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2022-01-07高红星尹春力

乡村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落果光照粉剂

高红星 尹春力

(曲阜市姚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曲阜 273100)

番茄又名西红柿,隶属茄科番茄属,果实中富含大量维生素、有机酸、糖类、类胡萝卜素等营养元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番茄口感独特,不仅是一种蔬菜,也可作为水果,并且能加工成为番茄汁、番茄酱等食品,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大棚番茄种植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种植大棚番茄的过程中必须严把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如从品种筛选、播种到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等环节均需做好严格管控,如此才能实现大棚番茄优质高产。

1 品种选择

不同于露天栽培,大棚栽培多是反季节蔬菜栽培,通常要经过寒冷的冬季,而且大棚的透光性远远不如露天。因此,应选取抗病性强、耐弱光、抗低温、优质高产的番茄品种。番茄的品质对销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品质优良的番茄营养丰富口感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市场竞争力较强。根据山东省曲阜市的气候特点,可选择园艺504、瑞飞、金冠6号等番茄品种。

2 种子处理

通常选择温汤浸种的办法,即将种子浸泡在50℃左右的温水中,不停搅拌,30 min后将种子取出,放入30℃的温水中浸泡4~6 h,捞出后再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0 min消毒。之后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冲干净,晾干,以预防番茄常见病虫害[1]。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盘内,在温度25~30℃的条件下进行催芽,待大多数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 播种

3.1 床土准备

3.1.1 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菌。番茄常见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残留在土壤与上茬作物的残茬中,为此,在播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彻底消毒。首先,清理干净上茬作物的残留部分,将其集中焚烧处理。其次,待天气晴朗时扣棚,借助高温与强光消灭土壤表面的病菌,控制耕作层病原体的数量。

3.1.2 配制营养土。将田土与有机肥进行等比例混合,制作营养土。制备方法一:取硫铵和磷酸二氢钾各1 kg,加入25 kg营养土中,搅拌均匀后堆放至少30 d,使其充分腐熟,然后取70.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与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进行混合,将溶液与营养土混合均匀[2]。制备方法二:取田园土与腐熟有机肥适量,按7∶3的比例将二者混合均匀,然后取25%多菌灵500倍液对营养土进行消毒,待晾干后装入营养钵。制备方法三:准备晒干的水稻土与过筛的火烧土、发酵晾干的猪牛粪,参照5∶3∶2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0.1%~0.2%过磷酸钙。将混匀后的营养土用25%多菌灵500倍液消毒,晾干后装入营养钵。

3.2 适时播种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填充至育苗钵或育苗盘内,注意要确保营养土的湿度适宜(以手握团、松手可散为宜)。将催好芽的种子直接放在营养钵中,盖一层2.0~3.0 cm细土,然后将其转移到大棚的育苗床上。如果条件允许,可把催芽的种子放到已经消毒的苗床上,待长出2片真叶后再移到营养钵中进行假植[3]。

播种时机需依照上市时间以及冬夏苗龄的差异来确定。通常,番茄夏季苗龄在20 d左右,冬季苗龄在45 d左右。

4 苗期管理

控制好水分,不能浇水过多,以土壤湿润为宜。出苗后要控制好棚内的温湿度。白天温度保持不低于26℃,晚间温度保持不低于15℃,湿度不能低于40%。为防止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常可采取揭开大棚侧窗的方法来通风换气。若晴天棚内温度在25~30℃,通常需在10:00左右揭棚,通风降温,16:00左右要闭棚,以避免棚内温度太高导致幼苗徒长[4]。

一般来说,当幼苗长出两三片真叶时即可分苗,此时不用浇水。在分苗操作时应在苗床顶端开浅沟,用小盆浇水,然后分次覆土,每次土层厚度为1 cm,确保幼苗茎叶干净。幼苗行距约为12 cm,株距为10 cm。待幼苗长至四叶一心时,为促进幼苗生长,可施入复合肥或营养液。待幼苗长至7叶时,可进行移栽。

5 适时定植

番茄具有发达的根系,种植时要求选择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效果好的土壤,以近3 a没有栽植过茄果类蔬菜的土地最佳。整地时667 m2应施入腐熟农家肥2 t、过磷酸钙20 kg,复合肥25 kg[5]。定植前需对地块进行消毒,一般可采用高温法或药剂法消毒。药剂消毒通常选择磷酸氢铵、硫酸铜,667 m2用量分别为2.5 kg、1.5 kg,将两种药剂研磨成碎末后混合均匀,放入尼龙袋中扎口密封1 d后就形成了铜氨合剂,将其均匀撒在种植土上,与表土混匀。

定植前还需先浇适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且要确保地块肥力充足。待植株长出六七片真叶、约20 cm高时便可定植,最好在晴天进行定植(见图1)。

图1 定植后的番茄植株

先起垄,即采用大小行起垄方式,一垄2行,大行间距约75 cm,小行间距约40 cm,垄高12 cm[6]。随后根据番茄品种、当地气候条件、地力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定植密度。一般情况下,每667 m2栽培密度为3 000~3 500株。

定植后为了利于缓苗,最好使地温大于20℃、气温超过30℃。缓苗后可喷施矮壮素、助壮素、巴姆兰营养保护剂等,保证幼苗健壮生长[7]。

6 定植后管理

6.1 温湿度与光照管理

定植后番茄进入缓苗期,这一阶段的关键是要做好温湿度控制工作。在夏秋季节,可将大棚两头与侧膜揭开,以利于换气通风,并增加光照。白天温度需保持在30℃,湿度不能低于40%。冬季可将大棚两侧揭开,并根据实际气温适度调整,确保白天温度约28℃,晚间温度不低于8℃,湿度不低于40%。进入开花坐果期后,植株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而这一阶段正处于一年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最弱的时候,为此,需根据大棚情况加强光照管理,调整光照强度与光照分布,以满足番茄植株生长的需要。

