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评量体系构建研究

2022-01-14程欣泉朱海雪

关键词:评量导向成果

程欣泉,朱海雪

(滁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大学体育课程具有多维度、多元化的内涵特征,这是众多学者普遍公认的事实。大学体育课程内涵价值的多维度决定了评价体系的多重性和连续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体系的综合性和发展性。长期以来,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引导下,大学体育课程在内涵式发展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1]。但是,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还是普遍采用知识技能效果优劣的静态评价和体质水平好坏相结合的即时性评价方式[2],导致教学评价目标单一,过于依赖量化指标群,偏重体质表现。随着“素质教育”“三全育人”及“课程思政”等教育内涵的不断渗透,大学体育课程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因此,为保证大学体育课程在学生身体和思想上的内涵价值得到有效评价,需要一套科学、系统、有效的评价机制,以保证对课程教学质量的发展作出有效描述和判断。

一、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评量体系的内涵及价值定位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以“所有学生均能成功”为假设前提的课程发展理念,所谓“成果”是学生在一段特定的学习经历后的学业成就和为适应未来取向的个人进步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能力[3]。OBE 教育理念下的多元评量体系不仅包括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评价,还包括对学生学习历程中的综合评价。OBE多元评量体系在关注本门课程本质属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该课程蕴含的外延价值。评价的目的是通过选用最适性的评量方式让每一位学生的各种能力均能得到充分发挥[4],从而使学生在其能力储备或核心素养上能有所改变或进步。

(一)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评量体系的内涵特征

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评量体系是基于成果导向课程发展理论,以学生均能获得成功的思路为前提,规划课程教学评价结构,以学生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和终点,构建动态的教学评价发展系统,从而确定更具操作性和可测性的能力指标点。根据成果导向教育内涵,结合大学体育课程特征,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评量体系具有多方面的内涵特征。第一,依据顶峰成果设计理念,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大学体育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其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立体结构,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中的健康知识、运动技术、身心素质、思维品质、社会品质等指标权重的确定,可以通过顶峰成果(终身体育)反向设计原则,反向梳理底层目标驱动,从而有效发挥课程内涵价值。第二,根据成果导向多元目标驱动,促进多元评价体系建设。学校体育的价值是在一定空间条件下“教育和体育”相互结合衍生的价值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体育课程多维度的辐射功能不断提升[5],辐射性的功能特征决定了其教学评价应具有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根据成果导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元评量方式有利于大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形成综合性、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从而促进学生所学知识能够自由迁移。第三,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全面提升教学绩效质量。阻碍大学体育开展的因素除了评价体系不健全,难以形成综合性的全面评价外,根本原因在于评价标准不关心个性化的绩效标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严重缺失。通过成果导向教育纵向连贯、横向统整的功能特征,适时调整顶峰成果和个体需求之间的关系,回溯教学本质,重建学习热情,从而协助学生积极有效学习。OBE 教育理念的评量设计是以学生介入学习过程中个性化的学习成果为基础,以学生个体是否达成既定绩效标准为依据的教学评量机制。因此,大学体育课程依托OBE 教育理念,构建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成果评价系统。

(二)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评量体系建置导向

大学体育课程经过逐步改革,现已形成一个中心(健康为中心)、四个模块(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健康体质测试、训练与竞赛)、五个目标领域(知识、技能、体质、人格、社会责任)的课程发展格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理念、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制约,出现课程价值狭隘,难以摆脱“知识本位”的顽瘴痼疾,导致评价标准肤浅,评价指标流于形式[6]。徐伟等[7]指出,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是在“大课程观”的指导下合理整合学生、社会和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所谓“大课程观”是在保证体育课程本质属性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五育”价值,深挖大学体育课程的内涵价值,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8]。王训令认为,大学体育多元化和异质性的课程特点导致传统固化的单一指标体系阻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9],致使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大学体育“大课程观”的发展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态因子包含着多层次的目标状态,评价目标也具有了多元化的目标领域。

在教学评价中,虽然新课改明确了课程三维目标的地位,但受“学科本位”的影响,在具体评价中往往秉持“效果即目标”的评价主线,对学生实际获得的体育知识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进行单一评价,从而忽视了大学体育课程培养“全人”的价值功能。根据成果导向“能力本位”的理念构建评价体系,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健全人格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等多方面的价值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发挥大学体育课程新时代的育人价值。根据以学生获得的现实能力和预期发展成就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通过其多元类型评量的特点,依据多层次目标、多回馈机制,促进大学体育课程评价向过程多元、方式多元、情境多元发展,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切实发挥大学体育课程在行为领域、学习领域、情境领域多维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时代价值。

