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矛盾视野下的公共图书馆建设

2022-01-01宝鸡市图书馆张林梓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资源

宝鸡市图书馆 张林梓

一、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一)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不平衡

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来看,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政策法规、资金保障等完整的服务体系,其中资金保障是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让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有效保障。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GDP的增速直接决定了该地区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投资力度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充足的经费保障,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服务和文化产品日趋丰富,服务效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相比之下,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中西部地区,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少,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受经费的限制发展缓慢,经费差异使得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在整体上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不均衡”的发展直接导致人们无法享受平等的公共文化资源和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补短板”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不充分

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发展速度趋慢,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不均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表现在(1)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公共图书馆覆盖率低,辐射范围小,加上交通不便利,导致许多读者往返困难等问题,加上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不健全、馆藏资源少、服务读者的馆员少、造成了很多活动难以开展,无法保障人们享有基本的公共文化权益。(2)投资力度不够,使图书馆的发展缺乏常态化的资金保障,加上缺乏制度上的保障,使得十几年来,中西部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发展缓慢。(3)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缺乏综合性人才,服务意识薄弱。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充分的原因还体现在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上。图书情报类专业的图书馆员的很少,加上后天业务知识培训的欠缺,使得他们对于图书馆专业性强的工作,例如:分类排架、编目、参考咨询、阅读推广等服务读者的工作做不到位,服务读者的能力较弱。

二、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原因

(一)财政投入的地区性差异

政府的财政投入,奠定了公共图书馆今后发展的基础。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取决于该地区GDP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的投资力度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充足的资金保障,因此基础设施健全,覆盖率高,馆藏资源丰富,人才资源优,阅读推广、公益讲座、业务培训等活动开展丰富,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相反,经济发展欠发达地的中西部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受资金的限制,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不均衡,设施缺乏、馆藏资源较少、活动难以开展,直接限制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这些差异成了打通文化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障碍,同时也成了制约公共图书馆均等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综合型人才较少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公共图书馆迎来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时代,21世纪的图书馆是“人的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让人才资源的核心价值得以体现,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要求来看,图书馆员需要完成从传统馆员向信息馆员的转变。目前,一些公共图书馆的人才队伍结构老龄化,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等综合型人才缺失严重,加上图书馆人员流动、“内卷化”等问题突显,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服务效能的发挥。

(三)“数字化鸿沟”的制约

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不均衡还表现为“数字化鸿沟”。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公共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开启数字化阅读”被定位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目标。很多公共图书馆能够迅速搭上时代的快车,通过购买数字化资源、购买数字化服务,完成集RFID技术、网络和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全自助借阅区,构建数字化阅读平台,建立线上服务终端,人们通过手机绑定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只需点击屏幕就可以完成自助查询、借阅、浏览图书馆的海量文化资源。这些信息资源轻松“打包”带走,同时所有电子书籍不受借还书、阅读人数的限制。在数字化阅读下,读者突破时空限制,让阅读方式从平面走向多维,使阅读服务的普惠性推向人心深处。泛在化的阅读服务让读者体会到无处不在的阅读气氛和“持续而交心的对话”。[3]受“数字化鸿沟”的影响,一些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发展较为滞后,其模式停留在人工借还阶段,阅读推广活动没有结合线上,造成了广大读者无法享受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普惠性。

(四)管理方式相对落后

公共图书馆的各个部门虽然是独立的,但是一些业务开展有时需要多个部门一起统筹、协调完成,这就导致管理上容易出现混乱,加上缺乏明晰的责任分配制度,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难以进行统筹管理、合理规划,造成各个部门之间无法很好地配合,工作效率低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数字化时代,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数字设备的普及,让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迎来了更多新机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应当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数字化建设、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助推公共图书馆的均衡发展。

(一)以法律保障推进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相关法律分别从责任主体、法律责任、扶持政策、社会力量参等多个方面为今后公共图书馆明确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法律支持。对新时代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坚守原则、承担历史重任等方面作出了明确指引,法律的实施,呼应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要求,为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公共图书馆践行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且打造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化图书馆。

(二)推进“总分馆制建设”

按照“布局合理、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共建共享共赢”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总分馆制建设模式是推进公共图书馆均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它将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延伸至基层,突破了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完成区域间公共图书馆的有效整合,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有效弥补了基层公共文化发展中资金、资源不足的“短板”。有助于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优质化。

(三)加快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实现数字资源共享

大数据时代到的到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电脑等先进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呈现出数字化阅读新态势。图书馆的发展也迈向了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智慧型”图书馆成了今后的发展目标。数字化图书馆作为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高级阶段,能够满足解决大众数字化阅读的需要,完成文化遗产的保存、丰富馆藏资源、馆际间资源的共享、阅读推广、读者操作等数字化的转变。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首先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搭建数字化网络服务平台,完成文献资源的“数字化”,通过更新服务器、利用微信公众账号等方式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的优势,提升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其次,利用网络平台的信息发布,实现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让读者针对场馆的基础设施及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评价,有助于更好地提升群众满意度。最后,数字化平台可以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打造本馆亮点,形成“自主品牌”,实现纸质资源同数字化资源同步增长,吸引广大读者走进图书馆,增加读者满意度。

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的发展应把握时代潮流,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补齐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和短板,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品质,助推公共图书馆智慧化升级,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关链接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思想意识,它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精神文化的优越性在于一是具人类文化基因的继承性,还有在实践当中可以不断丰富完善的待完成性。这也是人类文化精神不断推进物质文化的内在动力。由于文化精神是物质文明的观念意识体现,在不同的领域,其具体文化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和含义。

精神文化是文化层次理论结构要素之一。所谓文化层次理论结构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猜你喜欢

数字化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我给资源分分类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