6.2 水肥管理

番茄定植后需定期科学、合理浇水,以确保番茄高产。从第一穗果长出到果实成形前无须浇水,主要是为了使幼苗根系深扎于土壤。在第1穗果呈核桃大小、第2穗果长到蚕豆大小、第3穗果开花这3个时间节点均应浇适量水。浇水周期通常是14 d。定植后7 d内施1次“催苗肥”;当第1穗果刚膨大时进行1次追肥,可选择稀薄腐熟人粪尿,每667 m2用量1 t。当第1穗果快要成熟、第2穗果较大时进行第3次施肥,每667 m2施复合肥20~25 kg、人粪尿1~2 t[8]。之后的水肥用量需结合番茄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科学增减肥料,控制水分,从而确保获得品质优良的番茄果实(见图2)。

图2 大棚内正在生长的番茄

6.3 中耕、培土、除草

中耕、培土、除草可同时进行。待番茄植株定植返青后首次追肥,并完成首次中耕。定植后30 d进行第2次中耕,深度为5~7 cm,结束中耕后迅速培土,设置高畦面。当植株长至30 cm高时搭人字架,此后无须培土[9]。伴随植株继续生长需及时绑蔓,并将老叶、病叶摘掉,以促进通风透光。除草工作可在中耕时同时进行,也可在发现杂草后随时人工清除。

6.4 保花保果

如果前期温度较低、光照不足,番茄开花受精不良,会引起落花落果。为此,要注重落果期管理。进入落果期后应采用药物控制番茄开花落果。可在花柄上涂抹药剂,以降低落果率,提高开花率。通常在10:00前与14:00后应使用药物控制开花落果。生产实践中常用到的番茄坐果激素包括2,4-D、番茄灵、防落素等。将配制好的番茄灵倒入碗中,之后将有三四朵花的整个花穗在碗中蘸一下。若选择2,4-D蘸花保果,药剂质量浓度应选择15~20 mg/kg,注意浓度不能过高,避免产生畸形果[10]。通过上述方法可有效杜绝番茄的落花落果现象,并且能确保同一果穗上的果实生长整齐,利于番茄提早进入成熟期。

6.5 整枝、疏花疏果、打顶

待第1花序侧芽长至5~6cm时可进行首次整枝。整枝操作应选在晴天。随时抹掉第1次整枝后重新生出的侧枝[11]。这能保证主枝获得充足的光照,并减少侧枝对养分的争抢,使主枝可以获得更多的养分,从而使结出的果实更优良。

为提高坐果质量,需及时清除病果、畸形果。每穗花序上保留四五个健壮果即可。待达到所需果数量时,抹掉顶芽,但要留下2片顶叶,用于避光护果。

7 病虫害防治

7.1 病害防治

番茄常见病害包括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猝倒病等。在日常栽培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大棚通风管理、温湿度管理,及时清理病叶、老叶、病果,减少病菌数量。也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如对于灰霉病,可应用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50%多霉菌灵可湿性粉剂5 00倍液进行交替喷施,隔9 d喷施1次,共喷3次,效果较好。早疫病大多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生,最初病斑为水浸状,逐步转变为灰褐色,呈圆形或不规则黑斑,有同心轮纹。对于早疫病的防治,一般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4 d喷施1次,共喷3次。晚疫病大多在连续阴雨天发生,严重时可导致茎部腐烂,果实变为褐色,植株枯萎(见图3)。对于晚疫病,可交替使用64%杀毒矾600倍液、72%霜脲·锰锌800倍液两三次进行防治。对于猝倒病,通常在低温潮湿、光照不足、幼苗徒长的时候容易出现,应在播种前选用50%多菌灵7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800倍液等药剂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采用喷淋的方式,1 m2用药量为2~3 L,可有效防控该病发生。

图3 番茄晚疫病

7.2 虫害防治

棚内空间较为密闭,番茄虫害出现相对较少,重点是加强对土壤的消毒,以防控土壤中的虫害,从而确保番茄植株健康生长。但也要注意防治一些地上害虫包括蚜虫、白粉虱和棉铃虫等。对于蚜虫,通常可选择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 mg/kg混合少量洗衣粉来预防;对于蚜虫成虫,可利用黄板来诱捕[12]。对于白粉虱,可在白粉虱发生初期,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 mg/kg,混合其他拟除虫菊酯类药剂进行喷施,7~10 d 1次。对于棉铃虫,可喷洒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来防治。

8 及时采收

番茄从开花到果实成熟一般需要50 d,早、中、晚熟品种略有差异,但时间间隔不超过7 d。一般来说,番茄果实开始转色时即可采摘,此时正属于售卖番茄的最佳时机(见图4)。采收时需注意轻摘、轻放,尽量不带果蒂,以免在装运操作时导致果实相互被刺伤。采收后根据市场需求对果实进行分级、包装、销售。

图4 大棚内刚转色番茄

猜你喜欢

落果光照粉剂
肉种鸡的光照不应性对养殖生产的不良影响分析
无花果落果是怎么回事
柑橘落果创出新产业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隐蔽的力量
水禽舍的光照及其控制
防止柿树落果的方法
蛋鸭的光照管理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