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国动漫中的传统文化

2022-01-01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侯丁月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动漫创作传统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 侯丁月

动漫艺术是一种具有巨大价值的文化艺术题材,中国动漫史上曾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中国动漫的创作中,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华民族悠久丰厚的传统文化为中国动漫的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创作土壤。中国多部经典动漫都因角色生动、情节曲折、制作精心、文化气息浓厚等因素而广受好评。

一、中国动漫发展现状

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中国的动漫产业遭受到外来动漫的强烈冲击,以日本动漫为代表的外国动漫抢走了中国动漫的大量观众。《神笔马良》《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曾是名噪一时的中国动漫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根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今,人们提起来动漫,往往第一反应是《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幽灵公主》等日本动漫,尤其是以宫骏琦为代表的作品,几乎成了大学生们的必看剧。中国的动漫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以往我国的动漫创作理念相对保守,对于动漫创作的发展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点。近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动漫创作中,中国的动漫创作开始走向新的辉煌。《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动漫作品相继被创作出来,中国动漫的口碑开始一路走高。特别是2019年畅销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立足于四川本土传统文化的动漫作品,其首日票房1.38亿元,最终票房突破50亿元,刷新中国本土动漫票房纪录,成为目前为止票房最高的中国动漫电影。由此可见,融入有特色风格的传统文化是提升中国动漫受众认可度的有效方式,传统文化的应用在中国动漫发展中功不可没。

二、中国动漫中的传统文化类型

(一)民间故事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许多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有着非常庞大的群众基础,它们以口口相传或者代际传播的方式被广泛传播,许多目不识丁的老人也对《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木兰替父从军》等民间故事非常熟悉,中国的说书人讲的评书也大多来自中国民间故事。中国动漫中有多部经典作品就是由民间故事改编而来,如《梁祝》《宝莲灯》《花木兰》等。这些以民间故事为创作蓝本的中国动漫作品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其故事情节和艺术特色有着非常浓厚的民族风格,整个动漫故事的价值观也比较符合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例如《花木兰》这部动漫作品,贯穿始终的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和坚决抵抗外敌的家国情怀。除此之外,《宝莲灯》也是一部含有“孝”文化的动漫作品,主角沉香大孝感动苍天,才能劈开华山救出母亲。这些传统动漫作品中处处都洋溢着对亲情的眷念,对国家的忠诚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二)民族艺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国的民族艺术,形式众多、精彩纷呈。中国的民族艺术作为重要的创作元素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动漫的创作中。例如皮影、剪纸、吹拉弹唱等民族艺术,都可以被有机融入动漫作品的创作中[1]。《猪八戒吃西瓜》是我国的第一部剪纸动漫作品,这部作品一经播出就广受称赞,猪八戒吃西瓜的滑稽样子深得人心。猪八戒这个人物本身的角色设定借鉴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的猪悟能这一形象,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许多童趣化和符合时代特色的改编,一个生动可爱、栩栩如生的猪八戒便跃然纸上。同时,《猪八戒吃西瓜》这部动漫作品还充分借鉴了中国的皮影艺术和剪纸艺术,让猪八戒这一形象既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又具备活灵活现的展现方式,常常令观众捧腹大笑。

(三)绘画文化

中国动漫的发展经历了手绘到电脑构图的发展过程,在动漫的创作中,绘画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动漫最终质量的呈现。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给中国动漫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动漫作品中都蕴含有丰富的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如《哪吒闹海》这部动漫作品。哪吒这个人物的造型设计参考了中国民间年画和山西壁画的绘画元素。除此之外,动漫场景的设计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年画色彩搭配方式,以黑色、绿色、红色、白色、青色为主要颜色,画面色彩鲜明且凸显非常明显的中国式审美。

(四)儒学文化

中国一直以来奉“儒学”为正统文化,儒家文化在我国影响深远,创始人至圣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和集大成者亚圣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信善论”在今天仍然广为流传。丰富的传统文化为动漫的创作提供充足的文化底蕴,许多经典的中国动漫作品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文化价值。1988年出版的水墨动画《山水情》就凸显出厚重的儒雅之风,颇有自然气韵。在《山水情》这部动漫的人物设计和构图设置中,少见凌厉的棱角,人物大多看起来饱满又平和、温文而儒雅,画面场景也以安静祥和的平稳基调为主,同时,水墨山水的底色、余音绕梁的琴声也赋予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整部动漫的观感仿佛是一位博学的长者在向观众徐徐道来一段故事。