二、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评量体系构建

(一)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测评指标架构

教学评价是一项复杂且综合性极高的工程体系,教学效果的好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学习内驱力、学习满意度等。根据高校教学评价的改革趋势,教学评价将由关注“教学效果”向关注“学习效果”转变[10],评价指标的设置也将更加重视对学习者能力倾向、学习获得感、学习满意度等变量的督导评估。

本研究是以成果导向设计的教学系统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成效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体系。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营造多元的成功情境或机会,保证学生达到较高层次的表现。根据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测评指标应根据学科培养目标与学生能力绩效设计具体可测的能力指标,聚焦“以生为本”的课程开发理念,以培养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核心能力的产出为依据,根据评价目标的内在逻辑性和递进性,制定核心能力支撑体系,进而引导学生达向高层次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成果导向下大学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成果导向下的大学体育教学评价指标的设置应清楚掌握个体发展和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以连贯统整的原则保证课程培养目标和个体能力指标的一致性,从而形成“学校与社会”“能力与产出”“个性与发展”层次递进的指标评估体系。另外,成果导向下的层次化多元评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多元评量必须直接呼应评量核心目标,应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各种能力均能得到有效评价为前提。

(二)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评量体系测评方式

大学体育课程功能的多元,成果导向理念特征的多元,决定了评价指标的多元。对于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来讲,设计客观有效、简便可行的测量方式是保证教学活动获得最佳效果的现实需要。当前,在教学评价方法中通常采用方程建模的方式,对复杂的评价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合OBE 培养目标层次性、核心能力和能力指标多样性的特点,本研究试图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评价中测评方式的应用进行探讨。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是一种将复杂的多目标层次问题构成阶梯结构,进而分析各种评价因素的系统分析方法。在教育学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质量评估、课堂教学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分析等领域。操作的具体步骤:首先,根据多层评价因子的总目标,确定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优先关系矩阵,R=(rij)n×n,若满足0≤rij≤1,(i,j=1,2,…,n) 则构成模糊矩阵,其中rij表示基层第i个因子相对于第j个因子的模糊关系;其次,若rij+rji=1,(i,j=1,2,…,n),根据上下层因子相对重要度建立模糊一致矩阵,记为:;再次,根据,确定各层次因子权重;最后,计算综合重要度,分析教学绩效,设计教学评价标准,得出优劣次序[11]。

评价指标是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化、行为化的主要因素,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首要步骤是将与决策层(核心能力导向)有关的元素(能力指标)分解成目标、准则和方案等层次。因此,能力指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是进行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根据图1 所示,本研究根据评价目标领域的不同,将能力指标分为身心素质、潜能素质、学业素质、能力素质、人文素质和品德素质六项目标评价基准,该部分构成了与上下层(rab,rbc,rac)相对重要性因素比较的模糊一致矩阵。模糊层次分析法强调评价目标层次分类,成果导向教育评量方式注重评量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因此,能力指标层的筛选应以质性和量化评量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有评量量规和无评量标准、可描述评量内容和未描述评量内容与能力指标的对应强度关系。另外,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目标体系的能力指标是动态生成的,其评价因素应是与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同步。能力指标的筛选应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适当调整某些核心指标,使其始终符合学生的能力进展,确保学生达成顶峰成就。

(三)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评量体系基准架构

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评价标准的设计,应以学生逐级增强的能力指标作为参考依据,分析影响课堂教学绩效的因素有哪些,为此,借助管理学常用的绩效分析流程,构建大学体育教学评价基准,见图2。通过前章所述,在“大体育”思潮引领下和大学体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影响大学体育教学绩效的因素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育人宗旨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差异对学习内驱力的影响。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评价基准应根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反向设计原则,在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中追根溯源聚焦核心问题,从上冲下撞中逐条分解难以评量的问题情境,从而拟出与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在评价尺规方面,评价标准的制定应聚焦学习成果是否已达成,其等级制度应以“完成”和“未完成”或“达到”和“超越”来设计,从而充分发挥成果导向教育对学生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图2 成果导向下大学体育教学评价基准架构

