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银川市康怡社区养老服务工作*

2022-01-01西南大学马辰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银川市养老老年人

西南大学 马辰

一、银川市康怡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一)康怡社区老年人口现状

康怡社区作为银川市较早成立的社区,老年人口相对于其他新成立的社区数量较多,民族结构较为完善,在调研的老年人口中,汉族占总人数66.4%,回族占总人数的32.1%,其他少数民族占总数的1.4%。从调研结果来看,康怡社区60-69岁老年人占总数的52.3%,70-79岁老年人占总数的39.1%,80-89岁老年人占总数的7.9%,9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数的0.7%。低龄老年人口占总数的一半以上,高龄老年人数较少。由于康怡社区老年人口结构较为合理,所以以康怡社区为典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银川市康怡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康怡社区养老服务所提供的场地较少,老年活动中心与社区办公场所较近,老年活动中心是提供给老年人聊天、打麻将、休息等活动的场地,另外小区内有小广场也用于日常活动场地,但小广场属于公共场所,并不只对老年人开放。社区并未提供阅读场所和社区医疗服务站,老年人测量血压、买药只能就近去附近的医院和药店。

运动器材场地只有一处且设施老旧,并未设置对老年人特殊保护的运动器材。为了节约人力成本,社区从事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以前从事其他行业或者下岗和退休的职工。这些职工大都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有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无法较好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社区服务内容相对单一,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不同层次的老年人需求。

二、银川市康怡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康怡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趋于保守

目前康怡社区的老年人大多属于“50后”,他们属于“节约型”人群,相比“40”年代出生的人群生活的艰苦,这一群体的生活吸取父辈的经验懂得勤俭持家,生活习惯还是以家庭为中心。因此,这个群体的养老意愿趋于保守属于必然趋势。

(二)康怡社区中老年人对于其他养老模式并不了解

在对康怡社区老年人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康怡社区老年人对什么是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有哪些相关服务并不了解。他们眼中的社区养老服务仅限于提供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工作人员定期的走访登记。谈起社区养老,有些老人只是知道这个名词,并不了解具体的服务活动,也不知道有“健康小屋”“老饭桌”“社区医疗”等相关服务。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仅限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对社区养老的了解少之又少,即使听说过,也不愿轻易尝试。

(三)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程度低

社区没有专门服务老年人的组织和部门,很多养老服务都是由再就业人员和家政公司提供。这样导致专业化程度并不能保证,康怡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大多为社会招聘,服务人员年龄偏大,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一般。

(四)社区规划不合理

社区在规划设计开始就未考虑到养老服务所需要的相关场地,所以目前社区养老服务活动范围有限,资金规划也不能完全发挥其具体作用。

此外,康怡社区目前所提供的健身器材,因年久失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损耗。由于规划较为不合理,社区内并没有地下停车场,大多私家车直接停靠路边,还有将小区绿化改建为临时停车点,增加了老年人的安全隐患,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对社区养老服务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五)服务管理不严格,缺乏监督

通过访谈和调研,社区养老工作人员普遍对老年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没有适当的定位,相互分离,职责不明确。同时,也没有相应的专业责任落实制度。社区未建立社区养老工作时长和年度目标考核机制,未明确制定职业责任和目标。因此,社区中的大部分养老服务都无法正确、及时地完成,大大降低了服务管理的效率。

三、银川康怡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落后制约社区养老服务开展

康怡社区建设初期资金投入较少,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服务人员素质较低,资金投入不到位,老年人负担过重,极大制约了社区养老服务活动的开展。且社区规划本来问题较多,没有大量资金的投入,无法真正改善场地不足等相关问题。资金不足所带来的弊端极大程度影响康怡社区后期养老服务体系的搭建与运转。