(五)戏曲文化

戏曲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甚至有“国粹”的美誉,我国的戏曲文化对动漫的创作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如《大闹天宫》这部动漫,在人物造型上充分借鉴了中国戏曲中的脸谱文化,在京剧戏歌《唱脸谱》中就有“金色的猴王”这样的唱词。这部作品中孙悟空这个人物角色的设计非常明显地借鉴了戏曲文化中“猴王”的形象,人物的脸部设计是脸谱式的,人物整体色彩搭配选用了比较明亮的暖色系。

三、中国动漫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场景设置

在中国动漫的场景设置中融入民族风格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动漫的场景过渡更加自然,营造出更贴合情境的场景氛围[2]。如在《大圣归来》这部动漫的场景设计中,江流儿逃亡的一路上为观众展现了美轮美奂的桂林山水画面,画面细节刻画非常完美,在展现桂林山水画面时运用了中国的传统水墨画元素,让画面展现出鲜明的东方美感。在此基础上,场景画面的色彩配置又丰富明快,勾勒出一种虚实相生的画面层次,让观众仿佛置身奇幻的神话之境。

(二)人物塑造

在中国动漫的人物塑造中,融入民族风格的传统文化可以为人物注入灵魂与特色[3]。如动漫作品《花木兰》中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取材于汉乐府名作《木兰诗》《花木兰》对《木兰诗》中主角的花木兰的经历进行了大胆想象,塑造出了坚毅、勇敢的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白蛇缘起》中男主角许宣的人物原型是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中的男主人公许仙,创作者大胆想象了许仙和白娘子的前世今生,创造出了活泼、勇敢的许宣这一人物角色。许宣这一人物形象的创作中,大胆的打破了人们对许仙的固有印象进行了大胆地打破,不同于许仙的呆板、懦弱,许宣具有勇敢、俏皮、果决的人物特点。在人物宏观的品性设置上,许宣又保有了许仙的善良和慈悲,能让观众自然而然地相信五百年前的许宣和五百年后的许仙是同一个人。

(三)配乐创作

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是中国动漫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中国动漫的配乐创作中民族音乐元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4]。2019年上映的国产动漫电影《白蛇缘起》,其扣人心弦的配乐和精美绝伦的画面让观众陶醉其中。在《白蛇缘起》的配乐创作中,运用了古琴、古筝、箫、阮等民族乐器,打造出古典唯美的中国风意境。《白蛇缘起》的主题曲《源起》和插曲《前世今生》《何须问》《渡情》都采用了和谐统一的音乐风格,通过各种民族乐器的和鸣展现出浓浓的中国风味。这种融入中华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的动漫配乐创作理念,与取材中国民间故事的动漫剧情形成了很好地契合,让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上都能享受到《白蛇缘起》这部动漫作品的中国风韵。

(四)剧本撰写

许多经典的中国动漫都是以传统文化故事为创作蓝本的,《秦时明月》系列动漫因其精彩的剧情设置和出彩的人物塑造成为广受喜爱的动漫作品。《秦时明月》的剧本撰写是以秦朝大一统后到秦朝二世灭亡这段时间的历史故事背景为创作的基本主题,主角荆天明年少轻狂、精灵古怪,观众跟着他开始了一段浪漫辉煌的秦时之旅。《秦时明月》的剧本创作非常宏大,将诸子百家中的兵家、墨家、法家、道家等流派的文化思想和传奇故事都巧妙地融入其中,在动漫剧情中展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激烈交融,让观众仿佛置身精彩的故事情节中跟随着主角荆天明一起感受世事的轮回变化。《秦时明月》剧本创作在着眼于宏大历史背景的同时,也没有忽略主角个人的成长变化,主角荆天明在经历了爱情、友情、亲情的悲喜变化后,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侠士。

(五)服饰设计

服饰设计是动漫人物设计的重要环节,人物服饰在展现人物性格、境遇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如《大鱼海棠》这部动漫作品中,椿的服装是旗袍,鲲穿的是渔民的日常服装,湫穿的是短衫,这些服饰的设计符合对人物的性格、身份起到很好的刻画作用,旗袍、短衫等服饰设计使人物形象具有中国古典的美学元素。《秦时明月》中高月的服装在确认公主身份前后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在确认公主身份前其服装是朴素的平民衣装,在确认公主身份之后穿上了华丽的公主服饰。高月公主服的设计遵循了中国传统审美的大方、端庄的审美要求,在此基础上将服饰设计得高贵华丽,符合其公主身份。

四、结语

中国动漫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国动漫不仅仅是大众的娱乐产品,其创作更应该承担起中国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责任。中国动漫的创作者要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动漫创作中发挥的巨大价值,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具体的文化形式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同动漫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今后的动漫创作的道路上,持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更好地应用于中国动漫的创作中。

猜你喜欢

动漫创作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一墙之隔》创作谈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