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强师战略下五师双河市年轻干部队伍成长机制研究*

2022-01-01张丽丽尚梦媛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师市双河连队

张丽丽,尚梦媛

1.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党委党校;2.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党校

2021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五师双河市“改革工作落实年”和“作风建设能力提升年”。年轻干部面临新机遇、新征程、新使命,身处于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以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精神、优良的作风、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实际行动展现新作为,为促进五师双河市的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师市年轻干部的现状分析

(一)组织引领高位推动

近年来,师市党委始终坚持“人才强师”战略,在聚焦事业发展需要上发力,确保师市各项事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根据五师双河市现有各级各类干部人才的统计,师市干部人才从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较之前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干部人才队伍的梯次转向年轻化。师市组织部门建立了师市干部储备库、优秀年轻干部库等。年轻干部储备库的建立,进一步优化了组织人才工作,也为针对性的培养和选拔干部提供了保障。当工作岗位面临人员空缺的情况,可以快速地进行人员调整,及时调动人才库的资源来填补岗位需求。避免干部人才队伍梯队不合理、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工作难以开展的情况。

(二)选贤任能充实基层力量

近年来,市党委以“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为用人导向,把真正有能力、干实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出来。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干部给机会、给平台、给实权,坚持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确保优秀年轻干部用当其事、用当其时、用当其才。新时代兵团履行好维稳戍边职责使命,发挥好重要作用,落脚点、关键点是连队。市党委选优配齐连队“两委”,2019年以来,从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中选拔四百多名后备人才充实到121个连队和19个团场社区,为基层注入“一池活水”。如今的连队发展充满生机活力,调研访谈中了解到,年轻的连队“两委”们以满腔的热血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共谋连队的高质量发展。今年又迎来了连队、社区“两委”换届之年,对于年轻干部在基层施展才华提供了机遇,应当积极抓住机遇,在基层选优配强“两委”班子。

(三)多方培训提升干部素质

市党委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2020年在师党校开办了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科级干部进修班、初任公务员培训班、连队“两委”后备人才专题研讨班等高达30个班次,加大了对年轻干部的培训力度、丰富了培训的内容。此外,师市党委坚持让“人才走出去”以开阔眼界,选派多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清华、北大、浙大、青岛大学、湖北理工、石河子大学等参加专题能力提升班。

二、师市年轻干部存在的问题

年轻干部主体年龄集中在70-90后,他们现已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也有充满干事的冲劲,勇于创新、学习能力较强、接受新思想、新生事物也较快、对自我价值也有较高的目标,对目标的实现也有着强烈的渴求,是集聚生机活力和责任担当的干部梯队主力。但是年轻干部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年轻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有待加强

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五师双河市的年轻干部学历层次较高,都受过高等教育的培养,但尽管他们教育水平较高,但在党和国家等政治理论学习方面仍然存在碎片化、浅尝辄止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主动学习少、被动学习多,多忙于具体业务工作,整块理论学习的时间不能充分保障。系统化的理论学习,既是年轻干部成长路上的必修课也是必备课,是一切工作的先导和方向,但目前存在部分干部理论学习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

(二)基层锻炼和岗位历练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有“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的意志品格,需要锤炼和磨砺。基层条件艰苦,直接面向群众,最能锻炼群众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干部。在调研中对双河市的年轻干部进行访谈提及在他们眼里对年轻干部进行培养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时,给出的答案最多的是希望被选派到团场(连队)培养锻炼,到对口援疆地区挂职锻炼和轮岗交流,希望能有更多去基层以及多种岗位轮换工作的机会,以此扩大沟通交流、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在历练中不断成长。就问卷统计,年轻干部岗位经历集中在1个或2个,有极少数年轻干部岗位经历达4个或4个以上。被问及岗位经历的重要性问题时,大家普遍认为干部的成长需要多岗位历练,作为年轻干部更需要加强多岗位轮岗的历练,这样一方面增加不同工作的新鲜感,还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也为以后能担负更重要的职责奠定丰富的工作经验。