三、OBE 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评量体系开发策略

(一)形塑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规范教学评价形式结构

成果导向“以学生学习成果为中心”的教育评价理念既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又突破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盲从性。主要表现为: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成果导向教育强调个体采用不同途径和方式达成学习目标,作为能动的个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具有清晰的判断和评价能力。同时,评价标准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需要,决定了同学、家长、社会人员等也是学习成果的评判者,因此,评价主体可分为教师评量、学生自评、家长评量、社会评量等,从而使其从一元向多元评量发展。第二,评价内容多样化。成果导向教育的核心是为学生创设弹性的、多元跨域的、连贯的学习机会,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课业评定等单一能力的获得。在OBE 教学评量时应尊重个体差异和能力单元的不同,着重推动评价体系过程多元、情境多元和时机多元。第三,评价形式全面化。对学习者而言,学习成效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教学质量的评定不仅需要终结性的成效评量,更需要形成性的过程评量。因此,其评量体系的开发应以历程评量和终结评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全面化、综合化评量。

(二)构建可塑化的评价体系管理运行机制,强化评价体系的导向功能

成果导向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学习绩效达成的质量和程度,其评价机制是集实时回馈、持续改进、有效提升的循环过程。王晓典等[12]提出,阻碍教学产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成果难以根据目标导向回馈至需求目标,使成果导向的“持续改进机制”难以为继。因此,建立持续改进的回圈机制是强化评价体系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成果导向下大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依据新时代的育人宗旨和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检视社会、学校和课程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专业评估、学生能力发展建立具有导向与激励、诊断与鉴别、回馈与改进等功能的可塑化的动态循环改进机制,见图3。在回馈改进系统中,由于成果指标的阶段性、层次性和单元性的特点,其调整和改进的幅度应充分考虑专业性、年级性和个别性的差异及行政配套措施的延缓性,防止过犹不及。

图3 成果导向下大学体育教学动态回馈评价系统

(三)完善教学评价开发配套机制,促进教学主体长效发展

成果导向理念下的大学体育教学评价是从国家、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实时修正的评价体系。为保障评价机制的合理性和高效性,需要建设与评价体系相匹配的配套机制。

首先,应建立三级教学督导委员会。随着大学体育课程内涵式发展的持续推进,现有的教学督导机制已不再适用于跨域课程的审核和检视。成果导向理念下的评价核心是学生能力指标的达成,因此,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督导机制是保障成果导向理念下评价体系发挥成效的重中之重。其教学督导机制应以三级双督导的模式建立三级教学督导委员会,以学校督导规划协调各跨域能力指标群、修正培养目标,以学院督导审议专业课程核心目标的评鉴,以教师和学生督导完成个人核心能力的修订和裁决,从而形成以行政、教师、学生三级联动和学校、学院双督导的动态运行机制。

其次,建立教学评价审核机制。教学评价审核机制的建立,旨在为课程架构和修正课业目标提供一个参照点。其评价审核机制应根据学生能力个别差异将评价标准分为若干不同的指标群,以评价学生在某一阶段进步的个人发展表现为常模,检视教学目标是否与多元的教育目标相适应,与学生核心能力发展相一致。

最后,建立教师成长守护机制。成果导向下的教学评价是由一个封闭的系统转变为开放的系统,教学评价体系的开发与实施改变了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为使教师职业素养与成果导向评价理念相匹配,具体措施有:通过政策、制度保障,加强领导,整合力量。以专家引领探索职业生涯规划,促进教师职群化发展,提升教师课程检视能力和学生学习成果预估能力。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将成果导向评价理念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经历有机结合,以“研训一体”为重点,着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能力,保障学生横向能力指标和纵向顶峰成果的评价。

四、结束语

根据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理念的流变趋势,未来的大学体育课程将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核心素养”为落脚点,从“体质本位”向“以体树德、以体增智、以体强体、以体育美”的素养本位快速转变。相对于其他学科,大学体育课程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育人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构建大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既能直接影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能辐射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另外,本评价体系建立的核心是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以拓宽课程时代价值为方向,在评价中促进个体向更高阶段迈进。要想达到这一期望不仅要在能力指标、评价基准、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还应在课程实施、课程结构调整等课程开发全过程中进行细致研究和实践检验,从而为评价体系的创新和升级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评量导向成果
《建材发展导向》理事单位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偏向”不是好导向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验收成果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探索取向的幼儿园主题墙评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