(二)服务内容相对单一

社区提供的服务相对单一,养老基础薄弱。社区中大多数老年人关注的是家庭养老,对社区老年护理所能提供的服务知之甚少。老年人缺乏服务和设施。虽然社区也为老年人提供设施和场所,例如老年人活动中心,医疗环境不到位,少有光顾的卫生诊所。社区所提供的服务并没有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只是起到了形式上的作用。老年人精神需求和医疗保健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另一方面,社区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体现在社区所追求的养老服务缺乏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对不同层次老年人需求的忽视。

(三)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养老观念对老人和其子女自身都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子女来说,一方面对家庭养老的功能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又基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依然保持着家庭养老的模式。此外,养老机构和社会不信任的外部因素,也导致子女以“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来限制他们的思想。老年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群体,他们主要关注跟生活相关的信息。部分老年人所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社区服务的相关信息知之甚少。受传统观念和心理的影响,老人趋向于自我封闭即对其他新信息如社区开展活动的有关消息不愿去了解和涉及。同时,社区养老宣传不到位、不够充分,也是老年团体相对信息封闭的原因。

(四)社区养老服务与养老需求脱节

首先,银川市兴庆区的社区养老服务主要建立在街道、居委会对养老问题的重视程度上,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是义务性和程序性的,这就导致社区之间的服务水平差距巨大;其次,对于重视程度差的社区,则主要依靠社区内居民的道德水平来维系,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难以持久发展。最后,街道对于社区服务的管理缺乏规划,没有专项基金建设养老服务,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工作积极性不高。

(五)社区养老服务缺乏专业化基础

首先,康怡社区没有专门的养老服务培训基金,没有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人员,也没有专业的机构可以承担责任。二是社区服务人员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此外,缺乏激励机制和规范有效的管理,致使许多人认为他不适合从事服务工作。他们认为,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工作乏力、自我放弃等现象十分普遍,导致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缺乏稳定性,影响养老质量。最后,居民的热情并不高,相关的配套政策毫无用武之地。大多数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持观望态度,他们不排斥也不积极。

四、完善康怡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及建议

(一)鼓励有经验的养老服务机构入驻社区

银川市目前尚无有经验的养老服务机构,这需要银川市政府派出专门机构和人员去北京、广州等地学习,学习他们怎样制定措施。吸取全国其他地区的经验和方法,不仅可以吸引有经验的养老服务机构入驻银川市,还可以在试点社区内培养适合银川市养老服务的专业机构。

(二)多种养老服务相结合

对社区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做出分类规划。为只需要休闲娱乐的老年人,提供娱乐场所、活动中心、学习场地;为无人照顾其餐食的老年人提供“小饭桌”服务,搭配科学营养的餐食,为老人生活提供保障;为无人照顾的老人提供食宿,有相关医护人员照顾餐食和生活起居。抑或是与“健康小屋”相结合,打造社区内养老一体平台,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相关服务。

(三)定期开展讲座等学习交流

老年人养老意愿较为传统这个问题只能改善不能彻底解决,在提供多种多样的养老服务模式供老年人选择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学习教育,多多科普其他养老模式的科学之处。社区可以通过发放相关书籍手册,开展社区讲座,不仅仅是向老年人科普,也可以邀请其子女一起学习交流,共同建设更好的社区养老服务。

(四)定期开展社区养老意愿调查,及时反馈问题和信息

社区服务人员要积极与社区老年人沟通,及时对老年人需求做出反应,工作中不合适的地方及时作出调整。要制定相关服务准则和标准,重视老年人的反馈。另外,定期统计相关服务数据也有利于其他社区,乃至银川市关于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探究更好的发展路径。

(五)加强服务人员学习交流,服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加强服务人员交流学习,对社区养老服务一线的相关服务人员进行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学习关于老年人疾病预防、心理问题等相关知识。其次鼓励高校志愿者服务队伍进入社区开展活动,在访谈过程中,老年人普遍表示非常愿意接受专业的养老服务。

猜你喜欢

银川市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
储备肉成走俏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