(三)群众工作能力和宗旨意识有待提高

近年来通过“访惠聚”等活动,干部下沉到了基层,与职工群众“五同”,更深入的了解和倾听职工群众的心声和诉求,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但在访谈中,不少年轻干部提及:开展工作一方面需要做好业务,另一方面更要提升为群众工作的能力和宗旨意识,虽然机关中心和科室负责人有兼任基层单位的“第一书记”任务,但因平时部门业务工作繁忙,深入基层时间有限,与职工群众的沟通交流少,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群众工作的开展。存在“机关化”现象,也制约了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提升。

三、健全和完善促进年轻干部成长的有效机制

(一)健全和完善选任机制

健全培养机制,完善提升渠道,是培养和选人年轻干部的必要条件。正确的用人是一种无声的导向,“用人公,人才兴;用人歪,事业衰。”据问卷情况来看,当问及您认为选拔年轻干部的最佳途径问题时,选项除组织推荐外,选择最多的就是公开选拔。在访谈中也有进一步的证实,年轻干部认为选任优秀年轻干部要优化选用机制,在公开透明上下真功夫。为此,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用在机制上要创新,一是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程序要公正、公开、透明,对优秀年轻干部的评选要有明细化的指标,按照程序公开透明进行;二是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的力度。及时充盈“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促进优秀年轻干部的快速成长,做到用当其时。三是扩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的范围。打通晋升渠道,在师市各行各业加大选拔范围,做优做强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二)健全和完善能力提高培训机制

在调研访谈中,年轻干部谈及最多的就是自己政治理论的欠缺,存在“本领恐慌”的现象,希望组织部门能够加强理论和专业的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强化理想信念、提升党性锻炼、促进素质的提升,通过集中培训增强经验交流。在后续的干部培养中,还要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完善干部队伍培训机制。

(三)健全和完善干部交流机制

在访谈中,被问及您对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时,年轻干部提及较多的是希望加大岗位轮换,通过交流开阔视野,提高站位。问卷统计也显示年轻干部认为进行培养的最有效的途径排在前三的是:希望被选派到团场(连队)培养锻炼、希望到对口援疆地区挂职锻炼、希望加强轮岗交流。干部在不同岗位中历练,可获得丰富的工作经验及阅历,促其成为复合型人才。因此,组织部门要有针对性的健全和完善培养性交流机制,首先是在师市内部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任务都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地方和岗位上去锻炼,其次还要积极开展与地方自治区更广泛的干部交流,以促他们在基层、在多岗位的经历中、在兵地交流中快速成长。

(四)健全和完善人才成长激励机制

近年来,师市对人才流失的情况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因为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人才流失。拴心留人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干部人才年休假等激励关怀制度落实不到位,机关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绩效考核的相关办法,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绩效考核走形式等问题,绩效工资发放遵循平均主义,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激励约束作用不强,没有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导致少数人才离职。要做好拴心留人,激发年轻干部干事热情,促进年轻干部健康的成长,健全和完善正面激励机制。

(五)健全和完善保护防范机制

组织部门要建立多方位体现人文关怀的关心、关爱机制,将机制化为行动、化为排忧解难的“定心丸”,使年轻干部卸下思想包袱。首先健全谈话沟通机制,可以促使年轻干部通过畅通的表达机制,获得组织思想上的关心、工作上的支持、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激励,更有利于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形成。其次,健全心理调适机制。身心健康是做好事业的基础。访谈中反映出年轻干部身兼多职,高强度的工作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工作的效率。相关部门应重视年轻干部心理健康的调适,提升年轻干部心理调适的能力,有效化解潜在的心理问题。第三,激发年轻干部敢干、敢试、敢闯的工作热情,需要激励机制,更需要健全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容错的目的在于鼓励年轻干部干事创业,而非逃脱责任;纠错的关键是群众的评价,群众是服务的对象,他们对干部的工作最有发言权。为群众真正办实事中考察和识别干部,通过拓宽群众参与干部的考核评价的渠道,让群众参与进来,及时反映问题,让年轻干部在容错纠错机制的运用下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师市双河连队
双河溶洞遐想
七师胡杨河市召开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座谈会
第八师石河子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初探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一二九团注重连队“两委”后备人才培养
一三〇团“民事连办”方便群众
超越想象的地下世界——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绥阳双河洞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增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维稳戍边能力问题研究