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是核心职业课程体系架构应以职教20条和X证书技能等级标准为引领,坚持统筹规划,坚持从专业视域角度进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与优化架构,将当前数控技术一线岗位核心职业技能无缝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实现课程教学与X证书培训的有机融通。

三是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成才和认识规律,技能知识点的迭代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和实践规律,在课程设置和技能点的呈现方面体现出螺旋递进式提升,以核心职业技能的习得规律为出发点,架构出具有层次性、逻辑性的数控技术核心职业课程体系。

2.2.2 核心职业课程体系架构思路

数控技术核心职业课程体系架构应以职教20条作为纲领和导向〔4〕,根据1+X证书制度试点文件实施方案精神,综合制定数控技术专业改革方案。对照数控车铣加工、多轴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三个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根据区域数控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岗位群核心职业技能的新诉求,突出服务区域数控技术产业所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供给的针对性,在数控技术专业现有基础上,在X证书组织实施、培训考核等方面与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机构开展深入协作,充分听取和采纳政府教育部门、机械行业指导委员会、重点典型企业等专家的论证意见,综合制定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课程体系。

2.2.3 课程与X证书的融通

数控技术核心职业课程架构应以核心职业岗位主要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岗位为任务驱动,以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出发点,融合学生职业发展选择诉求,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

书证融通中“书”是高职院校学生完成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应课程的具体体现,“证”代表了专业职业岗位对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书证融通”是指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相融合〔5〕。书证融通是数控技术1+X证书制度下核心职业课程构建的关键。数控技术核心职业课程体系架构的书证融通要义在于:将区域数控产业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所急需的核心岗位职业技能贯穿于人才培养和X证书培训的全程中,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和相互统一,实现课程教学与X证书培训在学习内容、标准体系、考核评价等要素的有机融通,提升数控技术专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3 数控技术模块化课程体系架构

3.1 数控技能标准模块化分析

3.1.1 数控车铣加工技能标准模块化分析

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将岗位技能分为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车铣加工技能、数控机床维护保养技能和新技术应用技能等四个核心职业岗位技能,如图1所示。四个核心岗位技能对应四个职业技能模块,四个模块的职业技能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高等级技能涵盖低等级技能,技能的习得遵循了学习者的技能成长规律,循序渐进推进学生的加工技能、维护模块、技术应用等核心职业技能的螺旋递进式习得。

图1 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模块

3.1.2 多轴数控加工技能标准模块化分析

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可以分为工艺与程序编制、数控加工与检测、多轴数控机床维护和新技术应用等四个模块,如图2所示,这四个模块涵盖了多轴数控加工岗位群的核心技能知识点,随着技能等级的提升,技能知识点的复杂度、广度和深度亦随之螺旋递进。

图2 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模块

3.1.3 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技能标准模块化分析

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可以分为工作准备、数控设备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设备操作维保与提升、数控设备精度检验与维保等四个模块,如图3所示,这四个模块涵盖了数控设备维修的核心技能知识点,体现了职业技能知识的由简到繁和循序渐进,有利于促进学生技能知识的习得。

图3 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模块

3.2 X证书模块化技能与课程的映射关系

模块化的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应在技能知识点的分布层面和支撑层面与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着映射关系,这种映射关系可以促进技能知识与岗位职业技能、课程教学和X证书培训的无缝衔接和循序渐进,在书证融通体系架构中起着“桥梁枢纽”之效用。

以数控车铣加工X证书技能与课程体系之间的映射关系为例进行分析,如图4所示,将X证书中的技能知识点映射到课程体系中,根据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所需的支撑课程进行重构,遵循由简入繁和循序渐进的架构原则,可对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方向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对应不同职业技能等级映射出不同支撑课程体系,支撑课程体系是书证融通的重要架构依据。

图4 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与支撑课程的映射关系

3.3 书证融通下的课程体系重构

数控技术专业学历课程是基础,X证书是对当前数控技术核心职业技能和新技术的补充、强化、提升和拓展。数控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学生在一定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基础上,以X证书中模块化的职业技能等级进行标准化和情景化的训练和学习。X证书标准与学历课程专业技术技能的相互融通,是巩固提升学生课程体系知识和实现学生职业技能提升与等级认证的关键渠道。因此,数控技术在1+X证书实施过程中,应将不同级别的X证书标准进行分解和模块化,结合国家教学标准、实训标准和顶岗实习标准等职业技能标准,重新架构数控技术课程体系,数控技术专业在1+X证书制度下的书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架构如图5所示。

图5 数控技术专业书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架构思路

数控技术专业的三个X证书职业技能证书标准又可各自细分为若干个职业技能模块,不同模块在初级、中级和高级等三个级别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学生职业技能基础的要求是有所区别的。这就需要在学历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将X证书等级标准融入到课程体系架构全程中,以学生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的提升为课程设置核心导向,对标X证书的不同等级标准,以对X证书标准的支撑、衔接和提升作为书证融通的要义。将课程体系重构为职业基础课程、衔接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不同类型课程均由若干门课程组成,其中职业基础课程以数控技术职业技能基础为主要知识载体;衔接课程主要是为学历课程的教学和X证书的培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X证书的考培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职业核心课程以X证书标准中的核心职业技能作为主要技能载体,以拓宽和提升学生X证书标准的核心职业技能为课程主要目标。在此架构思路下,数控技术专业在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架构可如图6所示。

图6 数控技术专业书证融通下的课程体系

数控技术专业学历课程体系涵盖了职业素养课程、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学历课程和X证书的三个职业技能等级之间通过衔接课程过渡衔接技能知识点。通过书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架构实现学生在人文素养、思政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素质领域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能力提升。

3.4 书证融通下的课程体系评价

数控技术的书证融通课程体系架构应涵盖了课程教学和证书考培的关联技能知识。在数控技术X证书的试点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在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行业指导委员会等部门的协同指导下进行综合性和形成性评价。

一是综合性评价。在课程教学和X证书考培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建立不同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课程学分之间的互通互换,以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等价课程教学中相应课程的学分,建立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互换性,并结合人才培养标准,对X证书制度下的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形成具有综合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

二是形成性评价。在X证书的书证融通试点实施过程中,应及时发现X证书培训和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培训层面的问题和学生对技能习得的难点和痛点,持续获取书证融通的反馈性信息,并及时调整教学培训计划、改进教学和培训方法,对学生的技能习得、教师教学成效和X证书培训成效形成闭环评价体系,形成对书证融通体系的形成性评价。

4 结语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数控技术专业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课程教学与X证书的有机融通是X证书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数控技术专业应将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核心岗位职业技能贯穿于人才培养和X证书培训的全程中,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和相互统一,实现课程教学与X证书培训在学习内容、标准体系、考核评价等要素的有机融通,提升数控技术专业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猜你喜欢

书证融通数控技术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基于CATIA现代信息手段的数控技术课程教改探讨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泛化适用与价值平衡
——兼评新《民事证据规定》第47条
数控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运用研究
什么是绥芬河
司法实践中非法书证排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数控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运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